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传世兵法
12387600000038

第38章 罗马兵法 (1)

处于粗野和未开化状态的原始时代的人的生活,以及他们的交往,城市成为了划分无语言的野生动物和人的首要界限。作为城市,它的共同利益的概念反映在“国家”一词中,即共和国等同于共同的事业。因此,最强大的民族和他们神圣的统治者常常以自己的名字命名新建造的都市,或者扩大别人建立的城市使他们的名字扬名四海,这被他们看作是最高的荣誉。在这个宏伟的事业中,桂冠肯定属于您,至仁至圣的皇帝陛下。

古代的统治者建造的都市寥寥无几,有的同志这一生只建造了一座城市;而真诚的皇帝陛下,您所坚持不懈地建造了无数座城市。似乎不是人们用双手在建造这鞋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都市,而是有神灵在一夜之间建造的。

您洪福万里、谦虚谨慎、生活廉洁、儒雅绅士、崇尚科学,远远超过了历代君王。我们亲眼目睹着您治理国家的硕果和您果敢的风范;我们已经拥有了先辈们曾梦寐以求的、所共同期待的,并祈求千秋万代和无穷的未来。我们可以大声向全世界称道,祝贺我们的国家拥有了这样的福祉,这是唯独人类的智慧才能够获得的,只有上苍的仁慈才能恩赐的福祉。

建造城池是一项艰辛无比的艺术。因为有了您的眷顾,罗马城才有了这个艰辛艺术的见证。遥想当年,这座城市因为有了卡皮托利尼堡垒,它护卫和拯救了公民,所以才有了以后能以更大的光荣和声誉统治起整个的世界的我们。

为了能够圆满完成我遵奉陛下的旨意而撰写的著作,现在我将许多大作家的著述中搜集到的箴言教诲按一定的规程列举出来。它们告知我们捍卫自己的都市,和摧毁敌人的城池的办法。如果我确能以此为众人带来裨益,我将为我所付出的这点微薄之力感到无比欣慰。

如果有天然的、人工创建的、或两者皆有的屏障卫护都市和城堡,那这座都城将坚不可破。

如果城市位于高地,悬崖峭壁,或被大海、沼泽地、河流所包围,这就是天然的屏障在保护它;人工屏障则指壕沟和城垣。有天然的屏障是优越的自然条件,只需明智地选择地形就能保障城池的安全;如果选址在平坦开阔的大地上,那就必须依靠建筑者的才能和技艺了。

许多建立在广阔原野上的古老的城市中的建筑,虽然地理位置不尽理想,但凭借着创建者的努力和才能,这些建筑也成为了不可征服的堡垒。

古人认为,外墙为了避免遭到攻城槌猛烈的撞击,决不能整个建成一条直线。古人常常以凸出的边缘和敌台掩护城墙来奠定垣基,而在各城角上又竖起若干塔楼。如果有人移动梯子或机械想要接近这样的墙体,守城的人不但可以从正面,还可以从多个侧面击溃他们,甚至可以从后部打击他们,就入囊中取物一般。

为了避免城垣遭毁坏,要采取必要的方式修建。城墙之内要筑起间相隔为20英尺两道墙;两道墙之间堆放掘壕挖出的泥土,并将其夯实。最靠外的堡垒的那道墙要稍矮一些,第二道墙要比第一道还要矮许多;台地从城墙开始依照阶梯的样式逐步升高,就像顺着平坦的斜面可以登上最前面的堡垒。

按照这样的方法,因为有大地牢牢地支撑着,任何方法都不能将城垣毁坏;一旦有一种方法攻破了城垣,石块之间夯实了的泥土就充当了一堵墙壁的作用,死死地堵住了进攻者的通道。

在城门上裹上潮湿的兽皮和铁片,以防止敌人放火烧毁城门。后来古人修葺了一道工事,加筑在城门上方并向前伸出。当有人进入城门时可以放下一道用铁环和绳索吊着的闸门,他的功用在于,如果敌人一旦钻进城门就无法在出去。

城门上方的墙要留有孔洞,这是为了在起火之时可以从上面可以朝这些孔洞里倒水,将火扑灭。

又宽又深的壕沟必须加在城市前方,敌人不能轻易将它填满;如果为了防止敌人挖地道,可以将壕沟灌上水,这样的壕沟可以从两个方面阻止敌人从坑道实施偷袭城池的举动:一是壕沟的深度;二是用往坑道里灌满水,将之淹没。

应该采取一切措施防止敌人登上城头,即使是在敌人众多弓箭手的攒射下守城者因受惊而从工事上逃走,敌人的攻城梯已经靠上了城头的情况下。为了达到此目的,让城里的居民储备尽可能多的铠甲和盾是完全有必要的。再沿着城墙边缘拉起用双层草席或者奇里乞亚的山羊皮制成的屏障,以此来阻挡住飞来的箭镞或标枪,即使不能完全阻挡住,也能减少箭镞或标枪飞来的力道,使其就算是穿透了,亦不能伤人。

