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应用经验(一)
盛国荣经验:盛老擅用石膏。自《名医别录》言石膏性大寒后,历代医家均视其为大寒之品,虽具有石膏适应证,亦较少用。盛老认为若里有蕴热、脾胃无虚寒者,虽无阳明经之四大症,亦重用石膏,临证每获疗效。又石膏性凉而散,故有透表解肌之力;其质重则又可降逆镇静,盛老认为他药与其配伍,则有不同的功效,常用以治气营高热、热哮、消渴等证之外,还可治肝阳上亢、胃火炽盛型高血压。
对石膏生用与熟用历代有不同的看法,张锡纯有石膏宜生用切忌煅用之说。近人彭静山氏提出异议认为:石膏性寒,并煅过,或糖拌炒则不伤胃。黎伯概则谓:“以生煅石膏并用以去涩味。”而盛老则认为清热泻火石膏宜生用,效果较佳,降逆镇静煅石膏为宜,故临床常用煅石膏对于各种出血症如呕血、咯血、衄血等不属于实证者,配合应用,止血效果较佳。且认为石膏虽大寒但不苦,既清热又不伤阴,所以针对阴虚阳亢型的高血压病可大剂量使用。
肝阳上亢,胃火炽盛 林某,男,46岁。患高血压病已4年,经常头痛、头晕、眼花、耳鸣、烦躁不安,经各种治疗,仍反复发作。检查:体型壮实,面色潮红,血压190/100毫米汞柱,心肺检查末见异常,眼底视网膜细动脉有轻度硬化。化验:胆固醇330mg%。于1975年8月16日求诊于盛老。头目眩晕而痛,耳如蝉鸣,胸闷心悸,烦躁不安,口舌干燥,睡眠欠佳,或多恶梦,食欲尚可,时呕酸水,大便经常稀溏臭秽,伴有里急后重。舌质红,苔黄干,脉弦数。盛老认为此乃肝阳上亢、胃火炽盛、升降失常。治宜清肝胃之火。处方;生石膏60克,知母、黄芩各10克,怀山药、钩藤各16克,龙胆草5克,甘草4克,煎服。二诊:上方再服3剂,头目晕痛已减,睡眠好转,二便如常,血压180/100毫米汞柱,拟用清热平肝,仍依前方加蚕沙16克,菊花10克,桑枝20克,去龙胆草、黄芩、甘草,改怀山药为20克。三诊:再与上方续服4剂,诸症明显改善,血压140/80毫米汞柱,脉已弦缓,尚有头晕眼花,拟滋肾养肝之法,用杞菊地黄丸继服1个月后。药到病除,血压134/80毫米汞柱,胆固醇180mg%。
盛老认为高血压大部分是由肝肾阴虚导致阳亢而成。本例系肝阳上亢、胃火炽热之实证,故用镇肝息风的天麻钩藤汤和清肝泻火的龙胆泻肝汤及西药降压灵、利舍平、复方降压片未能取效。生石膏为白虎汤君药,能清肺胃之热,若药证相符,往往收到立竿见影之疔效。盛老闻其助手言:石膏会因温度升高而溶解度反降低,故在临床中提倡石膏不宣久煎。(《著名中医学家的学术经验》)
张子琳经验:补药中之人参,泻药中之大黄,热药中之附子,寒药中之石膏,因在病情危急之际,常有起死回生之效,故明、清以来医家称之为“四大君药”。此说早见于《世补斋医书》。
张老曾治五台县东冶赵某之母,患者年近八旬,素体健壮,忽外感,大热,大汗,口干渴甚,脉象洪大。其侄亦系中医新手,因病人年迈,惟恐大汗虚脱,曾用黄芪、龙骨、牡蛎、浮小麦、麻黄根等固表收敛之剂。岂知药后热愈炽,渴愈甚,神识不清。后让我出诊诊治。审其脉,洪大而数,视其舌苔,黑里透黄,脉证相参,无疑为白虎加人参汤证。用石膏30克,东洋参9克,1剂后即神清,病减。2剂而痊愈。
热性病到危重之际,生石膏确有起死回生之效,在此情况下,只宜依据脉症辨证施治,当机立断。不可因其年老而束手束脚,耽误病机。(《张子琳医疗经验选辑》)
