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张仪对秦国既往的成功与失败之处作了深入而细致的分析。他说:“从前,齐国向南攻楚,向东攻宋,向北伐燕,向西征秦,处于中原地带的韩、魏则供其役使。齐国兵多将广,号令四方,别国莫敢不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可谓威势赫赫。齐国大败了五个国家,却因一次失败就导致了灭亡。由此看出,战争是关乎一个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我还听说,斩草除根方可不留祸患。过去,秦国与楚国作战,大破楚国,袭取了楚国郢都,占领洞庭湖及江南等地,楚王被迫东逃,退处阵地自守。此时如果继续进军,就可全部占领楚国。占领了楚国,其民则可为秦国所专用,其土地可以为秦国所专用,向东可逼齐、燕,中间可以进攻赵、魏、韩三国。如此一来,一举就可成就霸主之名,诸侯朝拜,四邻宾服。可是,秦国的谋臣却不这样做,反而领兵退回,与楚国讲和了。如今楚人收拾好残破的国家,召集回逃散的人民,另立新君,恢复祭祀,重整旗鼓,又率领诸侯与秦国对抗。这样,当然失去了第一次建立霸业的机会。
“天下诸侯欲有联合,并已屯军华阳,对抗秦国。大王完全可以施用诈计,大破敌军。只要进军到了魏都大梁,围攻数十天,那么大梁可破;攻破大梁,魏国就可全部占领;占领了魏国,那么楚、赵就会打消合纵之念;楚、韩散纵,那么赵国就会处于危境;赵国形势危急,楚国必然孤立;这样向东可以削弱齐、燕,中间可以进攻韩、赵、魏三国。如此,一举就可以成就霸主之名,使四邻的诸侯前来宾服朝拜。可是那些谋臣又不这样做,反而是带兵退走,与魏国讲和。使魏国得以收拾将灭之国,招集流散的人民,另立新君,再造祭祀。这样,当然就失去第二次建立霸业的机会了。
“从前穰侯治秦,意图用一国之军队,建立两国才能完成的功业。这样一来,士兵终身在外作战,怨声载道,国内的人民也疲惫不堪,而秦国还是没有成为霸主,第三次失去了成为霸主的机会。
“赵国是一个五方杂处的国家,人民不遵法令,难以管理;赏罚不能实施,地理形势也十分不利;国君也不能体恤人民、充分调动人民的力量。这本是亡国之势,再加上赵国屯兵长平,与韩国争夺上党地区,大王您完全可以施以诈计,大败赵国,攻破武安。此时,赵国上下互不信任,离心离德,其都城邯郸也就无法守住,此时再趁机攻下邯郸,收取河间,再派兵攻下上党。代郡三十六县,上党十七县,兵不血刃即可得到。东阳与河外,不经过争夺就已成为齐国的了;中呼池以北,不用争夺也就成为燕国的了,如此一来,占领赵国则韩国一定灭亡,韩国灭亡了则楚、魏不能独自存在。这样一个行动就破坏了韩国,损害了魏国,控制了楚国,向东削弱齐、燕,最后决开白马渡口,淹灌魏国。此一举可使韩、赵、魏三国灭亡,合纵的联盟就失败了。大王您拱手而得天下,诸侯会接连不断地向您屈服。可是那些谋臣却不这样做,反而领兵退却,与赵国讲和。以大王您的英明,秦国军队的强大,霸主之业未成,反为那些被打败的国家所取笑,这都是因为谋臣太过愚钝懦弱了。”
张仪以赵国为例,继续展开论述,支持自己的论点。张仪说:“赵国应当灭亡而没有灭亡,秦国应当称霸而未能称霸,诸侯因此看透了秦国的谋臣,此其一;秦国不仅没有接受教训,反而又调动全部兵力进攻邯郸,却又久攻不下,士兵丢盔卸甲,发抖败退,诸侯因此看透了秦国的实力,此其二;军队退却后,聚集在李邑下,大王又重新组合军队,极力作战,但又不能够取得大的胜利,只好退兵,再次让诸侯看透了秦国的实力,此其三。诸侯看透了国内的谋臣,又了解了我们的兵力。由此看来,我认为诸侯的合纵力确实是很难对付的了。现在秦国军队疲惫,人民委顿,积蓄殆尽,田地荒芜,仓库空虚;而天下诸侯又联合紧密,意图共同抗秦,希望大王认真考虑才是。”
