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武器,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和剥削的秘密,指明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现实道路,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为科学。从根本上说,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人类最终实现社会和谐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第一,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资本主义文明超过了以往一切社会,但是,资本主义是在种种不和谐的矛盾中运行的,它仍然是片面的畸形发展的社会。社会不平等、两极分化、人的畸形发展及异化等,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无法克服的弊端。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才能实现社会和谐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第二,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实现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和谐社会的“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物质财富的日益丰富,人类才能逐步实现真正和谐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三,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未来和谐社会的本质规定。未来社会本质上是一个自由人“联合体”,“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各种潜能充分发挥,人的多样性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人的社会关系日益丰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的自由个性充分发展。第四,科学社会主义提示了未来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未来和谐社会表现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相适应,矛盾仍然存在,但可以通过自身的调整来解决,从而逐步达到对立消失,阶级消亡,社会关系和谐,人们的素质极大提高的境界和状态。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必然要求
和谐性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它归根到底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基本制度体系决定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能够有效地调节社会基本矛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能够保证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进行公平的社会财富分配;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当家作主,能够保证人民群众平等地行使民主权利,使国家政权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的基本文化制度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和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能够提供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精神产品,使全体人民拥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这些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基本制度的必然要求。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是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和价值取向的内在规定。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表明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和谐社会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一种状态。和谐既可以程度不同的体现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又可以体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发展阶段,因而它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动态的过程。迄今为止,人类文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在人类历史上,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封建社会本质上是不和谐的社会。中国封建社会长达2000多年,尽管出现过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和康乾盛世等治世局面,但是国家依靠强权和专制维系社会的稳定,社会矛盾经常激化,封建王朝不断更替。以近代西方工业文明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本质上也是不和谐的社会。在相当长时期内,西方国家生产力的发展以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为代价,社会分化严重,贫富差距悬殊,社会动荡不安。人与自然的对立、人与人的对立、人与社会的对立、物质与精神的对立,构成了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存在的主要形式,这种存在形式成了人性的压抑者与破坏者,成了人的存在的异己力量。近几十年来,当代西方发达国家注意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利用现代科技革命成果和生产关系调整,使生产力得到较快发展,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社会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本身的历史局限性,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繁荣,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社会发展的不和谐状态。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建立,为我们超越资本主义文明、建立和谐新社会创造了前提条件。我们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长期过程中,不断提高我国社会和谐的程度。我们所要建立的和谐社会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现代的、新型的文明样式。构建这样的和谐社会要求我们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努力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和促进人民共同富裕;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使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方略得到贯彻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使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倡导诚信和友爱,使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促使社会充满活力,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实现安定有序,使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等等。总之,我们要建立的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社会;是民主与法治、公平与效率、活力与秩序、科学与人文和谐统一的社会;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和谐统一的社会。总之,是社会主义本质得到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充分显示的社会。
这样的和谐社会是超越于古代农业文明和近代工业文明的全新的文明样式。
(四)思想作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奋斗目标,又是现实要求。我们要立足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充分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宣传思想工作的内在规律,明确宣传思想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承担的职责,发挥宣传思想工作的功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
要发挥理论武装功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思想基础。
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没有统一的指导思想,没有共同前进的旗帜,就不可能把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团结起来,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凝聚起来。因此,思想理论战线担负着更加繁重的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任务。我们必须认真研究不断变化的新形势,辩证分析当前多样化的思想实际,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教育群众,特别要引导广大干部和群众正确看待当前利益格局的调整,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耐心做好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使和谐理念成为全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着力研究改革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一些重大实际问题。比如,如何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落实到社区、村镇、企业等层面,打牢和谐社会的基础;如何加强社会管理和基层建设,构建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社会管理模式;如何消除当前社会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减少和化解各类矛盾;如何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领等等,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深入研究。
要发挥舆论引导功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舆论环境。
舆论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牢牢掌握舆论阵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不断增强舆论引导力和影响力,是宣传思想工作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大而紧要的任务。当前,舆论引导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要强化主流媒体在舆论引导中的主力作用,不断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管理意识,把体现党的意志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占领主阵地。当前,我们要把学习、宣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系列讲话作为一项极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深入宣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深入宣传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创造精神和创新实践,深入宣传各地、各部门、各单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生的新变化和取得的新成绩,引导人们自觉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要按照“三贴近”的要求,准确把握新形势下人们思想活动的特点和接受信息的规律,改进宣传方式,提高宣传艺术,增强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要发挥精神激励功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激发创造活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得到充分体现的社会,只有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能量得到充分释放,才能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用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用时代精神激发前进动力。
(第二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我国化解资源环境约束、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与类型
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人均实际产出量的增加和实际生产能力的增加。这是一个数量概念。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一国总体实现经济的长期增长所依靠的因素构成,包括土地、劳动、资本、技术进步、经营管理、资源配置、规模经济等因素。
根据诸因素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作用大小,经济增长方式划分为粗放型经济增长和集约型经济增长两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单纯依靠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和扩张,即通过扩大生产场所、添加机器设备、增加劳动力等来实现的经济增长,主要特点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低利用。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依靠生产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的提高以及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即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加资金、设备、原材料的使用效率等来实现的经济增长,主要特点是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产出、高利用。这两种经济增长方式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基本是一种数量扩张型的经济增长,而后者则为一种质量效益型的经济增长。
我国经济长期以来,由于国民收入的增长率主要依靠土地、劳动、资本投入的贡献率,特别是资本起了重要作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2003年以前,我国经济的增长主要是靠政府每年规模庞大的基本建设投资的支撑以及外资企业持续增长的直接投资。因此,我国经济属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其特点表现为: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低利用。
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指由过去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为主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为主,也就是从数量扩张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的转变。正如江泽民所说:这种转变的基本要求是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追求数量,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我国化解资源环境约束、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十一五”规划建议指出,“十一五”期间,必须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关系全局的重大任务来抓。
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
(一)资源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过快、过热,一方面,表现为高投入,主要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多年来投资率一直保持在40%左右,导致技术进步慢、投入产出低、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等问题特别突出;另一方面,主要是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业超常发展,资源型企业、行业如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重化产业投资过热、增长过快。但遗憾的是,GDP的高增长并没有促进粗放型增长格局的改善,甚至还有所恶化,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如据测算,2001年我国能源消耗强度为1.4万吨(按2000年每亿元GDP不变价计算),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但从2002年开始,单位GDP能耗持续上升,2003年为每亿元GDP需要消耗1.5万吨标准煤,2004年为1.6万吨标准煤,以至于煤、电、油、运营高度紧张,加剧了生产扩张与资源消耗、生产规模与环境恶化的矛盾。这样的经济增长方式,既不符合国情,也难以提升国际竞争力,必将损害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和社会持续进步的基础,最终难以为继,因此已经到了需要刻不容缓地加以转变的关键阶段。
(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走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质上就是要求改变传统工业化道路下的经济增长方式。
(三)是我国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不仅是数量上的竞争,更重要的是科技和效率、质量和效益的竞争,只有提高质量和效益,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才能改变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不利地位。
(四)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它要求必须改变主要依靠增加资金、资源的投入来增加产品数量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增加产品的数量和提高产品质量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思想基础。
(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