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走出脾胃理论误区与谦斋医学启示录 (1)
摘要针对脾胃肠概念不清和证状不分的问题,进一步探讨了谦斋医学的学术思想。结论:脾与胃作用是统一的,其阴虚和阳虚都只能有一个;结合脾胃病的划分原则,提出辨主脏的思维方法;将中气虚病理演变分为4个阶段,确立脾血虚的辨证地位;阐明气虚发热的机制是血分亦虚,多兼外邪;内湿以脾胃并重,将湿阻分为3个层次;中气滞是作用不及,胃肠气滞是作用太过;甘温除大热之“大热”,指高热、内伤热中证、气虚发热夹有外邪;甘温除大热之“甘温”,不等于甘补,升、柴勿作单纯升提,是补中升阳兼清热祛邪;东垣之“阴证”指脾胃气虚证,“阴火”指气虚五乱证,“阴火上冲”指气虚相火证。
脾胃论是前人在《内经》理论基础上,通过长期实践、认识而发展形成的,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脾胃理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是当前临床迫切需要的。
8.1脾胃理论中存在的问题
8.1.1脾胃病划分原则的负面影响
自《伤寒论》问世以来,就有不成文的规定:把肠胃病中热性、实性的病变属于胃;虚性、寒性的归于脾。这是脾胃病的划分原则,其目的是执简驭繁。我们在肯定其正面作用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诸如脾胃肠概念不清、证状不分,比比皆是。即使是在名家名著之中,也普遍存在着脾胃肠随意替代现象,这常令初学者发懵。
8.1.2脾与胃作用的统一与矛盾
中医以胃主纳,脾主运,胃主降,脾主升,两者一阴一阳,性质不同,但作用是统一的。然而,历代医家论述胃阴虚与脾阴虚、胃阳虚与脾阳虚者,屡见不鲜。例如《中医诊断学》中指出,胃阴虚证见胃脘隐痛,饥不欲食,口燥咽干,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或干呕、呃逆[1]。而在《实用中医内科学》中指出,脾阴虚证见经常便秘,口干,食少乏力,舌干少津,脉细数,或干呕、呃逆[2]。脾阴虚与胃阴虚除胃脘隐痛外,其余均相同。脾阳虚与胃阳虚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一个似是而非、自相矛盾的辨证法则,让初学者怎么掌握运用呢?
8.1.3脾为生化之源与脾无血虚相悖
中医认为,脾为生化之源,主肌肉四肢。而临床上肌肉萎缩、四肢无力,多从脾胃入手,培补中焦气血,往往取得较好的疗效,这已印证了脾血虚的客观存在。这样看来,中医一方面认为脾为生化之源、主肌肉四肢;另一方面在脏腑辨证中却无脾血虚条文,这就难以自圆其说。
8.1.4气虚发热的机制众说纷纭
气虚发热的理论,孕育于《内经》,由于李东垣的倡导和实践才广泛运用于临床。但气虚发热的机制,历代医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8.1.5东垣“阴火”论释义不明
东垣创用“阴火”一词,以解释内伤病“火与元气两不立”之病机。原著对“阴火”释义不明,导致古今医家争论不休。
8.2谦斋论脾胃辨证提要
谦斋对脏腑辨证进行了系统整理,又结合后世的发展,提出许多独到见解。现将有关条文进行归纳如下。下面直接引用谦斋脏腑辨证有关条文,文献一律从略(详见《谦斋脏腑辨证法则浅解》)。
8.2.1脾虚
特征:不知饥饿、食少、食后困倦思睡、食后有胀滞感即欲便、平时便溏,或稍进油腻即大便不成形。
