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第二天,主簿借着县令整改之机对外公布了一项小举措,此举措对于县中的酒肆场所放宽了一些限制,虽说无伤大雅,但是却会让施行者身上打上“重商”的标记,于前途上会有些影响。
之后,主簿仍然和一众朋友吃吃喝喝,大肆谈笑,只装作偶然不经意地提起这件事情,果然众人各有各的反应。有人沉默不语,有人认为如此举措乃是方便之举,甚至有人要求主簿今后多多实施此类“有益”举措,当然也有些人于私下里找到主簿,并站在主簿的立场上为其分析了一番此项举措的不妥之处,并规劝他放弃。
众生百态,这也让主簿心中有了明晰的判断,到底谁人为益友,谁人为小人,此后行事便渐渐有了倾向。
点|睛|智|慧
所谓“忠言逆耳利于行”,真正的朋友就应当对朋友的错误毫不忌讳地指出来,并规劝其改过。纵使可能会一时让人难堪,却是为朋友做长远的打算,是真正为朋友考虑,这样的人结交起来才可以放心,应当时时亲近。而所谓的小人,必然是自私自利之人,这种人与人交往完全只是为了自己着想,若是遇到什么事情,别说能够得到他的帮助和规劝了,若是对他有利,甚至会对朋友落井下石,这样的人绝对不是做朋友的好选择,应当有意识地远离这种人。
§§§第十节 不忍言是一种纵容
老祖宗说话
有不忍言之心,必有不忍言之祸。
对他人的错误若是不忍心去批评,那么必然会因此而造成不好的后果。
过来人的故事
人都说慈母多败儿,这里便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户人家,父亲因为要养家糊口而在外做生意,十天有九天不在家,因此家中教育孩子的任务便落在了母亲身上。
母亲的性子有些软,遇事的处理态度颇有些温温吐吐之感,十岁的小孩便也不怎么怕她,到后来甚至演化得有些肆无忌惮了。
一日,母亲照例在院中浆洗衣物,突然看见自家的孩子鬼鬼祟祟地从外面回来,神情带有一些紧张之感,仿佛做了什么亏心事似的。
母亲虽然心有怀疑,但认为孩子毕竟还小,就算闯祸又能是多大的事呢?于是随意叫住了孩子,例行公事般地问他到哪儿去了。
孩子被叫住后吃了一惊,然后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说:“在外面和朋友们玩儿,没做其他什么事情。”
母亲本来就认为孩子不可能会做太出格的事,见孩子这么回答,便以为可能是和小伙伴有了矛盾,也就释然了,轻易就放过了孩子。
然而几天后,孩子的行动越发地鬼鬼祟祟,还带着点神神秘秘的味道,母亲的怀疑再次上来了,为了知道孩子到底是怎么回事,母亲将其强行带到一间房间里,略带严厉地对孩子说:“你是不是做了什么事情瞒着娘?”
