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重点方药解 (1)
防风通圣散
《宣明论方》
【组成】 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黄、薄荷叶、麻黄、连翘、芒硝各6g,石膏、黄芩、桔梗各12g,滑石20g,甘草10g,荆芥、白术、栀子各3g。
【功用】 疏风解表,清热通便。
【主治】 风热壅盛,表里俱实证。憎寒壮热无汗,头目昏眩,目赤睛痛,口苦舌干,咽喉不利,涕唾稠黏,大便秘结,小便赤涩,舌苔黄腻,脉数有力。并治疮疡肿毒,肠风痔漏,鼻赤瘾疹等证。
【方析】 本证为外感风邪,内有蕴热,表里皆实。邪正交争于表则憎寒壮热无汗。风热上攻头面则头目昏眩,目赤睛痛。内有蕴热可见口苦咽干,涕唾稠黏,便秘溲赤。风热壅盛则可生疮疡肿毒,肠风痔漏,鼻赤瘾疹之证。
君:麻黄、荆芥、防风、薄荷,疏风解表,使外感风邪从汗而解;大黄、芒硝,泻热通便,使里热从二便分消。
臣:滑石、栀子,清热利湿;石膏、黄芩、连翘、桔梗,清热泻火解毒。
佐:当归、白芍、川芎,养血和血。
使:白术、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要点】
①汗下清补四法俱备,上中下三焦并治。
②本方主治表里俱实之证。以憎寒壮热无汗,口苦咽干,二便秘涩,舌苔黄腻,脉数为证治要点。
③虚人及孕妇慎用。
④现代常用于感冒、头面部疖肿、急性结膜炎、高血压、肥胖症、习惯性便秘、痔疮等,属风热壅盛,表里俱实者。
【加减】
①若表证较轻,可酌减解表药之量,或去麻黄。
②内热不甚者,去石膏。
③无便秘者,可去芒硝。
【方歌】 防风通圣大黄硝,荆芥麻黄栀芍翘,甘桔芎归膏滑石,薄荷苓术力偏饶,表里交攻阳热盛,外科疡毒总能消。
【按语】 本方是表里双解,三焦通治之剂,多用于外感风邪,内有蕴热,表里皆实,风热壅盛的实证。十八味药相伍,汗、下、清、补四法并用,使表里双解,气血两调,前后分消。正如王旭高所说:“汗不伤表,下不伤里,名曰通圣,极言其用之效耳”。
本方实为凉膈散加味而成。用药庞多,但多而有序。从方剂组成及剂量来看,重用滑石、石膏、黄芩之类,以清热为主;轻用防风、薄荷、麻黄、荆芥,以解表为辅。虽有硝、黄之攻里,但剂量亦轻,其意仍在泄热,以下代清。配以当归、芍药、白术等,是驱邪之中兼顾正气。另甘草大量,甘以缓之,务使汗不伤表,下不伤里,使全方作用平和可靠。实为治疗表里实热证侯的有效方剂。
凉膈散出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疗上中二焦火热证,以胸膈烦热,面赤唇焦,烦躁口渴,舌红苔黄,脉数为证治要点。虽有通腑之力,但其重在胸膈之热,而不在大便之秘。
枳实导滞丸
《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 大黄9g,枳实、神曲各9g,茯苓、黄芩、黄连、白术各6g,泽泻6g。
【功效】 消食导滞,清热祛湿。
【主治】 湿热食积。脘腹胀痛,下痢泄泻,或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沉有力。
【方析】 湿热食积,内阻肠胃。积滞内停,气机升降失常,脘腹胀痛,大便秘结;食积不消,湿热不化,下迫于肠,泄泻下痢。
君:大黄,苦寒泻下,攻积泻热,使积热从大便而下;枳实,行气导滞,消积除胀满。
臣:神曲,消食化滞而和胃;黄芩、黄连,清热燥湿而止痢;三者共助大黄攻积导滞。
佐:茯苓、泽泻,利水渗湿而止泻;白术,燥湿健脾,使攻积而不伤正。
【要点】
①消下并用,通因通用。
