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习惯成就一生
12276900000042

第42章 培养孩子善于学习的好习惯(3)

在考试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就是有一两道难题,大家都不知道从何下手。如果题目本身并没有超出所学的范围,那就说明了一件事:大家都有问题,不善于思考,他们的学习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进一步分析,难题为什么难?解题的关键在哪里?大多数时候,只要综合已经学过的知识,就能找到其中的突破口。之所以大家都找不到,只有一个解释,就是大家对已有知识的掌握都不够牢固,不知道如何使用头脑中的知识,这时,他们学到的知识就是死的。

平时从课堂上获取的知识是零碎的、局部的。这些零碎的、局部的知识在某个知识系统中的地位作用如何?局部知识与其他知识的区别与联系如何?这些只有在整体中才能看清楚。因此,当一个单元学习结束后,就有必要及时地把平时每节课所学的局部知识按照某种观点和方法组织成整体,使知识系统化,并从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这样才能有利于知识的储存、提取和应用,有利于防止知识遗忘,有利于今后的学习。

(1)把握知识重点和难点

一要回忆。不看书,不看笔记,回想本单元或是几阶段所学内容。先学什么?接着学什么?最后学什么?过电影似的描绘“知识轮廓”;二要粗看目录与笔记。通过看课本章节目录内容,分析每单元重点是什么?从而搭设起“知识骨架”,并在本子上归纳出几点;三要细读课文。全面、认真地通读教材,看看哪些问题弄清楚了,哪些问题还没有弄清楚,通过细读课文和查缺补漏,掌握“知识全貌”。

(2)突出内在联系

平时学习大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到听课上,不易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所以归纳总结时,就要在“回忆”的基础上对教材加以综合,弄清知识结构,突出内在联系,使自己获得全面系统的知识。一般做法是:将有关知识串联起来,或列提纲,或分类列表,或列结构框图。从而把书由厚变薄,突出重点难点,使知识间的关系一目了然,以利记忆、理解和应用。

(3)通过做题探求解题规律

平时学习大家做了大量习题,在进行知识的归纳总结时,要善于把各种习题大致进行归纳,并总结出每一类型的习题大致可用哪些方法去解,哪些习题可“一题多解”,哪些习题可“多题一解”,哪些习题可“一题多想”,平时解题时,哪些习题容易发生错误,原因是什么。通过归纳,总结解题经验与教训,总结出解题思路与方法,寻找出解题规律。在此基础上,再挑选一些综合性较强的习题有针对性地做一做,以进一步牢固地掌握每个单元的“双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使知识系统化、完整化。

此外,为了培养孩子阶段性总结的能力,父母可以出一些大题目,让孩子自己查资料、自己总结,从中获得成就感。这能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及时找到自己的不足,还可以让孩子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每周末,可以让孩子对自己的学习作出全面的评估,找到自己的问题,并提出弥补的方式。全面评估就是总结的过程,可以让孩子针对自己的弱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复习。

当孩子学完一章,要求孩子立刻进行总结,列出其中的知识点,并标明相互间的关系,还要在每个知识点后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来打分。这可以成为自己复习的依据,重点弥补自己的欠缺。此外,我们可以要求孩子用口语讲述学到的知识,讲得越通俗,就说明孩子掌握得越牢固。把书本的长篇大论变成自己的口语,这就是一个总结的过程,从中可以看出孩子对知识掌握的程度。

6.养成课间休息的习惯

小勇向来学习都很刻苦用功,成绩十分优异,也特别注意课间10分钟的休息,每到下课必去操场散散步,然后到单杠前锻炼一下,天天如此,并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有关研究专家经过调查发现,学习好的学生与他十分注重课间休息有很大关系。人的大脑就好比一台机器,机器连续运转时间太长,会发热发烫;脑力劳动时间一长,就会出现头晕、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等现象,学习效率降低。课间10分钟,就是要让大脑休息一下,10分钟的作用是以便在下一节课中仍然能专心听讲。但是课间不仅仅是休息,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它还有巩固我们刚刚学到的知识的记忆作用。

人的大脑中有100多亿个神经元,彼此之间的联系极为复杂。人的记忆是怎样发生的呢?科学家认为,我们在看书、听讲、学习时,就会产生一定的神经冲动,这些冲动通过一定的通路进入大脑,在大脑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不断地持续循环,然后再巩固于大脑的一定的部位,也就是说,在大脑的一定部位留下了痕迹。这就是短期记忆的神经元回路假说。这个假说有没有科学依据呢?答案是肯定的。只要是活动的脑神经细胞,在正常情况下,都会产生一定的电位,并且可以将它导出而记录。当然,这种电位十分微弱,只有百万分之一伏特那样大小。根据最近的一些研究,某些部位的脑神经细胞在受到刺激后,即使这种刺激停止了,原来的正常电位大小也会继续变化下去,这个变化有的延续几十毫秒,有的延续几分钟,有的甚至可以持续几个星期。科学家们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动物的“学习”实验。将鼠分成若干组,让它们“学习”同一个动作,例如让它们一看见灯光就逃走。在每一次“学习”之后,对鼠进行比较强的电流电击,