人民的创造力是无限的,他们还创造了另外一种守城的方法:用藤条等各式材料编织一种叫做“梅塔拉”的筐子,在筐子里填满石块,平时就把它们堆放在两个城垛之间。等到敌人来攻击的时候,计算好时间,只要他们抬脚开始往上爬时,就把这些“梅塔拉”朝他们劈头盖脸砸下去。

守城跟围城一样方法繁多,我不想在这儿赘言,在适当的地方我会介绍给大家的。我现在要指出的是两种实施围城的方法:一种是敌方占有地理位置之便,能够时不时地以突然袭击的形式骚扰被围困者;另一种是被围困者或是水源完全被敌人切断了,或是粮食补给线遭到敌人的破坏,等待他们的只有投降。这样虽然实施起来会有点麻烦,但一旦达成就能省了很多事儿,敌人自身可以什么事情都不做就把对方弄得精疲力竭。为了防止此种情况出现守城之人必须竭尽全力将一切能见之粮食全部运往城里,以使自己拥有尽可能充裕的食物储备,而使敌人不能以战养战——从城外搜刮到粮食,从而在消耗战中使其因缺粮而不得不撤兵。不但是猪,一切不能圈养的牲畜都要杀掉,把肉腌制起来;这样不但可以保证营养的摄入,而且还可以把粮食的消耗减小到最少。在城里还可以养一些鸡之类的家禽,这样做并不需要太大的投入,但这对伤员来说是尤为必要的。有一点要特别注意,那就是马匹的饲料,能运进城的一定的要运进城,不能的宁愿烧掉也不能留给敌人。酒、醋以及各种水果,如苹果也要储备一些,最好是把这些东西集中储备起来。但凡有一点用处的东西都不能留给敌人,就算是宅边的菜园子也要平掉,不给敌人留下任何有用的东西是一件既有利又愉快的事。

假如今天的收成很好,但是却因为没有合理的使用这些粮食,从而导致不能满足人们正常所需,这将是一件非常有害的事。只有在丰衣足食的条件下都能坚持勤俭持家,才能免受饥寒之虞。

守城者在围城之前一般会把普通老百姓从城里赶出去,因为这些人在体质上或是在性别上都存在不足,在战时很难成为军人,如果不那样做的话就很难保证那些保卫城市的武装人员不会有被饥饿拖垮的可能。

应该准备充足的沥青、硫磺、树脂以及被人们称作燃料的液态油(石油),以便在敌人攻城时烧毁敌人的机械。锻造兵器所需的煤和铁以及制作矛和箭的木料也需要提前储备,以备不时之需。除了这些之外,还需要储备石头,应该到江河里去搜集大块的石头,因为这些石块重量大,投掷出去更有杀伤力;所有的城头和塔楼都要储备一定量的各种各样的大小石块。小块的石头可以用投石带、棒投器一类的机械抛射出去,也可以直接用手投掷。稍微大一点的石块就只能用弩炮发射出去了。更大块的石头可以将它们堆在胸墙边,一旦敌人来进攻,就把它们从城头推下去,这样不仅能杀伤敌人还能砸坏他们的攻城机械,一举两得。

要准备好制作大轮子的木料,或者直接就把木材锯成一段一段的圆柱形的滚木。为使它们更好的滚动,轮子和滚木一定要做得特别光滑,这样,当它们突然顺着斜坡飞快地滚下去时,敌人通常都会大吃一惊(他们的战马也会因此而受到惊吓)。

手头应该常备充足的木头、木板和各种尺寸的铁钉。要知道,对付机械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比别人更好的机械,因此我们必须要随时准备好另外的机械,尤其是当我们被逼无奈要在很短的时间里去增筑城垣和加大城垛的高度时,这些机械的作用就更加凸出了。只有灵活地运用这些机械,敌人的活动碉楼才能无法靠上城头,更无法由此而攻破城防。

应该竭尽全力地储备尽可能多的绳索,如果没有绳索,各种弩炮以及其他的投射器具将没有用武之地。如果绳索的储备不是太充足,那么马鬃和马尾毛也是可以发挥一定作用的,还有女人的头发,这一点是以前罗马处于困难境地的经历证明了的。当年卡皮托利尼被敌人团团围住,弩炮、投射器之类的武器因为频繁地使用而使绳索损坏了,但是绳索的储备已经耗尽了。于是乎,城里的主妇们纷纷把自己的长发剪掉,送给正在前线浴血奋战的丈夫,弩炮、投射器修复了,敌人的进攻最终被打退了,灰溜溜地脱离了战斗,城市得救了。这些矜持端庄的女人宁愿剃光头,和自己的丈夫自由而快乐地生活,也不愿意保留一头秀发却被敌人奴役。还应该储备一些兽角和生兽皮,这些东西可以用来制造铠甲和各种机械设备,在战时,万一这些机械损坏了,只要有这些材料,也可以很快修复。

稳定的水源对于一个城市的防守意义非凡,如果一个城市能在其城垣之内找到取之不竭的水源话,那么它便拥有了巨大的优势。如果没有这样好的运气——在城里找到取之不竭的水源,那就必须要在城里掘井了,甭管掘多深都得掘,这是必需的,然后用绳子和木桶汲水。

