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自己多积粮草,多征兵马,勤加操练。
勾践开始了他的“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计划。在婚娶生育上作出明确规定:年长者不得娶年轻的夫人;男子二十,女子十七尚未成亲者其父母受罚;即将分娩的女人须报官以便派医官照顾,保证婴儿的成活;生男国家赏一壶酒,一口猪;生女赏一壶酒,一口小猪;有二子者,国家养活一个;有三子者,国家养活两个;七年之中,国家不征任何税收。
越王勾践为了不忘耻辱,在自己的居室内铺上干草,以做被褥,在门口悬挂一枚苦胆,每天吃饭以前尝一尝,这就是著名的“卧薪尝胆”而发愤图强的故事。他亲自出去种地,妻子也亲自织布,以身作则,不要别人供奉,因此,越国上下虽苦于应付对吴国的进贡,却是紧密地团结在越王的周围。
不久,吴王准备建造一座姑苏台,越王就送去了几根少有的大木料,吴王为了不糟蹋木料,就把姑苏台加高加宽了一倍有余,并对越王的忠心感到很高兴。
越王一看第一条计策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就开始实施第二条计策——美人计。
勾践要范蠡去找美女,范蠡说:“我早就替大王预备下了,她甘愿以身事吴,为国捐躯。她名叫西施,是越国著名的美女,不仅美丽,而且慧外秀中。再加上一个帮手郑旦,应能完成大王的使命。”于是,勾践就让人把西施和郑旦送到了吴国。
西施的出身虽无明确记载,但从其与丑女为邻和从事浣纱劳动的传说中可以推测她应是穷苦出身。据说西施极美,尤其是犯心口痛时双手捧心,眉头微蹙时的形象就更美了。她有一个女邻居叫东施,人长得很丑,却十分羡慕西施的美丽,她见西施捧心美极了,也学着她的模样捧心皱眉走回家去。她本来就丑,这么一来就更丑了,吓得周围邻居都跑开了。所谓“东施来效颦,还家惊四邻”就是指的此事。
西施虽然贫困,却十分聪慧,据说范蠡爱上了她,两人做了情人。为了帮助越国灭吴,范蠡劝她到吴国去。西施说:“国王和官吏们被拘系在吴国,我是知道的。国家的事是大事,儿女私情乃是小节,我哪敢为了爱惜自己微不足道的躯体而辜负了天下人的厚望呢?”在临行时,西施又有所犹豫,范蠡劝她说:“你如果能够轻松愉快地前往吴国,咱们的国家也许会保存下来,你我也可能会活下来,我们俩后会有期,也是有可能的。你如果执意不去,我们的国家就会旋即灭亡,你我也会同为沟渠之鬼,哪里还能结百年之好呢?”范蠡又交代了一些做事的方法和见机行事的诀窍,就把西施送到了吴国。
西施来到吴国,吴王一见西施当世无匹的美貌即刻着迷,西施不凡的谈吐和超人的见识也使吴王佩服。西施知道,只靠色相迷惑住吴王用处是不大的,要想加速吴国的败亡,一是以自己的见解取得吴王的信任,二是在参政中寻找机会祸乱吴国。
一天,正当吴王陪着她玩到兴头上的时候,西施却故作娇嗔地对吴王说:“英雄好汉不应该终日沉浸在温柔乡里,应当驰骋疆场,为国争光。像你这样成天陪着我们,岂不是白白地浪费时光,消残壮志吗?”吴王听了这些话,不禁肃然起敬,忙问道:“那我该怎么办呢?”西施说:“大王是否知道当今天下大势呢?鲁国的三家大夫为扩充自己的势力争得你死我活,根本顾不上国家;齐国自从晏平仲死后,真是国无贤士了;楚国呢,离咱们最近,可自从战败之后至今尚未复之;晋国就不必提了,自晋文公死后就失去了霸主地位。如此看来,天下诸侯无一能同大王相比,大王不趁此时大展宏图,又要等到何时呢?”
