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冠心病对证自疗
12356100000053

第53章 真阳不振

(一)真阳不振

验案1

吴某,男,56岁。

患冠心病心绞痛10余年,加重1年,伴气短乏力。形寒肢冷,大便溏泻,腰膝酸软,舌淡胖有齿痕,脉沉缓无力。入院后先经予理气活血,化瘀通络中药,服药30剂,胸闷胸痛不减,腰膝酸软,形寒肢冷更甚。

辨证为元阳不足,心阳失助,心肾阳虚,寒凝经脉。治以温扶元阳,益气和血之方。

炮附子10g,肉桂10g,淫羊藿25g,细辛5g,党参15g,黄芪20g,茯苓30g,丹参20g,檀香10g,甘草6g。

服本方10剂后,胸闷胸痛明显减轻,腰酸、畏寒诸症亦好转。守方继进,加重附子量为30g,黄芪80g,加干姜5g以助益气扶阳之力,症状日见好转。1个月后心痛症状消失。

按:心居上焦,属阳主火,肾居下焦,属阴主水,心火下潜以温肾阳,肾水上济以资心阴,共奏阴阳协调,水火相济之功。且肾中真火又名元阳,元阳温煦可助心阳,故肾病也常引起心痛症发作。《素问·脏气法时论》云:“肾病者……虚则胸中痛。”若肾中元阳不足,则心阳失助亦随之而衰,心阳不振,心脉瘀滞,胸痛发作,治宜温肾扶阳,方用肾气丸、乌头赤石脂丸、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若肾精不足,心失水滋,致心火偏亢,耗伤阴血,心脉失荣,挛急而痛。治宜滋肾填精,清火安神,方用黄连阿胶汤、六味地黄丸、左归饮等加减。

医案出处:《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冠心病专辑》—田乃康

验案2

盛某,男,65岁。1994年12月8日初诊。

有冠心病史,每遇入冬,天气严寒之时,出现心率过缓,不满40/min,心悸不安,胸中憋闷,后背恶寒,视其舌淡嫩,苔白,切其脉沉迟无力。

辨证属脉沉迟为阴为寒,寒则血脉不温,阴霾用事,背为阳府,而虚其护,则心肺功能失其正常,故见胸满背寒之变。

附子12g,麻黄3g,细辛3g,红参12g,麦冬20g,五味子10g。

服尽3剂,脉增至一息四至。又服3剂,则心悸、气短、胸闷、背寒等症消除,脉搏增至一息五至而愈。

按:心主血脉,“为阳中之太阳”,临床治疗心脏病,不能局限于“心血管”的一个侧面,当重视心阳不足,阴寒痹阻的病机变化。心脏病出现心搏频率下降,脉来迟缓,心胸发满,后背寒冷,反映了心之阳气不足,阴寒之气充盛,得以乘其阳位。本方为麻黄附子细辛汤与生脉饮癸主。启用力大气雄的附子,直补离宫心阳之虚,振奋心脏功能,为治本之道。麻黄、细辛在附子的督促下温经散寒,以扫长空之阴霾,温煦膻宫,复苏心肺气血之功能而为佐使。生脉饮为《内外伤辨惑论》方,方中三药,一补、一清、一敛。功专益气敛汗,养阴生津,善治热伤元气,气阴两伤,汗多体倦,气短口渴,久咳伤肺,心悸短气等症。在临床治疗心脏病心率过缓,脉来迟涩,心悸气短,胸满背寒,常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生脉饮合方,在兴奋心阳之余,以滋养心肺之阴。两方合用,能起到颉颃与相互为用的作用,临床疗效极佳。

医案出处:《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

验案3

关某,男,54岁。

患高血压病已多年,血压经常在21.28~23.94/10.64~13.3kPa,同时伴有左臂无脉症,血压在10.64/6.65kPa左右,于1984年已诊为冠心病,于1985年5月起心痛频繁而剧烈,诊为心肌梗死前综合征。

此后10个月中每日发作,少则2或3次,多则7或8次,每发多在半夜(23~24点)疼痛,痛时轻则10min,重则1~2h,含硝酸甘油片已渐失效,痛剧额汗,肢冷,伴胸闷,气憋,胃脘难受不适,呕恶、噫气,有晨腹胀,便难,平时白天基本不发,每于入晚即有恐惧感。从去年3月去上海住院治疗2个月,亦未获控制。

于1986年5月14日至8月1日,两个半月中门诊7次,初诊时症如上述,不因天气温暖而症减少发。面色淡黄,体格肥盛,焦虑神态,素无胃病,饮食尚可,舌体胖,边有齿痕,质黯红,苔薄白腻,舌下瘀筋紫褐,脉右弦劲,左涩细微,血压:右22.61/11.17kPa,左11.44/8.78kPa。

脾胃气滞,阻遏胸阳,瘀浊痹阻,血脉挛急,发生心痛,每发多在夜间,更是阴寒极盛之时,促使痰浊、血瘀、气滞阻隔胸胃,不通而痛。治以温通阳气,辛散阴蓉,暖胃宽胸,化瘀祛浊。

制乌头5g,制附子10g,干姜5g,赤石脂30g,荜茇5g,制香附15g,瓜蒌30g,薤白30g,丹参30g,乳香、没药各5g,川郁金15g。

先服3剂,即获轻,再服3剂,夜间仅发1或2次,痛势痛时均有改善。连续服药3周,虽然仍有小发,已不再用扩张血管药,原法略作加减,共治1个半个月后,其间曾有3周未发作,病情渐趋稳定,大剂辛热,必耗元气,转以益气养血,温经通络。

