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业扬名是有志男人的人生追求与人生梦想,也是每一个男人的奋斗目标。但是,确立目标只是男人事业成功的一个起步,要想成就大业,还必须有具体的行动计划。
1抓住展现才华的时机
人生的事业就如同是舞台上的戏剧。戏剧的动作与台词,在演出时必须把握得恰到好处才行。事业也是如此,表演如何,就靠自己的功夫了。
例如:在工作中有求于人是最难启齿的,不但要放下身价,还须依据要求的内容向对方略表感激。然而,最有效的方法究竟是什么?
在工作上有求于人的时候,贸然地提出请求是否有效?事情是否能在最佳时机解决?这都是困难点。
另一方面,在工作中助人也要选对时机。若是太早出手帮忙,可能就会演变成干涉对方的局面。若是太慢伸出援手,又可能只是安慰对方却没有起到实际作用。
什么时候才是伸出援手的最佳时机?前提就是要先了解工作的状况,追踪工作的经过。问题的重点就在于对方对自己信赖的程度。如果对方并不是很信赖自己的时候,保守地协助他才是最有效的方式。
当对方为了找寻一个工作指标而弄得晕头转向的时候,能够使事态急转直下的时刻就是最佳时机。
这时机也可说是制胜先机。在工作关系中没有所谓的胜与负,完全是针对问题而言。拜访、招待、会谈、协商、送礼,这些都是对应时机而生;甚至连一起喝一杯都得看时机。
对于一个初涉职场的人而言,更重要的是要抓住表现自己才华的最佳时机,因为只有这一刻,你才能使大家认识到你的与众不同之处。喜剧巨星卓别林之所以能够成为喜剧泰斗,就是因为他抓住了表现自己事业才华的最佳时机。有一次,当拍戏拍到一半,导演突然想起什么似地大叫:“喂!这个场面是不是该有个有趣角色出现呢?”
当时只是个小演员的卓别林,很快就有了灵感:他穿着宽松的裤子、大皮鞋,粘着一撮小胡子,在拐杖上放着高帽子站在导演的面前。卓别林抓住了表现自己事业才华的最佳时机,因此成为众所周知的喜剧泰斗。
2学会适当地表现自己
如果一个男人在事业或工作上具有一般的业务常识,这并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因为这是他的本分。但是,要想出人头地,就必须具有更专业而且是超出一般水准的技术和知识才行。
你是否能够成为自己这一行业之中的佼佼者,就看你是不是具有比他人更丰富的专业知识。
有一位广告公司的员工,他只有高中文化程度,除了懂电脑知识以外又没有其他特长,在广告公司里并不特别出色。当公司刚开始引进电脑的时候,公司召开了干部会议。使用电脑的常识在今天来说已经是尽人皆知的基本知识,但在当时几乎没有几个人了解其中奥妙。虽然在会议中电脑供应商已经非常详细地教导大家,但由于这些管理阶层的干部大多是文科毕业,听了也是一知半解。
最后,轮到这个人发表意见,他的意见非常具有深度,让大家都大吃一惊。他所发表的意见连理工科毕业的技师都大叹弗如。
结果,他被提拔跃升至电脑工作室的主管。
这是因为他当业务员时就已经预测到有一天电脑会流行,所以私底下吸收了许多这一方面的知识。
所谓事业上的专长指的就是这个。暗藏实力而让大家觉得你具有不容忽视的能力,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与信赖,也才能拓展自己的事业范围。
一个人如果能力不足,面对竞争必定失败,但是,有能力却仍然遭到失败,就是欲哭无泪了。就以刀具为例:刀刃钝的刀子再怎么用力也切不下去,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而刀刃锐利的刀子虽然很好切,但一不小心反而容易切伤自己,非得小心不可。
例如:你对某公司的状况十分了解,当那些弄不清楚真相的人在谈论这件事的时候,其中有些人是想借机探听消息的,而你却毫无戒心,把自己所知道的消息一五一十地说了出去。结果,本来对这件事并不十分了解的人,反而从你这里得到了情报。如果是别有用心的人,他再搬弄是非,让别人以为是你在随便散播小道消息。结果本来是对自己很有利的情报,反而成为自己的绊脚石,这可真是得不偿失。
你一定会说:“这个道理不用说我早就已经知道了!”但是,你在工作或事业中是否真的能时时刻刻地记住这个原则,并且随时提醒自己呢?
