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这年头一定要会点应酬学
12238700000023

第23章 职场应酬得人心(3)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不妨总结一下两道必杀技,可以作为百试百灵的新人撒手锏:

首先,虚心向“老资格”请教。“我所经历的经验教训比你读的书还多”——这样的话,是“老资格”教训新人的口头禅——它不仅反映了一些“老资格”们爱倚老卖老的通病,更反映了当今社会难以调和的代际冲突。这类冲突若是出现在与个人利益休戚相关的团队竞逐中时,“老资格”永远是雷打不动的胜者,而新人则很可能将因此成了一些“老资格”踩人的垫背。客观地说,在“老资格”身上,也确实有很多值得新人好好学习与看齐的优点,虚心地向“老资格”请教,并从他们不同角度的思考与判断能力中找到共同点,那么无论对“老资格”者还是对新人而言都会形成一种潜在的激励。能够达到这种境界,对新人安全度过工作的初始阶段更是助莫大焉。

其次,成为“老资格们”的贴心人,善借有真本领的“老资格”的力量。有些团队对新人工作的绩效考评,直接交给在技能上素有“师爷”级别的“老资格”。在这样情况下,“老资格”手里很可能就掌握了新人试用期的生杀大权。如果新人能充分利用“人和”的微妙定律,与“老资格”和睦相处,并能有适度地捧一捧“老资格”,博得“老资格”的欢心,那么“老资格”就会自觉地把你视为他身边难得的贴心人,其他事宜也就都不用你太操心,因为“老资格”最大的成就感,莫过于自己能为团队培养一个爱徒。既然你已是他的爱徒,他有什么理由在考评时不为你的“晋升”事宜奋力一争呢?

老员工、老资格、老油条其实并不难以相处,只要找准他们的“穴道”,即使是刚出道的初生牛犊们,也能与其融洽相处,迅速适应环境。尊重他们,成为他们的“自己人”,你就顺利地通过考验期,成了新的“老资格”了!

“和稀泥”也是一门艺术

一听到和稀泥,人们就会在脑子里出现这么一幅景象:一个好好先生,满脸笑容的对辩论的双方做出一种公允之态,既不说甲错,也不说乙错。反而提出一大通理论,说明甲对乙也对。于是辩论停止,而真理也始终没有出现。这一通动作,就叫和稀泥。

现实生活中,“和稀泥”这么个词语常常含有贬义的色彩。因为人们总是觉得和稀泥的人混淆黑白,没有坚持原则,埋没了真理。可是换个角度来想,到底又有多少事情是非要弄出泾渭分明,非要排列出“甲方乙方”呢?现代社会早已不需要我们时刻站对位置,选好队伍了,不管是哪一面旗帜下,最目的就是要把事情做好,把大家的关系处好。如果为了一些小事争得你高我下,岂不伤了和气?可是凡事都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两个人像狭路相逢的螃蟹,非要掐起来分解不开,这时候如果能有一个旁观者从中分解,就能避免小事惹出大祸。

清朝末年,陈树屏出任江夏知县。当时张之洞在湖北做督抚,张之洞与抚军谭继询关系不和,但陈树屏常能巧妙处理,一头也不得罪。

有一天,陈树屏在黄鹤楼宴请张、谭二人及其他官员。做客的人里有谈到江面宽窄问题,谭继询说是五里三分,张之洞却故意说是七里三分,双方争执不下,谁也不肯丢自己的面子,宴席上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陈树屏知道他们是借题发挥,对两个人这样胡闹很不满,也很看不起,但是又怕扫了众人兴。

他灵机一动,从容不迫地拱拱手,言辞谦虚地说:“江面水涨就宽到七里三分,而落潮时便是五里三分。张督抚是指涨潮而言,而抚军大人是指落潮而言。两位大人都没有说错,这有何可怀疑的呢?”

张之洞和谭继询本来就是信口胡说,接下来由于争辩下不了台阶,听了陈树屏的这个有趣的圆场,自然无话可说了。

众人一起拍掌大笑,争论便不了了之。

想想看,就算你猜对了江面水多宽又有什么用?就算你猜错了又有什么损失?可是当局的两个人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在这么个小问题上狭路相逢了。局外人和一下稀泥,你的对,我的也对,这样既顾全了两个人的面子,又小事化了避免了日后的尴尬。可见,“和稀泥”有时候是解决矛盾的有效方法。

不计较谁对谁错,劝对立的双方顾全大局、以和为贵,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办事方式就叫打圆场,也叫“和稀泥”。和稀泥应该从善意的角度出发,以特定的话语去缓和紧张气氛、调节人际关系的一种语言行为。陈树屏打圆场的技术很高明,他和稀泥、打圆场的核心就是:调解纠纷,化解矛盾,避免尴尬,打破僵局。别人出乖露丑了主动打打圆场,为人救场;他人陷入窘境,主动解围,去给他找个台阶让他下得了台。和了这样的“稀泥”,避免了大家不欢而散,又有什么不好呢?

