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名医论十大名中药
12370800000031

第31章 应用经验(二)

第三章 应用经验(二)

石景亮经验:石膏辛、甘、大寒。入肺、胃经。为清解肺胃气分实热之要药。使用石膏有严谨而富有“电脑程序”性的临床指征,其内容是:壮热烦渴,神昏狂燥;热病发斑,烦渴谵语;肺热咳喘,胃火头痛、牙痛。关于石膏用量之大小,应据病情,酌予权衡,不可泥守。一般用量为15~30克,病情特殊,如乙脑及森林脑炎等,其量可用至120~200克。若配合相应的冬瓜子、生山药,则更为得体。血虚发热,脾胃虚弱,肺阴虚等非实热者,均不宜用。否则常可导致呕逆,食欲缺乏,甚至便溏腹痛。

临床应用 石膏生用解肌清热,除烦止渴,能治热病壮热不退,心烦神昏,谵语发斑,口渴咽干,肺热喘急,中暑自汗,胃火头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等。以下情况要使用石膏:温热病气分热盛,证见热、渴、汗,出脉洪大者,治以白虎加人参汤;伤寒解后,余热未清,气阴两伤证,治以竹叶石膏汤;表邪外束,里有肺经郁热之咳喘者,治以麻杏石甘汤;糖尿病证见烦渴引饮者,可用白虎汤加沙参、玄参、天花粉等治之。煅用则有清热收敛,生肌敛疮,可用治湿疹、水火烫伤疮疡溃而不敛等。

糖尿病证属中消,症见消谷善饥,形体消瘦,大便秘结,口渴欲饮,苔黄躁,脉滑数。治以增液承气汤加味。处方:生石膏30克,生地黄30克,玄参15克,麦冬15克,大黄6克,天花粉15克,知母15克,葛根20克,黄连6克,石斛20克。

流感、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以及其他感染性疾病证属三阳热盛者,治以经验方三阳解毒汤。处方:生石膏30克,冬瓜子30克,板蓝根30克,大青叶30克,蒲公英30克,连翘15克,金银花30克,柴胡20克,黄芩12克,葛根30克,甘草10克。

急性糜烂性胃炎证属热伤胃络者,宜用三黄泻心汤化裁。处方:生石膏30克,冬瓜子30克,黄芩12克,黄连6克,大黄6克,牡丹皮12克,生白芍15克,浙贝母15克,地骨皮20克,马勃10克(布包)。

应用体会 石膏体重气轻,甘辛而寒凉,重可降逆下气,寒能清热泻火,其性凉而能散,善清肺胃之热。石膏主要成分为含水硫酸钙,有透表解肌之力,为清阳明胃腑实热之圣药,无论内伤、外感用之皆效。即是其他脏腑有实热者用之亦效。[石显方,傅文录.石景亮老中医遣方用药的经验.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2):1338]

马云翔经验:里热已盛,即须主用生石膏以泄热救阴。表证已罢,里热炽盛,有汗不解,烦躁渴饮,脉洪大而苔舌俱干,这时就应用大剂白虎汤清其气分,大便不通或不甚通畅的,再酌与承气汤同用,否则就单用本方,因本方服后,也有一些通便作用。生石膏可用30~90克,配合知母10~15克、生甘草3~10克、生山药(代粳米)12克,再根据具体情况,酌加黄芩、连翘、山栀子等。如因汗多引起卫阳不足而恶寒的,再加桂枝3克左右;舌干绛有较明显伤津者,就加麦冬、生地黄;见咳嗽者,生地黄改为沙参。(《医海拾贝——江苏当代老中医经验选》)

华廷芳经验:治风寒不解时,应慎用石膏 忆1935年时,曾医赵某之女,3岁。症见咳嗽自汗,喘息无大热,得病数日,已服他药,二便正常,饮食尚可。乃想伤寒有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杏石甘汤。认为风寒化热,侵及于肺,以石膏清肺热,杏仁定喘,麻黄开提疏发,甘草去寒热邪气以和中,药证十分相投。谁知服药后,咳喘加剧。实践证实是诊断错误,药不对症,故咳喘病情加剧。故不能看其汗出与否,有无发热。因汗热皆在皮肤表层,咳喘已侵及肺脏,应看咳喘属寒属热。是表虽有汗无热,但风寒袭肺,缠绵不解,故行咳喘,非因热也。乃以小青龙汤之法,用干姜、桂枝、细辛、半夏、五味子等辛温之药,搜出肺中风寒,咳喘即止。

