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谦斋辨证论治学
12378100000002

第2章 .谦斋辨证论治三位一体观 (2)

第一章.谦斋辨证论治三位一体观 (2)

而五行学说,产生了相应的五行生克规律,却没有列入辨证纲领的范畴,这是为什么?笔者猜测:五行学说与五行生克规律,其内容繁杂、体系庞大,由于时代的、科学的限制和后人的牵强附会,掺入了一些主观的东西,没有形成像八纲那样条理性的东西,纳入不了辨证纲领的行列。谦斋在《谦斋医学讲稿·五行学说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一文中,对五行生克规律进行发掘与整理、吸收与扬弃,详细论述了两种病因、两个脏腑发病的病因病机,归纳出内容简练、条理清晰的16种证候,起到了辨证的准绳作用,是比较成熟的复杂辨证模式,应称其为“五行生克辨证法则”,充实到辨证纲领中去。

1.3辨证论治的步骤

辨证论治的步骤,亦称为辨证论治的方法。临床上如何分析证状,又如何把分散的证状综合起来判断推理?对于这样一个重要的步骤,却让医生们自己去体会摸索,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临床思维程序,这是产生辨证分歧的主要原因。

1.3.1辨证步骤三步八项一式

谦斋在《中医临证备要·辨证论治浅说》一文中,将辨证程序分为三个步骤五项内容,即第一步是理,先辨主证,后辨兼证;第二步是法,根据诊断定出治疗方针;第三步是方药,从论治的结果先选方、后议药。笔者又在谦斋其他著作中挖掘出三项内容,充实到辨证步骤中去。为了引起初学者的注意,就明确提出辨证步骤三步八项。

1.3.1.1第一步是理[5]辨证论治是根据全面证状通过四诊八纲的分析综合,运用中医的理论来探求疾病发生的病因病机,作出总的诊断。所以,中医用一个“理”字来概括辨证过程。

1.3.1.1.1辨主证抓住主证仔细询问,问主证出现的日期、现象、经过,进行全面研究,得出初步印象[5]。比如发热是个常见的证状,外感有发热,内伤也有发热,这就需要仔细辨证,加以区分了。先从发热本身来辨,怕冷不怕冷,汗出不汗出,汗出后热退不退,是否整天发热,上下午有没有差别,或者一天有好几次不规则的发热,是高热还是低热等等。首先围绕着主证本身辨清楚,可以得到一个初步印象。

1.3.1.1.2辨兼证将病人的兼证包括舌脉、气色等进行辨别,然后综合起来,得出一个初步印象。再把两方面的初步印象结合起来,作出总的诊断,即是证候。这两方面的初步印象,有时是统一的,那就证明主证的初步印象是正确的;有时是矛盾的,也会否定主证的初步印象,需要重新考虑;有时是不能统一的,说明病因病位不是一个,要分清主次[5]。

1.3.1.1.3鉴别诊断简单的辨证,经过辨主证和辨兼证,一般就可确诊。谦斋指出:通过八纲、六经、三焦以至病机的学习后,还应该学一学中医对证候的比类[1]。为了加强辨证第一步的逻辑性,笔者又进一步研究谦斋的晚年医案,试图寻找其深层的辨证思路。谦斋在一例“全身疼痛”医案里,将辨证第一步分为三项内容:①辨主证;②辨兼证;③鉴别诊断。它包括了对外感、内伤疼痛总共12个证候的比类[2]。笔者认为谦斋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鉴别诊断的思路,在辨证上有着重要意义,并把它充实到辨证第一步内容之中。

1.3.1.2第二步是法[5]

1.3.1.2.1针对病因病位定治则,结合主证定治法谦斋对辨证第二步,只有“根据诊断定出治则、治法”这句话,语言有些简略,“法”讲得不透彻。于是就查阅有关论述,结果发现在《中医入门》中有这样一段话:如经过辨证确认病因是血虚,它的病证是头晕、心悸、惊惕不安,病的部位是心肝两经,那么论治就以滋补心营肝血为主,结合潜阳、安神等镇静方法[1]。笔者对此进行了认真分析:“滋补心营肝血”为治疗原则,是针对病因病位的;“潜阳、安神”为具体治法,是针对证状头晕、心悸的。然后把这一分析的结果上升为:“针对病因病位决定治疗原则,结合主证确定具体治法”,充实到辨证第二步内容中去。一般对“治疗原则”是针对病因病位的,认识比较清楚,但对于“具体治法”是针对主证的,就不那么明白了。这一点恰恰是我们在立法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1.3.1.3第三步是方药[5]谦斋对辨证第三步,只有“从论治的结果先选方、后议药”这句话,为此笔者又充实了以下内容。

1.3.1.3.1针对病因病位选方谦斋指出,选择成方大多以主证为主,但病因病位实占重要地位,所以选择主证方剂的同时,必须注意到病因病位是否符合。如果主证相同而病因或病位不符,不能认为就是对证处方用药。反过来说,假如病因病位相符,即使主证不尽相合,却有值得考虑的必要[4]。如经过辨证确认病因是血虚,它的病证是头晕、心悸、惊惕不安,病的部位是肝心两经,针对病因病位就可以选择成方如加减复脉汤,其中白芍、阿胶补肝,生地黄、麦冬养心。