在尴尬的场景,固然需要有这么个懂事的局外人来和一下稀泥,让大家一笑了之,解开小疙瘩。不过,一个巴掌拍不响,和稀泥的人也需要配合,如果当事人不理解人家的好意,一意孤行,那无论怎么想和稀泥,都起不到好的作用了。

在一辆列车上,一位妇女卖雪糕,先叫二角五分一块,后又叫五角钱一块。

一位妇女买雪糕时说:“前面卖的二角五,后面卖的是五角,有这样做生意的吗?”卖主却说:“这叫一分钱一分货,二角五的怎能和五角的相比,我的雪糕正宗货。”然后还说了一句,“虎了巴叽的(东北话“傻”的意思)。”

买雪糕的妇女脸上“唰”地暗转阴高声说:“你这话是怎么说的?你说谁‘虎了巴叽’的?”

卖主没想到被人家听见了,顿时傻了眼。买主得了理,越叫越带劲,一场口水战争即将爆发。这时一位旅客灵机一动,说:“大姐,她说的是雪糕‘苦’了巴卿的,不是说您‘虎了巴卿’的。”

卖主也随声说:“我是说雪糕,不是说您,对不起,我没说清楚。”旁边的人也说:“刚才她说的是‘苦’,不是‘虎’。”那买主便逐渐多云转晴,脸上又阳光灿烂了:“哎呀,我的耳朵要聋了,怎么打起岔了,真不好意思!”卖主向圆场者感激地笑了笑,溜之大吉。

这里的买主和卖主都是醒事人,有人给了台阶就赶紧下来了,化解了一场矛盾。如果碰上一个执拗的,非不承认自己说错了或者听错了,和稀泥的人往往就吃力不讨好了,口水大战也势必要爆发。

在“和稀泥”的过程中,什么才是决定性的因素?是水。当把水泥、沙土及其他添加物搅和到一起时,如果没有水作为媒介,各种物质表面看是混合到了一起,实际依然各自分离。这时,水的融合特性就显得十分关键。只有用水来“和”,这些物质才能真正黏合在一起,也才能形成坚固的建筑构件。这时,水的融合特性就显露无遗了,因为水在融合各种物质时,没有偏好,不会厚此薄彼,所以各种物质在水的作用下,就会服服帖帖处于“合而不同”的最佳组合中了。

曾国藩在京城做官时,有一天,湖南湘乡老家来信说,府上为了盖新宅子,与邻居为一墙之隔的地界发生争执,闹得很凶,甚至还要打官司。老家人愤愤不平,想借助曾国藩的权势压服对方。曾国藩收到信后,想起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张英写的一首诗。于是,他便写了一封长信给弟弟曾国潢,并附上张英的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曾家父子兄弟读了曾国藩的信和诗后,茅塞顿开。是啊,“让他三尺有何妨”呢?所以将自家的地界退缩了三尺。曾家的这一举动,让邻居十分感动,于是不仅不再与曾家争执,见自家的地很方便曾家,还将其转让给曾家扩建新宅。于是就有了历史上著名的“六尺胡同”。

一封家书一首诗,就如同“湿润的空气”,为反目成仇的邻居双方化解了仇怨,曾国藩的谦和之心和圆融智慧让人折服。

想想我们的市场工作和生活,其实没那么黑白分明,也没有那么多是非对错。如果事事较真儿,难免会让自己身心俱疲,还没有好的结果。与其这样,不如和和稀泥,大家乐和,关系处好了,还有什么办不成的呢?

批评之前先肯定

职场上单刀直入的爽快人往往很容易得罪别人,并且往往达不到办事的目的。一句话就把人惹恼了,人家还怎么愿意听你的意见、跟你谈生意呢?见解、观点有出入是难免的,如果想让别人接受你的观点,特别是别人错而你对的情况下,千万不能上来就据理直言否定别人的做法,这样会让他们很不舒服,很可能拗着性子偏偏不听你的,这样,即便你有再好的注意,得不到对方的认同也是白费。

俗语说,对猫啊狗啊等小动物要“顺毛摸”,职场上说话也是如此。特别是对于位高权重的上司,如果你总是直言犯上,就像是触了逆鳞,轻则罢职,重则丢命。这时候不妨试试“顺毛摸”的方法,先顺着上司说,表示对他的意见的赞同,让他能够听得进去你的话,然后再提出规劝的意见,这样就很容易被接受了。

春秋时期,楚庄王的一匹爱马死了,他非常伤心,下令以上等棺木,行大夫礼节厚葬。文臣武将纷纷劝阻也无济于事,最后楚庄王还下决心说:“谁敢再劝阻,一定要杀死他。”

优孟知道了,直入宫门,仰天大哭,倒把楚庄王弄得异常纳闷,迫不及待地问是怎么回事。优孟说:“这匹死去的马是大王最喜欢的,楚国堂堂大国,却要以大夫的礼节安葬它,太寒酸了。”庄王听到优孟不像群臣那样劝谏,而是支持他的主张,不觉喜上心头,很高兴地问:“照卿看来,应该怎样办才好呢?”