②本方主治食积湿热内阻肠胃之证,以脘腹胀痛,大便失常,苔黄腻,脉沉有力为证治要点。
③泄泻无积滞者,不可妄投。
④孕妇不宜使用。
⑤现代常用于胃肠功能紊乱、慢性疾病等属湿热积滞者。
【加减】 若胀满较重,里急后重者,可酌加木香、槟榔等以理气导滞。
【方歌】 枳实导滞首大黄,芩连白术茯苓襄,泽泻蒸饼糊丸服,湿热积滞力能攘。
【按语】 本方治证为湿热食积,内阻肠胃所致,故以泻下、行气、清热、消食、健脾、化湿之品合而成方,使食消积去,湿化热清,诸证自愈。
本方乃消法与下法并用之剂,用于泄泻、下剂,亦属“通因通用”之法。
咳 血 方
《丹溪心法》
【组成】 青黛6g,瓜蒌仁9g,海粉9g,栀子9g,诃子6g。
【功效】 清肝宁肺,凉血止血。
【主治】 肝火犯肺之咳血证。咳嗽痰稠带血,咯吐不爽,心烦易怒,胸胁作痛,咽干口苦,颊赤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
【方析】 肺为娇脏,木火刑金,肺津受灼,肺失清肃,则咳嗽痰稠,咯吐不爽;肝火犯肺,肺络受损,血渗上溢,故痰中带血;肝火内炽,故心烦易怒,胸胁作痛,咽干口苦,颊赤便秘;舌脉均为火热炽盛之象。
君:青黛,清泻除烦凉血;栀子,泻火除烦凉血。
臣:瓜蒌仁,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海粉,清金降火,软坚化痰。
佐:诃子,清热下气,敛肺化痰。
【要点】
①寓止血于清热泻火之中,使火热得清,不致灼伤肺络,肺气肃降有权,痰化咳止,血也自安。
②本方属寒凉降泄之剂,故肺肾阴虚及脾虚便溏者,不宜使用。
【加减】
①火热伤阴者,可酌加清肺养阴之品,如沙参、麦冬之属。
②咳甚痰多,可加贝母、天竺黄、枇杷叶以清肺化痰止咳。
【方歌】 咳血方中诃子收,瓜蒌海粉山栀投,青黛蜜丸口噙化,咳嗽痰血服之瘳。
【按语】 本方根据治病求本的原则而创制,是一首肺病治肝的方剂。本方主证为咳血,并标虽在肺,病本则在肝,肝火得清,肺金自宁,故舍其标而治其本。
全方的用药特点,在于治咳血而不用止血药,多用清降凉泻之品,旨在清火而不在止血,以冀火清血宁。
原书服法要求“蜜丸噙化”,使药力徐徐吸收,药效持久,也是治疗咳血的一种较好的给药方法。
大柴胡汤
《金匮要略》
【组成】 柴胡12g,黄芩9g,芍药9g,半夏9g,生姜15g,枳实9g,大枣4枚,大黄6g。
【功效】 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主治】 少阳阳明合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者。
【方析】 本方为伤寒少阳阳明和病而设。伤寒病邪未离少阳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病邪已渐进阳明则大便不解或下利,心下满痛。
君:柴胡、黄芩,和解少阳之邪。
臣:大黄,内泻阳明热结;枳实,行气消痞;芍药,柔肝缓急止痛。
佐:半夏,和胃降逆。
使:大枣、生姜,和营卫而行津液,并调和诸药。
【要点】
①清下并用,表里双解。
②本方证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下痞硬,呕吐,苔黄,脉弦数有力为证治要点。
【加减】
①兼黄疸者,加茵陈、栀子以清热利湿退黄。
②脘胁痛剧者,加川楝子、延胡索以行气活血止痛。
③胆结石者,加金钱草、海金沙、郁金等以化石解郁。
【方歌】 大柴胡汤用大黄,枳实芩夏白芍将,煎加姜枣表兼里,妙法内攻并外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