1.3.1.3.2针对治则选治本药由于治疗原则是针对病因病位的,所以处方应在上面成方加减复脉汤的基础上,加治本药当归补肝、龙眼养心等。

1.3.1.3.3结合治法选治标药由于治法是针对主证的,所以处方应在上面的基础上,加治标药枸杞子、菊花潜阳,枣仁、龙骨安神等。

1.3.1.4辨证格式[5]为了确保辨证步骤的实施,谦斋又采取两条措施:①辨证格式。谦斋指出,有了这样一个格式,遇到复杂疑难的病证,可以作为分析研究的依据。至于简单的病证,虽然在辨证程序上不必如此复杂,但是思考的方法还是一样的。因为只有通过全面地考虑,才能作出正确的处方[5]。笔者根据“有了这样一个格式”,将辨证图表称为“辨证格式”,是辨证步骤的组成部分。②处方公式。谦斋指出,处方的目的为了治病,就必须从疾病的病因病机对证下药。因而处方的组成包括3个方面,如果用一个公式来表达,即:(病因+病位)+证状。病因是致病的根源,病位是发病的所在,均为用药的目的,首先要明确。既有证状的存在,而且病人的痛苦和精神威胁常随证状的轻重和增减而转移,应当适当地照顾。重要的环节在于治疗证状不能离开病因和病位,因为病因、病位是本,证状是标,归根到底不外治病必求于本[2]。例如:患者恶寒、喉痒、咳嗽、痰多稀白、脉象浮滑、舌苔白腻。诊断为风寒咳嗽,肺气宣化失职,纳入公式,便是:(风寒+肺气失宣)+咳痰。

1.4谦斋辨证论治三位一体观的形成及特点

1.4.1谦斋辨证论治三位一体观的形成

笔者最初在《中医入门》的夹缝里看到这样一段话:……以上所说的是辨证论治的意义和步骤。至于辨证论治的法则,有依据六经来辨证的,有的依据三焦来辨证的,最重要的是根据八纲[1]。谦斋在这部书里对辨证论治的意义、法则和步骤,只作了粗浅的解释。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医入门》是一部浅近的中医参考书,在这里只能作简单的讲解;另一方面,关于辨证论治法则和步骤的许多内容,是在此书的若干年后形成的。即两年以后,谦斋在《北京中医学院学报》上发表了病因十四纲辨证;3年后,在《中医临证备要》中提出辨证论治三步;4年后,在《谦斋医学讲稿》中发表了脏腑辨证、五行生克规律和处方公式等一系列内容。谦斋在这段话里所阐明的辨证基本观点(意义、法则和步骤)——三位一体观,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并将其在不同时期所形成的辨证理论上升为辨证论治学。这对于谦斋医学的挖掘与继承,是一次有益的探索。

1.4.2谦斋辨证论治三位一体观的特点

谦斋辨证论治的特点是客观、统一、简明、细致。

1.4.2.1客观看谦斋的著作,有一深刻的印象,那就是书中的原则性和逻辑性强,容易让人信服,关键在于辨证论治是有一定的客观指标的。谦斋集《内经》和清代脏腑辨证理论之大成,紧紧抓住脏腑功能的特点,辨证就显得活泼而有力度。

1.4.2.2统一诸多的辨证法则,是产生辨证分歧的根源;辨证论治步骤的混乱,是产生辨证分歧的主要原因。而谦斋病因十四纲辨证,将八纲、六淫、三焦、卫气营血、气血津液等辨证兼收并蓄,融为一体。辨证步骤三步八项一式,将辨证论治的程序实行了规范统一。

1.4.2.3简明谦斋辨证步骤三步八项,有格式、有内容、有步骤、有公式,形式多样,图文并茂,就连知识很粗浅的都能看懂。一个复杂的中医理论难题,能按数理化的思维模式讲解,实属罕见,应当深入研究。

1.4.2.4细致谦斋在提出辨证论治三步的同时,又配有辨证格式予以保证,其作用类似于施工图纸,将辨证三步的每个细节、如何操作,均逐一标出。

谦斋的辨证法则,解决了中医治病的公理问题;辨证步骤,解决了临床思维程序问题。解决了这两个问题,诊断就等于有了统一的大前提,辨证就“必然通上一条道”,这也是谦斋的口头禅。谦斋辨证论治三位一体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环节均作了严格规定,辨证论治的意义清楚,法则统一,步骤严谨,是学中医、走捷径的一把钥匙。

辨证论治,是中医千百年来的难解之谜,堪称中医的哥德巴赫猜想。近人有许多论著谈及这个问题,其中不乏真见灼识。但从总体上说,还处于摸索阶段。大体归纳为:有的辨证规律繁琐复杂,不易操作;有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功底浅,经不起临床的检验;还有的破字当头,却立不起来。我们不妨从近代名家名著着手,找出规律性的东西,那样或许会从中受到启发。

参考文献

[1]秦伯未.中医入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6,4,51,6,6.

[2]吴伯平.忆秦伯未老师的治学精神[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1,(1):2,3.

[3]秦伯未著,吴大真、王凤岐辑.秦伯未医文集[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195.

[4]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3,230.

[5]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241,24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