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项羽平日杀人不眨眼,却是个非常恋故土的人,还挺虚荣。看到秦朝宫室都被烧得残破不堪,加上有些水土不服,思乡心切,就说:“在外发达了不回乡,就像穿了好衣裳在夜里走道,谁知道你啊?”
那人听了,竟当着项羽的面儿说:“人家都说楚国人像猴子戴了人的帽子,我还不信呢!今日看来,果真如此。”真是应了那句老话:祸从口出。项羽一听,立马就把那人扔进锅里活活煮死了。
自古就有“伴君如伴虎”的警言,凡是有点脑子不想寻死的,意见不被领导采纳也只背地里发几句牢骚嘟哝两声。谁人不知这位项羽的脾气!但项羽之所以成不了大事,坏也坏在这脾气上。人被煮了,虽解了一时的气闷,却失了秦地的民心。先前刚遭受楚军劫掠的当地人还没从噩梦中醒来,又听说了这件事,对项羽当真失望到了极点。
人人心中有杆秤,对照先前刘邦在时的情况,都巴不得我们这位和蔼可亲的沛公再回来(区区一个“约法三章”就让老百姓这么挂念,可见宣传的重要性),但慑于项羽的霸道,除了这位敢当面骂他是猴子的“壮士”外,再没人敢去寻晦气。
贵族的傲慢在项羽和项梁那儿是很清楚明白的。这种傲慢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就是可怕的愚蠢的屠杀。贱民,轻贱平民的生命是贵族傲慢的表现。轻贱士兵的生命如出一辙。看看项羽,起兵之初攻襄城,襄城坚守不下。攻克以后,他做的事情是泄愤屠城;攻城阳,又是“屠之”,这次刘邦也有份,可以理解——他做不了主;在新安,项羽在夜色中将投降二十万秦军士卒全部坑杀。这不仅表现出项羽的残忍、傲慢、贱民的贵族性格,同时也表现出项羽的“无取天下之虑”。面对二十万投降的秦军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不知道如何安抚士卒,安定军心,结果是一杀了之。
如果是刘邦,他会坑杀秦军吗?肯定不会。事实上刘邦入关后一直在做安定民心的事,比如与秦人“约法三章”,还军霸上,甚至对秦人送来的酒食也是不收,秦降王子婴也没有杀。
在没有主义的年代,他也有个人性的问题,杀俘虏,焚烧宫室,掳掠妇女,烹人,等等,这些个做法同样是被唾弃的行为,看看项羽做起来真是得心应手。
像王陵,人家不愿追随他,结果他将人家的老母扣为人质,老母被逼自杀。人家老母自杀也就罢了,他还将人家老母烹了!可谓没有人性!结果硬将王陵逼到刘邦的阵营里,死心塌地地跟刘邦走了。三国的曹操做过这样的事,他将徐庶老母接进曹营,可他是善待之,哪敢烹啊!
他的这些个作为和刘邦的作为形成鲜明的比照。看看后来刘邦定三秦多么轻松就知道项羽是多么的失策甚至愚蠢了。秦降王子婴被项羽给杀了,干脆得很,接着就是火烧秦宫室。虽然烧的是秦王宫殿,但这把火无异于点在了秦人的心上,让人心寒。
做了汉王,心有不甘
把咸阳城翻了个底朝天之后,项羽就派人回去向怀王报告破关入秦的情况,并请示下一步的工作。实际上,与其说是请示,还不如说是暗示:事儿给你办完了,也该拿报酬了。按当时的情况,就到了论功行赏的环节了。
怀王倒挺明白,来了一句:“就按原来约定的办吧。”是啊,事先不是都说好了吗?谁先进咸阳谁就是大王。
按理说这也没啥好编派的,但项羽想到,当初怀王不肯让他和刘邦一块儿西进入关,却把他支使到北边去救赵,结果影响了入关的速度,落在了别人(刘邦)的后面,这明显是给小鞋穿的意思(就算怀王当初没这意思,也无法跟这暴脾气的项羽解释),所以,一听怀王是这句话,立马就变了脸。此后逢人便说:“怀王也是我叔父项梁捧上去的,他有什么功劳,凭什么主持定约!”