孩子本来还想编点谎话蒙混过去,但是触到母亲认真的眼神,没来由的一慌,便说出了实话。原来,孩子前几日在附近的城隍庙玩耍,被庙会上各种琳琅满目的小玩意晃花了眼睛,想买却没钱,临时动了歪脑筋。趁着人多,他悄悄扒了一个人的钱袋,事后买了很多玩物,不过怕母亲发现后责怪,便都放在了小伙伴家中。
母亲听完前因后果,一阵头晕目眩,孩子竟然学会了偷窃!本能地,母亲便想训斥孩子一番,然而一念转过,想起孩子他爹常年在外,孩子缺少父亲的关爱,顽皮一些也是在所难免。况且自己就这么一个孩子,丈夫也对这个独苗香火十分看重,这次不过是事情做的稍稍出格了些,小孩子毕竟不懂事,以后言传身教再改回来就是了。
抱着这样的想法,母亲没舍得说孩子的不是,只是不痛不痒地吩咐了几句“下次不许这样了”的话,这事便算是过去了。
事情并不会这样完了,因为并未受到母亲的惩罚,甚至连口头的教训都几乎没有,孩子胆大包天的心思得到了纵容。不久之后再次故技重施,盯上了一个打扮华贵的老人准备行窃,但这次却没有那么好运,孩子眼中的“肥羊”完全不是什么善茬,乃是十里八乡都闻名的大老爷,十足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主儿。
孩子在他身上行窃时一下就被抓了个现行,老员外面目狰狞地说:“偷东西偷到我的头上了,真是太岁头上动土——好大的胆子!若是不给你点教训,长大了还得了?”于是吩咐离着自己不远的护院们上来,毫无怜悯心地对着孩子就是一顿毒打,之后方才扬长而去。
有好心人将孩子送回家时,母亲几乎认不出孩子的样子来,之后虽然百般寻医问药,孩子的双手被打断,仍然落下了残疾。看到孩子落到这副模样,母亲心中悔恨无比,当初的一时纵容竟导致了这样的后果,真是后悔莫及。
点|睛|智|慧
所谓忠言逆耳利于行,若是真心对人好的话,不论是朋友还是至亲的亲人,都应该直截了当地指出其不对的地方。虽然可能一时会让对方不舒服或者接受不了,但是却给对方十分清楚地指出了错误之所在,在对方的心中留下了正确的言论,纵使对方再怎么不舒服或接受不了,过后细细思考便能明白过来,从而改正自己偏离正道的行为,如此才能使人不断进步。而且因为这样,朋友之间或者亲人之间在事后的感情会更加深厚,明智的人就应该像这样直言待人。
§§§第十一节 为学不进则退
老祖宗说话
为学无间断,如流水行云,日进而不已也。
学习不能有间断,就好像流动的河流、天上飘动的白云,只有每日都有所进步,才不会停下来。
过来人的故事
有一王姓学子在县中求学,每日里诵经读书,枯燥无味,久而久之心生厌烦,便打算出去玩几天,来个“劳逸结合”。
这人自己出去玩不说,还顺便拐带了自己同学兼好友一起出去,名曰:结伴出游乐趣多。
二人一开始净往周围有名的景点跑,虽然也体味了一把千古风流的味道,但仍觉得意犹未尽,后来便净找乡间荒山野水的地方去,以契合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天人合一境界。当然这不过是个借口,真正的目的还是玩,寻求新鲜刺激的到处玩。
后来,二人来到了一处山间,停步驻足时隐隐可见一山中古刹,观其檀烟袅袅,似是并未荒弃。二人互相对望一眼,心说这荒郊野岭竟然会有庙宇,实在有趣,和尚不是都要化缘的吗?这里的和尚又靠什么过活呢?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二人便走进了这座寺庙。
寺庙不大,到处都显得很整洁,不过却有些空荡荡,没什么人烟。正当二人想要离开这寺庙之时,他们见到了寺庙的主人——一个在寺庙后方辛勤耕种的老和尚。
王姓学子抬手作揖道:“这位大师,敢问此庙何名,供奉的是哪尊大佛呢?”
和尚抬眼看了看来人,手上的活并未停止,回答说:“此庙无名,庙中供有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千手观音菩萨、地藏王菩萨,若是有心,可自去正殿中跪拜。”
同来的友人见和尚与人说话的兴致不高,便赶紧接话问道:“敢问大师便是独自一人居于此处吗?”
和尚简明扼要地回答:“正是。”
友人又问:“那您一人又是如何维持一座寺庙的呢?你看,寺庙虽说不大,但对于一个人来说,却是宽敞得过分了,我观整座庙宇都分外亮堂,可见您定然是时常打扫,再有您的每日生计又如何维持呢?仅靠这一小片田地吗?可这又怎么足够?”
友人的话问完,和尚也刚好将地整好,遂直起身子说:“二位施主应是读书人吧?”
二人应道:“正是。”
和尚点头道:“那便应当听过前辈禅师所留下的偈语‘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吧。”
二人再答:“有所耳闻。”
和尚继续解释说:“我每日打扫耕种的修行其实便如同每日不辍地擦拭本心这座明镜台,唯有从不间断,才不会使之染上尘埃。如此,我的修行也才能日渐进步。”
王学子想了想,觉得这和尚修行其实和自己求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便诚心多问几句,道:“敢问大师,这每日打扫耕种,岂不觉得太过枯燥了吗?难道就没有其他可以调剂的吗?”
