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有些事你现在不做,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12075600000020

第20章 生命中至真的那份情感(1)

§§§01 去机场,感受离别的伤悲

爸妈叫你按时吃饭,天凉了多加件衣服,晚上早点休息,你是不是嫌他们唠唠叨叨?爱人打电话叫你加班不要太晚,少吃泡面,你有没有觉得多此一举?好朋友约你去逛街喝咖啡,你是不是总是说很忙没时间……究竟是什么让我们忽略了身边人的关心?我们需要找回那颗懂得珍惜的心,免得在失去的时候悔恨不已。

有人说分别是为了更好的相聚,也许是吧,人生就是经常在悲欢离合当中进行与演绎。昨天某某与某某分手,今天谁谁又离开了这个充满着美好的世界,这样的消息总是无意间闯进你的耳朵。或者太习惯了离别,久而久之,竟然也能无动于衷地面对人生的分离。找个适当的时间,去飞机场走走,在那里你能看到这个世界各种各样的悲欢离合。

也许你会碰到这样的场景:孩子要去一个陌生的城市上大学了,爸爸妈妈是多么担心和不舍。而平时在家厌烦了爸妈的唠叨,恨不得马上离开家的孩子,此刻也沉默良久。我们总会觉得自己可以这样可以那样,但也许真到了那个时刻,你却不能那么洒脱地放下或离开以前的记忆。我们也终于明白,一旦将要离别,那声“再见”却有些难以脱口,也终于是在那一刻,我们理解了家的意义。回想起自己往日对待父母的态度,任性、发脾气,真是做得很过分。可父母从来没有怪过孩子,那份无私的爱像浩瀚的大海包容了一切。现在就要暂时分别,才懂得父母的好,不知是不是有点迟了。

而你看到他们紧紧抱在一起,依依惜别的场景,是不是想起了自己的父母?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份悔恨你一定不想留在自己的生命里。那么,就从现在开始,耐心听完父母的叮咛,微笑着接受父母善意的责备,下班回家多陪父母说说话,散散步。

一对恋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女孩的飞机都已经起飞了,男孩还伏在大厅的玻璃上,目不转睛地盯着,明知不可能还是傻傻地在天空中寻找着她的身影。看到这一幕,你是不是想起来自己刚和爱人吵了一架,故意说了好多伤人的话。那一刻真是被气昏了头,仿佛对方越受伤,你越高兴似的。现在站在这离别的机场,浸染在难舍难分的离愁别绪里,你终会懂得,趁着爱人还在身边,应该多对他好一点。怎么就不知道他也会因为你忙于工作而感到被忽略,他也会在累了的时候需要你的安慰,虽然他很爱你,但他也很需要你,而你不仅忽略了他,还对他的爱习以为常。这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情!“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放在我的面前,我没有珍惜,等到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你一定也被至尊宝说这句话时的深情与悔恨感动得热泪盈眶。既然理解了失去的痛,那就在拥有时好好珍惜。对爱人多一点关心,对他的爱多一点感激,你们就会在幸福的道路上走得更长久。

飞机场里也从来不缺朋友之间的离别。好朋友不需要天天见面,但仔细想想你究竟有多久没有给好朋友打电话问候了,有多少次你以工作忙为借口拒绝了他的邀请?总以为好朋友会一直陪在身边,可等到离别的时候,才发现下次见面是那么遥遥无期。要知道,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那么,从飞机场回来,就去约朋友一起吃个饭吧,他会很惊喜的。

人生就像离别的车站,不知道下一秒将有谁会离你而去。去机场,感受离别的伤悲,学会珍惜身边关爱你的人,珍惜现在,好好拥有!

在电影中感受分别、等待、珍惜和爱

1.《暹罗之恋》

电影的一开始,当阿弹起那首忧伤的曲子的时候,你是不是就能猜到这不是一个圆满结局的故事,那首曲子是阿不愿搬离老屋的原因,是阿对阿公的思念,承载着她一生美好的回忆,虽然所爱的人不在身边,但爱就是从琴键上流淌出的乐曲,在老屋中盘旋萦绕,久久不去。

2.《返老还童》

本杰明和黛西都在等待,等待对方承认彼此的爱。一次次的离别,让他们终于认清对方就是自己生命的意义所在。可是本杰明最后还是选择了离开,只是为了黛西和女儿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因为他怕自己的存在会破坏这一切。可是这一次分开却是久远的了,再见面时本杰明已经返老还童变成了孩子,永远忘记了黛西的存在。而黛西就这样抱着变成了婴儿的本杰明,看着他走到生命的尽头。

3.《玩具总动员3》

这是一部关于分离的电影。儿子要离开母亲,玩具要离开主人;要走的人自然不舍,留下的难免伤心。玩具们的主人已长大成人,步入大学,玩具们对于安迪已不再是适合的玩伴。无论是安迪还是玩具们,都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对离别的选择。

