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在路上
12379600000001

第1章 【 根 机 】

念头都是引发烦恼的根源。

我们只有正确认识到一切名利声色的本质,

才能不被它们所伤害。

皈依是持戒的灵魂

皈依,是持戒的灵魂。

我们受戒,是从皈依中获得戒体。比如五戒、八戒、沙弥十戒,都是由三皈获得戒体。所以在受持五戒、八戒的仪轨中都有皈依的内容,分别为五戒三皈、八戒三皈、十戒三皈。

比丘戒也不例外。僧团成立之初,僧众曾依“三语”受戒。只要对三宝生起信心,对着僧团三称“我某甲今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今于如来所出家,如来、至真、等正觉是我所尊”,即可获得比丘戒体。后来,因为众生的根机、信心都不如从前,才形成羯磨受戒的仪式,通过隆重的仪轨,使受戒者纳法于心。

但皈依始终是戒律的灵魂。唯有对三宝具足信心,戒律才能产生相应的效果。有多少信心,就会有多少持戒的自觉性。如果不是佛教徒,对三宝没有信心,戒律对他们就只是一些条文而已,并无多少实际作用。

所以,我们受戒前必须对三宝生起真切的皈依之心,否则就无法得到戒体。唯有深信三宝,对三宝所发的誓言才会产生效应,不然可能只是说说而已。如果有一天三宝在我们心目中失去地位,那么,曾经对三宝所做的宣誓也就难以产生效应了。

可见,戒体完全是建立在我们对三宝的信心上,建立在皈依的基础上。所以,我们皈依之后还要不断修习皈依,以此坚固道心,强化戒体的力量。一旦信心减弱,戒体的基石就会随之动摇,戒律在我们心中也将失去分量。

皈依后,你找到归宿了吗

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发心皈依时,三宝才刚刚在心中播种,若无进一步的呵护和灌溉,这株萌发不久的幼苗很快就会停止生长,甚至逐渐枯干。倘若三宝不能在心中深深扎根,占据重要地位,佛法就不可能对人生有多少影响。就像幼苗,能给我们带来多少蔽荫,多少清凉呢?更何况,它还因缺乏照料而随时有夭折的可能。

皈依,是寻求生命究竟的依赖。但很多人皈依后,心仍是飘浮的,并未找到归属感。也就是说,虽然皈依了,但佛法和人生仍是脱节的。甚至,由皈依带来的激动和虔诚渐渐平复后,还会因习以为常,而出现信仰淡化的倾向。所谓“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三年,佛在大殿”,事实上,这一状况在教界极为普遍。其根源,正是在于对皈依修习的忽略所致。

近年来,我因为讲授《菩提道次第论》,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的体悟,并专门就此作了系列讲座,后整理为《皈依修学手册》,包括“皈依三宝在修学佛法中的地位”、“皈依之因和皈依的选择”等九个章节,对有关皈依的种种问题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

为配合皈依修习,我又根据汉传佛教的传统,并结合南传、藏传有关皈依修习的长处,编写了《皈依共修仪轨》,说的是如何修习皈依的具体步骤。希望通过一种常规的宗教生活,帮助信众确立信仰中心。如果皈依后,不再对归投对象进行强化,这一目标很快会被淡忘,会被边缘化。

因为我们自身有太多妄想,太多习气;社会又有太多诱惑,太多干扰。人,就是由这么一大堆混乱的想法、情绪构成。而每种想法和情绪,都代表着一种念头,都来自心的相续。修行,难就难在摆脱自己的相续。就像我们难以脱离地心引力那样,除非进入太空,否则,在地球任何一个角落都无法摆脱引力的干扰。事实上,心的力量绝不亚于地球引力。

若不下决心改变这一点,即使学佛,仍是以原有习性为依托。那样的话,诵经也好,禅修也好,只是在固有习性的基础上增加一点内容,增加一点修行的包装,内容却没有实质性的改变。虽然学了很多,看了因果,看了缘起,也看了中观,但是否确信无疑呢?是否觉得这是唯一真理呢?佛陀反复告诫我们,持戒有多少利益,有多么重要,但我们是否不折不扣地依教奉行了呢?我们之所以会不当作一回事,听归听,做归做,仍是和皈依有关。

因为三宝在我们心中本来就没有多少分量,所以,佛陀的言教我们只是听听、看看,自己感觉喜欢的,就做一点,感觉麻烦的,就随它去了。这些问题的根源,都出自皈依。

如何依止善知识

当我们值遇善知识时,又如何亲近并获得教授呢?若不善于依止,即使相遇,也可能错失良机。反之,若能与善知识结下殊胜法缘,生生世世都会得其摄受。关于亲近善知识,《菩提道次第论》中谈到如下几点要求:

第一是净信为本。对于自己亲近的善知识必须具足信心,观德莫观失,切勿依自身情绪及立场随意评判。凡夫心是充满主观的,以这样的心观察世界,所见自然难以清净圆满。若不善于发现善知识功德,很可能会顺着凡夫习气寻其过失。如是,便无法对依止师生起净信和恭敬心。相应的,善知识所授教法也就无法对我们产生应有作用。

所以,《菩提道次第论》特别强调“视师如佛”,因为我们不会对佛陀生起寻过之心。“视师如佛”的重点,不在于师长是否具备与佛陀无二无别的功德,而在于这种净信对修学有莫大帮助。