城市所在的环境并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如果城市位于干燥的地区,四周又有山冈和悬崖环绕,这个时候,驻扎在山冈上的军团就必须要到城市之外或是到山下去寻找水源了。这就需要必要的掩护,需要从城楼和塔楼上用弓箭掩护取水的人,以保证他们能够不受制约地向相城里送水。如果水源地位于弓箭的射程之外话,只要它还在城市所在的这个山坡上,就需要在送水的路上适当的地方设置小型工事,人们通常叫它“堡垒”,在堡垒里面要配备一定量的弩炮和弓箭手,以保卫水路,防止敌人来抢水破坏水路。

除此之外,所有的公共建筑都要像大多数私人房舍一样建造蓄水池,以便在雨天时收集、储备雨水。处于围困中的人们的要求是不高的,只要很少的一点水,他们也就很满足了。

十一

假如城市位于滨海地区,而城市内又缺乏食盐的话,就需要把海水灌满盘子和其他器皿。这样经过太阳一晒,当海水消失以后留下的就是食盐了。如果因为敌人的阻拦而不能接近海边,在战时这是很寻常的事。如果这样的话,也不是没有办法可想,还可以用淡水冲洗那些因暴风雨而由海上推到岸边来的沙子,等水在阳光下蒸发以后,留下的也是盐块。

十二

假如决定要攻击城市或向工事发起攻击,这种略带点悲壮的战斗对于双方来说其危险性是没有差别的,单从流血的程度这一点来看攻的一方付出的会更多些。

进攻一方首先要把准备突入城内的部队排好阵势,把各种各样的能够使守军感到恐怖害怕的机械设施都在阵前一一排列开来,以求毕其功于一役。这必定会使战场的气氛更加惊心动魄,真所谓鼓声、号声、呼喊声声震天。这时真的被吓倒的仅只是一些初次上战场对这气氛不适应的人,假如在阵地上有很多这样的新手,他们摄于敌人的威势不敢进行斗争,哪怕就是有那么一瞬间的被吓倒,敌人就完全有可能趁势把云梯架上城楼,并借此突入城内。而第一次的攻击如果被斗志旺盛且作战经验丰富的守城人挫败,那这无疑是对守城人的一种鼓舞,他们必定会勇气倍增。如果这样的话,制造恐怖的气氛也就不会有太大的作用了,这时一切就需要靠实力、各种技艺和指挥艺术来硬碰硬地决定胜负了。

十三

这个时候,各种各样的攻城器械涌向城边,比方说什么龟背车啊、攻城槌啊、镰钩篙啊、带顶通道车啊、栅栏车啊、舟魳车啊、碉楼车啊等等应有尽有。

接下来我将要对这些攻城器械做个详细的介绍,包括它们的构造、用途以及缺陷。

十四

制作龟背车的主要材料是长方木和木板。当然因为木料易于着火,所以为了避免着火,在器械的外部需要蒙上用生兽皮、山羊毛织的奇里乞亚地毯,或者是一块一块缝制而成的盖布。在车顶盖的下面安放着镰钩篙,因在篙的一端扎有一个弯弯的像镰刀一样的铁钩而得名。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在攻城时把城墙里面的石头钩出来。如果在篙头上安装一个铁制成的头,这篙头就成了攻城槌,之所以称其为攻城槌而不是别的,大概是因为它有一个“铁头”吧,用这“铁头”可以去摧毁城墙;在使用时,首先要像大公羊决斗时那样,先朝后退走几步,然后使劲地向前冲撞过去。

龟背车之所以得到这个名字,不单是因为其外形像乌龟,它不时把脑袋伸进伸出的,活脱脱的就是一个乌龟头。它先向后退几步,然后又载着攻城槌迅速地向城墙撞击。

十五

“攻城车”古已有之,人们现在称其为“卡乌齐”。这种机械和龟背车一样也是由木料制成的,只是它所用的是轻木料,它的长宽高分别为16英尺、8英尺和7英尺。在它的顶部,不但要用木板加固,还要在木板外面辅以双层的树枝,两侧也要和顶部一样。这样可以在遭到敌人攻击时,不易于被石块和长矛穿透。在最外层还要包一层潮湿的、刚刚剥下来的兽皮,抑或是用碎布片做成的覆盖物,这样就能有效的抵御敌人的火攻。当我们能够集中大量的“攻城车”攻城时,就需要拍成一定的阵势,在这些阵势的掩护下,攻城者可以从容地靠近城墙、拆毁城墙。

“活动挡箭牌”是一种外形像拱门一样的设备,主要也是用树枝编织而成,在树枝之上再覆盖一层奇里乞亚山羊皮毯或者兽皮;“活动挡箭牌”是靠三个不大的轮子——两个在前,一个在后——滚动前进的。有了这三个轮子,它就可以别的车一样自由行驶了。攻城者站在它的后面,在它的掩护下接近城墙,然后把守城者赶下去,以争取有的时机顺着攻城梯爬上城楼。箭和矛一帮都是从城垣上或投、或射过来的;靠着城垣用泥土和木头建筑土堤,层层垒高接近城楼。

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