和尚回答说:“这每日打扫耕种却是不可中断,否则庙脏饿肚子事小,我的修行也会随之停止不前。”说到这,和尚望了望远方的天,指了指天上的白云,又指了指不远处的一处流水清泉说:“白云日日飘行不断,可会认为乏味?流水年年不住流淌,可会认为无趣?皆只因为本性如此而已。我观二人悠闲如此,定是未将读书纳入本性之中日日坚持,奉劝二位还是快些回去苦读,不要误了好时光吧。”
二人被和尚一通话说得羞愧不已,慌忙回家继续求学之途了。
点|睛|智|慧
读书就好像逆水行舟,若是有一点儿松懈,便会停滞不前,甚至还会出现倒退,因此必须要勤勉地每日坚持,决不可因为一时的松懈而停止求学的进程。在人生道路上,若是停了下来,虽然一时会舒服一下子,但是别人却不会停,那么很快就会因为自己的懈怠而尝到苦果——被别人远远地甩在后面。所谓活到老、学到老,这世上从来只有有限的生命,而没有有限的知识,以有限的生命去追逐无限的知识,若还有所懈怠,还怎么能够奢求进步呢?
§§§第十二节 读书之乐与为善之心
老祖宗说话
习读书之业,便当知读书之乐。存为善之心,不必邀为善之名。
彻底投入读书之中的人,应该知道读书自有其乐趣,有做善事的心愿,就不必去求做善事的名声。
过来人的故事
青楼中有一位钟才女,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儒玄佛道无所不通,名声传遍大江南北,慕名而来之人如过江之鲫骆驿不绝。
这天,一位富有的风流才子点名要见她,这位风流才子是位白面小生,手中折扇一把,虽秋风凉爽之际,却仍故作姿态摇曳不止,仿佛自身才气逼人,不扇一扇就散发不出去一样。
才女见对方这样一副做派,心中已经暗暗将其层次降低了一等。随后便径自端坐于幕帘之后,隔着轻纱对才子说:“请问阁下是要听琴还是要论道?”
风流才子却从身上抽出一本书来,做出一副欲凭栏读书的姿态,对帘后的才女说:“还请钟大家为我奏琴,我可于琴声中边读书,边与钟大家谈儒,如此岂不妙哉?”
钟才女心知对方是想营造一种才子佳人的氛围,好引起自己的垂青,遂微垂眼睑,轻声问道:“奏琴便需一心一意,何来边奏琴边与人言论之说?阁下读书亦是如此。若是与小女子谈天论地,又如何看得进书?”
风流才子折扇轻拍手掌,笑道:“钟大家有所不知,读书这种事情若是一意于其中,着实是太过枯燥,不过若是能够有佳人妙曲相伴左右,则枯燥之事顿添美妙无边之意味。而钟大家的琴声中若是多出朗朗读书声,亦能够受到书卷气息的熏陶,意境可更加高远,如此两全其美,当可行之。”
钟才女不为花言巧语所动,平静地说:“小女子只知弹琴之意境高低只在心境到否,与外界全然无关;而阁下所说的读书枯燥之事,窃以为真正投入其中之人,自可知读书之趣,断不会假借其他来添趣。”
说完这些,钟才女起身告退说,“真是抱歉,小女子忽感不适,这便歇息去了,阁下请自便。”
风流才子欲打动才女的一番表演没起效果,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又一日,老板告知钟才女说有一远近闻名的大善人要来,希望她能接待,钟才女略施粉黛便出来迎接了。
刚一见这位所谓“善人”的面,钟才女便十分干脆地问道:“阁下可是为善之名遐迩流传?”
