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良好的习惯是在社会立足的基础
生活中,习惯与人为善、懂得合作的孩子总能更好地与人相处,赢得更多的欢迎。合作是做人和与人共处的基本内容,而从小养成善于与人合作的好习惯,将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许多益处。
在当今社会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学会共处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能力。在共处中,既有竞争,也有合作,而更重要的是合作。乐于合作与共处的孩子,在竞争中会更有优势,会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就。对于孩子来说,从小既要有良好的竞争意识,也要有良好的合作意识。
任何一种事物都是由许多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要素组成的系统,当各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关联要素彼此协调、合作、同步一致地向同一目标运动时,就会形成整体合力,就会产生大于各个要素孤立相加的力量。而当它们互不合作、各自往相反的方向作用时,则产生小于单个的力量。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合作的力量。
人们生活在一个普遍联系的世界,科学技术和信息网络已经把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都纳入整体,可以这样说,每一个人的成功都取决于和别人打交道的程度。是不是习惯于与他人交往、同他人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自己的发展空间。
有人曾经问一位私立小学的校长:“您办学最注重什么?”这位校长回答说:“教育孩子理解别人,与其他人合作。在现代社会,如果不能与人相互理解和合作,知识再多也没用。”这位校长的话再次说明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孩子的一项重要素质。
只有能够真诚地欣赏他人的长处,才能从内心深处真正地愿意接受别人。从实质上讲,合作就是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是双方长处的交融。只有相互认识到对方的长处,欣赏对方的长处,合作才会有真正的动力和基础,合作起来才能顺畅无阻。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群体生活中,待人友善、乐于合作的孩子往往人际关系协调,能更好地运用自己的优势和别人的长处。相反,那些爱挑刺儿的孩子,那些喜欢捉弄别人的孩子,往往容易引起人际关系紧张,树敌过多,使自己处于一种不利的地位。
如果人际关系协调,孩子往往会性情开朗乐观,对学习和他人会更热情;如果人际关系紧张,孩子往往会感到有压力,出现烦躁、抑郁、焦虑、做事不专心等不良心理状态,由此可见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有一位小学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们做了一个游戏。他先请一个同学走上讲台,伸出自己的小手,分别谈一谈每根手指头的优势和长处。学生说:“大拇指可以用来赞扬别人,可以按图钉;食指可以指东西,可以挠痒痒;中指最长,可以……”小孩子的思维挺活跃,一口气说了不少,其他同学纷纷补充,可谓数尽每根手指的功能。
这个时候,老师笑眯眯地发给学生们每人一个他事先准备好的道具,即装着一个小玻璃球的杯子。他对大家说:“那么,现在就请你们用你们认为最有本事的那根手指把玻璃球从杯子里取出来!记住,只能用一根手指。”
老师刚一宣布完,教室里的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学生们积极地动起手来。可是,不论他们怎么努力,玻璃球就是取不出来,急得小家伙们一个个抓耳挠腮。
老师这才微笑地宣布说:“好吧,你们可以邀请另外一根手指同原先的那一根合作。”问题于是迎刃而解。
这位老师的用意在于要使孩子们懂得,无论一个人多么有才能,总是有所局限的,总有他无法独立完成的工作,因而合作是必要的。进一步深入下去,孩子们还能够认识到,任何一根手指要实现夹东西的功能,都必须以其他手指的参与为前提。
同样,任何一个人要体现出他的才能,也都必须以承认参与者的价值为前提。就好比说一位将军,要施展他的军事指挥才能,就一定要有可供他调遣的士兵,还要有作为对手的敌人。也就是说,承认别人就是认可了自身的价值。合作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际交往,而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结成的互助互利的“双赢”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中,利他行为是最为基础的要素,自己的成功以帮助别人成功为前提。但是,利他行为不是一个人天生就能做出的,它需要后天的培养。
成功合作的体验是强化我们的合作意识、养成合作习惯的持久的内部刺激物。它使我们在没有父母督促、没有规则要求的情况下,能够预见到美好的前景而持续地参与合作。需要指出的是,成功合作不是一定要达成现实的目标。尽管有的合作最终还是失败了,但合作的过程是令人愉快的,参与者都已经尽力而为,从客观上说大家其实都有所收获,这样的合作仍然是成功合作。
合作还意味着参与者的个性要服从集体的“共性”,意味着参与者必须约束自己的表现欲以求得整体“合力”的最大化。合作需要有爱心的付出,需要牺牲精神,还需要人际交往的技能。如果缺乏这些素质,合作便是不愉快的,也是不能持久的。在合作中的参与者如果各自心怀局部利益,不愿意尽自己的那一份义务,那么必定不能达成现实的目标,更谈不上成功合作。
