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猎户座小组
12328200000001

第1章 楔子

华盛顿特别行政区

早春的薄雾在空气中弥漫,天色渐渐暗下来。一辆黑色防弹高级轿车拐上了Eire大街,穿行于钢筋混凝土的路障之中,车速很急。汽车驶上西行政大道,稍微减慢速度,等厚重的黑色大门一开就又疾驶向前。汽车碾过几个小水洼,水花四下飞溅,然后突然停在了白宫西翼底层入口前。

后排座位的车门随即被推开,艾琳肯尼迪博士从车里走了出来。屋外是一条白色的长廊一直延伸到路边。她走到场廊下,停下来整了整身上干练笔挺的男士西装,等她的上司跟上。托马斯斯坦菲尔德是美国情报机构的标志性人物。他的职业经历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美国战略情报局(中央情报局的前身)。差不多六十年前,斯坦菲尔德就被“狂人”比尔多诺万招募,用完全不同的方式进行这场特殊的战争。斯坦菲尔德是现在硕果仅存的一个,其他的人都早已离开,要么已经退休,要么已经过世。用不了多久,他也要把这个遭人诟病、四面楚歌的情报机构的控制权交出去了。

中央情报局在他的任期中发生了变化。说的更准确些,由于威胁改变,中央情报局不得不随之改变。旧有的两极世界的平静日子早就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小规模的地区冲突和日渐增长的恐怖主义威胁。在斯坦菲尔德即将结束自己的职业生涯时,最让他感到烦恼的事情就是某个人用生化或者核手段毁灭美国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斯坦菲尔德抬起头看了看刚刚傍晚的天色。雾仍缓缓地降着,轻轻地撒在他的脸上。满头银发的中情局局长眨了眨眼。他现在有事要办,没太多工夫理会这些。斯坦菲尔德最后看了眼越来越黑的天空,走到了长廊下。

大门是对开的,有两名穿制服的特工站岗。这里是西翼的第一层,总统的办公室在楼上,不过他们不在那里见面。肯尼迪穿过大门,顺着长廊快步向前,斯坦菲尔德用他惯常的平稳步伐在后面跟着。

长廊尽头的右侧,站着一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军官。他的双手交叠着紧贴在身前,黑色的军装笔挺、整洁。

“晚上好,肯尼迪博士。一切准备接续,总统和将军们正在等你们。”白宫局势研究室的值班军官面向左侧,颔首致意。

“谢谢你,希克斯中校。”肯尼迪一边走过这位军官,一边微笑着回答道。

他们走下几级台阶,然后向右转,来到一道安全门前。门的上方有一个摄像头,左侧有一块黑金两色的牌子,上面写着“白宫形势研究室:限制入内”。门锁“嗡嗡”响起来,肯尼迪推开门走了进去,向左进入形势研究室的新会议室,斯坦菲尔德局长跟着她,希克斯中校在他们身后关上了隔音门。

罗伯特海耶斯总统身着一袭无尾短礼服,站在房间的另一头,很专注的听着身前的两位男士说话。第一个人是联席会议主席弗拉德上将。他身高六英尺四英寸,体重差不多有二百七十磅。第二个人是坎贝尔上将,他比他的上司大约矮半英尺。坎贝尔上将是美军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JSOC)的指挥官,在现在这份工作之前,他曾有幸指挥过著名的第八十二空降师和第十八空降军。

海耶斯总统入主白宫才五个月,他与五角大楼和中央情报局还远没有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当选总统前,罗伯特夏维尔海耶斯曾担任美国国会众议院和参议员。这位来自俄亥俄州的民主党人士能够成功当选成为这片国土明面上的最高长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清白的私生活。他也被媒体视作能够消除两党之间分歧的人。海耶斯三十三岁,婚姻幸福,有三个孩子。他们夫妇两人努力使自己远离各种八卦媒体,过着相当正常的生活。

肯尼迪抚摸着手背试着缓解自己的焦躁情绪,最近一个月,各种情报纷至沓来,有好的也有坏的,凭着她多年的外勤行动与情报分析经验,肯尼迪早已敏锐地察觉到这些情报对整个美国而言不是什么好消息。她把公文包放在靠近长桌末端的椅子上,说道:“请各位就座,我们可以开始了。”

斯坦菲尔德局长向总统以及两位将军打了个招呼,迎来了坎贝尔上将的一个白眼。大家都没再多说什么,总统绕到了桌子的另一头,在他的高背皮椅上坐了下来。他背后被深色木头覆盖的墙壁中央有一块雪白的圆形区域,镶嵌着象征了历代美国总统的巨大徽章,徽章上四十二张微笑着的面容与徽章外海耶斯总统的苦脸相映成趣。

总统坐在桌子的一端,两位将军坐在他的右边,与坐在总统左端的斯坦菲尔德局长进行着友好的眼神交流。肯尼迪恭敬地递给每一个人一个同样的文件夹,都用红色的胶带封着,标识了“绝密”字样。

“各位请自行拆阅,我来准备其余的资料。”肯尼迪一边说着,一边把及肩的棕色短发别至耳后。肯尼迪转动着天蓝色的眸子在公文包里翻找了几秒,找到了那张光盘,把它插到了讲台下的电脑软驱中。大约过了一分钟,她准备好了。

一张波斯湾的地图出现在了肯尼迪右边的大屏幕上,她开始道:“总统先生,四天前,我们安插了一名特工进入伊朗的班达阿巴斯市,他收到消息说,‘法拉哈鲁特酋长很可能在城里’。”肯尼迪白皙修长的手指按下了按钮,一个戴着头巾的络腮胡男子出现在了屏幕上,照片是黑白的,不太清楚。“法拉哈鲁特,伊斯|兰激进组织黎巴嫩真主党的宗教领袖,与伊朗保守派宗教人士关系密切。这张照片拍摄于1983年。”肯尼迪扫了眼旁边微微皱着眉头的总统先生,补充道:“您可能已经在您的PDB中看到了一些有关他的情况。”