第二是念恩生敬。在无尽生死中,我们所以能听闻佛法,种下善根,不曾离开善知识的教导之恩。不仅是今生的善知识,也包括过去生的善知识。若无善知识携手相扶,我们可能仍在三恶道沉沦。所以,应时常忆念善知识的恩德。

第三是身口给侍,以身口意三业供养善知识。其中,又以依教奉行的供养最为殊胜,所谓“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因为亲近善知识的根本意义,是为了依照正确方法修行,直至解脱。

对于末法众生而言,福薄障深,无缘得见诸佛显现,亲聆教法。而经典浩如烟海,即使如此,尚不能穷尽佛法全部,是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若无善知识的引领,如何于一望无际的佛法海洋中找到方向?这正是许多人修学多年却不得要领的原因所在。结果,佛法是佛法,自己是自己,问题还是问题。此外,僧团难免龙蛇混杂。尽管我们皈依的对象是一切僧宝,但不可能依止所有僧人,尤其是缺乏正见和德行者。在这样的现实中,依止善知识显得尤为重要。若能值遇真正的善知识,作为弟子又能具足信心,如法依止,确为修行捷径。

老僧常谈,还得谈

我出家后,基本在佛学院度过,前后已有三十多年。对目前这种沿用社会院校模式的佛教教育,有诸多感慨。事实上,佛教自身就有良好的教育传统,有一套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方法。佛陀本人就是伟大的教育家,历代祖师则是优秀的授业师长。所以,未来的佛教教育,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将现代教育的长处结合起来,这才是教界要走的思路。

佛法博大精深,真正抓住核心,并使修行走上轨道,绝非易事。学僧们通过几年教理学习,各宗多有涉猎,但往往局限于知识,寻不着心行入处,得不到真实受用。原因何在?我以为,主要是忽视了基础建设。在修学过程中,有些根本是绕不开的,那就是对三宝的信心、出离心、菩提心、正见和戒律。不论修习任何法门,皆须具足这些要素。就像使用电脑,首先必须安装一套完善的操作系统,以此为平台,才能使用各种软件开展工作。同样的道理,基础建设稳固了,才有能力选择一个法门深入,否则的话,不是纸上谈兵,就是盲修瞎练。问题是,这些基础恰是目前佛学院教育中比较薄弱的环节。

作为出家人,一方面要通过对戒律的学习和行持培养僧格,在形象上具足威仪;一方面要从世俗习气中脱离出来,通过对皈依和发心的修习,将内心调整到修行频道。此外,更要确立正见。“知见”是佛法中最为丰富的部分,不说三大语系,仅汉传各宗,亦有深邃义理作为构架。作为普通学子,若不具备良好的文化基础和严格的哲学训练,穷其一生,也难以一一消化。

以往的修行者,多专擅一宗。学唯识,便深入唯识;学中观,便精研中观。待知见确立后,再以唯识见或中观见指导修行。对于多数人来说,能将一宗理论学透便已不易。而目前的现状是,课程开得相当庞杂,几年内,便涉及了华严、天台等大经大论。结果学僧只能略知一二,不仅无法将理论付诸修行,甚至连继承正见都存在困难。

由此我深深体会到,修学佛法须从基础抓起,这正是修行之本。其中,皈依是佛法的根本,发心是修行的根本,正见是解脱的根本,戒律是僧团的根本。忽略其一,修行必定出现偏差。

佛教的三级教育目标

寺院供奉的造像有两大类,一是属于护法,如我们熟悉的四大天王等,相当于现代社会的保安人员,起到维护道场的作用。另一部分,就是佛、菩萨、罗汉造像,这些属于教育目标的象征。佛教的教育目标是什么?就是通过佛教特有的教育方式使人成为圣贤。其中,又包含三级目标。

初级目标,是通过人天乘的教育,造就身心健康、品行高尚的人。

中级目标,是通过声闻乘的教育,造就解脱的圣者,也就是佛教所说的阿罗汉。所谓解脱,就是通过修行彻底摆脱生命内在的迷惑烦恼,证得涅槃。不少人以为,涅槃就是死亡的代名词,其实不然。涅槃是代表寂静,是烦恼平息后的内心寂静。这种寂静不是无声的安静,而是体悟宇宙究竟真理后,由空性散发出的强大力量。阿罗汉,就是声闻乘的最高果位,是证得涅槃解脱的圣者。

高级目标,是通过菩萨道的教育,造就佛陀那样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究竟觉者。很多人觉得,佛菩萨只是存在于书本和想象中,是脱离现实的。其实,成佛并不是成为行走云端的神仙,而是代表高尚生命品质的成就。这种品质包括三部分,分别是断德、智德和悲德。所谓断德,即断除一切烦恼,这也是中级目标所成就的。所谓智德,即圆满一切智慧,这种智慧并不是通常所说的知识,而是通达宇宙真相的能力,是超越思维和理性的根本智慧。这种能力是众生本自具足的,只需要通过修行开发出来。所谓悲德,即成就大慈大悲的品质,对一切众生都能生起无限的、平等无别的慈悲。这就需要发起菩提心,愿为众生拔苦与乐。具备这种愿望并付诸实践者,就是菩萨。