换了别个莽夫,嘴上出出气,旁边再有个劝的也就过去了;项羽可不这么简单,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我自己来封,顺便也把你这怀王一并请了去。于是,给怀王一个徒具虚名的尊贵称号叫“义帝”,实际上并不听从他的命令,打算自己称王。
这一天,一干将相被召集起来,听说是论功封王,大家都挺纳闷儿,怀王怎么变成义帝啦?项羽也不含糊,对诸将说:“天下发动起义之初,暂时立诸侯的后代为王,为的是讨伐秦朝。然而身披坚甲,手持利兵,带头起事,暴露山野,三年在外,灭掉秦朝,平定天下,全靠各位和我项某人的力量。义帝虽说没有什么战功,但分给他土地让他做王,本来也是应该的。”
诸将一听,知道这里面有鬼,但人人得封有赏,加上项家的势力,也就乐得顺水推舟了。于是都说“好”。刘邦此前指望怀王能主持个公道,可眼前到了这分儿上,虽然心中有气,也只能忍了。
因此,公元前206年的正月,项羽分封天下,立诸将为侯王,并自立为西楚霸王,统治梁地、楚地的九个郡,建都彭城。
实际上项羽也不是毫无忌惮,你想啊,天下谁不知道是刘邦先入关中,尽管他和刘邦在鸿门宴上已经和解了,但真若违背当初的约定,诸侯还不造反啊!于是暗中就和范增商量。范增建议:“巴、蜀两郡道路险阻,秦朝流放的人都往那儿发配。况且巴、蜀也算关中的地盘,把他封到那儿去,也不算违背约定。”于是就封刘邦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区。又把关中分为三块,封秦朝三名降将为王以阻断刘邦的东出之路。
经鸿门宴一劫后,刘邦对张良的感情那是增进了不少,自己做了汉王,自然也亏待不了他,赏了黄铜百镒、珍珠二斗。张良把它们都送给了项伯。上次脱险,多亏这位有情有义的大哥赶来报信,刘邦也多了个心眼:何不借此机会,再请他多要点地盘?于是又让张良送去厚礼,请这位亲家帮忙,代他请求汉中地区。有这位项羽的叔父出面,事情当然顺利。就这样,巴、蜀、汉中之地尽归了刘邦,都城建在汉中南郑。
为了便于后面叙述方便,在此先把所封诸王的情况说说:
项羽把关中分为三份,封给秦朝的三个降将:章邯为雍王,建都废丘;司马欣为塞王,建都栎阳;董翳为翟王,建都高奴。又封楚将瑕丘申阳为河南王,建都洛阳。封赵将司马卬为殷王,建都朝歌。把赵王歇改封到代地为代王。封赵相张耳为常山王,建都襄国。封当阳君黥布为九江王,建都六县。封怀王的柱国共敖为临江王,建都江陵。封番君吴芮为衡山王,建都邾县。封燕将臧荼为燕王,建都蓟县。把原燕王韩广改封到辽东为辽东王。韩广不听,臧荼就率军去攻打,在无终把他杀了。项羽又封给成安君陈余河间周围的三个县,让他住在南皮县。封给梅鋗十万户。
按照项羽的原则,大家都是有功之人,封赏上也大同小异,如此封赏是最公平不过的。这样一来虽然从战略态势上形成了春秋以前“天子居中,诸侯拱卫”的分封格局,对项羽控制全国有利,但他显然忽视了人是世间最复杂动物的这一理论,为自己的最终败亡埋下了隐患。
回国风波
上一次在鸿门宴,刘邦惊险脱逃,气得范增大骂粗口,项羽也因此对刘邦有了点清醒的认识,虽封他为王,却坚决不让他离开咸阳。张良身陷敌营,也一筹莫展。左思右想,只好求别人帮忙,这个人就是陈平。