基础证:食呆、脘腹胀满、消化不良等胃气不和。
按语脾虚=特征+基础证(胃气不和)脾虚,多指脾胃薄弱而引起的消化功能减退现象,表现为食少、便溏,或饮食不慎即大便不成形。
8.2.2脾血虚
特征:面色萎黄,甚则肤色黄,黄色淡白不泽,目不发黄而小便利。
共征:消瘦、舌质淡、脉细等血虚。
基础证:脾虚或过度劳倦。
兼证:肝血虚或心血虚。
按语脾血虚=特征+共征(血虚)+基础证(脾虚或劳倦)+兼证(肝血虚或心血虚)脾血虚者,病因是脾虚,病理为营养缺乏而生血减少,其特殊色诊为面色萎黄,甚则一身肤色黄,黄色淡白不泽,但目不发黄而小便利。
8.2.3中气虚弱
特征:神疲困倦、懒言声低、四肢无力、自觉气短,甚则行动喘促。
共征:气短、乏力、逐渐形成等气虚。
基础证:脾虚和脾血虚。
按语中气虚=特征+共征(气虚)+基础证(脾虚和脾血虚)中气虚多起于脾虚,故脾虚为其基础。脾虚是运化功能低下,表现为食少、便溏等;而中气虚是不能升清、全身营养亏乏而导致的气分不足,精神与体能均无法奋起,表现为精神疲倦,懒言音低,四肢无力,自觉气短,甚则行动喘促。
8.2.4中气下陷
特征:行动喘促、久泻不止、小腹坠胀、脱肛及妇科崩漏、白带不断,子宫脱垂。
基础证:少气无力等中气虚。
按语中气下陷=特征+基础证(中气虚)中气虚弱,多为神疲困倦,懒言音低,四肢无力,自觉气短,甚则行动喘促;进一步发展,出现行动喘促,久泻不止,方可认作中气下陷[3]。
8.2.5气虚发热
上午潮热,下午热退,身热气怯,面色白、懒言体困、脉虚大而数。
共征:身热、心烦、脉数等虚热。
基础证:中气虚和血虚。
兼证:外邪。
按语气虚发热=特征+共征(虚热)+基础证(中气虚和血虚)+兼证(外邪)
8.2.6脾阳虚
特征:主脏在胃,空腹胃痛,得食或温按缓解,食后饱嗳;主脏在肠,大便稀薄,完谷不化,腹痛绵绵;痰饮,咳嗽痰多,恶寒背部尤甚;水湿,肢体浮肿,腹满、足背肿、舌苔白滑黏腻。
共征:天冷易发,喜温喜按,舌质淡等阳虚。
基础证:神疲困倦,气短无力等中气虚。
按语 脾阳虚=特征+共征(阳虚)+基础证(中气虚)
8.2.7中气滞
特征:胸闷、脘痞、腹满或脘腹胀满。
共征:来势急骤、时作时止等气滞。
基础证:食少、便溏等脾虚;食呆、大便不调、舌苔白滑黏腻等脾湿。
按语中气滞=特征+共征(气滞)+基础证(脾虚或脾湿)中气滞多起于脾虚或脾湿。中虚生满者,因气虚不能运行。发生痞满胀滞,多见于食少、便溏等脾虚,治宜补中为主,少佐理气。脾有寒湿,湿易凝滞,阻碍气机,在上则胸闷,在中则脘痞,在下则腹满,治宜温脾燥湿,佐以理气。
8.2.8脾阴虚谦斋不提脾阴虚。
8.2.9胃阳虚谦斋不提胃阳虚。
8.2.10轻度湿阻(胃湿)
特征:口淡、胸闷、泛漾欲恶、舌苔白腻。
共征:口不渴、舌苔白腻等内湿。
兼证:饮食呆减,无味、厌油腻等消化不良。
按语轻度湿阻=特征+共征(内湿)+兼证(消化不良)。
由于内湿多自饮食不节得来,与胃有直接关系,并且湿证初起,往往先见胃的证状。微湿停胃,口淡、苔白腻、恶心。湿性黏滞,阻碍气机而胸闷,影响消化机能,出现饮食呆减、无味、厌油腻。
8.2.11中度湿阻(胃湿)
特征:口腻不爽、胸脘痞闷、呕恶、身体困倦、舌苔厚腻。
共征:口不渴,舌苔白腻等内湿。
兼证:饮食呆减、食后饱闷、嗳气等消化不良。
按语中度湿阻=特征+共征(内湿)+兼证(消化不良)湿阻轻证进一步发展,湿浊停胃的证状表现明显,胸闷扩展为胸脘痞闷,泛漾欲恶转为呕吐,白腻变为厚腻。湿阻气机,清阳不升,多见身体困倦,起卧沉重。
8.2.12重度湿阻(脾湿)
特征:脘痞、腹满、大便不实、舌苔白滑黏腻。
共征:口不渴、舌苔白腻等内湿。
基础证:恶寒、口多清水等脾阳虚。