张仪在分析了秦国的一系列失误之后,接下来就对秦惠王提出了劝告。他说:“古人说:‘为人处世,应当日慎一日。’如果谨慎得法,就能消弭祸端,据有天下。何以知之呢?过去纣王为天子,大军有百万之众,左军还在淇谷饮马,右军已到了洹水,淇谷喝干,洹水断流,声势之大,可以想见。但周武王仅率三千哀兵,只用一天的时间,就打破了纣王的国都,活捉了纣王。周武王灭掉了商纣,据有其国,竟无人为纣王感到惋惜和悲伤,这都是纣王肆无忌惮虐待百姓的缘故。
“晋国的智伯统帅三国的军队,在晋阳围攻赵襄子,掘开晋水灌城,水淹晋阳,城内锅灶生蛙,晋阳灭亡在即。但智伯骄横狂妄,言语不慎,使韩、魏两国遂生叛心。赵襄子与韩、魏两国联合,击败了智伯,灭掉了晋国,赵襄子因而成就了建立赵国的大业。如今,秦国地大物博,方圆数千里,赏罚有信,号令严明,地势优越,其他诸侯国都远远不如。凭借这些条件,完全可以兼并诸侯,将天下据为己有。”
最后,张仪提出了他的连横策略。张仪说:“我之所以冒死前来晋见大王,是为了向您陈述一举打破诸侯合纵联盟的策略和使秦国成就霸主之名的道理,大王可以试行,如果赵国不破,韩国不亡,楚、魏不服,齐、燕不亲,霸主之名不成,四邻不来朝拜,大王可杀掉我向全国示众,以惩戒那些为大王出谋划策而不忠的人。”
张仪的话可以暂时告一段落。我们从中可以看出,说客并不仅仅是所谓的舌辩之徒,好的说客实际上是兼政治家和外交家于一体的。他们要具备如下的素质:一、要有十分广博的历史知识,尤其是要对当时各国的史实了如指掌;二、要有独到的见解,能够见别人所未见,言别人所未言,对一些问题的分析要有振聋发聩的深度,能够警醒君王;三、要有超人的胆略、宏大的气魄,还要有藐视一切的气势和雄辩无碍的辩才。苏秦和张仪之所以能够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说客,可以说他们基本具备了上述的素质。
秦国经历过商鞅变法、远交近攻等一系列的政治、军事的重要发展阶段,但张仪为秦国确定的破纵连横的军事、外交政策在秦国的发展史上有着最重要的意义,甚至对中国历史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说客的作用,实在是不容忽视的。
(参见《战国策》、《战国纵横家书》等)
16.李泌弥大祸于无形
李泌在中国历史上也应该算是一个十分有特色的人物,一方面他是一位隐士,在自己认为不能出仕的时候便不出来做官,即使皇帝屡次征召也坚辞不受;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位杰出的官场艺术家,在他觉得应该出仕的时候就主动地投奔皇帝,哪怕安史之乱尚未平息,当时的一般人还辨不清风向,不敢作出抉择。他历事三个皇帝,多次解危纾难,在犬牙交错的复杂形势之中真正做到了游刃有余。下面是他通过进谏来说服唐德宗的一个例子,读后自会有一种把惊涛骇浪玩弄于股掌之上、在万钧雷霆之下从容不迫的感觉。
唐德宗时,有人密告大长公主(太子妃萧妃之母)淫乱,并且以巫术咒人。唐德宗听后大怒,将大长公主幽禁在宫中,并严厉责备太子。太子因此请求与萧妃离婚。唐德宗一时拿不定主意,便召见了丞相李泌,把这件事对他讲了,想听听他的意见。并且对李泌说:“舒王近来已有很大长进,孝敬、友爱、温良、仁义,是不是可堪造就呢?”