这番话直说得吴王血脉贲张,对西施钦佩不已,决心出去闯闯天下。
就在这时,齐国因为鲁国绑架了齐悼公的妹夫邾国国君,就邀请吴国一同出兵攻打鲁国,吴王当即发兵相助。鲁国一看两个大国来攻,马上放了邾国国君,并派人前去赔礼,齐国一看目的达到了,就不愿再打,让吴国退兵。吴王正想趁机显示威风,就发怒道:“你让进军就进军,你让退兵就退兵,难道吴国成了齐国的属国了吗?”吴王仍然率兵前进,直取齐国。
鲁国一看吴国攻打齐国,又立即派人送礼,要跟吴国一起攻打齐国。吴、鲁联合攻齐,齐国一片混乱。齐国的大夫杀了齐悼公,向吴国求和,愿意年年进贡。吴王没想到稍一出击,居然收服了齐、鲁两国,这使他大为得意,也就更加宠信西施。
勾践见第二条计策生效,就开始启用第三条计策——掏空吴国的国库。有一年,越国的收成不好,越国大夫文种来吴国求借十万石粮食,说是明年稻熟即还。大臣们议论纷纷,有的怕借了不还,有的怕越人有诈,还有的觉得越国年年进贡,连粮食都不借,未免太不近人情。在议而未决的时候,吴王就去问西施。西施倒是旁征博引地说了一通,弄得吴王既钦佩又难堪。
西施说:“大王亏得还想称霸天下,连这一点儿小事都决断不了,如果不懂,学学前人的样子好了。早先齐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的时候,就号召大家救济遭到饥荒的国家,后来秦穆公还运大批的粮食去救济敌国的百姓,况且现在越国已经归附大王了呢?俗语说:‘民以食为天。’你不借粮给他们,难道让他们都活活地饿死吗?”吴王觉得西施说得十分在理,当时就高兴地答应借十万石粮食给越国。
第二年,文种如数送还粮食,吴王见越国如期如数送还粮食,十分高兴,又见送来的稻子颗粒饱满硕大,就下令用这十万石稻谷做种子。吴人种上以后,迟迟不发芽,待发觉种子都烂在地里,早已误了季节,无法播种了,吴国这年几乎颗粒无收。吴人只埋怨吴王不顾水土差异,硬拿越国的稻谷做种子,哪知这些稻谷都是被文种煮过晒干的。
勾践想掏空吴国国库的计划也逐步实施。
越王见吴国闹了饥荒,就想发兵攻打。文种劝阻道:“为时尚早,一是伍子胥尚未除去,二是吴国仍然兵强马壮,军队也全在国内。我们只有抓紧准备,等待时机。”
但是越国操练兵马终于被吴王知道了,他打算再征伐一次越国。就在这时,齐国和鲁国之间又要打仗,在孔子的弟子子贡的劝说下,吴国准备进攻齐国以帮助鲁国,越国也自愿派三千甲士前往,结果齐国又被打败了。在回国后举行的庆功会上,吴王各有封赏,甚至想封越国一些土地。大臣们都称颂吴王赏罚分明,唯有伍子胥趴在地上说道:“大王不要只听奉承阿谀的话,打败了远方的齐国,不过是于国无益的一点小便宜,将来越国灭了吴国,那才是大灾难呢!我的劝谏大王如果不听,那就让我效法关龙逄、比干好了。”
伯嚭见时机来临,立刻插话说:“你如果真的想做忠臣,为何又把儿子寄养在我们的敌国齐国呢?”原来,在齐、吴尚未打仗以前,夫差让伍子胥送国书给齐国,国书是辱骂齐王的,其意在于激怒齐王杀了伍子胥。齐国大夫鲍息是伍子胥好友,替他在齐王面前说了许多好话,再加上齐王害怕吴国,怕杀伍子胥多起事端,才把他放了回来,伍子胥回家后就把自己的儿子伍封送到鲍息家里,寄养在那里,因为他十分清楚,就吴王目前的所作所为看,吴国是一定不会长久的。这次被伯嚭当众揭穿,着实惹恼了吴王,吴王说:“念你在先王时代立过大功,我不为难你,你以后也别来见我了。”