因寻思药仅4味,其中麻黄、杏仁、甘草,既不能治愈咳喘,亦不能使病情加重,纯系石膏寒凉。因石膏寒凉之气,甚于芩、连。石膏以气盛,芩连以味盛。设风寒侵肺,咳喘者,内中无热,不与麻桂同用,必能加重病情。以后在临床中,有意试验石膏药力,往往如此。(《名老中医医话》)

张琪经验:张老运用石膏治疗急性热病经验丰富。

1.治疗温热型流行性感冒 包括春温和冬温。临床主要表现壮热头痛,微恶寒,口渴,舌尖红,苔白,少津,脉象浮数。治疗此症。银翘、桑菊效皆不显。余常用生石膏50克,加葛根、连翘各15~25克,一般药后得汗而热退,即所谓“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刘某,男,34岁。发病2日,壮热头痛,口渴,肢节酸楚,微恶寒无汗、舌尖赤,苔白少津、脉浮数,体温39.8℃。用羚翘丸等无效。病属冬温,宜清热解表。处方:生石膏30克,薄荷15克,连翘25克,葛根20克,金银花30克,甘草15克,元参15克,天花粉20克。服药3剂,周身汗出热除而愈。

2.治疗外寒里热之重感冒 此症在黑龙江省冬春两季较为多见,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寒,肢节酸痛难忍,头痛,口干渴,兼有呕恶,舌苔白干,脉浮滑带数。此为外感寒邪内蕴伏热,宜疏解表邪,加生石膏以清内热。处方:柴胡25克,桂枝15克,黄芩15克,白芍15克,半夏15克,生石膏75克,甘草10克。此方仿柴胡桂枝汤意。加生石膏以清里热;服药后汗出,诸症悉解。张老以此方治愈外寒内热之重感冒甚多,往往一剂知,二剂已。本方除了治疗外寒内热之新感外。亦治外邪入里之伏邪。此伏邪非湿病之伏邪,乃寒邪入里潜伏与内热互结,患者常长期发热,时起时伏,发作时则先寒后热,甚至有终年累月不解者,此方用柴胡、桂枝疏解外入之伏邪,使之透表外出,生石膏以清内热,则顽固不解之发热可以消除。

吕某,男,40岁,工人。患者自诉从8月26日突然发热发冷,胸闷后背痛,全身肢节痛,经某医院用解热药无效至九月初,下肢有出血点,拟诊“风湿热”。又用可地松治疗,发烧不退,经检查血红蛋白10克,白细胞4.6×103/mm3,血小板8.4×104/mm3,分叶核0.67,淋巴0.31,杆状0.02,未确诊。舌红苔白腻,脉浮数。初诊投以清热解毒凉血之剂无数。9月24日复诊,下午体温40℃,持续3个小时后,热逐渐下降,同时伴有恶寒,肢节酸痛,但关节未见红肿。此乃外邪内伏化热,挟痰浊互结不得外透,柴桂疏解外邪,重用生石膏清内热。生石膏与柴胡、桂枝合用,辛凉与辛温配伍,透表解肌之力尤强,辅以半夏、常山以除痰饮,内外分消治之。处方:柴胡30克,黄芩15克,半夏15克,桂枝15克,生石膏75克,甘草10克,常山15克,青蒿20克。连服上方10余剂发热退,诸症悉减。在10月29日又发作1次,恶寒发热,体温39℃,继用上方数剂热除从此不再发作。

3.治疗暑温 《金匮要略》谓之暍。“太阳中热者,暍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此为感受暑热之邪所出现之证候,以汗出烦渴为主证,叶天士谓“夏暑发自阳明”即指此类,必以白虎加人参汤主治,生石膏常用至200~400克。张元素谓石膏为治“中暑潮热”之要药,信而有证。