陈平是西汉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少时家中十分贫困,可他又偏偏喜欢读书,尤其喜欢黄帝、老子的书。他哥哥见他喜欢交游读书,便承担了家中的全部劳动,使陈平有时间出外游学。
有一年正逢社祭,人们推举陈平为社庙里的社宰,主持祭社神,为大家分肉。陈平把肉一块块分得特别均匀。为此,父老乡亲们都竖起了大拇指:“陈平这孩子分祭肉,分得真好,太称职了!”陈平却感慨地说:“假使我陈平能有机会治理天下,也能像分肉一样恰当、称职。”
后来陈胜在大泽乡起义,立魏咎为魏王。陈平便辞别兄长,前去投奔魏王。后又转入项羽手下做谋士。但项羽似乎只喜欢重用像他一样的肌肉男,而对陈平这样的白面书生,则总提不起兴趣,所以陈平一直未受到重视,郁郁不得志。
就在这样的低谷时期,上天安排他和刘邦相遇了。那次鸿门宴上,他第一次见到了刘邦,尽管刘邦宴席上的表现并非能让所有人都感到满意,却令陈平耳目一新,并认为他将来必成大器(莫非陈平也会相面)。
于是,才华横溢的陈平就处于“身在楚营心在汉”的矛盾之中了。正在这时,刘邦被项羽困在了咸阳,相当于是软禁。一筹莫展的张良决定孤注一掷,暗中去找陈平。
没想到两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临别,张良直言来访的意图,陈平思考片刻后,计上心头:“要从项羽身边救出刘邦,首先要‘调虎离山’,必须让范增离开项羽几天,不然怎么也不行。”
第二天,陈平设计:请项羽给楚怀王上义帝的尊号,送他到郴州去养老,这样项羽就可以此号召天下了。陈平的话,正合项羽的意。不久,范增上朝见项羽,项羽便对范增说:“天无二日,民无二主。”
接着,把陈平的话变成自己的话说了一遍,说是自己想起来的,范增立即附和说:“大王,这事儿还真得解决,宜快不宜迟。而且,这事儿还就得我去。”
范增毕竟也是谋士,临行前向项羽提出三件事,第一件就是不能让刘邦回到汉中,项羽答应后,范增才走。
陈平估计范增走远了,就趁着早朝奏上一本说:“刚安定下来,必须节约。现在诸侯们聚集咸阳,每路兵马都不下四万人,军粮的负担极重,若不赶快让诸侯们回国,恐怕老百姓就负担不起了。”
项羽一听,大吃一惊,马上传旨:天下诸侯,路远的给十天期限,路近的给五天期限,在限期内做好回国的准备。于是到了四月份,各路诸侯在项羽的大将军旗帜下罢兵,回各自的封国去。而唯有刘邦仍留在咸阳,陪王伴驾。
项羽扣住刘邦,也在陈平的意料之中,陈平趁各路诸侯返国的机会,授意张良,使用声东击西的计策。于是,刘邦依张良之意上表,向项羽请假回故乡沛县省亲。
项羽犹疑不决,张良故意说:“不能叫刘邦回乡取家眷,不然他也许就在沛县称王了。您不如派遣他带着残兵败将回汉中去,再派人去沛县取他的家眷做人质,好教他规规矩矩做人。”
陈平乘机上奏:“陛下既封刘邦为汉王,也已经布告天下,臣民共知,却不让他上任,恐怕不足以取信天下吧。人家也许会说,陛下一登位便说假话,那以后执行法令,也会阳奉阴违了。不如听张良的话,把刘邦的眷属当人质,留在咸阳,遣他回汉中去,这样既可以保全信用,又可以约束刘邦,这不是两全其美吗?”
