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白癜风 (3)
若兼见心悸失眠者,加酸枣仁、远志、合欢花;兼见心烦起急者,加菊花、钩藤、柴胡、黄芩,去羌活。局部治疗,可用鲜姜块外搽或用梅花针敲打,并嘱患者注意精神情志的调摄,劳逸结合。
2.脂溢性脱发
脂溢性脱发常见于青壮年男子,可以表现为头皮油腻,如涂膏脂,或头皮多屑,有明显瘙痒,日久则前额及头顶部头发稀疏变细,以致脱落秃顶。因湿热内蕴,外受风邪,湿热上蒸巅顶,蕴于肌肤,毛发失于荣养而致者,称为湿热型。头皮多屑呈糠秕状,头发干燥而无光泽,痒若虫行,前额两侧及头顶部头发稀疏而细,系因血虚风燥,发失濡养而致,称为血燥型。在治疗上,对于湿热型者宜健脾祛湿,疏风健发。
方用祛湿健发汤:炒白术15g,泽泻10g,猪苓15g,萆薢15g,车前子10g,川芎10g,赤石脂12g,首乌藤15g。全方补泻兼施,标本兼顾。血燥型者治宜养血补阴,乌须生发,方用苣胜子汤:苣胜子(为菊科植物莴苣的种子)10g,黑芝麻10g,桑椹10g,川芎10g,菟丝子12g,何首乌12g,当归10g,炒白术15g,木瓜6g,白芍12g,甘草10g。
全方为治本之法,补中有活,阳中求阴。在外洗药方面,也要根据油脂性脱发与干性脱发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药。前者采用透骨草30g,枯矾10g,煎水2000ml外洗,每周2或3次;后者可用透骨草20g,侧柏叶15g,皂荚10g,煎水2000ml外洗,每周1或2次。两个外用方中均有透骨草,因透骨草辛温,功能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止痛,常内服治疗风湿痹痛,但也可用于疮癣肿毒外洗方。
朱仁康临证心得
朱老临床上辨证治疗头发骤落。
1.血热生风
多见于青少年。由于年轻人血气方刚,血热偏重,或平素心情急躁,心经有火;或易动肝火,导致血热,血热生风,风动叶落;或突受惊吓,均能致病。症见头皮略有痒感,头发脱落于不知不觉间,一块或数块,如指头大或银币大。舌红苔净,脉弦细而带数。治拟凉血消风为主。药用生地黄、丹参、侧柏叶、女贞子、桑叶、黑芝麻、墨旱莲、白蒺藜等。或用当归、侧柏叶各等份研末,炼蜜为丸,每丸10g,早、晚各服1丸,服一段时间可取效。
2.气血两虚
常见于大病之后或妇女产后。由于气血不能上潮,发失所养而落。治拟大补气血。药用黄芪、党参、当归、白芍、茯苓、炒白术、何首乌、丹参、甘草等品。成药可选用十全大补丸,妇女服八珍益母丸,日服2丸,长期服用。
3.肝肾不足
多见于中年人。由于长期精神紧张,或郁怒伤肝,或房劳过度,****耗伤而致肝肾不足。治拟滋补肝肾。药用生地黄、熟地黄、何首乌、当归、女贞子、菟丝子、墨旱莲、沙苑子、枸杞子、桑椹等。长期服用七宝美髯丹或神应养真丹等。
4.血瘀于里
由于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瘀阻发根,发无所养;可见发落后,日久不长或形成全秃,甚至须眉俱落。治宜活血化瘀,方用通窍活血汤出入。药用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生姜、大枣、葱头等。另加麝香1g,用布包煎,煎后取出,下次煎时放入再煎。上述处方,均可改制丸剂,以利久服。
外治法:可用骨碎补外擦脱发处,或以生姜切成小片,烤热后擦患处,或用梅花针敲击患处,促使毛发生长。
第七节神经性皮炎
刘公望临证心得
1.针刺治疗
取穴:选用风池、合谷、膈俞、百会、曲池、血海、曲泉、委中、三阴交、阴陵泉等穴。刺络拔罐选取大椎、至阳和委中穴。
操作:用0.35mm×(40~50)mm毫针常规消毒后,取上述穴位快速进针约1寸,留针20分钟。其间运用泻法捻针,退针时要用消毒干棉球轻压针孔。防止出血。大椎、至阳刺络拔罐,用75%的乙醇对操作者双手及患者穴位皮肤作常规消毒后,押手按压大椎穴两侧,使皮肤绷紧,刺手用一次性采血针垂直快速、准确呈梅花状点刺大椎穴,深度1~2分,随即退出,点刺5~10点,押手迅速放松,立即用闪火法拔罐,观察出血情况,令出血3~5滴,留罐10分钟起罐后用乙醇棉球擦去局部血迹,再用消毒棉球按压1~2秒。隔日治疗1次。
2.药物治疗
用张仲景方麻杏苡甘汤合自拟消疹经验方,药用何首乌、白蒺藜、白鲜皮、牡丹皮、天花粉、蝉蜕、蛇蜕为基础方,加减变化。大便秘结加熟大黄、火麻仁、柏子仁;疹色暗红加牡丹皮、生地黄、赤小豆;热甚加栀子、金银花、生石膏、连翘等。亚急性及慢性期可加黄芪、紫河车、黄精等。伤阴耗血,干燥脱屑,皮肤变厚者加生地黄、当归、玄参、水牛角粉等;水疱、糜烂者加茵陈、土茯苓等。
欧阳恒临证心得