吴王回去跟西施说这件事,西施深知伍子胥的厉害,虽然暂时被吴王疏远,但只要不杀死他,他就有复出的机会,那将对越国极为不利。她决心借此机会杀掉伍子胥。西施说:“伍子胥是什么人,他连自己的国家都想灭,连楚平王的尸首都要用鞭子抽,难道还会怕什么人吗?俗语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伍子胥主张灭越国,若是用他,就先把我这个越国人杀了,若是不用,为什么又留住他呢?像你这样优柔寡断,如何能成大事?我真替你难过。”
西施一边说,一边难过地双手捧心,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吴王本来被西施这一番又吹又拍、又打又拉的话说得羞愧交加,又看到西施这副样子,立即决定赐伍子胥属镂剑令其自杀。西施终于帮助越国除去了一个令越人十分害怕的人物。
见到主要障碍已经除掉,西施就放心大胆地鼓励吴王北上逐鹿中原,争取霸权。公元前486年,吴王动用大量民工挖掘直通淮河的运河。公元前484年,他从水路出发进攻齐国,在艾陵(今山东泰安)大败齐军,由此更加相信水军的力量,并征发大量民工,消耗无数的财力贯通长江、淮河、泗水、沂水、济水等几大水系,以至从吴国坐船即可直达齐国。但吴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已接近枯竭了。
公元前482年,吴王带领大军前往卫国的黄池约会诸侯,并请当时的霸主晋定公来“歃血为盟”,推吴国做盟主。就在这时,越王见到机会来临,派范蠡为大将攻吴,连打胜仗。夫差得到消息后,用武力逼迫晋定公等推他为盟主,匆匆回师。但终因旅途疲劳,军心涣散,连打败仗。吴王派伯嚭去讲和,范蠡看到吴国一时难灭,就暂时撤兵讲和。
吴国失败后,西施假装向吴王请罪,要求吴王处死她这个越国人。吴王却说:“人生下来总会有个地方,你又不是攻打吴国的人,也不是勾践的亲人,为什么要领罪?”从此以后,吴王十分消沉,经常陪着西施喝闷酒。
公元前478年,越国再次兴兵伐吴,这时的吴国已衰败不堪,难以抵挡越军的攻势。吴王只得退守姑苏城,因城墙坚厚,一时难下。越国采取了长期围困的战术,围了两年,终使姑苏城“士卒分散,城门不守”。公元前473年,姑苏城破,夫差率众逃至姑苏台上,派王孙雄袒衣膝行至勾践面前说:“往日吴王在会稽得罪了您,不敢同您交好了,只愿为越王臣虏,以赎前罪。”
越王心有不忍,意欲应允,范蠡忙上前说:“往日上天把越国赐给您,您却上违天命而不接受,才会有今天;今日上天把吴国赐给我们,我们如不接受,那就有违天理了。”范蠡毅然擂鼓进军,吴王自杀,吴国灭亡,吴国全土为越国据有。
中国春秋时代的最后一次争霸与一个美丽的女人纠缠在一起,使这段历史似乎减少了些许的血腥,平添了许多凄艳迷离。但是,这样一个弱女子到底能干什么呢?无非是吹吹枕边风,这枕边风听与不听,那是女人所无法左右的,因此,吴国或其他什么国家的兴或亡,均与这类女人没有太大的干系。吴王夫差败越之后的轻敌麻痹、傲慢自大、好大喜功和骄奢淫逸是吴国败亡的根本原因,如果换一个位置,让越王勾践那里有一百个西施,“美人计”也发生不了作用。
为了表示对西施的同情,人们为她设计了一个美好的结局,也算是对她辛酸付出的一点报偿。据说,勾践灭吴后,范蠡留下一封信就不见了,信上说:“大王灭吴,我的本分已尽,现有两个人留不得。一是西施,她迷惑吴王,使之亡国,如果留下她,她还会迷惑您,因此我把她杀了;另一个就是我自己,我如果活着,也许要扩大势力,对您是很危险的,因此,我把我自己杀了。”传说中范蠡是带着西施泛游五湖,经商致富去了。
实际上,西施被沉水而死,我们却不愿面对这一现实,而是把这些历史事实美化、淡化,把女人看做是可以兴国、可以亡国的神佛。但男人们不知想到没有,在他们创造了西施这一光照千古的形象之后,他们自己内在的怯懦与虚弱也就暴露无遗了!