每个公司都会有能力佳与能力不佳的人。通常主管都喜欢把工作交待给能力比较好的人做,认为能力好的人一定要能够不负所托地完成任务。但是,这一类的人多半容易骄傲自满,一有了骄矜之心就容易锋芒毕露。锋芒太露的人反而容易遭人嫉妒。所以,聪明的人一定懂得明哲保身之道,不随便展现自己在事业或工作上全部的实力,让人了解自己有多少战斗力。
你是否感到自己在某方面的才华锋芒毕露,别忘了“宝刀不可随便出鞘”的道理。如果在决斗一开始的时候,你就先亮出自己的“传家宝刀”,让对方一眼就看穿了你的实力,这一场决斗你就输定了。宝刀一定要在最后关头才可出鞘,这样你才有反败为胜的机会。切不可让对方从一开始就追着你打,到最后你只有弃械投降一条路。对方越是不知道你的实力,越是不敢忽视你。
3接受挑战,增加工作的创意
当一个人在接受新的工作挑战时,或多或少都会有点茫然,不知如何是好,因此,大多数的人就会把以前处理过的,或是其他地方进行着的工作拿来当作参考,如果身边有人可以帮助自己的话,就更容易胜任了。
然而,上面的做法其实并不值得鼓励和提倡,既然你接手的是新的挑战,何不考虑做些新尝试、新突破?用一些和以往不同的处理方式,可能花更多钱,但也可能减少更多开支。尝试一个没有人曾做过的尝试,或想想看是不是有其他可以替代的处理方式,努力想一些新的点子。这么一来,不论是上司或是你的部属,大家一定都会对这个挑战产生更大的兴趣,大家都会想插手帮忙。在这种情况下,你最好先注意下面一些事情:工作的终极目标为何——除了自己想到的这个方法以外,是否还有其他更有效率的方法可以达成目标?怎么做才能更快达成目标?在什么情形下可以放弃这次挑战?谁可以在这个工作中获利?谁可能因此无利可图?
为什么会有缺点、失败或阻碍产生——寻求过失现象的原因。研究既往发生过的事例,收集情报,分析问题及其结果。仔细对比或类推相似的自然现象和生物现象。
有无其他的转变方法——增加一些人手、东西或资金的话,办起事来情形是否会更好?反之,减少这些的话情形如何?多花些时间效果是否更好?减少了呢,情形如何?是要委托别人做好?还是自己做的效果比较好?