邱某,男,30岁,农民,1967年7月2日就诊。张老在兰西县巡回医疗遇此病人,神昏壮热,体温达40.1℃,面赤唇干,舌焦,大汗出,大渴,心烦气促,头痛,脉洪大有力。此为暑热伤气,热炽津伤,宜清热益气生津。处方:生石膏200克,党参25克,知母20克,甘草10克。服2剂,体温降至35.8℃,神志清,脉滑,诸症悉退。临床体会凡是热病见洪滑脉象,唇红,舌红,苔白稍粗涩,口略渴,恶寒不甚重,遇上述症侯即可放胆应用石膏,不必拘泥于阳明经证具备方可用之。若有轻微恶寒、恶风表证,也不必顾忌,可加解表药。

临床观察凡内热盛而兼有表证者,解表药与石膏合用,常获汗出热解之效。若热病重如《伤寒论》所载“谵语遗尿脉滑而厥的真热假寒证时,必须投以大剂白虎汤,1剂不效,可以2~3剂连服,隔4小时1次。张老治疗高热不遇,多采用连续服药法,使药能胜病多获良效。曾遇一病人,初起发热恶寒,继则不恶寒,壮热口渴,经中西医治疗,迁延不愈。后来身不热,但昏不知人,手脚厥冷脉伏不出。举家恐慌,邀张老会诊,见其唇干舌绛,苔燥,面如蒙尘垢。此乃热深厥亦深之真热假寒证,投以大剂白虎汤合生脉饮,隔4小时服药1次,连服2剂,手足转温,脉亦出,唇舌起疱,势如火燎,为热邪外透之佳兆,病人神志转清醒,遂治而愈。

4.治疗大叶性肺炎及各类肺炎 属祖国医学“温热病”,“肺热喘咳”的范畴,凡咳嗽喘促,壮热无汗或自汗,舌干,脉滑数或浮数,《伤寒论》中的麻杏石甘汤是很有效的方剂。张老的经验,本方药量比重颇为重耍,石膏用量需大于麻黄10倍左右,服药后往往热返喘平;麻黄为宣肺定喘之要药,但性温与肺热不宜,必须与生石膏合用,方能清热透邪。如生石膏量小则达不到清热透邪之目的。近人蒲辅周谓石膏闭遏邪气,蒲老所指是湿温之类,如温热炽盛,非石膏莫救。

5.麻疹、麻疹并发肺炎 初期为风邪所郁者,用升麻葛根汤加味主治。若疹出色红紫或黑,高热喘咳,烦躁不宁,脉洪数或滑数。治宣清热透表,用生石膏100克,紫草,升麻,葛根,牡丹皮各5~10克。张老以此方治愈麻毒陷肺者甚多,用之及时,无不获效。喘甚者,可加麻黄,痰多者,加葶苈子、桑白皮等。

6.治产后发热 产后在一般情况下忌用寒凉之药,但产后确有实热,生石膏亦在所不忌。《金匮要略》有竹皮大丸,治妇人“乳中(哺乳期)虚,烦乱呕逆,安中益气……”,方中白薇与生石膏退热除烦,通乳定乱;竹茹与石膏同用,善治胃中实热上逆之呕吐,张锡纯盛赞此方。

再如产褥热高热口渴,头痛,神昏谵语,便结尿黄,脉象洪数,舌苔黄燥,属阳明温病,必须重用生石膏,辅以党参以益气。张老遇此症常用白虎人参汤加当归20克养血,兼顾产后血虚,每奏良效。

7.泌尿系感染 症见高热不退,有时用西药抗生素类,热亦不退。用八正散加石膏,发热及尿路刺激症状迅速消除,张老治疗此类病甚多。

8.治口疮、齿龈溃烂、牙痛、唇舌溃疡顽固不愈 此乃足阳明胃经积热,循经上犯所致,不能只着重于局部的治疗,必须重用生石膏以清阳明之热。张老遇此症常用李东垣清胃散重加生石膏,取效甚捷。

9.急性风湿热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 急性风湿之发热,亦是顽固难治之症。《素问·刺逆从论》谓之热痹,病机为热毒流注关节,或内有蕴热,复感风寒湿邪与热邪搏结。临床表现关节红肿热痛,伴有发热口渴,脉数,舌苔燥等症,张老常用生石膏50~70克,防己、秦艽、穿山龙、地龙、伸筋草、牡丹皮等,以清热、祛风、活络,疗效颇佳。(《名老中医医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