我们共同塑造了西施这个形象,并且数千年来津津乐道,似乎那是一件遥远而又美好的事。问题是,我们有没有替西施想过呢?既然没有替西施想过,我们自己的人性又在什么地方呢?这本来应该是一个深刻的人性悲剧,但我们却把它当做一个风光旖旎的故事来传颂。这是民族自己的镜子,我们是可以从里面照见自己的灵魂的。
(参见《战国策》、《史记》、《三国志》等)
2.“背水一战”与“退路千条”
“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是兵家常说的话,只是这种自绝退路的战术只能在一定情况下使用,如果每战皆用,那就必然是自蹈死地而呜呼哀哉!
古代兵家都注重应变。应变,就是要善于把握形势的变化,并根据形势的不断变化,而采取相应的对策。所以,智谋家都懂得依据兵法,又不唯兵法是从的道理。项羽曾破釜沉舟,以示殊死决战之心,终在渡过黄河之后,全军上下效命,大破秦军;韩信曾“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但马谡的情况却是不同的。这种不同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马谡跟随诸葛亮出祁山,所用之兵大都是西川人,他们并不想“收复”中原,并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所以,他们内在的积极性不高。
二、他们也不知道什么是汉朝的正统,不知道这场战争是不是正义的,所以很难用什么理由来说服他们为之拼死而战。
三、项羽和韩信的军队身经百战,士气非常旺盛,将领的威信很高,而马谡及其率领的军队在这些方面恰恰相反。
四、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主将之间的悬殊太大。马谡只会纸上谈兵,与春秋战国时期的赵括相似,而司马懿不仅是魏军的主帅,更重要的他是可以和诸葛亮匹敌的大军事家。
在上述情况下,马谡不准备退路,却要置之死地而后生,其结果就必然是“置之死地而后死”了。
在中国传统的政治经营术上,绝对没有“背水一战”、“置之死地”的习惯,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更是只能置之死地而后死,绝无生路。相反,中国传统的“政治家”们往往是“未思成,先虑败”,未见进攻,先看退路,真所谓瞻前而顾后,一步三回头。何以会如此?个中原因极其复杂,但撮其要者,也无非是君主集权制的家天下制度造成的。
在春秋战国时期,最善于为自己找退路的人,莫过于齐国的国相田文,即孟尝君;最善于为主人谋划退路的人,莫过于孟尝君的门客冯谖。
战国时期,养士最为有名的是所谓的“战国四公子”,即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和赵国的平原君。他们所养“食客”之多,有时竟达三千之众,所以孟尝君曾号称自己门下有“食客三千”。他的门下有各色人等,三教九流之徒无所不备。他对待门客也是将其视为兄弟,开诚布公,因此,门客们对他十分忠诚。
一次,孟尝君在自己的封地薛地和门客们一起吃饭,由于门下食客太多,收的租税不敷使用,吃的饭也就不是那么精细。吃饭的时候由于灯光太暗,又有柱子挡着,一个门客见孟尝君吃得挺香,看看自己碗里的饭则粗糙得很,以为孟尝君把好东西留给自己吃,于是发怒道:“我们以为孟尝君是天下最贤能的人,没想到连吃饭都不平等,我们还是走吧!”说完就放下饭碗离席要走。孟尝君把自己的饭碗端过去给他看,其中食物原来完全一样。那位门客十分惭愧,就拔剑自杀了。从此,孟尝君的名声更大了,天下贤士也归之如流。孟尝君在与门客谈话了解情况的时候,往往在幕后安排上记录人员。每当孟尝君谈到门客的家庭情况时,记录人员就记录下来,事后就派人给门客的亲属送去很多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