§§§02 交一个不谈性的异性死党

每一个女生的生命里,都有着这样一个男孩子。他不属于爱情,也不是自己的男朋友。可是,在离自己最近的距离内,一定有他的位置。看见漂亮的东西,会忍不住给他看。听到好听的歌,会忍不住从自己的MP3里拷下来给他……尽管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会从自己生命里消失掉,成为另一个女孩子的王子,而那个女孩也会因为他变成公主。可是,在他还是呆在离自己最近的距离内的时光里,每一个女孩子,都是在用尽力气,消耗着他和他带来的一切。

——郭敬明

我听一位朋友说:“人在这个世界上要快乐、智慧、充实地生活,除了需要一个爱人,还要有一个红颜知己或者青衫之交。”细细品味,确有道理。男人需要“红颜知己”,却不知道对女人来说,也同样可以拥有“青衫之交”。青衫之交是站在女性的角度上去说的,指的就是能够和她进行心灵上的交流,懂得她、尊重她、欣赏她的男性。有的人也把他叫做“蓝颜知己”。不管是红颜知己,还是青衫之交,这两个不同性别的人之间,有着超越爱情的感情。两人之间只会有灵的沟通,而不会有性的结合。把这样两个人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是彼此的心意相通、绝对信任和互相扶持。异性之间的差别是如此的巨大,你能够从他身上学到的东西必定很不一样,会让你受益匪浅。

交一个不谈性的异性死党,你的生命会有更丰富的色彩。能成为别人的红颜知己或者青衫之交,会是绝顶聪明的人,这些人心底里最明白:一个男人要想在女人的生命里永恒,要么做她的父亲,要么做她永远也得不到的青衫之交;一个女人要想在男人的生命里永恒,要么做他的母亲,要么做他永远也得不到的红颜知己。了解这个人,但不属于这个人,这种情感体现了一种独立,一种沟通。

给那个人适可而止的关照,但不给那个人深情,也没有进一步的热情,这是做红颜知己或者青衫之交必须做到的。你出门远行,红颜知己或者青衫之交心有牵挂,多次拨打电话,但每次均打不通,因为你关机。待你漂泊够了,逍遥累了,蓬头垢面地见到他或者她时,这个人只是盈盈地笑问:“好久不见,玩得开心吗?”这个人不会提及这段时间的牵挂,永远不会提,因为这个人知道提那些不是自己的事。这个人就像一个顽皮的勾魂鬼,灵活、自如、幽默,能够轻松地把你身上所有活跃的分子全部勾出来。在这个人面前,你难道还有路可逃吗?你们可以一起看书,一起吃饭,一起运动,一起聊八卦,一起谈人生,总之一起做好多好多的事情。

如果你们俩都是单身,绝不会成为对方找到另一半的障碍,甚至还可以互相给对方介绍异性朋友。如果有一方或者双方都有了家庭,自己的伴侣可能会不理解,会吃醋。那么就请你平衡好家庭和他的关系,以你们之间纯洁的感情赢得另一半的信任。不要伤害你的家人,也不要疏远你的知己,只要一如既往就好。

总之,你们的关系是稳定的,也是规矩的,从来都不会有逾越雷池的举动,也不具有伤害任何人的力量。你们之间有着心领神会的君子协定,不用白纸黑字地写出来,却一样遵守严格。他不是你的另一半,却是你的另一面。

异性名人之间的友情故事

1.巴金和冰心

冰心在文坛上大放异彩是始于1919年的五四运动。而当时的巴金还只是一个充满正义感、对现实极度不满、渴望革命却又苦于找不到出路的少年。1922年,巴金第一次读到冰心的《繁星》,她的文章为巴金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心灯。巴金第一次认识冰心,是通过她的文章,这似乎预示着他们之间将会有着更多思想上、灵魂上的交往。二人真正见面是在1933年,从此成为挚友,开始了一段长达60多年的友谊。他们在困境中相互扶持,在文学创作上互相帮助。在冰心经济拮据的时候,巴金曾主持了她的作品在内地的重印出版。而冰心则始终是巴金的精神支柱。巴金不止一次在写给冰心的信中提到这样的话:“70年了,我还在跟着您前进。”冰心在晚年行动不便的情况下,也总是盼望巴金能够来北京与她见面:“我十分想你们(指巴金父女),很想同你们见面、谈话,人生几何!”

这份情谊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段感人至深的佳话。

2.居里夫人和爱因斯坦

这是关于两个伟大的科学家的友谊。1935年11月23日,在美国纽约市罗里奇博物馆举行的居里夫人的悼念会上,爱因斯坦十分动情地说了下面这段话:“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20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居里夫人人格的光辉给了爱因斯坦很大的帮助。她可以说是爱因斯坦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人。比如,她曾和法国数学家庞加莱联名给苏黎世联邦技术学院写了一篇推荐信,终于使得爱因斯坦获聘成为该学院的教授。这两位科学家不仅以其伟大的科学成就闻名于世,也留下了一段真诚的友情故事。

§§§03 去孤儿院,关爱一下那里的孩子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我想涂去一切不幸。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童话诗人顾城被称为当代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他用孩子般的眼光,来咏唱童话般的少年生活。像孩子一样的纯真,像孩子一样的自信,像孩子一样的简单,这样的成年生活才不会太累太孤单。像孩子一样纯真,你才会觉得世界很可爱,才会觉得世界很美好,才会觉得生活很快乐。