肯尼迪口中的PDB是指总统的每日简报,主要是由中央情报局每天早上交给总统的一份情报摘要。

海耶斯总统离开了舒适的真皮靠背,向前倾了倾健硕的身子,双眼向着左下方的地板瞟了瞟,随后道:“我记得这个名字。”

肯尼迪又按下了按钮,屏幕上出现了一张新的黑白照片。这次是一个青年人,长得很帅气,胡子也刮得很干净,眉宇间透着自信与快乐的气息。“这是拉菲克阿齐兹。照片是七十年代末拍摄的,他当时正在攻读贝鲁特美国大学的电气工程学学位。”

总统厌恶的敲了敲桌子,硬声道:“这个人我确实很熟悉。”

肯尼迪点了点头,这对她是个好消息。扫视了一下四周,见没人有提问的意向,她柔声道:“是啊,不过您或许对他的近况不太了解。”说着,博士指向房间前面的屏幕,一组照片正从屏幕上一张张闪过——烧焦的巴士,形状各异血淋淋的的尸体。“这些炸弹事件都与巴勒斯坦原教旨主义组织‘哈马斯’有关。‘哈马斯’竭力阻挠中东和平进程,最近因为不明原因加大了攻击力度。真主党和‘哈马斯’从不给对方的事业帮忙。”肯尼迪颔首顺着长桌看过去,为总统补充道,“这就是为什么贝鲁特直至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很平静的原因。阿齐兹和哈鲁特一直在寻找一种方式继续他们的战斗。1996年,以色列暗杀‘哈马斯’领袖叶海亚阿亚什之后,他们终于找到了机会。‘哈马斯’变得更加激进,尤为努力的试图把以色列驱逐出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最近一段时间,与;哈马斯‘有关的全部爆炸案和军事行动之中,针对以色列的事件比例显著增加。我们认为这都是拉菲克阿齐兹干的。”肯尼迪喘了口气,抛出了她的“重磅炸弹”。

“更糟糕的是,我们还了解到萨达姆侯赛因已经为该组织的某些行动提供了资金支持。”

海耶斯总统慢慢摇了摇头,眉头紧锁。

“不仅如此,”肯尼迪继续道,“萨达姆对这些钱还附加了条件,那就是,这些钱要用来攻击美国本土。”肯尼迪柔和的声音陡然一提,对后半句作了着重强调。

听到这条消息,海耶斯左边的眉毛挑高了半英寸:“我们从哪里得到的这条消息?”

肯尼迪将请示的目光投向斯坦菲尔德。中情局局长回答道:“国家安全局截获了一些通讯信息。另外我们也通过我们自己的海外联络人进行了确认。”

“真是‘太好’了。”海耶斯眼神中流露出担心的神色,他摇了摇头,看向肯尼迪,问道,“还有别的吗?”

“两天之前,我们安插在伊朗的行动人员发来了消息称,那个人很可能就是哈鲁特,今天早些时候他已经确认了那个人的身份。”

总统先生双臂交叉抱在胸前,道:“能确定你们的人找对了人吗?”

“是的,总统先生。”肯尼迪肯定地回答道。

海耶斯总统的目光从肯尼迪转向了那张伊朗的地图,然后又看向肯尼迪。

“我想,你打断我的晚餐安排,不会只是想要告诉我你们可能已经找到那个家伙了吧?”

“您是对的,总统先生。这个机会我们等了很久了,如果现在不抓住他,我们可能再也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了。”肯尼迪停了下来,天蓝色的眸子直视海耶斯灰蓝色的瞳孔,以确保总统明白她有多认真,“坎贝尔上将和我一同策划了一个抓捕哈鲁特的计划。”肯尼迪更换了大屏幕上的演示内容。另一张波斯湾地图出现在了屏幕上,地图上有近百个新标记。

肯尼迪看向坎贝尔上将,点头示意。

坎贝尔上将从椅子上站起来,挺直身形,迈步走到屋子前方。他在讲台后面刚一站定,就开始到:“总统先生,哈鲁特和萨达姆一样,每次在同一个地方停留的时间从不会超过三或四个晚上。这是十多年以来第一次,我们能追踪到他的行踪超过一天,而且有条件对他做点什么。”坎贝尔上将指向地图,“‘独立号’航母战斗群正在波斯湾地区巡逻,第一特种作战联队的两架直升机已经离开沙特阿拉伯并向其进发。”将军轻轻敲了敲地图上标注的一个点,那是这个以核动力航母为旗舰的航母战斗群目前的位置。“这里,”将军的手指划过波斯湾,移向对着伊朗海岸线的一点,那里有一个蓝色雪茄形状的标记,“是我们的‘檀香山号’核动力攻击潜艇。我相信你们已经注意到了,它现在不在公海水域。目前它离海岸线大约两英里,正在等待命令投送海军特战小组。”

在坎贝尔介绍的同时,海耶斯总统似乎已经神游物外了。这一刻的情景他早已想象过很多年。他讨厌这样。命令美国军队介入战斗的主意对他没什么吸引力,既没有神秘感,也不会带来自豪感,最后的结果也肯定不会像和平解决一样让人满意。会有人因为他今晚下达的命令而战死。死的人中肯定会有敌人,但还有可能会有美国海军的精锐。

海耶斯总统专心听将军讲解着计划,尽量保持一个客观的心态。海耶斯学的是历史,他知道完全不使用武力是愚蠢的。如果他今晚不采取行动,将来有一天,美国人民可能就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必须直面恐怖主义,他不能把这个决定留给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