学佛也需要一个共同认可的标准

在弘法过程中,经常有人问到:基督教不过一本《圣经》,而佛法则是三藏十二部经典,八万四千法门,为什么影响反而不如他们?原因在哪里?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佛教的传播还停留在传统表现方式上,未能建构起令现代人耳目一新并乐于接受的模式。

不少人学佛多年,依然不得要领。那么,怎样让大家在短时间内掌握佛法要领?学法又该遵循什么次第?每一步应该怎样操作?验证标准是什么?这都需要一个可以具体执行的规范。

我们在弘法过程中,往往强调对机设教,这当然没错。问题是,如果师长不具备观察学人根机的能力,又怎么对机?怎么知道给予对方什么样的教化?所以在很多时候,这个对机并不是契合对方的根机进行指导,而是根据自己对佛法的理解,根据自己的修行经验在谈。自己是念佛的,就告诉对方念佛最稳;自己是诵经的,就告诉对方诵经最好;自己是参禅的,就告诉对方参禅最快。信众只要多请教几个师父,往往就无所适从,莫衷一是了。所以,这种方式弹性太大,且没有一定之规,难以对教化效果有所保障。

今天的社会,很注重各种标准,如企业管理标准、产品质量标准等。我觉得,学佛也需要一个共同认可的标准,尤其在当下这个善知识难遇的时代,特别需要一些能保证基本教化质量的规范。在这个规范的统摄下,才有能力进一步学习各种法门。

基于这种认知,我在《汉传佛教的反思》之后,又发表了《佛法修学次第的思考》,主要从解脱道和菩萨道的高度来看待整个佛教。

佛法虽有众多的宗派、法门和经论,但不外乎解脱道和菩萨道。其中,都是以皈依、发心、戒律、正见、止观五大要素为核心。首先从皈依开始起步,然后是正确发心和受持戒律。奠定基础之后,再掌握一宗正见,并通过止观将之落实到心行。

这是一个适用于任何宗派的次第,就像电脑的操作平台那样,有了这个系统,所有软件都可以顺利运行。

很多人以念佛为日常功课,觉得只要保定一句“阿弥陀佛”即可,不必再管其他。其实,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内涵极其丰富。如果没有皈依、发心、正见为基础,我们对这句佛号的理解会非常肤浅。

如果理解不到位,佛号对我们来说就只是一个空洞的符号,这样念,和念桌子板凳是不会有多少本质区别的。所以说,这句佛号能念到什么程度,取决于我们对它的理解达到什么程度。是单纯当作一句佛号,还是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如果没有见的基础,是不容易把一句佛号念好,念得有深度的。

所以,我们在选择具体法门之前,应该对修学体系具有总体认识。这种认识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掌握它的要素,知道哪些项目对修学是必不可少的;二是掌握它的次第,知道修学的先后顺序和彼此关系;三是掌握它的操作方式,知道怎样将书本中的法义落到实处;四是掌握考核标准,知道每个阶段的学习要达到什么程度才算合格。

成佛作祖的教育

佛教界自1980年办学以来,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问题也在逐步浮出水面。近年来,佛教界也在不断反思,希望找到问题所在和解决方式。我从求学至今,基本上没有离开过佛学院,前后差不多有三十年,应该比较有发言权。我觉得,今天的佛教教育在思路上就有问题,因为它是参照社会办学的模式而来,这和佛教教育的目的并不一致,在某些方面,还存在根本性的分歧。想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得明确佛教教育的目标是什么——那就是迈向解脱的教育,是成佛作祖的教育。

所以,佛教教育一是要重视僧格的养成,使学生成为像出家人的出家人。这个要求似乎不高,但做到的有多少呢?看看我们自己,再看看整个教界,僧不僧、俗不俗的大有人在。如果学生在佛学院学了几年之后,信心道念不增反退,就意味着教育的失败,而且是彻底的失败。二是令学生对解脱具有信心。出家,无非是为了解脱,可通过佛学院几年学下来,我们对解脱有多少认识?是不是知道这条路该怎么走?是不是具备一定的正见或解脱能力?这都是我们考察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三是弘法布教能力的培养。

对照现有的佛教教育,完成这几项任务了吗?佛学院办了这么多年,毕业的学生也有很多,也在不同岗位上发挥着作用,但真正以弘法为使命并能化导一方的,却寥寥无几。我们在各地参加活动,碰到的总是那么几个法师。不少出家人觉得,弘法这件事似乎和自己没什么关系,或者觉得,没人给自己搭台,心有余而力不足。其实,我们当年有谁来搭台呢?关键在于有没有弘法的意识,有没有弘法的责任感。我们要相信,只要真正有法,真正想要弘法,自然就会有护法。

六根清净方为道

世界多大其实并不重要,因为我们每个人只能生活在自己感受的世界里。世界可以无穷无尽,但只有我们能够感受到的,才是属于自己的世界。因此,六根就是产生心灵染污的重要关口,如果把握不好,问题就会接踵而至。这和“病从口入”的道理是同样的。

我们的内心时时都被这六尘染污着,进入向往的境界,听到悦耳的赞美,吃到美味的食物,接触到舒适的环境,贪著就像条件反射般出现了。而在它出现的那一刹那,清净心和平常心立刻就消失了。