现在很多公司都将善于团体协作写进了招聘要求,可以说良好的合作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身的基础。因此,我们要从小培养自己善于合作的好习惯,在更广泛的合作中受益。
2.培养孩子善于与同学交往的好习惯
很多孩子家长心里都有一个误区,认为我的孩子只要好好听课,就能把学习成绩搞上去,不用跟同学有太多来往,尤其不可以跟别的同学学坏。因为家长总认为孩子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所以在交友方面总是严格把关。渐渐地,孩子在学校里越来越孤独,快乐越来越少。
良好的同学关系,是热爱学校、热爱学习的保证。有这样一个故事:陈刚在同学关系上遇到了非常大的挫折。他是个内向的孩子,父亲是研究员,母亲是家庭妇女,他们都是不善于人际交往的人,也就没有教会他怎样和同学打交道。每个孩子都希望被别人接受,得到别人的认可,陈刚也不例外。他虽然嘴里不说,心里却特别在乎同学的看法。然而,谁都不愿意和他玩,做实验的时候,谁都不愿意和他一组。
有一次做操,左边的同学说了一句“你的腰怎么弯不下去呀”,他听了就使劲弯腰;这时,右边的同学又说了一句“瞧他,腰弯得都要断了”,陈刚听了,就真的迷惑了,他实在是不知道该听谁的。还有一次,他想和同学一起玩,可是嘴里却不知道怎么说,就默默跟在几个同学的后面。有一个同学回过头来说,你怎么像个跟屁虫呀!这一句话,就像钉子一样,狠狠扎在了他的心里,让他愣在原地,半天回不过神来。
渐渐地,他的性格越来越孤僻,别人每说一句不好听的话,他就想是不是在说自己。他也没有心思学习了,整天想的就是我到底怎么了,怎么才能让别人喜欢我,成绩自然也越来越差。他开始迷上了课外书,不管能不能理解,只要是书他就愿意看。他说,这些书至少不会看不起我,“他们”拿我当朋友,“他们”愿意跟我说心里话。一个13岁的孩子,书包里天天背着的竟然是比砖头还厚的《庄子今注今译》。那时,给他触动最深的一句话,竟然是西方哲人的一句名言——人对人像狼一样。
正是同学关系的挫折,让他心里对别人的尊重和关心慢慢消失。他想,没有人对我好,我为什么要对别人好?这导致的直接结果是他开始偷别人的东西,从去书店偷书渐渐发展到了溜门撬锁,并且心里竟然没有一丝一毫的愧疚。高三毕业,他在考完大学后的第四天被抓起来了,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半,在监狱中接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
有一位班长,不仅学习好,跟同学的关系更是好得没得说。在开学第一天新同学作自我介绍的时候,他就对大家说:“班级就是我们的家,同学就是兄弟姐妹,学习上大家要互相帮助。”班长也是这么做的,用真心去面对每个同学。
作为班长总有一些班务来管,这个活又得罪人又耽误时间,别的人不是干不了,就是不愿意干,担子最后就落在了他肩上。拿每天的卫生来说,经常有同学不注意,废纸随手就丢。他看到了,就随手捡起来,把这看成是非常自然的事。他没必要批评别人,也不用???叫值日生,自己能做的为什么不肯弯一下腰呢?渐渐地,别的同学在他的影响下,也养成了随时保持班级卫生的习惯。大家合作,班里无论什么事都变得容易多了。
在学习上,每当有同学考得好了,他会送上一句祝贺的话。他是发自内心为别人的成绩高兴,遇到困难,别人也当然愿意帮。别的班同学之间竞争很激烈,甚至好朋友都互相提防,而他们班大家却拧成了一股绳儿,谁都愿意把自己的经验和别人分享。在团结欢快的气氛中,他们全班的成绩都上去了。
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培养孩子善于与同学交往的好习惯呢?一是给孩子一个开朗的家。家长需要下大力气,在家里营造开朗乐观的气氛,让孩子可以说心里话,让所有困难都能在家庭的欢笑中迎刃而解。在家里培养孩子开朗的性格,孩子在学校就更容易和同学打交道,自然而然地和同学合作,一起解决问题。二是让孩子分担家务。家务活应该让孩子分担,可以事先讨论,充分征求孩子的意见。在欢笑中,让孩子学会与父母协作。生活中可以帮父母做饭,收拾屋子,在学校就能与同学更好地配合。三是耐心为孩子解答问题。当孩子向父母寻求帮助的时候,父母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耐心地为孩子解答,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减少孩子的挫折感,让他有勇气向别人开口,并把这看成是自然的事。四是向孩子请教。父母对于自己心里的困惑和烦恼,可以请孩子帮忙出主意。无论孩子的主意是否有用,父母都应该尽量鼓励。这样孩子可以逐渐养成向别人请教的习惯,因为父母在家里就是这么做的。长此以往,得益的还是自己。五是不能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无论孩子犯了什么错,都不能强迫他屈服。如果在家庭中让孩子有了太多的挫折感,那么进入学校以后在正常的人际交往中,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就会特别差,特别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最终导致厌学。六是扫去孩子眼中的阴霾。作为家长,当你发现孩子心事重重、少言寡语,一定要刨根问底,找到孩子情绪波动的根源。随后,要尽量引导他开朗地对待人和事,重新找回自信心。孩子毕竟还小,非常需要家长的关心和扶持。
3.培养孩子帮助同学的好习惯
同学遇到的问题,常常也是自己容易疏忽的地方,为同学讲解清楚了,自己也可以加深印象。对于学习基础太差的同学,如何把概念讲清楚,如何把知识的相关联系讲透彻,把知识系统化,怎么把解题技巧讲得深入浅出。这样的讲解比自己的系统复习效果还要好呢!帮助他人的同时,对自己也是一种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