项羽想了很久,同意了。刘邦心里欢喜无比,回营后立即拔寨起程。陈平出的声东击西的计策救出了刘邦,不仅保住了刘邦的性命,更为刘邦日后东山再起赢得了良机。
刘邦终于可以前往封国了。但张良却因为韩王成的事情,不能和刘邦一同到封地去,送至褒中便回去了。
韩王成是怎么回事呢?这话要从头说起。
在项梁拥立楚王的后代楚怀王的时候,燕国、齐国、赵国、魏国都早已自己立下了国王,只有韩没有立下后嗣。刘邦到了薛地,会见了项梁。张良本是韩国人,家中五代为韩相,对韩王的忠心,在其倾尽家产行刺秦王的事件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张良便抓住这次机会,劝项梁立个代理王,并推荐了韩成。项梁觉得有道理,便派张良去找韩成,把他立为韩王,想以此来占据平定原韩国的土地。
项梁在定陶战败而死,韩成投奔了楚怀王。沛公带军队进攻阳城时,命张良以韩国司徒的身份降服了韩国原有的地盘。
刘邦从洛阳向南穿过辕山时,张良随韩王率兵跟从沛公,攻下韩地十余座城邑,击败了杨熊的军队。刘邦于是让韩王成在阳翟留守。
等到项羽封诸侯王的时候,韩王成却没被派到封地去,而被改封为列侯。表面的原因是韩成没跟随项羽征战,所以没有战功,实际上是因为张良跟随刘邦的缘故。
这张牌不得不打
项羽派了三万士兵随从刘邦前往南郑,楚国和诸侯国中因为敬慕而跟随他的就有几万人。其中就有后来大名鼎鼎的淮阴侯韩信。
韩信年少时代的生活已无从说起,只知道自小父母双亡,连为母亲下葬的地皮都没有,最后只得埋在荒草萋萋的高冈上。
父母都没了,家里自然贫困。但韩信却喜欢读书,熟演兵法,可谓胸怀大志,但也好逸恶劳,基本上没什么生活来源,不得已时就到熟人家里吃口闲饭,有时也到淮水边上钓鱼换钱。这样的生活状态,甭说当时的街坊邻居看不起,就算搁到现代,也是要遭人白眼的。
有一次,一群恶少当众要羞辱韩信。一个屠夫斜眼瞧着他:“看你长得又高又大,还喜欢带刀佩剑地耍酷,其实是个花架子,孬种!”
看韩信并不理会,屠夫又挺过胸脯:“有本事的话,拿剑往爷爷这儿刺;如果不敢,就从我裤裆底下钻过去!”
韩信自知形单影只,硬拼肯定吃亏。于是,当着许多围观人的面,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
可以忍受胯下之辱的小人很多,可以忍受胯下之辱的大丈夫,却只有韩信一个。
韩信忍受了胯下之辱,后陈胜、吴广起义反秦,他便去投靠了赵王陈余。但见陈余碌碌无为,不能成大事。在巨鹿之战时,跟随了项羽,此后数次向项羽献计,均未被采纳。
他见在项羽手下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便在刘邦入蜀之际前去投靠。
队伍从杜县往南进入蚀地的山谷中。刘邦想起张良临走前,曾劝他把所经过的栈道都烧了,于是等军队一过去,便将陡壁上架起的栈道全部烧掉。一来向天下表示不再回来的决心,以此稳住项羽那颗易怒的心;二来也可防备诸侯或其他强盗偷袭。
刘邦在开始之初,虽然暂时委屈地接受了项羽册封的刘邦,火烧栈道,信誓旦旦地说永不逐鹿中原了,殊不知刘邦就是在韬光养晦、养精蓄锐,等待一举击败项羽的那一天。
经过长途跋涉,浩浩荡荡的队伍终于到达了南郑。一帮大兵背井离乡,怎能不想家呀,于是夜夜唱起思乡的歌谣,日日盼着东归的一天。
作为新人,韩信又没啥背景,就先在大将夏侯婴手下办事,当仓库管理员。
韩信千里迢迢来投汉王,仅仅当了个粮仓管理员,心中很是不满,常常爱发牢骚。
有一天,他与其他十三位同事喝醉了酒,指着外面说:“人人都说汉王英明,我看根本不是这么回事。”不料被人听见报告了刘邦。
小小库管竟敢非议大王我,统统拉出去斩啦!刘邦也不是吃素的,堂堂“关中王”,哪能让人背后说闲话。于是就要将这十四个喝醉酒的人一律处死,并派夏侯婴做监斩官。
夏侯婴将这十四人押赴刑场。说来也怪,明明是韩信惹出的祸,竟先杀了其他十三人,罪魁到最后才杀。不过或许也正因为如此,韩信才有机会理清思路,进行最后的申辩。
当被提去杀头的那一刻,韩信突然狂呼道:“汉王不是想得天下吗,为何杀壮士?”
夏侯婴一听,马上命令停止斩首,一看是韩信,就跟他聊起来了(原来刑场也是谈心的好场所)。一番沟通之后,夏侯婴对韩信佩服得不得了,立即就去报告汉王,建议重用韩信。
刘邦听了夏侯婴的建议,就做了个顺水人情,免去了韩信的死罪,封韩信为治粟都尉,也就是粮仓总管,而不是原先的管理员了。
只要是金子,到哪儿都发光。这话放在韩信身上绝对正确。没过几天,韩信就被刘邦身边的红人萧何给相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