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名医论十大名中药
12370800000075

第75章 基础知识

第一章 基础知识

1.来源采收 白芍:为芍药科植物芍药(栽培品)及毛果芍药的根。栽培3~4年后,9~10月采挖根部,除去地上茎及泥土,水洗,放入开水中煮5~15分钟至无硬心,用竹刀刮去外皮,晒干或切片晒干。以根粗、坚实、无白心或裂隙者为佳。

赤芍:为芍药科植物芍药、川芍药、草芍药及毛叶草芍药等的根。8~9月采挖,去除地上部分及须根泥土,晾晒至半干时,扎成小捆,再晒至足干。以条粗长、断面粉白色、粉性大者为佳。

2.处方用名 白芍,杭芍,大白芍,生白芍,炒白芍,炒杭芍,酒白芍,醋白芍,焦白芍,白芍炭,赤芍,赤芍药,炒赤芍。

处方中写白芍、杭芍、大白芍均指生白芍。炒白芍又称炙白芍。酒白芍又名酒炒白芍、酒芍。醋白芍又名醋炒白芍、醋芍。焦白芍又名焦芍、白芍炭。处方中写赤芍、赤芍药指生赤芍。

3.药性功效 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经。养血敛阴,平肝,柔肝止痛。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自汗盗汗,眩晕,头痛,虚热,胁肋脘腹疼痛,泻痢腹痛,风湿痹痛,四肢挛痛。

赤芍:酸、苦,微寒。归肝、心、脾经。清热凉血止血,活血散瘀止痛。主治温毒发斑,吐血衄血,血痢便血,崩漏,淋证,带下,目赤肿痛,痈肿疮疡,头胸胁腹瘀血疼痛,癥瘕积聚,痛经经闭,风湿痹痛,跌仆损伤。

4.炮制应用 白芍:白芍药,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浸至六七成透,闷润至透,切薄片,干燥。炒白芍药,将白芍片用文火炒至表面微黄色,取出放凉。酒白芍药,取白芍片,喷淋黄酒拌匀,稍闷后用文火炒干,取出放凉。白芍药偏于敛阴平肝,多用于肝阳上亢、虚风内动诸证。炒白芍药性缓,偏于养肝柔肝,和脾止泻,多用于脾虚肝旺,腹痛泄泻等。酒炒白芍药制其寒性,多用于中寒腹痛、产后腹痛。醋炒白芍,为白芍片用米醋喷淋,用文火微炒入药者,偏于敛肝止痛,养血止血。焦白芍,为白芍片用武火炒至焦黑,存性,取出用清水灭尽火星,然后晾干入药者。偏于敛血止血。

赤芍:生用,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亦可炒制,取赤芍药片,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到颜色加深,偶有焦斑取出放凉即可。酒制,将赤芍药片用黄酒拌匀,闷润至酒尽时,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为度,取出放凉;麸制,在约180℃的锅内撒入麦麸,至冒烟时,倒入赤芍药片,炒至微黄色,筛去麦麸即得。赤芍药经炒后苦寒之性减,免苦寒败胃之弊。酒制后易入血分,加强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之功,麸制又可使其略具有健脾胃之功。

5.化学成分

白芍:主要含芍药苷,氧化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白芍苷,芍药新苷,芍药内酯A、B、C,没食子酰芍药苷,β-谷固醇,右旋儿茶精,鞣质等。其挥发油主要有******、牡丹酚等。

赤芍:含芍药苷,谷固醇,******,鞣质,淀粉,黏液质,蛋白质等。

6.现代药理

白芍:白芍水煎剂、白芍总苷可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白芍总苷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白三烯B4的产生。白芍水煎剂对T细胞免疫功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白芍总苷可增强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白芍水煎液能明显增高脾细胞抗体生成,特异性地增强小鼠脾细胞对绵羊红细胞的体液免疫反应性。白芍有明显的诱生IFN的作用。白芍有镇静、镇痛、抗炎、抗应激、降温作用。白芍具有抗菌作用强、抗菌谱广的特点。

芍药苷具有较好的解痉作用;白芍水提液对大鼠胰淀粉酶活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大鼠应激性溃疡有预防作用;有保肝作用。

白芍水溶物可明显延长去甲肾上腺素所致心肌缺氧的存活时间,对抗由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大鼠心电图变化,增加小鼠心肌营养血流量。白芍总苷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

赤芍:赤芍注射液或芍药苷静脉注射对垂体后叶素诱发的急性心肌缺血有明显保护作用。芍药苷能增加犬冠脉流量和股动脉流量。赤芍可增加小鼠心肌营养血流量及犬冠脉流量,降低冠脉阻力及心肌氧利用率,对心率无明显影响。赤芍提取物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或逆转烫伤大鼠的心功能损害。赤芍成分及其衍生物801、802对ADP和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

赤芍正丁醇提取物对S180实体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赤芍及其水、乙醇、正丁醇提物与化疗药物合用有协同作用。芍药苷有镇静作用;有弱的抗戊四氮惊厥作用;有镇痛、解痉作用。赤芍有保肝、抗病原微生物作用。芍药煎剂有升高兔血糖作用;有较弱抗炎作用。赤芍注射液可提高动物耐缺氧能力。芍药苷可预防应激性溃疡。

7.用法用量

白芍:内服:煎汤,9~12克(大剂量30克);或入丸、散。泻肝敛阴宜生用,养血止痛宜炒用。

赤芍:内服:煎汤,6~12克(大剂量30克);或入丸、散。凉血宜生用,止血宜醋炒,活血宜酒炒。

8.使用注意

白芍:虚寒证不宜单用。反藜芦。

赤芍:阳虚、血虚无瘀之证及痈疽已溃者慎服。反藜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