欧阳恒临证将神经性皮炎分为以下3型。
1.湿热并重型
多见皮损暗秽,舌红苔腻,脉弦缓或弦数。治以清热除湿。常用苍术、黄柏、槟榔、大黄、桃仁、防风。方中取苍术、黄柏清热燥湿;槟榔、大黄攻下逐湿,使邪有出路;桃仁、防风活血祛风。
2.血热生风型
皮损常较为广泛,颜色潮红,舌红苔薄黄,脉弦数。治以清热凉血活血。常用石膏、生地黄、黄芩、泽兰、三七、苦参、枳壳、大黄。方中取石膏、生地黄、黄芩清热凉血;泽兰、三七、苦参活血散风;枳壳、大黄理气通下,给瘀热以出路。如血热伤及阴血,肌肤失养而致皮损淡红、脱屑,可于上方中酌加当归、丹参以养血润肤。
3.顽风阻络型
多见久治不愈,皮损暗红或紫暗,肥厚粗糙呈苔藓样变,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治以活血搜风、除湿通络。常用桑枝、地龙、全蝎、皂角刺、槐花、牡丹皮、泽兰、三七、猪牙皂。方中取桑枝、地龙、皂角刺搜风通络;槐花、牡丹皮、泽兰、三七凉血活血散瘀;猪牙皂利九窍,通肺及大肠气,涤荡胃肠湿滞。
以上3型是欧阳恒临证辨治神经性皮炎的基本体系,概以风湿热立论,兼秉治风先治血之意。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临证多有风湿热瘀程度不一,加之治疗过程中病邪的消长,而出现病机主要矛盾的转化,故当细细审查,区别用药。如痒甚者可加荆芥、防风、羌活、白鲜皮、白蒺藜、苦参、佛手以祛风止痒。顽湿不化加祛风湿药如秦艽、威灵仙、徐长卿、桂枝,于诸凉药中温化湿邪。血热重者可加水牛角。瘀重加炙穿山甲、皂角刺,以活血通络。如患者素有夜寐欠安可加甘麦大枣汤以调养心神。
神经性皮炎多有脾胃内生之湿热,阻滞肌肤。因为肺主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皮肤腠理的湿热瘀滞之邪亦可经通下法排出,故欧阳恒施治时尤其注重给邪以出路的治疗方法。只要患者无脾胃虚寒,无腹泻便溏,都可适量加入枳壳、槟榔、大黄、猪牙皂等理气通下之品。其中大黄不必后下,可缓和其峻攻之性,又兼得其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功。如无明显大便干燥者,常用大黄6g;如大便干燥者,常用大黄10g。但若老年体弱、大便干燥者,则须改用火麻仁以润肠通便。给邪以出路的思路验之于临床,往往取得满意的疗效,一般患者均能耐受,不至于泄泻不止。倘若有泄泻而不能耐受者,则须停用通下法,加入白术、山药调养脾胃。
唐定书临证心得
神经性皮炎以剧烈瘙痒为首要临床症状,风邪是其主要的致病因素。正如《内经》所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血燥、血虚等所致的内风是发病的基础,外风是发病的重要条件。同时本病与情志不畅、睡眠不佳、局部摩擦等因素关系密切。
1.辨证分型在临床治疗中把本病主要分为以下3型。
(1)血热型:初发本病多属血热,常由情志不畅,恼怒伤肝,或嗜食酒及辛辣之品,伤及脾胃,肝脾蕴热,热迫血分,肌肤受累。表现为皮损颜色较红,明显痒,无脱屑及皮肤增厚苔藓样变等,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或数。
(2)血燥型:多发于老年人或情志忧郁阴血亏损者,或嗜食辛辣,燥火伤阴,或瘙痒病久,燥气内扰,外感风燥邪气,搏击血分而发病。表现为皮损粗糙,增厚或不明显,可有少量脱屑,瘙痒剧烈。舌质红,少津,苔薄,脉细。
(3)血虚型:多见于体质虚弱或各种原因的失血,或本病日久,阴血受损,肌肤失养所致。表现为皮损灰白或浅褐,肥厚粗糙似牛皮,痛痒。舌质淡,脉沉细。
2.治则治法
本病的致病根本在阴血,在立法上极其重视治疗内风及内风产生的条件,这是对朱丹溪“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论述的发展。治以养血息风,解毒止痒为法,方以其经验方“养血疏风汤”为基础随症加减化裁。药物如下:制首乌、生地黄、当归、牡丹皮、赤芍、蝉蜕、僵蚕、乌梢蛇、首乌藤、酸枣仁、合欢皮、甘草。其中制首乌、生地黄、当归,养血活血、滋阴润燥,以达到调和血分平内风的效果;僵蚕息内风,蝉蜕祛外风,配伍乌梢蛇更能入血入络以搜剔隐伏之风邪,增强祛风止痒的效果。《内经》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故用首乌藤、酸枣仁、合欢皮,安神止痒,同时改善睡眠。热盛加栀子、石膏等,阴虚血燥加二至丸,赤芍改为白芍,血虚加鸡血藤,生地黄改为熟地黄等,随症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