使其昏厥。显然,这对昏厥以前形成的神经细胞电活动是一种扰乱。这种电击,有的鼠在“学习”后几十分钟或几个小时后再进行。结果,在“学习”后立即给予电击组的鼠成绩非常坏,每次都学不到什么,第二天又得重新学。而那些“学习”后相隔时间比较长加以电击的鼠,成绩却非常之好,击后的昏厥对它们几乎一点作用都没有,说明上次的“学习”内容已经保持在鼠的脑子之中。

有些心理学家对一些需要采用电休克方法医治的精神病人,做过类似实验,得到了相同的结果。这些实验和事实说明,在学习以后的一定时间内,尽管我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但大脑的神经细胞活动还是在自动地持续着。因此,我们做家长的应教导孩子,决不要忽视课间短暂的10分钟休息时间,它对巩固上一节课学习内容的记忆是很有意义的。现在,有些孩子学习时间抓得很紧,甚至连课间10分钟的休息时间都用上,拼命捧着书看。这样做,不仅无益,反而有害。10分钟的做法是:走出教室散散步、做做体操或玩游戏,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提高大脑供氧量,促进新陈代谢。坚持这样做会对学习,特别是记忆起着较大的促进作用。

7.积极回答问题的习惯是一种自信

孩子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免不了时常被老师提问,而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也正是检查自己对课堂新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可以考查自己思维的缜密程度、临场的发挥能力,以及面对问题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和自信。培养孩子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的好习惯,对以后孩子的成长有极其重要的帮助。

(1)使大脑活跃起来

课堂提问,是各科老师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认真回答老师的提问,不仅能帮助你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而且能锻炼自己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能够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在听到老师提出的问题后,大脑立刻高速运转,迅速思考,对要回答的问题进行分析、推断与综合,并得出最后的结论,有的同学就会举手等待老师问到自己。

当然,也有很多同学这样认为,全班同学那么多,老师提问不一定叫到自己,所以,他们干脆就不去思考老师的提问。心里在祈祷:老师千万别叫到自己。他们不希望自己被老师提问到,此时大脑的运转速度明显减慢,处于不紧不忙、磨磨蹭蹭的工作状态。在这个时间内他们的一般做法是:呆坐、低头不语、与周围同学聊天传纸条。总之,此时他们大脑的运转速度很慢,处于高度放松状态。

从另一方面来讲,课堂的教学是一个老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作为教学主导的老师,也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而不是无端地斥责。

可是有时候,课堂的气氛不是很活跃,老师讲课的满腔热情被泼上了一盆冷水,加之当老师提问时,如果没有几个人举手,老师就会大发脾气,指着那些没举手的同学大声训斥,可是训斥的次数越多,大家的反应就越是冷淡,还觉得受到了莫大的侮辱,甚至有很多同学都害怕甚至讨厌上这位老师的课。一些人虽然在思考这个问题,但此时他的大脑处于半工作状态,大脑运转速度很慢。学生和老师不能互动,学生能积极地回答问题吗?

这个例子就说明了,要使学生能积极回答问题,就需要老师的鼓励和引导,而不是不满与训斥。

(2)尝到了积极回答问题的甜头

张庆是一位积极主动地回答老师问题的学生,现在他已是一所重点大学的学生了,但是他并不是从重点高中升入大学的。他取得的这一成绩,是与他积极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分不开的。

张庆从小学开始,就善于在课堂上与老师配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他总会争先恐后地举起他的小手,等待老师的目光投向他。可能是老师偏爱的原因吧,几乎每次老师都用目光提醒张庆,又该他回答问题了。为此,同学们对他是又羡慕又嫉妒,而张庆心里却乐滋滋的。就这样,他在小学的成绩一直都很好。小学毕业以优异成绩升入了重点初中。

由于张庆在小学尝到了积极回答问题的甜头,他在初中的学习中,当然也不会丢弃自己的那套看家本领。同时,更让他欣喜的是,张庆又遇到了两个知己,有了他们两个做伴,他更加兴奋了,课堂上,他们总是抢先举手,争着回答问题,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了,对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的好处体会也更加深刻了,不仅能集中听课的注意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还能使思维更加活跃,使他们能更快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更深更难一些的新知识,在每次的考试中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就这样,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坚持把这一习惯保持了3年,终于迎来了第一次决定命运的中考。他们如同往常一样,对取得好成绩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可揭榜的那一天,张庆呆住了,他得的分数仅能考入一所普通高中,而他的两个伙伴都考入了市重点高中。

开学的那一天,张庆不情愿地跨进了他考取的那所普通高中的校门,为这所“不称心”的学校而心灰意冷。就在那时,张庆的那两个知己来了,他们敞开心扉,谈了好多好多,可唯有那一句“只要拿出我们在初中的老招和敢于拼搏的精神,不论在哪里,都一样能学得很好”,给了张庆强烈的鼓舞。张庆经过一阵思想斗争,脸上终于又绽开了笑容,感觉自己又回到了从前,又找到了自己满怀的自信。

可是,在新的学习环境中,每当张庆像从前一样举手回答问题的时候,他看到的却是同学们向他投来的目光,那目光里面充满了惊奇和嘲讽。他忍受不住这带刺的目光,感到害怕地低下了头。他只觉得他那只手变得特别沉重,让他无力举起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