(第一节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论
一、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主要内涵1.科学发展观的提出。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2.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
(1)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3)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4)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对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是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主题的。科学发展观是对2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得到的重要启示,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系统集成的目标体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只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才能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真正建立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做到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我国现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1000美元,到2020年将达到3000美元。这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也是经济社会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重要阶段,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才能为妥善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诸多矛盾提供重要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的基本原则,认识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全局,审时度势,因势利导,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需要解决好科学发展问题;解决好科学发展的问题,需要按照客观规律科学地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作为提高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样,我们党就能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总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一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
二是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快社会发展。
三是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四是坚持区域协调发展,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五是坚持可持续发展,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1
七是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以上七个方面,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工作部署,对于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的各项工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好地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和谐社会理论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之中。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概括形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2005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任务和要求,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什么是和谐社会?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精神,它应当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和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和社会服务网络不断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安定团结、各种矛盾得到妥善处理的社会。
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更加深刻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所有这些,都是最广大人民群众所需要,而且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够实现的价值目标,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范畴。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重大意义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做出的重大理论创新。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和奋斗目标,全面论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以及需要进一步在理论和实践中探索的重大课题。我们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就是要求全党同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更加自觉地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深刻阐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明确指出它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概括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进一步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这就是:
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和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这六条重要原则高屋建瓴、求真务实,为我们在实践中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指明了方向。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
(一)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一脉相承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五个统筹”的实质是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就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2005年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又进一步提出了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一脉相承,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进一步丰富了党的执政理念,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根本指针,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富民安邦的行动纲领。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共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了出来。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明确地提出来,这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地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乃至整个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根本指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又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
和谐社会是指社会共同体内各种要素处于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其中涉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局部与全局、现在与未来等诸多关系。和谐是冲突的反面。久处饥寒则向往温饱,久被剥削则向往公平,久受压制则向往自由,久处动荡则期待安定。所以,无论东方、西方,对和谐社会的向往是人类的共性。中国历史上就出现过许多构建和谐社会的美妙理想。从孔子的“和为贵”、“和而不同”到墨子的兼爱、尚贤;从老子的小国寡民、清静无为到庄子的回归自然、“至德之世”;从洪秀全的“务使天下共享”的大同社会到康有为《大同书》描绘的太平盛世,都是中华民族追求自由、企盼和谐的思想珍品。但是,这些构想都脱离当时的社会实际,没有操作的实际途径。在西方,早在19世纪初期,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和傅立叶把他们设计的理想制度称为“和谐制度”。傅立叶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合理、不公正的,将被新的“和谐制度”所代替。欧文对“和谐制度”进行了长期的实验,试图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工作与生活相和谐的社会。但是,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和谐社会”是根据抽象的伦理道德和理性原则设计出来的,脱离现实社会的经济基础,否定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结果只能陷于空想。尽管如此,清醒的马克思主义者仍然可以从中吸收和借鉴有益的成果,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