“六根清净方为道”,在《瑜伽师地论》中,非常强调“护持根门”的重要性,要求我们从“密护根门,防守正念,常委正念”中着手修行。我们平常都在念些什么?无非是学习、工作、恋爱、家庭、名利。这些是不是正念?对商人来说,赚钱似乎就是正念;对恋人来说,思念对方似乎就是正念。但我们要知道,这些念头都是引发烦恼的根源。

我们只有正确认识到一切名利声色的本质,才能不被它们所伤害。这就需要智慧的透视,由闻思经教而树立正见。

“密护根门”要求我们在面对环境时不让烦恼有可乘之机。我们的贪心常常会习惯性地跑出来,就像老鼠看到好吃的东西会往外跑。这时,正念要像忠于职守的猫那样把它看住,不让它轻举妄动。一旦烦恼产生活动,我们的内心就会被染污,就会功亏一篑。如果我们能够用正念守护着它,即使在接触外界环境的过程中,内心还能保有清净的状态。

修学佛法的根本就是八正道,其中又以正见为首,如无常见、无我见、空见,并在此基础上引发正念。修行中有六念法门:即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死、念天。正念的前提是要牢记,念佛的人为什么要拿着念珠?是为了提醒我们此刻在做什么,看看自己每天有多长时间把心安住在佛号上,有多长时间把心安住在贪、嗔、痴上。这样的观察就是防守正念。

我们每天都要想到佛陀的功德,想到佛法所揭示的解脱之道,想到贤圣僧的高尚操行,想到戒律的止持规范,想到生命的无常。

此外,还要“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如果我们的心能够时时依此四念而住,就能有效地克服贪著和烦恼的产生。声闻修四念住,是为了自己解脱烦恼,证得无余涅槃,出离生死苦海;菩萨同样修四念住,却是为了证得最高的无住涅槃,尽未来际利乐有情。

而“常委正念”就是要使正念没有间断,这就是修行的功力所在。当我们面对六尘境界时,正念好比是传达室的门卫、足球场的守门员,它的职责就是守护我们的内心。禅宗祖师将修行比作“灵猫捕鼠”,要聚精会神地观照自己心念的起落。

通常,我们面对着六尘境界时,不知不觉间就会著相,看到喜欢的东西就希望得到,这一念生起后,贪、嗔、痴就通通出动了。如果我们拥有正念,看到喜欢的东西不是没有分别,但心不会随之而动,就不会因此而起得失之心。

出家意味着什么

出家,不仅意味着外在形象的改变,意味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意味着离开家庭进入僧团,更关键的,是出五蕴的家,出烦恼的家,出三界的家。这需要我们尽形寿,乃至尽未来际地努力。

(一)出世俗家

所谓世俗,就是世间的家庭和感情。作为僧人,似乎已经放弃了家庭生活,以及与之相关的世俗情爱。但很多时候,我们来到寺院之后,很快会把道场变成家庭的替代。我们对这个新家所形成的执著和贪嗔痴,可能一点都不比经营世俗之家来得少。如果这样的话,出家的意义又在哪里?

我们要知道,出家的真正目的并不在于舍弃家庭,而是舍弃由此形成的执著和凡夫心,这才是构成家庭的基础所在。这种执著是建立在彼此的贪恋和占有之上,进而形成人我是非之心,形成亲疏好恶之别。我们放弃对世俗的占有,放弃对亲人的贪恋,但若将同样的占有和贪恋转移到寺院,结果,仍会在这个新的目标上发展出一大堆凡夫心,不会有任何本质的改变。

(二)出五蕴家

所谓五蕴,是指我们的生命体,包括物质的和精神两部分。佛法认为,五蕴只是生命延续过程中的一个工具,其中并没有所谓的“我”,也不能代表真正的“我”。出五蕴的家,就是让我们从对五蕴的执著中脱身而出,而不是像我们现在这样,将五蕴设定为“我”,再用这个设定来捆绑自己。高兴的时候,觉得是“我”在高兴;生气的时候,又觉得是“我”在生气。时时刻刻,都被这个“我”搅得内心动荡,坐立不安。

《阿含经》有个概念叫做舍担,担就是担子,是要我们舍弃执著五蕴带来的种种负担。《老子》也告诉我们:“吾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吾若无身,吾有何患?”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为这个身体提供服务,忙他的吃,忙他的喝,还要为他的各种情绪和需求奔波,何其辛苦。我们之所以心甘情愿地这么做,是因为在我们的感觉中,这个身体就代表着“我”,这些情绪就代表着“我”,都是我们与生俱来、不可分割的部分。既然如此,自然是别无选择,别无退路的了。我们从来想不到,这些其实也可以放下,可以舍弃的。

佛法告诉我们,这个五蕴并不是所谓的“我”,而是在生命延续过程中,由无明制造的一个产品。一旦放下担子,舍弃累赘,生命并不会有所欠缺。正相反,它会因为松绑而自在,因为放下而解脱。具备这个认识后,我们就不必对它的需求一味盲从,亦步亦趋了,就能断除由此产生的种种烦恼了。