老红参5g,制附子5g,当归10g,桂枝5g,细辛3g,干姜3g,木通3g,香附15g,赤芍15g,陈皮10g,炙甘草5g。

再治1个月,诸症若失,7月底心电图复查:窦性心律不齐,心肌损害,与前比较原来T波倒置,部分为直立。血压:右20.22/12.24kPa,左16.76/9.84kPa,无脉症亦有好转,乃予益气助阳,养血通脉,和胃理中,补益命门之方,如补阳还五汤、生脉散、理中汤、右归丸加减为丸长期调治。随访1年,病情基本控制。

按:沉寒痼冷型,症见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疼痛剧烈,痛久不愈,伴有四肢厥逆,短气,胸闷,甚则大汗,脉伏,舌胖淡紫,苔白,脉沉紧等。诸阳皆受气于胸中而经气行于背,寒气独盛,攻冲前后,今阳微不运,阴乘阳位,是以沉寒独聚而不通。《丹台玉案》说:“真心痛者,手足青至节,或冷未至厥,此病未深,犹有可救,必藉附子理中汤加肉桂、高良姜,挽回生气可也。”此证虽疼痛剧烈而持久,但“冷未至厥”时,可用附子、肉桂、高良姜,温中祛寒,理中补益脾胃,此心胃同治之方也。若痛极而厥,额汗脉伏,必以祛寒温阳,峻逐阴邪之乌头赤石脂丸主治。方中乌头、附子、干姜,一派大辛大热,峻逐阴寒之邪,以扶衰微之阳,止痛之力极强,并用赤石脂,温涩调中,收敛阳气;或合苏合香丸,蓠香温通,加强逐寒回阳而止疼痛。若大汗淋漓,则须配合参附龙牡汤,益气固脱,回阳敛阴。

医案出处:《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冠心病专辑》—奚凤霖

验案4

李某,男,55岁。1998年5月3日初诊。

反复心前区疼痛1年余,近半年来胸闷气短,心前区疼痛,呈压榨性,多发子夜间或晨起,每含服硝酸甘油0.6mg即能缓解。伴神疲乏力,四肢欠温,舌黯红,苔薄白,脉沉细。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常用异山梨酯、硝苯地平、阿司匹林等药。现血压19.95/11.97kPa,动态心电图显示心绞痛发作时V3~V5导联ST段下移0.1mV。西医诊断为高血压病Ⅱ期、冠心病心绞痛。

辨证分析:属胸痹心痛,系胸阳不展,心脉痹阻所致,治当通阳宣痹,旋转气机。俾大气一布,阴霾自散,痹结开通,心痛自止。

薤白30g,全瓜蒌20g,半夏10g,桂枝15g,甘松12g,旋覆花10g,檀香10g,厚朴12g,枳壳12g,延胡索15g,丹参30g,黄芪30g。5剂。水煎服。

5月9日二诊:夜间心绞痛发作消失,四肢转温,但晨起仍有发作,舌黯,脉沉弦。原方去桂枝、甘松,加川芎、郁金各10g,再进5剂,患者心痛未作。继续治疗月余,心绞痛完全缓解。随访半年,未再发作。

医案出处:《张鹳一医案医话集》

验案5

吴某,女,73岁。1974年4月20日初诊。

素有冠心病史。左胸闷痛经常发作,今晨左胸剧痛,畏寒肢冷汗出,心悸气急,不得平卧,脉结代不匀,舌苔淡白。

心阳不振,阴霾痰浊弥漫,年迈病重,须防突变。

制附片(先煎)12g,桂枝6g,党参18g,丹参18g,当归12g,川芎6g,薤白6g,全瓜蒌12g,制半夏9g,降香4.5g。2剂。

4月22日二诊:左胸闷痛心悸均见好转,气急平,已能平卧,稍感头晕,大便干燥,脉细已匀,苔薄,心阳渐振,肠燥则便艰,仍守前法出入,去党参加火麻仁(研)12g。3剂。

4月25日三诊:左胸闷痛未发,心悸亦平,大便通畅,脉弦小,苔薄。心阳损伤渐复,痰湿未清,再拟通阳活血,滑利气机。

川桂枝6g,薤白6g,全瓜蒌12g,制半夏9g,茯苓12g,丹参15g,当归9g,红花6g,降香(后下)4.5g。7剂。

按: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时,病情严重,止痛为当务之急,故用通阳泻浊、化瘀理气等法治其标,“通则不痛”也。古人有“痛无补法”之说,张氏认为此论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并不适用。盖冠心病本虚而标实,阴霾弥漫而心胸疼痛,因于心阳不振,不振其心阳,阴霾安散?故本例于止痛治标的同时,又用附子、党参之类温振益气,离照当空则阴霾自散矣。

医案出处:《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冠心病专辑》—张伯臾

验案6

王某,男,36岁。

自诉胸中发满,有时憋闷难忍,甚或疼痛,每逢冬季则发作更甚,兼见咳嗽,气短,四肢不温,畏恶风寒等症,脉来弦缓,舌苔色白。

辨为胸阳不振,阴寒上踞,心肺气血不利之证。治当通阳消阴。

桂枝9g,生姜9g,炙甘草6g,大枣7枚,附子9g。

服5剂,胸满气短诸症皆愈。

按:本案患者胸满伴有四肢不温,时恶风寒,显为胸阳不振之象。清阳不足,则阴乘阳位,而使心肺气血不利,故见胸满与疼痛。治当振奋胸阳,蠲除浊阴。方为《伤寒论》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桂枝配甘草辛甘化阳以温补心胸阳气;生姜、大枣调和营卫气血;去芍药恐其酸苦敛阴,反掣桂枝温通之肘;加附子“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医案出处:《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