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名医论十大名中药
12370800000014

第14章 应用经验(三)

第三章 应用经验(二) (2)

许公岩经验:桂枝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本品辛温发散,甘温助阳,可行里达表,有温通一身之阳气,流畅血脉之功效。桂枝向上向外,透达营卫,解肌发行而散风寒;温通胸阳而解胸痹;温通心、脾、肾之阳气而消除痰饮水湿;温通经络而除痹,温通血脉用以调经;温中散寒而治中焦虚寒证。因其能温通阳气、血脉、经络,温化水湿,柴老在妇科临床中常用之配伍治疗多种疾病。

多囊卵巢综合征病人多有排卵障碍。造成不排卵的原因有二,其一为囊壁厚,坚韧,卵排不出;其二为卵泡不成熟或呈闭锁状态,无排卵功能。柴老治疗本病以降泻通利补肾为原则,方中常配伍少量桂枝,取其温通之功性,又祛多囊之水湿。

不孕症病人中有一部分是由盆腔炎症引起的输卵管不通造成。柴老有时用桂枝配伍治疗该症,是考虑这类病人输卵管不通系局部炎性粘连所致,属中医湿浊凝滞胞脉不通的病理改变。此时用桂枝,一则取其温通、走而不守之性,二则取其温化水湿、气化之性,改善局部气血运行,使湿浊去则脉道通。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异位到子宫内膜以外的其他部位而引起的以痛经为主的症候群,异位的内膜随着月经周期的改变也在周期性出血。所出之血无路可循,积聚于内而成结节或包块。柴松岩老师据其发病机理,常配伍桂枝治疗该病。桂枝既可温通血脉,又能化水湿,经后用之可收到两全之效,达到散瘀血、去湿邪、解经痛、化包块之功。

柴老强调在使用桂枝治疗月经病时还应注意:对出血性疾病,月经量多不可用,排卵后不可用。排卵后应以固为主,若病情需要使用桂枝,亦应配伍白芍佐制其动性。(《名老中医经验集》)

王少华经验:桂枝“辛甘发散为阳”,历来将桂枝列入发表类药,用以治疗外感寒热诸证,其实桂枝治内伤发热,同样效用确凿。

肺结核发热 从王氏先祖起始,百余年来,就用桂枝配白芍治肺痨潮热骨蒸,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临床治肺痨阴虚潮热,用秦芜鳖甲散、清骨散之属,其退热功效,往往不尽如人意。但于上方中参入桂枝、白芍以后,或在辨证论治用方的同时配以桂枝汤,则其退热之速,常超出意外。例如:王某,男,25岁,患肺结核已两年多,右上肺出现小空洞,一度痰中带少量血,尔后咳呛频作,渐至日哺潮热(体温38.4~39.1℃),两颧红赤,盗汗。迭进秦芜鳖甲散配百合固金汤,并长期服抗痨药而潮热经月不退。予秦芜鳖甲散去当归、乌梅,加桂枝3克,白芍12克,南北沙参各12克,十大功劳叶6克。服3剂后潮热十去其六,续服5剂而热清身凉。考虑肺痨之病机,除肺肾阴虚阳亢而内热外,患者常胃纳欠馨,进食减少。这意味着中州虚惫,而营卫同出中焦,中焦病变,营卫违和,于是身热出现。其特点是热甚寒微,用对药桂枝、白芍,一和营,一调卫,营卫调和而热当自退。

红斑狼疮发热 免疫力低下的红斑狼疮,尤其是有发热见证者,一般多从阴虚热毒内炽论治。然而热因气虚而发者,临床并非罕见。如赵某,女,39岁,患系统性红斑狼疮已9年,近因每日自辰分至申时持续发热(体温38.6~39.6℃)两旬余,而于1993年7月8日(小暑后1天)再次住院治疗。查体时发现有心包积液及大量腹腔积液形成,身体极度衰弱。经内服大剂量泼尼松(每晨1次服60毫克)、雷公藤,每周注射1次白蛋白及输血等治疗手段,发热始终不退。7月21日(大暑前2天)邀余会诊。

患者面色白、虚肿,虽壮热而恶风,多汗,口干而不欲饮,动则气短,胸闷,不饥少纳,腹大如鼓,下肢水肿,按之没指,脉数而无力,舌淡红、苔白。此东垣氏所谓“热中”之证,当以辛甘温之剂治之,方用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味。处方:黄芪30克,白术10克,防风3克,汉防己15克,桂枝3克,杭白芍15克,粉甘草3克,当归身10克,山茱萸10克,赤茯苓30克,生姜3片,大枣5枚,3剂。复诊时体温下降至37.8~38.4℃,自汗已敛过半。原方续服3剂。三诊时体温下降至37.2~37.5℃,自汗已止。原方去防风,加怀山药15克,再服3剂,发热悉退。本例用甘温除热法效如桴鼓,有斯证,用斯药,不必受节令限制。[王少华.内伤发热可选桂枝.中医杂志,1994(12):710]