(三)出烦恼家

或者有人会说,烦恼是我们避之唯恐不及的,难道还有人愚蠢到以烦恼为家吗?事实确实如此。现实中,很多人都活得很烦恼,无法自拔,这就是以烦恼为家。因为我们生命的内在缺乏观照,所以在每个烦恼生起时,很快就会陷入其中。进而对它产生认同,把这些烦恼当作是“我”,就像我们平时说的——我很烦,我很恨,我很痛苦,等等。

当这些问题和“我”捆绑在一起时,就会被放大,被强化。于是乎,杀伤力也将成倍增长。修行所做的,一方面,是在烦恼生起时加以观照;另一方面,则是以持戒远离烦恼,以修定止息烦恼,以智慧降伏烦恼。最终,将这个由烦恼构建的堡垒彻底摧毁。

(四)出三界家

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仍在轮回之内。出离三界,就是要出离轮回,其基础就是我们内心的惑业。所以,出离轮回不是出离外在的什么,关键在于出离制造轮回的根源。现在人对轮回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因为涉及到前生、后世,和我们现前接受的教育存在冲突,也和我们的认识能力存在距离。甚至,不一定所有的出家人都相信轮回,相信因果。事实上,轮回并没有那么遥不可及,而是发生在每个当下。从我们目前的生活状况中,就可以认识轮回。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追求和需要。这种追求和需要是不断重复的,就像沉迷于游戏的孩子,因为内心培养了对游戏的需要,所以时时心系于此。而在玩的过程中,对游戏的需要又会增加。这个过程,正是轮回的缩影。它的起点是我们内心的需要,而终点则是这种需要所追逐的目标。其实,这个目标并没有离开起点。当我们满足它的同时,内心的需要又在增加,使终点再一次成为起点。如此周而复始,轮转不休。

(五)轮回与解脱

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同样存在这些问题。办企业的人,每天想着他的企业,这就驱使他每天忙于企业事务。在工作过程中,执著又随之增加,进一步驱使他为之奔忙。事实上,管理寺院也是如此。如果我们每天只是想着怎样把寺院管好,而不是将做事和修行结合起来,不是以自觉觉他的正确心态来做,同样会在做事过程中增加执著,同样会陷入轮回状态。

解脱,意味着任何事物都不会对你形成干扰。倘能如此,哪怕和众生同在轮回,做着同样的事,一样可以超然物外,一样可以用无我、无住、无所得的心去做。否则,我们就会落入这样那样的心理陷阱,它的终点就是轮回——而且是没完没了的轮回。所以,我们要从制造轮回的贪著中走出,这正是轮回的根源所在。我们贪著什么,就会制造与之相关的轮回。贪著名,就会制造与名有关的轮回;贪著利,就会制造与利有关的轮回。只要内心还有贪著,还有需求,就会被这种贪著和需求所控制,就会在它们的牵引下落入轮回之轨。

出家是一种和解脱相应的生活方式,关键在于,我们必须过着如法如律的出家生活。唯有这样,才能使出家成为解脱的增上缘。如果是以世俗心在僧团生活,那么,这种出家和解脱是了不相干的。作为出家人,尤其要认识到解脱的重要性。否则的话,就不可能成为合格的僧人。因为内修尚未过关,自身问题尚未解决,自然更谈不上外弘,谈不上利生了。

修学的五个步骤

最近,我给“《菩提道次第论》专修班”学员提供了一个学习规则。按照这几个步骤,学员的学习才会落到实处。

第一步,理解论文本身。对《菩提道次第论》的文本,从每个词到每段话都要理解透彻。大家可以根据我在研究所的课程录音,同时对照《略论》原文学习,这样才会吃得更透,记得更牢。

第二步,理解文字开显的义理。因为文字是表法的,是载道的,其中蕴含着无量法义。我们不仅要理解文字本身,更要认识文字开显的佛法义理,认识每个环节的修学原理和彼此关系。

第三步,依法解决人生问题。每部经论都是围绕若干问题展开,所以,学习中要有问题意识,要围绕问题来理解,而不是埋头苦学,却不知学了究竟用来解决什么。《菩提道次第论》每一部分的内容,都是说明某个问题,然后提供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或解决方式。如果脱离实际问题,所学就会抽象而空洞,就是干巴巴的说教。但我们结合自身问题来理解,就知道,这些道理都是围绕人生或修行的某个问题来说的,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然后再去思考,《菩提道次第论》对这个问题的说明是否合理,是否让我们能发自内心地信受。如果仅仅觉得祖师那么说,姑且一听,这种接受是没有力量的。唯有反复听闻,不断思维,直到内心完全确认,法才能对我们产生作用。

比如念死,论中提出三点。一是死亡必来,二是死期不定,三是死时除佛法外余皆无益。我们依此思考,看看是否还有疑问。若有疑问,就有针对地予以解决,包括佛法所说的无常、无我、涅槃寂静,都要一一思考。无常,是不是真的无常?当我们通过观察发现,世间确实找不到任何常的东西,这个无常观才会变成自己的智慧。

否则只是书本上的,好像也知道,但终归隔了一层。就算把三藏典籍背诵下来,如果不去运用,和人生究竟有多少关系呢?所以,需要通过思考来消化。思考到确信无疑之后,才会产生胜解,也就是坚定不移的信解。在佛法修行中,胜解行地是一个重要阶段,资粮位、加行位都属于胜解行地。