李泌听了德宗的话,知道他是听信了谗言,想废掉太子,另立皇储,便说:“陛下只有一个儿子,为什么要将他废掉而另立一个太子呢?您想一想,陛下对自己的亲生儿子尚且怀疑,又怎么能相信别人的儿子呢?舒王虽然孝敬,但是,从今以后,您可要心中有数,不要指望他对您孝敬了。”德宗说:“你违背了我的意思,难道不爱惜你的家族吗?”李泌说:“我正是因为爱惜我的家族,所以才不敢不把话说完。如果我贪图一时的恩宠,对您委曲求全,您将来必定反悔,必定埋怨我说:‘我任用你为宰相,当时竟不力谏,才把事情弄到这个地步。’因此,您将来一定要杀我。我老了,残年不足惜,但如果杀了我的儿子,立我的侄子为继承人,我未必能享受到今天的祭祀了。”于是痛哭流涕。德宗也流泪说:“事情已经这样了,您说该怎么办呢?”
李泌回答说:“这是一件大事,希望陛下慎重行事。自古以来,父子相疑,没有不亡国灭家的。难道陛下不记得建宁王是怎么被杀的吗?”德宗说:“建宁王叔确实是冤枉的,只是肃宗太性急了。”李泌说:“我过去因建宁王被杀而辞去了朝廷的官职,发誓不再到天子身边做官,如今又当上了陛下的宰相,又要亲眼看到了类似的事情发生了。当时,先帝(指代宗)自从建宁王被杀以后,常怀危惧之心,在我临别那天,我为先帝朗诵了《黄瓜台辞》,肃宗感到后悔,流了泪。”
德宗听了李泌的这番话,心绪稍稍平缓了一些,问道:“大唐贞观、开元年间,全换了太子,大唐为什么没有灭亡呢?”李泌回答:“从前,承乾(太宗所立的太子)想谋反,事情被发觉了,太宗派他的舅舅长孙无忌与朝廷中的几十个大臣审问他。真相大白后,还有人求情说:‘希望陛下不失慈父之爱,让太子留下一条性命。’太宗同意了,并废黜了魏王泰。现在,陛下既然已经知道肃宗性急,也认为建宁王的死是冤枉的,臣感到很庆幸,因为陛下能够明察秋毫,希望陛下能够以此作为前车之鉴,审慎再三,悉心考察,一定会看到太子没有什么阴谋不轨的行为。他如果真的有不法行为,愿陛下按照贞观年间的办法来处置他,废黜舒王,立皇孙。那么百代之后,执掌天下的人还是陛下的子孙。至于开元时,武惠妃诋毁太子李瑛,后来李瑛兄弟被杀,国人都感到怨愤。这是今后的帝王应该引以为戒的,为什么还要效法呢?况且,太子住在宫中,并未接触过外面的人,也没有干预过外面的事,怎么会有异心呢?那些向您进谗言的人,极为狡诈,即使有像晋愍怀那样的亲笔信,有太子瑛穿的兵甲那样的证据,也是不足信,又怎么能因为妻子的母亲有罪就受连累呢?幸亏陛下把此事告诉了我,我敢用我的整个家族来为太子担保,太子不会有谋反之心。假使让从前的杨素、许敬宗、李林甫之流来听从您的旨意的话,那他们就会成为为舒王得到天下而定策的人了。”
德宗说:“听了您的话,我想把这事缓一缓,等到明天再考虑吧。”李泌抽回自己的笏板向德宗叩拜,哭着说:“这样的话,我知道陛下的父子将慈孝如初。可是陛下回到后宫以后,一定要自己一个人审思,不要把这些意思露给身边的侍臣。如果泄露出去,他们就会就告诉舒王,那么太子就很危险了。”德宗说:“我明白你的意思。”
又过了一天,德宗来到了延英殿,单独召见了李泌,哭着对李泌说:“如果没有你一番真诚的劝说,我今天后悔也来不及了。太子敦厚仁义,确实没有别的企图。”李泌叩头向皇上庆贺,并借此机会请求皇上让他告老还乡。
宋宗元评论说,李泌的话情真意切,见解极其深刻,足以令听者惊心动魄,最终感动了皇帝。要想稳固皇储的地位,该发表意见的时候不能不说话,李泌就是一个范例。据史书记载,李泌在唐朝,前后侍奉过三个君主,多次在父子骨肉之间巧妙周旋,弥缺补漏,救危扶难。世上很多人把他比作汉代的张良,但其实李泌所处的境况比张良更为复杂和棘手。因为张良遇到的是豁达大度的贤君,而李泌所遇到的都是性情多疑而又萎靡不振的平庸之主。