张琪经验:张老认为,石膏为治疗急性热病的有效药物,但须生用,更需大剂量方效(常用量为50~200克)。生石膏性凉而散,有透表解肌之力,为清阳明实热之圣药,其退热之功,直胜过犀角(代)、羚羊角等名贵之品。张老临床体会,凡热病见洪滑脉象,唇红、舌红、苔白稍粗涩,口略渴而恶寒不甚重者,即可放胆应用生石膏,不必拘泥于阳明经证之具备与否,也不必拘泥于温病学家的热在气分之说。若有轻微恶寒、恶风表证,也不必顾忌,可酌加解表药;若有出血发斑等热入营血之证,也可酌加清热凉血药。(《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张琪》)
张锡纯经验:石膏大清肺胃气分之热,其辛散之力可使郁热外达。但石膏毕竟寒凉质重下坠,用于上焦热盛之证,其性下坠,有药过病所反伤脾阳之虞;或肺卫尽消,却直之热难以趋下焦而伤阳。如何取其凉散解热之“长”,避其寒坠伤正之“短”?张氏处置颇善。
1.改良服法 张氏提出凡用石膏皆应煎取大剂,小量频服,或“徐徐饮下”,或“一次只饮一口”等。此脱颖于普济消毒饮之时时轻扬法,冀其药性逗留上焦清解蕴热。或因证煎汤热啜,取“寒因热用,不使伤胃”之法。特别强调中病即止,谓待“其热退至八九分,石膏即停止”。
2.更易配伍 张氏认为仲景创白虎汤“借粳米之浓汁、甘草之甘味,缓其下趋之势”,临证实验既久,认为以生山药代粳米效果更佳。山药入煎与粳米同样富含浓汁,起到顾护胃气、逗留药性之效,且“兼能固摄下焦元气,使元气素虚者,不致因服石膏、知母而作滑泻”。由于温病最惧伤阴,山药又“最善滋阴”,一药而三益。鉴于白虎汤中知母苦降与石膏重坠相并,则下行之力速,提出“以玄参之甘寒,易知母之苦寒”,“欲其轻清之性”。
3.通权达变 石膏本已寒坠,一般忌与重坠及开破之药并用。可是,张氏却能知常达变,对于阳明大热、胃逆上冲之证,惟恐石膏寒坠之力单薄,而助之以重坠、开破之品。如一温病兼冲气上冲案,针对阳明大热,肝火挟胃气上冲,用白虎汤加生代赭石、生龙骨,生牡蛎,并去粳米之缓以治之。何廉臣将此案选入《全国名医验案类编》(火淫病案),并在按语中赞道:“确是对症发药”。其他如观察患者体质和病情,据之确定应用石膏与否。若“其人能恣饮井泉水而不泻者,即放胆用生石膏”;“大便若有滑泻,尤宜将药急停服”;若服药后“腹中微觉凉,或欲大便者,即停药勿服”。均属经验之谈。
先生说石膏性凉而散,有解肌透表之力,为清实热之圣药,无论外感内伤用之皆效。故重用石膏治疗热痹关节疼痛,局部红肿灼热者。并且创造性地将石膏与阿司匹林并用。指出“用阿司匹林治关节疼痛挟有外感实热者,又必与石膏并用,方能立见奇效”。临床此法治疗急性风湿热的患者确有疗效。张氏不愧为中西医结合的先驱。(《古今名医临证精华》)
刘绍勋经验:《本草备要》对于生石膏的论述,值得我们深思,“寒能清热降火,辛能发汗解肌,甘能缓脾益气”,可谓基本概括了生石膏的主要功效。
据刘氏多年的体会,生石膏的主要功能有三点:辛凉透达,解肌清热,发汗解表。刘氏认为,凡是外感表症,只要有热象存在,而又不是脾胃虚寒之人,皆可用之,无不显效。即使热不甚重,亦可用之,并无弊端。外感的治疗大法是解表,解肌是重要途径,二者相辅相成。解表与解肌,在临床中往往不能截然分开。生石膏虽为矿物质,但体重而气轻,辛凉开腠,轻而扬之,辛而不燥,甘淡而凉,要比辛燥之品稳妥、恰当、适用。不过要严格地辨证施用,用药剂量要合情合理,恰到好处。以解肌透表为主,取其气轻和卫,剂量不宜过大;如以清热降火为主,取其体重镇慑,剂量必须加倍,否则勿能奏效。