第四步,将佛法观念落实于心行,成为自己的认识、自己的观念。这需要有一个磨合的过程。每个人都不是一张白纸,而是有自己的观察方式和处理习惯。这种习惯来自无尽生命的积累,具有强大的惯性。我们虽然学了一点佛法,但只是在概念阶段,尚未形成心行正念。这就需要通过修行来解决,一方面是摆脱不良串习,一方面是培养正确观念。这两种修习要轮番进行,在反复摆脱和培养的过程中,使佛法正念逐步取代原有串习。

第五步,以正念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已具备相应的佛法正见,懂得如何从佛法角度看待问题,接着还要学会运用。面对每个问题,在第一时间,就要以正念而不是固有习气对待,使错误观念没有活动机会。只有这样,心才能进入和解脱相应的轨道,否则就是和轮回相应的轨道。这两条路非此即彼。如果选择解脱,就要不断培养并加强正念。开始时,正念就像婴儿一样,虽已出生,但还需要精心呵护,不然随时会有夭折的可能。建立这样一个修学氛围,也是帮助我们培养正念的重要助缘。如果身处五欲六尘,那些和轮回相应的妄念就会得到成长。在呵护的同时,还要不断运用正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心态的调整,完成生命轨道的改变。

生命轨道,就是我们的心灵轨道。所以,轮回的根源也在我们内心,是代表内心对某种对象的渴求。这种渴求促使我们去追逐,在追逐过程中,渴求又在增长,推动下一轮追逐。因此,每种心念都会发展出不同的生命形态,发展出不同的轮回。不必等到来生才去轮回,现世就已身处轮回。追求权力的人,每天在官场轮回;追求财富的人,每天在商场轮回。从事各行各业,就是在制造各行各业的轮回。唯有依戒定慧解除内心迷惑,才能解除轮回之根。

你的学佛目标是什么

对学佛者来说,什么才是正确的目标?现在到寺院烧香礼佛的人很多,他们也有目标,但这些目标和佛法指引的目标是否一致?同学们通过一年的学习,是否明确自己究竟为什么要学佛?是来增加一些佛学知识吗?是来丰富一下业余生活吗?还是来学习改善人生的方法?如果对目标模糊不清,我们就不知会走向何方,也不知最终会收获什么。

那么,学佛的目标究竟是什么?根据《菩提道次第论》的思路,可分为初、中、高三级目标。

所谓初级目标,就是继续保有人的身份,且是离八无暇(非三恶道、非盲聋喑哑、非世智邪辩、非佛前佛后、非北俱卢洲、非无想天等)、具十圆满(众同分圆满、处所圆满、依正圆满、无业障圆满、无信解障圆满、大师圆满、世俗正法施设圆满、胜义正法流转圆满、正行不灭圆满、随顺资粮圆满)的人身,因为这一身份才能用于修学。这在五乘教法中属于人天乘,在《菩提道次第论》中属于下士道的内容。

所谓中级目标,就是解脱烦恼、解脱生死、解脱轮回,这是佛法的核心所在。佛陀对世界最大的贡献,就是为众生提供了解脱的方法。如果不想解脱,学佛是不可能有深度的,甚至可以说,还算不上合格的佛弟子。关于解脱的修行,在五乘教法中属于声闻、缘觉二乘,在《菩提道次第论》中属于中士道的内容。

所谓高级目标,就是令生命达到究竟的圆满,并帮助众生达成这一目标。成佛不是成就外在的什么,不是得到一种职称或地位,而是成就无限的慈悲和智慧,成就佛菩萨那样的生命品质。这在五乘教法中属于菩萨乘,在《菩提道次第论》中属于上士道的内容。

我们对照一下,自己究竟想到达到什么目标?或者说,现有目标是否与此相应?如果我们学佛的目标不是以上任何一项,显然是错误的定位,需要加以调整。

一个目标、一张地图、一位导师、一群伙伴

学修离不开四个一,那就是一个目标、一张地图、一位导师、一群伙伴。

一个目标,就是解脱。不少人害怕解脱,以为一解脱就无法再过正常生活,就要和这个世界永别。事实上,我们所要解脱的是烦恼、迷惑而非其他。解脱烦恼、迷惑之后,我们才能自由自在,不被轮回所缚,这也是学佛的真正意义所在。进一步,我们不仅要自己解脱,还要发心帮助更多的人走向解脱。

一张地图,就是《菩提道次第论》。这是宗大师为我们提供的,从学佛到成佛的简明套路。其中,对每个步骤解决的重点和所应达到的标准都有详细说明。我在戒幢佛学研究所讲述《菩提道次第论》课程时,对每个步骤的用心原理和修学规则都作了展开说明。只要把那一百多讲课程用心听下来并准确理解,相信大家就能把握佛法修学的基本理路。

一位导师,就是依止修学的善知识。如果你们对我有信心,就老老实实地跟着学。不是我需要你们对我有信心,而是具备信心之后,你们才能和法相应,才能从中真正得到受益。其实,让你们生起信心对我也是一种责任,但从修学需要来说,却是必不可少的前提。阿底峡尊者的弟子们请求尊者加持时,尊者的回答是:“弟子啊,我求你们的信心。”事实确实如此,唯有具足信心的弟子,才有能力纳受上师的加持。否则,就会像《菩提道次第论》所说的覆器那样,即使法雨周遍,也是滴水不沾,空空如也。每天就在自己的感觉中转悠,那是玩什么呢?那是玩轮回,最后辛苦的还是自己。

一群伙伴,就是菩提道上的同修,你们要互相提携、互相促进。我们总在说发菩提心,说要帮助天下众生,这就必须从身边的人做起,对身边的人宽容、爱护、平等、慈悲。如果连周围的人都无法相处,菩提心从何修起?