生活中我们总会觉得痛苦大于快乐,忧伤大于欢喜,悲哀大于幸福。这是因为我们总是把不属于痛苦的东西当做痛苦,把不属于忧伤的东西当做忧伤,把不属于悲哀的东西当做悲哀;而把原本该属于快乐、欢喜、幸福的东西看得很平淡,没有把他们当成一种美好去看。去孤儿院,体会一下孩子们的生活,帮他们实现一个愿望。

我曾经在一个孤儿院进进出出,每天总能见到那些眼神有些迷离、笑声不太纯粹的孩子,他们中有被遗弃的,有走失未能归家的,也有失去双亲的。最小的才刚出生不久被捡到,还算幸运地被交给孤儿院照料,最大的有十几岁,他们在孤儿院里简单地学习和生活。在这些孩子的脸上,不论年龄大小,大多都有让人怜惜的表情。我曾经多次震惊于这个地方孩子们之间的友谊,虽然没有一丝血缘关系,却比亲人更像亲人。想想,这也便是苦难中共同生存的惺惺相惜——尽管他们都只是孩子。

想想这些孩子,内心是不是泛起悲悯的涟漪?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如为他们做些什么吧。我们曾经也是从那样的年龄慢慢成长起来,然后走向校园,迈入社会的。不同于他们的是,我们有家,有亲人,有完整的温暖和爱。而最美好的童年,这些不幸的孩子却只能在缺失家庭温暖的环境中坚强地成长。

有些感情是很难说清的,因为只身存活,没有可依赖的人,也没有真正的亲人,于是与周围那些年龄差不多的,一起打打闹闹、一同吃住的孩子,也就成了亲人。从心理上分析的话,算是一种对缺失的爱的填补。但说是填补,难道真能填补么?我们说血肉亲情,母爱、父爱是无法割舍,无可取代的,这对于他们如何不适用呢?即使是从出生以来就被遗弃,也有内心关于这种依赖的渴望。孩子终究是孩子,需要人照料,慢慢才能学会独立。孤儿院可以说只是一个相互安慰的地方,同样遭遇的孩子生活在一起,由一些内心带着爱意的长者照料,尽力给他们温暖,却终究不能给他们一个真正的家啊。

闲时多去孤儿院走一走,看看那些孩子的生活。跟那些孩子做朋友,帮他们完成一个心愿,可以为他们唱首歌,为他们画幅画,为他们跳个舞,为他们买些玩具,为他们讲故事、上课,或者只是陪他们一直做朋友。只是要让孩子们明白,这个世界上,终究有温暖,有人愿意像家人一样,愿意无私地照顾他们,为他们实现愿望,为他们停下脚步。

孩子们的愿望总是那么单纯,那么简单,帮孩子们实现一个愿望,做给他们温暖的亲人。

可以为孤儿院里的孩子做的一些事

1.最“贵”的心愿

每一个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孤儿院的孩子们,也想像正常的孩子一样,一边听爸爸妈妈讲好听的故事,一边步入甜蜜的梦乡,这是他们最“贵”的愿望。找一个周末的晚上,陪孩子们睡觉。睡觉前,和孩子们躺在同一个被窝里,然后翻开《安徒生童话》,一个一个讲给他们听,直到他们甜蜜入眠。孩子们的愿望如此单纯,我们又怎能拒绝?

2.组织一次春游

选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带孤儿院的孩子来一次真正的春游,背着书包走进公园,教他们认识不同的花,带他们去玩木马,让他们也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还有什么比这更有意义。

§§§04 拉住几个好友,尽情地倾诉

一个好朋友,当看到你的错误时,会真诚地指出;当你遇到好事时,会真心地感到高兴;当你遭受痛苦的时候,会守在你身边,鼓励你,支持你。所以,当你感到孤独无助时,找你最值得信赖的朋友倾诉一下,这是对朋友的信任,更能增进你们之间的友谊。

倾诉是人们在现实生活里一种必要的排解方法,它会像清洁工一样,把一切烦闷都清理到垃圾箱里,抛出脑外,然后生活一切都会崭新如初,仿佛一切又都从头来过。

利用一个休息日,召集你的朋友们,玩一次互相讲真话的游戏,这是个很好的创意,不仅能拉近你们彼此的距离,还能把一些不愿意表露出来的事情倾诉出来。很多时候,朋友之间的距离很微妙,有时因为忙碌而很久未见,往往一见面都不知该从何说起,时间久了,两人之间的关系就疏远了。不如我们就玩一次这样的游戏,大家聚在一起只是为了说说彼此的心里话,游戏规则事先要设定好,最好能保证没有人能够在诚信面前逃离,回答问题的时间也要有限制,不允许有思考的余地,因为人的第一反应往往都是内心最真实的声音。问题的设计,最好能找外人,保证在回答问题之前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对问题一无所知,否则,如果事先有人知道问题的具体内容,就失去了游戏的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