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培养孩子善于学习的好习惯,可以使孩子具备努力驱动自己求知的动力,使他们自觉地、发自内心去探求知识的宝库
1.养成不懂就问的习惯
俗话说:“问是学之师,知之母。”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不可能事事都通,许多问题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无所知,即便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也不一定什么事都比别人知道得多。有问题并不可怕,怕的是不问。
有一年,我国的中学生到国外参加一项奥林匹克竞赛,成绩十分喜人,获得的金牌数量和奖牌数量,都名列参赛各国首位。赛后,竞赛组织者请出了出题的专家、教授,跟这些参赛的各国中学生们见面,希望选手们向专家、教授提问题。除中国选手外,其他国家的选手都十分踊跃。有的国家的中学生指出,出题者在某题上的思路不对,没有现实意义,如果改造一下会更好;有的咨询某方面问题的最新科研成果、发展方向;有的拿出自己的题目让教授专家来解答。
而获得金牌和奖牌最多的中国学生,却在旁边默不作声。不是他们英语过不了关,其实他们参赛前都经过英语的强化,都有非常好的口语。而是中国学生平时的注意力以及竞赛时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解答专家们的题目上了,没有胆量、没有心思去想专家的题目还会存在什么问题,于是提不出问题,就干脆不开口。
美籍华人李政道教授一次在同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学生座谈时指出:“为什么理论物理领域作出贡献的大都是年轻人呢?就是因为他们敢于怀疑,敢问。”他还强调说,“一定要从小就培养学生的好奇心,要敢于提出问题。”
在现实中,我们发现,当孩子长到三四岁时,他们向大人提出的问题也开始越来越多,而且千奇百怪。但是大多数父母不仅不为孩子们的提问
感到兴奋,相反倒觉得厌烦不已。他们对孩子所提出的问题大都是随便敷衍一下,并不给予耐心的说明和解释。正是他们自己使孩子的潜在能力枯死之后,到孩子上了学才大惊小怪地叫嚷:“为什么我的孩子成绩这样糟糕呢!”但这些父母从来没有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
看看老威特是怎么做的吧!当小威特提出问题时,他总是给予鼓励,并耐心地回答,决不欺骗威特。在教育上,威特父亲觉得再没有比教给幼儿错误的东西更为可恶的了。在给孩子解答问题时,威特父亲的说明并不是难懂的,而是充分考虑到孩子在现有知识下,是否能完全加以接受。更难能可贵的是,当问到连自己也不懂的问题时,老威特就干脆老实地回答说:“这个爸爸也不懂。”于是两个人就一起翻书,或者去图书馆查阅资料。从而也给威特灌输了追求真理的精神。在对小威特的教育中,他坚持竭力排斥那些不合理的和似是而非的知识。
千万不要不经意就扼杀了孩子好问的天性,作为家长应该注意从小培养孩子虚心好问的习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一是向老师质疑、发问。没有弄懂问题时,不要得过且过,羞于开口,要善于发问,大胆发问。如果孩子平时有不敢问、不善问的缺点,就鼓励他去问,一旦有些问题是通过问询教师、同学得来的答案,父母要给予鼓励。二是给孩子讲一些著名人物不迷信权威、不迷信书本的生动故事,启发孩子大胆质疑、发问。三是可以找一些有错误的书刊,鼓励孩子找出错误。比如一些名人的书中有不少文字、语法、典故、常识方面的错误,引导孩子把它们找出来,给名人写封信,指出他们的错误。
2.养成专心致志的习惯
我国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工作时非常专注。有一天,时间已很晚了,李四光还没有回家,女儿到办公室来叫他回家吃饭,谁知他却一边专心地工作,一边亲切地说:“小姑娘,这么晚了还不回家,你妈妈不着急吗?”等到女儿再次喊:“爸爸,妈妈让你回家吃晚饭了!”他才抬头,不由得笑了,小姑娘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的宝贝女儿。
我们也都听说过,数学家陈景润一边走路一边想他的数学问题,不知不觉中和什么东西撞上了,他连声说对不起,却没听到对方反应,抬头一看,原来是棵大树。
为什么这些大科学家会发生这样的事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一心想着自己热爱的科学上的问题,对他们所思考的科学问题反应清晰,对于这些问题之外的事情一点也没考虑,没有在意。这就是他们闹笑话的原因??