大众化修学体系的特点

大众化的修学体系,应包含核心要素、修学次第、实践方法三项内容。所以标举“大众化”,其意有二:一是适合所有学人,不论出家在家,不论程度如何,皆须依此修学;二是适用于所有法门,换言之,可与一切法门的修学相融合。

首先,要领明确,且完整、扼要。佛法博大,但核心要素无多,最根本的,乃皈依、发心、戒律、正见、止观五项,仅此便可统摄一切法门的修行。解脱道如此,菩萨道亦如此。不皈依,即无佛子资格;不发心,便无修行方向;不持戒,则无定慧之基。至于正见和止观,一为正法眼目,一为实践方法,更是缺一不可。把握了这些核心,也就把握了佛法修学的基本内容,同时,还能以此对照自身修学是否完备。

其次,次第清晰。次第,即各修学环节的递进关系,同样离不开皈依、发心、戒律、正见、止观这些核心。皈依,是佛法及信仰之根本,因信赖三宝功德而身心归投、依教奉行。又因对三宝品质生起希求,而能发心、持戒、修学。如是,由戒定慧灭贪嗔痴,由闻思修入三摩地,环环相扣,直抵佛道。

第三,操作性强。所谓操作,即依核心要素、修学次第完成佛道修行的具体方法,每一阶段当分哪些步骤进行。一方面,可依此修学实践;一方面,可依此作为检验修行程度的标准。就像社会上有各级质量参数一样,学佛同样要有可供检验的具体指标,如是,我们才知道自己达到什么程度,离目标还有多少距离。

在今天这个盛行快餐文化的末法时代,众生根钝慧浅,心浮气躁,须将佛法以最简明清晰的方式呈现出来,才能适应更多人的实际需求,大众化的意义正在于此。当然,建设大众化的修学体系,并不是对传统宗派的否定。事实上,在树立正见和止观实践两大重点上,仍应沿用各宗之见、之行。只是对之前的皈依、发心、戒律作了特别强调,因为这是一切修学绕不开的共同基础。

把握修学普遍规则的重要性

从弘法来说,过去更多是强调契机。众生根机各异,所以演化出八万四千法门。这固然是顺应众生的需求,但若缺乏引导,也会带来修学上的混乱。在信息闭塞的古代,多数人没机会接触太多法门,且有善知识耳提面命,不致令学人莫衷一是。但在目前这个信息时代,不必出门就可接触三大语系、各个宗派的典籍。如果没有能力抉择,就会目迷五色,无所适从。作为学人来说,往往是根据感觉来选择法门,选择师父。作为弘法者来说,往往也没能力观察对方根机,更没能力从整个修学次第进行引导,只能谈一些个人经验。这种引导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我觉得,首先要了解佛法修学的普遍规则。在这个基础上,才有能力来谈契机。佛法虽有三大语系,种种法门,但都可汇归于解脱道和菩萨道。而菩萨道又是以解脱道为根本,是把自己获得的解脱能力进一步延伸到众生身上。从这个意义上说,菩萨道依然是以解脱为核心,是解脱道的延伸和圆满。

找到这个中心,我们就可找到佛法修学的共同基础,那就是皈依、发心和戒律。无论什么宗派的理论,也无论什么法门的实践,都离不开这些要素。具备这个基础,才能进一步修习正见和止观。否则,就会偏离佛法修行的方向。

比如皈依,为什么整个佛界存在信仰淡化的现象?就是因为对信仰目标认识不足,对信仰动机定位不准。如果三宝在我们内心没有地位,只是当作消遣似地信一信,可有可无地信一信,那佛法是不可能对人产生多少影响,起到多少作用的。所以说,皈依不仅是一个简单的仪式,其本身就包含着修行,是贯穿学佛到成佛整个过程的修行。

再如发心,我们知道佛法是心法,其重点就是对内心的调整。无论弘法、做事还是学习,最终都要落实到心行。这就需要了解心的差别,心的因果,知道哪些心行会导向轮回,哪些心行会导向解脱。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对治,断除和轮回相应的不良心行,发展和解脱相应的良性心行。倘能如此,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能成为修行的组成部分,而不是在凡夫心的轨道中忙一些看似与佛教相关的事,甚至以此增长凡夫心,强化凡夫心。发心就是我们做每件事的动机,这个动机,直接决定了我们所得到的结果。

学佛是要用生命来实践的,而不是说,懂得这个法的知识就行了。必须落实到心行,才会有法喜,才能得到法的受用。我1984年从中国佛学院毕业,之后一直从事教学,对情况比较了解。有些佛学院,法师们教得没劲,学生们听得也没劲。为什么?就是不得受用。

所以,内证才是学修的关键所在。如果停留在书本上,永远都和心隔了一层。尤其当法师的,如果只想着怎么对别人说,只想着怎么说得精彩一点,那是舍本逐末。佛法是究竟解决生命问题的方法,首先自己要用起来,才有和大家共享的意义。