兼证:食呆、嗳噫吞酸等消化不良。
按语重度湿阻=特征+共征(内湿)+基础证(脾阳虚)+兼证(消化不良)因脾和胃的性质不同,胃湿多由湿浊暂时郁遏,芳香宣通,郁滞即解;脾湿多由中阳虚弱,不能健运,必须温化。
8.2.13胃阴虚
特征: 饮食呆钝,口干、舌干、胃脘作胀或胃痛,小食也胀、饮水也胀,甚则消渴、噎膈。
共征:口舌干燥、舌苔干等津亏。
基础证:胃热或热病。
按语胃阴虚=特征+共征(津亏)+基础征(胃热或热病)胃为燥土,易化热伤津,故胃热或热病为其基础证。胃阴者饮食呆钝,脾阳虚者食后艰化[4]。由于胃之津液有濡润水谷、分解食物的作用,即初步的消化功能。当胃津亏乏而不能濡降,受纳机能迟钝时,即表现为口干、舌干、胃脘作胀或胃痛、小食则胀、饮水也胀,甚则消渴、噎膈。脾之阳气有消化水谷,运输精微的作用。当阳虚不能健运,食后消化艰难时,证见食少、便溏或稍进油腻即大便不成形、食后嗳气频作、甚则大便稀薄等。
8.3谦斋医学启示录
从谦斋论脾胃辨证提要中,已能领略他的学术倾向,谦斋医学所给予我们的深刻启迪,大概有以下几点。
8.3.1脾与胃作用是统一的,其阴虚和阳虚都只能有一个
关于胃阴虚与脾阴虚、胃阳虚与脾阳虚,也是争论已久的。谦斋对这一问题的倾向,大概有以下观点:①脾与胃作用是统一的。中医以脾与胃为表里,一阴一阳,一升一降,性质不同,但作用是统一的。并且惯常把肠胃病中热性、实性的病变属于胃,虚性、寒性的归于脾[2]。②胃阴虚与脾阳虚相互对应。胃为阳土,热证较多,热又易伤津液[2];脾脏体阴而用阳,阳气不运,最易湿阻[2]。由于脾胃薄弱引起的食欲不振,当分脾阳虚和胃阴虚,胃阴者饮食呆钝,脾阳虚者食后艰化[4]。③只列温脾阳与养胃阴常用药。谦斋在他归纳的脏腑用药法则中,只列温脾阳和养胃阴的常用药,而无养脾阴和温胃阳的药物[2]。
中医认为,胃主纳,脾主运,脾主升,胃主降,并把肠胃病中热性实性的病变属于胃,虚性、寒性的归于脾。这已把脾与胃的分工讲得再明白不过了,其阴与阳都只能有一个。如果有两个阴阳,那所谓的胃阳与脾阴生理作用是什么,它们能离开纳与运、升与降范畴吗!所谓“胃阴者饮食呆钝”,是指胃津亏乏而不能濡降,受纳功能迟钝时,即表现为口干、舌干、胃脘作胀或胃痛、小食则胀、饮水也胀,甚则消渴、噎膈;而“脾阳虚者食后艰化”,是指阳虚不能健运,食后消化艰难时,证见食少、便溏或稍进油腻即大便不成形、食后嗳气频作,甚则大便稀薄等。一为胃之饮食呆钝,一为脾之食后艰化,其分工可谓泾渭分明,这对澄清脾胃论中阴阳概念的混乱局面,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8.3.2针对脾胃病划分原则的负面影响,提出辨主脏的思维方法
自《伤寒论》问世以来,中医就有不成文的规定,即脾胃病划分原则把肠胃中热性、实性的病变属于胃,虚性、寒性的归于脾。但由于没有进一步科学分类,脾胃病划分原则也产生了负面影响,诸如脾胃肠概念不清、证状不分,甚至出现了指鹿为马的现象。谦斋针对这一实际问题,提出了辨主脏的方法。首先从局部着手,分辨主脏;然后从整体考虑,再次定位定性,作出总的诊断[3]。如空腹胃痛,得食或温按缓解,先从局部入手,分辨主脏在胃;然后从整体考虑,空腹胃痛不仅属于胃,而着重在脾,属于脾阳虚。提出辨主脏的方法,它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脾胃肠概念不清和证状不分的混乱局面。
8.3.3将中气虚病理演变分为四个阶段,确立脾血虚的辨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