“依我看来,请用君王的礼节吧!”优孟清了清嗓子,继续说,“请以美玉雕成棺,派士兵挖掘墓穴,使老少都参加挑土修墓,齐王、赵王陪祭在前面,韩王、魏王护卫在后面,用牛羊猪来隆重祭祀,给马建庙,封它万户城邑,将税收作为每年祭马的费用。”说到这里,优孟话锋一转,委婉地指出了楚庄王隆重葬马之害,“让各国使节共同举哀,以最高的礼仪祭祀它。让各国诸侯听到后,都知道大王以人为贱而以马为贵啊。”

经此语一点,确是点到了楚庄王的要害,庄王恍然大悟,赶紧请教优孟如何弥补自己的过失。优孟说:“请大王用葬六畜的办法来葬马,把它葬在人的肚肠里。”于是,庄王听从了优孟的劝谏,派人把马交给掌管厨房的人去处理,并向大家强调,不要将此事传扬出去。

优孟因侍从楚庄王多年,熟知其性情,知道此时,无论是忠言直谏还是强行硬谏都很难奏效。以优孟地位之微,如果直陈利弊,凛然赴义,固然令人肃然起敬。然而他正话反说,从称赞、礼颂楚庄王“贵马”精神的后面,对比分明地引出了庄王“贱人”的行为,庄王也就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所在。

其实,优孟的做法很简单,他先表示赞同,在别人都反对庄王的情况下,就很容易博得庄王的认同,觉得优孟跟自己是站在一边的,认为优孟是为自己说话的,不像其他人,张嘴闭嘴都是些仁义道理,明显是在拿着标尺批评自己的行为。在感情上获得支持之后,优孟又巧妙地用了夸大的手法,貌似给庄王提建议,怎么更好地葬这匹马,实际上是用了反讽,让庄王意识到了自己的决定有多么的不合适,让他自己醒悟过来,自然也就达到了劝解的目的。硬话要软说,观念要引导。先顺着对方的意思说开来,稳住人心,然后再逐渐深入,引出对方也能接受的道理,这样对方就能明白自己的错误,并能接受别人的建议。

齐国有一个人得罪了齐景公,齐景公大怒,命人将这个胆大包天的人绑在了殿下,要召集左右武士来肢解这个人。为了防止别人干预他这次杀人举动,他甚至下令:“有敢于劝谏者,也定斩不误。”文武百官见国王发了这么大的火,谁还敢上前自讨杀头之冤。晏子见武士们要对那人杀头肢解,急忙上前说:“让我先试第一刀。”众人都觉得十分奇怪:晏相国平时是从不亲手杀的,今天怎么啦?只见晏子左手抓着那个人的头,右手磨着刀,突然仰面向坐在一旁的齐景公问道:“古代贤明的君主要肢解人,你知道是从哪里开始下刀吗?”齐景公赶忙离开坐席,一边摇手一边说:“别动手,别动手!把这人放了吧,过错在寡人。”那个人早已吓得半死,等他从惊悸中恢复过来,真不敢相信头还在自己肩上,连忙向晏子磕了三个大响头,死里逃生般地走了。

晏子在齐景公身边,经常通过这种正话反说的方法,迫使齐景公改变一些荒谬的决定。比如,有一个马夫有一次杀掉了齐景公曾经骑过的老马,原来是那匹马生了病,久治不愈,马夫害怕它也把疾病传染给马群,就把这匹马给宰杀了。齐景公知道后,心疼死了,就斥责那个马夫,一气之下竟亲自操刀要杀死这个马夫。马夫没想到国君为了一匹老病马竟会杀了自己,吓得早已面如土色。晏子在一旁看见了,就急忙抓住齐景公手中的刀,对景公说:“你这样急着杀死他,使他连自己的罪过都不知道就死了。我请求为你历数他的罪过,然后再杀也不迟。”齐景公说:“好吧,我就让你处置这个浑蛋。”

晏子举着刀走近马夫,对他说:“你为我们的国君养马,却把马给杀掉了,此罪当死。你使我们的国君因为马被杀而不得不杀掉养马的人,此罪又当死。你使我们的国君因为马被杀而杀掉了养马人的事,传遍四邻诸侯,使得人人皆知我们的国君爱马而不爱人,得一不仁不义之名,此罪又当死。鉴于此,非杀了你不可。”晏子还要再说什么,齐景公连忙说:“夫子放了他吧,免得让我落个不仁的恶名,让天下人笑话。”就这样,那个马夫也被晏子巧妙地救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