虽然我们发心出家,如果修学不跟上,久而久之,也会陷入习惯性的麻木中。或者忙于做事,只想着怎么把事业做大;或者安于现状,只想着怎么把日子过好。虽然生活方式和在家人有些区别,但从用心来说,和社会上那些忙事业、过日子的人其实是一回事。

如果不是以正确发心做事,不懂得将做事纳入修行,自然会回到凡夫心的轨道。最后也像世人那样,和事业捆绑在一起,做到90岁都不愿放手。其中,有多少是利他的心,又有多少是凡夫的串习?这是我们需要考量,需要反省的。

成佛的第一生产力

在盛行大乘的汉传佛教地区,《普贤行愿品》的流传极为广泛。许多佛弟子都将本品作为日常念诵功课,而寺院晚课的“八十八佛大忏悔文”中,也有一半内容出自本品,以此忏悔业障,扫除修行道路中的违缘。在藏传佛教的修行中,源于《普贤菩萨行愿品》的七支供亦倍受重视,被视为一切法门的前行。所谓前行,即修法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集资和净障两方面。集资,是积累成佛所需的福德、智慧资粮;净障,则是忏悔业障。我们之所以流转生死,正是业力所致。《普贤菩萨行愿品》告诉我们,“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这些无尽生命中造作的罪业,是促使有情流转生死的动力,也是障碍成佛修行的阻力。所以,在广泛积集资粮的同时,必须彻底忏悔业障。

那么,我们如何在短时间内圆满积集资粮,并清除无量罪障呢?汉、藏两地的祖师大德们都提倡依《普贤行愿品》修行。《普贤菩萨行愿品》的核心内容为: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十大愿王。发愿,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我们曾有过这样或那样的愿望,但这些愿力往往现实而渺小。“普贤行愿”所以被称为愿王,是因为每一愿皆以广大无限的发心为基础。“礼敬诸佛”,是以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微尘数诸佛为礼敬对象;“恒顺众生”,同样是以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为恒顺对象。

《普贤行愿品》为《华严经》最后一品。“华严”教法至圆至顿,素被誉为“经中之王”,此无上甚深法门最终也是导归普贤行愿。由此可以看出,十大愿王对于修行的意义极为深远。根据我个人的修学心得,认为本品可以两句话作为总结,那就是“菩提心的无上观修,佛陀品质的临摹方法”。所谓“菩提心的无上观修”,是因为本品乃修习菩提心的殊胜法门;所谓“佛陀品质的临摹方法”,是因为按本品所揭示的法门修行,能指引我们直接通过临摹而成就佛道。若按《普贤菩萨行愿品》着手修学,会发现成佛距离我们并不遥远,而且是切实可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本品是一部教我们如何成佛的宝典。

众里寻他千百度

在今天这个时代,商品空前繁荣。这种繁荣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导致普遍的盲目消费。同样的盲从,还出现在佛教这个业已国际化的“信仰市场”上。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尤其是网络世界的普及,一时间,我们有了过去难以想象的学佛便利。足不出户,即可聆听海内外高僧大德的开示;点击鼠标,即可遍览各宗各派乃至三大语系的典籍。于是乎,许多学人都有条件涉猎种种教法,接触各个法门。

在如此众多的声音中,我们该何去何从?又以什么作为抉择标准?没有相应的信仰素质,是无法作出正确判断的。结果自然是跟着感觉走,或来者不拒,或偏执一端;或上下求索,或固步自封。无论哪种方式,仍是和凡夫心而非正法相应,这就导致信仰的盲目和混乱。

更何况,各宗在传播过程中,为了弘扬的方便,都会立足自宗并强调其殊胜性。当这种方便被无限的扩展后,便会导致自宗的优越感,偏激者还会引发不同程度的排他性。比如部分南传学者不承认大乘是佛说,以解脱为唯一目标;不少汉传行人则轻视声闻教法,以此为不究竟的,不屑修学;至于藏传信徒,多奉金刚乘为至尊,并发展为无限的优越感。这就使得不同语系的佛教各自为政,甚至出现形同水火的极端局面。尤其在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当我们有机会迅速接触三大语系的佛教时,这种冲突显得尤为突出。

即使选择一个宗派后,也难以短时间内把握其要领、次第和操作方法。我们面对的传统宗派,或有庞大的理论体系,如天台、华严、唯识等,不少人穷毕生精力苦读参研,仍感学海无涯,不着边际。另一方面,有些宗派在传承过程中简之又简,如净土宗几乎只提倡一句佛号,禅宗几乎仅强调一句话头。简单固然不是问题,但这种简单若无相应理论认知为背景,便易流于肤浅和庸俗。对学人来说,入门似乎不难,可最初的新鲜过去之后,修行仍是难有着落的。就像目标太小的靶心,没有相当功力,是难以准确击中的。

我觉得,以上问题的共同点都在于,从某个局部而非佛法修学的整体来认识。只见局部,故不知之前缺失了什么,之后又走向哪里。这就有必要探讨佛法共同的建立基础,抉择普遍的深浅次第,及一代教法的权实成分。在此基础上,才能对各个宗派及法门给予准确定位,使学人能依此对照,明白自己处于修学过程的哪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