当然,这些工作都不是一个人可以独立完成的,因此,最重要的便是如何和同事们分工合作,充分发挥团队精神。
总而言之,在未知的工作领域里,第一要务便是整个单位必须群策群力,一同为实践大胆且自由奔放的计划而努力。尽管做了之后发现用新的方式和以往的结果大同小异,但是,这总比一开始就决定采取保守无奈的方式处理来得好,而且,在其他方面看来,或多或少也一定有了某种程度的进步。任何一项新挑战,如果你不试着用新理念、新创意、新技巧来处理,一味囿闭在以往的套路里,就没有任何意义可言了。
如果你一向是“信赖惯例行事”的人,最好能毅然决然地放弃你原有的行事方式。当你这么做之后,你用全然不同的角度来看事情,可能就会发现许多富有创意的启示。
4努力获得本专业之外的广博知识
如果你想取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就应当努力地与自己毫无关系的行业内的人员接触,并学习其他行业的知识。只固守在自己的同行之中,无法建立多层面的工作关系。虽然你具备了完整的专业知识,但在这复杂的社会中,只具备自己工作领域中的知识是不够的,这样并不能成为一个完全的事业有成者。
若一点儿也不了解其他行业的人的想法与行动,就无法达到自我成长的目的。
心胸狭窄的人无法成就大业。因为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与感情,或情感与智慧的完美结合,就不能成为一个有魅力的人。吸收自己本行的专业知识,这是不用说的事,但藉着了解不同性质的行业中的不同生活方式,不但可以增广自己的见闻,更可以交到许多不同的朋友,这更是为以后的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日本的综合性贸易公司之所以能在世界上独占鳌头,就是因为这些综合性的贸易公司的负责人明白,一个公司不只是销售产品,更重要的是知识的供应。由于他们能够提供多元化的知识与商品,所以能够发挥出独特的效果,吸引更多的顾客上门。
除了自己的本行之外,交往的对象更必须扩及其他各式各样的职业高手,以增加自己在事业发展方面的知识及关系。
5借“贵人”之“光”照亮自己的前程
千百年来,月亮得到不少文人骚客的赞美、歌颂。“借光”对缺乏成功条件的男人来说是个有益的启示,以至于有这样的俏皮话:秃子跟着月亮走——借光。
我国古代有“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的故事,描写穷书生刻苦用功,“借光”苦读。现代也有人善于借光,并因此照亮自己的前程。
豪门集团总裁陈世增就善于借“贵人”之光,照亮自己。
1994年12月,中国轻工总会在美国洛杉矶举办了首届中国酒展示品尝洽谈会。陈世增因其非凡的经历,成了美国新闻界采访的热点,甚至连白宫的决策者们也萌发了会见陈世增的愿望,克林顿总统向他发出了邀请。
历史上,美国总统从未单独会见过中国的企业家。
12月18日,克林顿总统安排陈世增先到白宫参观。19日下午,陈世增又赶到美国商务部,分别会见了商业部长的两位助理及国际商业局局长。这几位掌管商业进出口大权的官员听了豪门企业介绍,看了豪门画册,品尝了豪门啤酒后,一致欢迎豪门啤酒进入美国市场,并表示:如果在法律上、手续上有困难,一定帮忙解决。
入夜,副总统戈尔举行圣诞宴会,并邀请了美国的几十位着名企业家。陈世增作为特邀来宾,手持豪门啤酒步入宴会厅,戈尔走到他面前说:“欢迎你们的到来。”随之将在场的企业界名人介绍给陈世增。
盛宴至夜深方散。陈世增让企业家每人带走一些啤酒,回去和家人细细品尝。
20日晚,克林顿总统和夫人希拉里面带微笑地站在白宫一楼大厅门口,迎候陈世增。
接着,在大厅挂有描绘美国风景的巨幅环形油画前,克林顿夫妇和陈世增合影。
宴会厅内,圣诞树五彩缤纷,圣诞老人幽默慈祥,圣诞乐曲明快轻松,军政要员、企业名流频频举杯,品尝豪门啤酒,此时的陈世增,成了最引人瞩目的人。
这次会见扩大了陈世增的知名度,使豪门啤酒在美国大出风头。它所起的广告效应远远大于花巨资去做广告。
香港珠宝大王郑裕彤“借光”,更是借出了名堂。郑裕彤由于生意发展的需要,准备兴建一个规格齐全、现代化水平最高的会议及展览场所,总面积达40.9万平方米,包括一座高55米的会议展览中心,一幢豪华住宅楼和两幢酒店。从1984年年底论证、筹划、达成协议以来,一切正在按部就班地进行。
这样的一个大手笔自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可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郑裕彤迟迟不肯下动工令呢?资金自然不成问题,以郑裕彤的珠宝生意和新世界中心等地产生意来说,可谓资金雄厚,且与港府方面的协议早已签订。万事俱备,现在只欠哪股东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