大善人得意洋洋地回答说:“不错,本人是出了名地爱做善事。”
钟才女点点头说:“我只知擅战者无赫赫之名,为善事之人默默无闻,既然你名声如此之大,可知你之为善,求名居多,不为我喜,抱歉,告退。”说完起身便离开了,只留下大善人张口结舌地坐在那里,不知该如何是好。
点|睛|智|慧
在这世上,做一件事便该乐在其中,若是不能真正投入进去,自然会觉得乏味无比。正如读书这件事,很多人觉得这是十分枯燥的折磨,但其实读书便是在追求知识,若是没有一颗追求知识、寻求解答之心,无法沉浸在书中,自然体会不到读书的乐趣了。
有心行善的人不应该去追求名声,若是一味追求名声,所谓为善往往就成了“伪善”,成了追逐名利的工具,如此是不可取的。
§§§第十三节 偏执者不可与言
老祖宗说话
性情执拗之人,不可与谋事也。机趣流通之士,始可与言文也。
性情固执任性的人,不能和他一起商量事情;只有天性机智开放、懂得变通的人,才可以和他谈论观点。
过来人的故事
有位谢姓文士,学问十分通达,坐于家中而声名传于天下,很多人都慕名上门拜访。
一日清晨,谢文士在家中舞剑,忽闻门外“梆梆梆”的敲门声,心知又是有人来拜访。因为一套剑舞路数尚在中途,需舞完方才有效果,因此谢文士高声回道:“门未锁,来客可自行进来,桌上有备好的茶饼子,可自顾泡茶小斟一会儿,我马上便可出来。”
不过,谢文士喊完之后,还未继续几招,门外仍是传来“梆梆梆”的敲门声,而且更急过前一阵。于是谢文士没有办法,只好放弃了舞剑,走到前屋去开门。
待得开门之后,发现是个中年汉子,面上五官很紧,一副不苟言笑的样子。只见此人对着谢文士拱了拱手说:“主人不来开门,我不敢擅自进入,打扰处请多见谅。”
谢文士十分豁达地说:“不妨事,远来皆是客,倒是我未及时出迎,失了礼数,还请不要见怪。”
来客又认真地回礼道:“没有关系的,是我叨扰在先,您无论怎么做都不为过。”
谢文士微微动了动眉毛,随后热情地将来人迎入屋中,奉上茗茶,继续与其客套。
来人在与谢文士认真“施行”了一遍各种礼仪之后,这才言明自己上门来的目的:希望能够与谢文士探讨一下学问。
谢文士则依然十分客气的请来人直言不讳,之后便成了来访者的个人演讲会,谢文士很少发表意见,只是不断地以“所言有理”“此话不虚”“吾甚赞同”等话来敷衍应付,直到一个时辰后,来人察觉到谢文士的惫懒,便颇感无趣地告辞了。
当日下午,谢文士在院子中小憩,又闻“梆梆梆”的敲门声,正打算起身去开门时,却见来人已经自己推门进来了。只见这位白面儒生甩一甩衣袖,便笑着便对谢文士拱手道:“早闻谢兄屋舍门不设锁,乃方便访客进来,今日来见,果然如此。”
谢文士哈哈一乐,说:“我这叫‘房门虚开以待客,守株候兔有人来’。”
白面儒生亦是一乐,道:“那我这‘送上门’的兔子已经来了,谢兄可有什么招待我的?”
谢文士单手一引,道:“我有亲摘茶叶一罐,可煮茶粥吃食,再有区区文士一名,可与阁下谈天论道,如此招待何如?”
白面儒生一拍巴掌:“如此足矣,正合我意。”
二人便落座,开始煮茶,热烈的谈论起儒、道、佛方面的各种学识,虽然只是两个人,声音却直冲云霄,气氛融融。
后来,有朋友知道了这一天的事,笑问谢文士为何厚此薄彼,对早上的人冷淡敷衍,对下午的人却热烈似火。
谢文士回答说:“只因早上之人,观其行为习惯便知是执拗、不开通之人,与这样的人多有言语是不明智的,因为他定然听不进任何不同意见,最后只会弄得个给自己找不自在的下场;而下午的人机敏活泼,可知是性情开通之人,与之谈论则可以互相印证所学,即使相互指摘亦不会有伤和气,正是适合与之辩论的人选。如此,于不同的人我才会有不同的做法。”
听完谢文士的解释,朋友方才恍然,亦觉有理。
点|睛|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