王莎萍经验:桂枝辛甘,能温通心阳,在痰浊、瘀血、痰瘀互阻壅塞胸膺,胸痛彻背或放射至肩背时,尤为常用。当心阳不振,浊阴迷漫,胸膺清旷之区顿成迷雾之乡,投以桂枝,犹如离照当空,阴霾自散。[张军茹,张笑峥.王莎萍主任医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证用药经验.陕西中医,2005;26(7):684]

施奠邦经验:附子与肉桂均为温阳主药,前者性刚,后者性柔;附子入气分,肉桂入血分;回阳救逆用附子,引火归原用肉桂;凡滋补药中可少佐肉桂,所谓少火生气者也。曾会诊一重症尿毒症患者,水肿、呕逆、日尿量仅200毫升左右,用西药呋塞米等不应。忆及《吴鞠通医案》有以肉桂、人参配伍五苓散治肿胀案,遂用五苓加入黄芪,合吴茱萸汤,肉桂用至15克,服后小便增多,水肿渐退,尿素氮下降。凡此,肉桂须选用上品,用量不宜小,否则不易收效。(《百家名医临证经验》)

江心镜经验:肉桂不仅用以温中止腹痛,而且有治痢作用。《药性论》、《本草纲目》均载肉桂治下痢,《千金翼方》之桂心汤治下痢,但脓血赤白,日数十行,腹痛,《普济方》之桂连丸治小儿下痢赤白等。肉桂治痢并非漫无法度,使用的标准是久痢下元火衰出现面色白,神疲肢冷,舌质淡嫩,脉沉迟等虚寒见证,或因过服苦寒药所酿成之寒湿不化局面。使用的方法是:①常伍以健脾的白术、怀山药,清热调气的黄连、木香,可收温化之功,无增热之弊。②以肉桂末拌饭粒吞食,既有益胃之功,又取其直达下焦病所,发挥其温化作用。

李某,女,5岁。痢下半年,初起红白相兼,腹痛,里急后重,日数次或十数次不等,曾服土霉素、氯霉素,中药白头翁汤、黄芩芍药汤、木香槟榔丸不效,更医用补中益气加大量止血药,3剂而脓血皆止,岂料6剂后复作,且纯下瘀血,只无腹痛,无里急后重,再以前方合白头翁之类,不见寸效,于是延请江老,江老望其面色潮红,舌质红,苔黄腻,诊后说:此例本属湿热痢疾,因服甘温之补中益气助火灼血,初伤其阴,继动其阳,阳失阴恋而上泛,故面色潮红,与伤寒之载阳证相似但不可用伤寒方,因本病属湿热,以伤阴为主,培阴即可敛阳,只须肉桂一味引火归原足矣,毋须救阳的白通诸方也。痢下半年之久,苔仍黄腻,示湿热未攘,且内虚又见,可仿沈氏尊生治痈疽内溃的黄芪内托散,兼予化湿和营可矣,处方:炙黄芪9克,炒防风4.5克,当归、赤小豆、炒地榆各9克,金银花15克,生甘草24.5克,蒲黄炭9克,胡黄连3克,肉桂末3克,以饭粒搓丸分2次服。嘱其忌食生冷苦辣油腻不化之物,3剂后血止,6剂后痊愈,迄今11年痢未再作。(《名中医治病绝招》)

何任经验:常将肉桂末与桂枝合用,温阳气,鼓舞气血,治疗低血压病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治患者沈某,男,33岁。某院诊为急性泛自主神经感染所致的直立性低血压。直立时经常要晕倒,测血压:卧位16/10.5千帕、坐位10.5/6.5 千帕、站位6.5/1.3千帕。病人神情萎顿,苔薄白,脉濡软。处方在参、芪补气血药物基础上,加桂枝9克,肉桂末3克(分2次,每次1.5克吞服)。前后坚持服药5个月左右,直立时晕倒症状已消失,日常生活能自理,测血压:卧位17/10千帕、坐位13/8.5千帕、站位10/7千帕,并能和健康人一样骑自行车或步行外出。药服至令诸症稳好,已恢复上班。(《何任临床经验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