事实证明,专心可以集中精力,调动整个大脑神经系统来解决问题,高效率地完成任务;分心就会降低学习效率,甚至对本来可以弄懂的问题感到迷茫。每个孩子的头脑里都有着专注的成分,只不过由于引导上的差异才导致了后天在这方面的差距。
教育家卡尔·威特就非常注意培养儿子专心学习的习惯。老威特严格地规定儿子的学习时间和游玩时间,以培养他专心致志学习的习惯。在小威特学习功课时,老威特决不允许有任何干扰。开始时,平均每天给他安排15分钟的学习时间。在这个时间,小威特如果不专心致志地学习,就会受到父亲的严厉批评。
在学习中,即使妻子和女仆人之间的事,他也一概予以拒绝:“小威特正在学习,现在不行。”客人来访,老威特也不离开座位,并吩咐道,“请让他少候片刻。”老威特是如此用心良苦,就是为了培养小威特在学习时具备一种严肃认真、专心致志的习惯。
小威特每天只花费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在学习上。正是由于在学习时专心致志,效率极高,才使他赢得了很多时间从事运动、休息和参加社交等。只有做事时专心致志,孩子才能取得成功。要想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培养和开发他们的智力,第一步就要注意培养和训练他们的注意力,养成专心致志的习惯。
(1)保持家中的气氛安定,避免家中太多的人出入。亦切忌同时买太多的玩具及图书给孩子,以免使他们左顾右盼,不知所措。孩子的书桌上除了文具和书籍外,不应摆放其他物品,以免分散他的注意力,更不能允许孩子一边看电视,一边做作业。
(2)要求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如果作业太多,可以分段完成。另外,研究显示,孩子分心的程度与年龄成反比:2岁的儿童,平均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长度为7分钟;4岁为12分钟,5岁为14分钟。孩子年龄越大越会逐渐懂得将注意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而日渐增加专注的时间。因此,判断孩子是否专心,应依据其年龄的专心时间长度,而非依据家长的主观感觉。
(3)鼓励孩子做有兴趣和可胜任的工作,并且做完一件以后再开始做另外一件,投入的时间逐渐增加。对于家庭作业,父母要帮他们安排一下,做完一门功课可以允许休息一会儿,不要让孩子太疲劳。有些父母觉得孩子动作慢,不允许孩子休息,还唠叨没完,使他们产生抵触心理,效果反而不好。
(4)合理安排学习内容的顺序。研究表明,开始学习的头几分钟,一般效率较低,随后上升,15分钟后达到顶点。根据这一规律,可建议孩子先做一些较为容易的作业,在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再做较复杂的作业,除此,还可使口头作业与书写作业相互交替。
3.培养孩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课前预习,不仅能对所学内容有初步的概念,更可以带着疑问和难点去听课,还能事先形成完整的知识脉络,在课堂上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知识和加深理解,有助于新知识的掌握。
课前预习是上课的基础和准备。有人把课前预习比喻为作战时的战前侦察。如果有充分的战前侦察,就能明了敌情,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上课也应该像打仗一样,要对课上所学的东西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取得学习上的主动权。
如果不搞好课前预习,上新课时就会仓促上阵,心中无数,不得要领。搞好课前预习,不仅有利于主动地上好课,而且有利于提高自学能力,尤其是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总之,课前预习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预习就是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对老师即将讲到的新课作准备,对新课所涉及的知识进行积极探索,发现疑问,以做到心中有数,为进行新一轮的学习作准备。预习是学习中一种最好、最重要的准备,也是学习中的重要一环。
预习的最大好处是有助于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有了这一学习的过程,可以使学生变得积极主动,而只有站在主动进取位置上的人才能够取得好的学习成效。可见,只要抓住了预习,就抓住了提高成绩的关键。
中学阶段的学习常可以归纳为:预习—上课—复习—作业—系统复习5个环节。学习被动的同学,往往是由于上课听不懂,上课听不懂的直接原因是课前不预习。因为有的同学在学习中缺少预习这一基础环节,从而影响上课这一中心环节的质量。上课效果差,又波及复习、作业等环节,使学习陷入被动局面。那么,如何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呢?办法只有一
个,那就是坚持预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不良学习循环为良性学习循环。越是时间紧,越要抽出一定的时间预习。通过预习避免无效的活动,通过预习赢得学习的时间,通过预习扭转被动的、苦恼的、倒退的学习过程的恶性循环。越是上课听不懂,越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来预习。
假如以前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现在就改变它,坚决做到先预习后上课,但也不要一下子铺得太开,每门功课都搞提前预习。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先选择一两门学习最困难的学科进行预习。
先从重点搞起,按时间多少安排。这样既不太紧张,又从容不迫,还可找准切入点,带动并推及到其他功课,达到预习的好效果,并由此养成预习及自学的好习惯。
预习也是一个由后进到先进的渐变过程。因此,完整的学习过程:预习—上课—复习—作业—系统复习,是主动的、超前的、愉快的良性循环。所以学习后进的同学,改变被动的局面,就要从预习做起。
王海同学就曾非常纳闷:我和同学们一样都非常认真地预习,可是同学们上课时总能提出很多问题,我怎么就提不出来呢?他找到了王老师咨询,王老师经过了解后说:“预习也要有方法,能够科学地进行预习,将使你的学习受益匪浅。”接着王老师就给他具体地讲解了预习的方法。
王老师说,在老师讲课前先预习,可以让我们学起来心中有数。因为是新课,必然有自己不懂的地方,预习时可以不求甚解,只做到知其然,同时做好记录,在课堂上再求甚解,搞清预习中的难点、疑点和重点,再知其所以然。这样,学习新课时先有准备,心中有数,自然会减轻学习难度,学起来既轻松,也会学得更好了。对于一些重要的地方,还能记得更牢。在预习中有印象的地方,老师讲解时你会有似曾相识的亲切感和熟悉感,接受起来不产生记忆上的排斥,反而易于吸纳。如果老师讲新课前没有预习,一上课就听老师讲,就会一头雾水,感到陌生,增加了学习新课的难度。
初步理解新课的内容,是上新课前做好接受知识的准备过程。如果没有预习,只好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老师叫干什么就干什么,显得被动,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预习得好,而且形成习惯,等于是培养了自己的自学能力,是可以终身受益的。
但要避免像有些同学一样在课前也搞预习,如读一读课文以及找出生词、概念、公式等,但却是走马观花,不动脑,不分析,不动笔。王老师说,这种预习虽然投入了一定的学习时间,却没有学习效果,实际是等于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是应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