1974年9月,刘氏与冯洽民老中医共同诊治一位产妇,血虚复感风寒,郁而化热。该患并不俱备“四大症”,仅高热、无汗两症。在某医院住院治疗,静脉滴注红霉素1周,又用冰袋等物理降温之法,仍不降热。我们打破产后不宜凉的禁忌,重用生石膏50克,配伍补益气血、清热解毒,去瘀化滞之品,仅1周时间,该患热退身安,经继续治疗病愈出院。此例说明,生石膏确有清热解肌之效。只要辨证准确,配伍精当,无论气血亏虚之人,还是有汗无汗之症,只要对症,皆可用之。由此可见,临床应用生石膏,四大症状无须兼并有之。(《名老中医医话》)
陈宜根经验:治麻疹逆证重用石膏清热透疹 吴某,男,3岁。1954年11月4日就诊。症状:疹已至膝,色紫暗,高热40.2℃,眼闭,舌强,唇口破裂出血,呻吟不已,脉滑数。陈老诊为:麻毒内陷心肝之逆证。投以白虎汤加味:石膏100克,知母10克,甘草2.5克,粳米13克,川贝母10克,菊花3克,芦根100克。11月5日二诊:上午出诊至患儿家,见其两目直视,身僵,舌缩,人事不省,犹如死状。按其肤微热,疹迹尚在,脉沉数。测其体温:41℃。遂处一方速服:石膏105克,寒水石50克,滑石13克,玄参13克,川贝母10克,牛黄0.6克(冲服),芦根150克,龙胆草7克,白芍7克,蒲公英50克。日夜服2剂。11月7日四诊:两目已能翻转,身僵、舌缩见好转,大便已通,小便色赤,体温38.4℃。再拟处方,以清热解毒养阴:石膏50克,芦根100克,栀子10克,玄参10克,川贝母10克,竹茹13克,丝瓜络13克,粳米10克,车前子10克,白芍10克。煎服。11月9日六诊:体温已降正常,能自饮米汤。处方照前方加扁豆衣10克,嘱家长注意调理。1个月后恢复健康。
3岁幼儿,用药剂量通常为成人剂量的1/3或1/4。陈老认为,麻疹逆证,病情险恶,石膏辛凉解毒,善清疹热,但用量须重,每日2剂,重复使用,方能挫其热毒之势而获良效。如此险逆重症,若不敢投以重剂,则必致热毒燔灼,难以扑灭,而变坏证。[陈功桑.陈宜根儿科用药经验举隅.上海中医药杂志,1987(4):25]
陈慈煦经验:对眩晕(高血压)的病人,有时用一般平肝潜阳之品,血压久缠不降,详查病人,若有头面烘热,脉洪大而大便不溏,甚至干结,此系阳明胃火挟肝阳上冲,不除阳明胃火则肝阳上亢不平。方中加入生石膏、夏枯草,往往可以使血压迅速得降。[陈继婷,万盛全,杨毅.陈慈煦用药经验举隅.浙江中医杂志,2007;42(11):681]
郝现军等经验:生石膏潜阳、通便 生石膏味辛甘性寒,功能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为清气分实热之首选药。本品系矿石类药,石类药俱能重镇潜阳,生石膏亦然。郝氏等临床治疗肝胆火盛所致的高血压,皆配以生石膏,取效尤速。高血压病出现气分热盛时可用生石膏。此外,生石膏能通便,肝胆胃热盛时常出现便秘,用生石膏60克加入辨证方中,可达到便通热泻的目的。[郝现军,王冠民.临床用药心悟.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