太子的废立,外人是很难发表意见的。如果争辩得不力,无法使皇上回心转意;如果争辩得太过,则可能激起皇上的怨愤。历来当皇室亲族内部、骨肉之间发生矛盾、彼此猜疑的时候,大臣们大多以沉默来保住官位,使自己不至于因为选择失误而丢掉了官职乃至脑袋,这样的人当然是不值一提的。即使有一两个敢于说话的大臣,也可能因为触犯了皇帝的痛处而招来祸患,最终对于保护皇储的地位也起不了什么好的作用,还不如缄口不语。李泌在德宗盛怒之下,恳切委婉,言无不尽,始终以诚心来感动他,尤其是引用了不久以前建宁王被冤杀的例子作为前车之鉴,做得更是巧妙极了。用皇上所能够明白的道理反复劝谏开导,终于使德宗回心转意了。
(参见《旧唐书》、《新智囊》等)
17.楚材晋用,终得天下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各诸侯国都充分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因为当时“得一士而国兴、失一士而国亡”的情况是经常出现的。在这方面,秦国的兴起是十分耐人寻味的。秦国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国最后奄有天下,在关键时刻几乎都是别的诸侯国的人才在发挥作用。
秦国本是个边陲小国,起初连名号都没有,只是因为曾出兵几百人帮助周平王赶走西戎,才受到周天子的重视,答应秦国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向四周开拓土地,秦国此时才开始在诸侯中知名。但秦国仍然很小,绝无力量同郑国、齐国这样的东方大国比肩。秦国的国君非常明白,要想发展,就必须对外开放,大力引进“外国”的人才。
秦穆公可以说是秦国人才政策的奠基者。在他执政期间,极力搜罗人才,用五张羊皮换回了虞国人百里奚,又礼聘了晋国人蹇叔,重用了西乞术、白乙丙和公孙枝等人,使秦国的政治和军事日渐强盛。这些文臣和武将虽然来自其他诸侯国,但都能为秦国死心塌地地效力,使秦国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上了一个台阶。
大约过了近三百年的样子,秦国还是处于一个很难迅速发展的时期,虽然很强大了,但要想统一诸侯,却很困难。这时,从卫国来了一个叫卫鞅的人,秦孝公见他很有才能,就充分信任他,让他实行变法。通过卫鞅(商鞅)的变法,秦国果然走上了“法治”的道路,迅速强盛起来。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秦国时时觉得打了这国顾不了那国,刚攻下的土地,又不得不放弃,打了许多年,吃了许多苦,成效却不大。秦昭王重用从魏国来的范雎做国相,范雎就给秦昭襄王出了一个主意,叫做“远交近攻”,意思是对远方的诸侯国要搞好外交关系,而对近邻却要采取攻占的策略。这样一来,秦国攻取一寸土地,就牢牢地占有了一寸土地,再也不用为得而复失发愁了,况且还有远方友好国家的同情和支持。范雎的这一外交政策果然大见成效,终于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就在秦始皇将要统一中国的时候,秦国本土的人因为郑国渠的事件而排斥外国人,秦国的王族、大臣都来对秦王嬴政说:“各诸侯国的人来侍奉秦国,不过是为其君主游说离间罢了。希望把所有来秦国的外国人驱逐出去。”来自楚国的李斯也在被驱逐之列。
李斯离开了秦国的国都,快要走出秦国的边境时,他鼓足勇气,写了一封《谏逐客书》送给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