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中国向何处去
12415500000012

第12章 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奇迹的解释(9)

而根据孙致陆对中国1990-2003年数据的研究,物质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最高的,达到84.13%,这与这一期间主要通过固定资产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的现实是相符合的,即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是粗放型的。而人力资本对GDP 的影响率和贡献率分别超过了就业人口数量对的影响率和贡献率0.26 个百分点和2.61 个百分点,说明了1990~2003 年期间,就业人口整体劳动素质的提高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是要大于就业人口数量增加所起到的作用的。他还得得出结论, GDP 关于人力资本的弹性系数达到了0.4101,也即用来计量人力资本变量的从业人员受教育平均水平每增加1个百分点,GDP 会随之相应地增加0.4101 个百分点,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为明显。

总之,中国30年高速增长的最重要的动力来源因素,除了前一研究报告分析的政治上放弃革命和阶级斗争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在重新认识人类行为物质利益激励机制的前提下,更为重要的是放弃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进行市场化方向的改革,发挥市场机制在激励和调节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并且在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对个人财产和其他要素参与分配的权利逐步给以了承认和保护,快速地发展了个体和私营经济。从而,激励了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竞争带来了各方面的效率,而且劳动力和要素的流动释放了结构转型的增长力量,并且所有制和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也使规模经济、分工专业化及人力资本积累等因素对增长的贡献增加。如果没有这样的历史性的经济改革,可以说,根本不可能获得中国30年的发展奇迹。改革开放前传统经济体制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时代的经济发展是不可回首的,想退回计划经济和一大二公的体制去,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没有出路,我们的现代化也根本不可能实现。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有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

2、周天勇:“计划经济困境与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学习时报》,2008年9月22日;

3、周天勇:“传统所有制的困境与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选择”,《理论动态》,2008年9月20日;

4、国家工商总局网站。

《中国向何处去》研究报告之四--现代化的动力:对外开放推动的经济增长

周天勇

摘要:本研究报告着重讨论了30年来的对外开放对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推动效应。对外开放,引进了我们需要的资金;引进、学习、吸收、消化了国外的科学技术,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技术的再创新;也使我们学习和借鉴了国外先进的管理知识和经验,以及现代的企业制度;而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沿边内陆开放,形成了我国全面开放的格局,这些开放地带和这种开放格局,使我们内生了新的体制机构和新的生产力增长点;在经济增长的因素中,通过加工出口贸易,我们将数亿剩余劳动力这样的劣势转成了劳动力资源丰富这样的比较优势。这样一些对外开放的方面和内容,是30年来强劲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对外开放中出现的这样和那样的问题,我们需要历史、客观、符合规律、动态地看待。需要指出的是,对外开放的利,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发展中国家,远远大于弊。退回去,重新闭关锁国是没有出路的,也是根本行不通的。

关键词:对外开放  闭关锁国  经济增长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不论每一个国家是否愿意,经济的全球化似乎势不可挡。从历史上看,那些适应经济在世界范围内分工、协作、合作的国家,在其对开放中获得了利益;那些将自己封闭起来,则较少地获得世界技术进展的扩散效应,不能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不能在全球分工和协作中获得自己应有的利益。当然,在全球经济中,一个国家经济实力、技术水平等等因素决定着其在全球分工中的主动程度和被动程度;然而,对外开放,主动参与和应对经济的全球化,应当是每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和策略。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国后到1978年,政治上,先是与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后陆续有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与中国建交,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席位被恢复,后来又与日、美等国建立外交关系。但是,从经济上讲,中国对外关系中,只是与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苏联联系较多,后来因中苏关系恶化,经济和技术交往也趋于停止。1978年,中国出口、进口、进出口总额分别只有97.5亿美元、108.9亿美元和206.4亿美元,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为9.7%,一个占世界近1/4人口的大国其进出口贸易总额居世界第29位,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只有0.8%。在对外经济关系上,基本处于封闭状态。

当然,解放初帝国主义各国,以及有关国家对中国的孤立和封锁,与苏联政治经济以及东欧互经会各国关系的破裂等等,是中国无法开放的一个原因。但是,不能不承认的,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在经济发展的对外关系上,由于阶级斗争意识的主导,我们怕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打交道;由于将翻译学习外国科学技术,看成是走白专道路,甚至被认为是敌特分子,在科学和技术的对外交流和学习上也将自己封闭了起来;而从中国公民出国及国外人士访问看,受到严格控制,中国大多数群众不知道世界各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到了什么程度,当时都自信地认为,只有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蒸蒸日上,而资本主义国家危机四伏,世界上有2/3的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需要中国人民去解救。这样的封闭的对外经济和科技交流的意识形态、锁国心态和孤立关系,使我们没有在主动参与世界经济分工协作中获得利益,也没有赶上世界科技进步的步伐,结果致使我们的经济在封闭中越来越落后,科学技术水平方面大大落后于韩国等新兴国家二十年左右。

1978年后,邓小平同志讲,“我们总结了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同时,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党和国家将对外开放确立为基本国策,我们从引进外资、建立特区、实施沿海对外开放战略等等方面逐步进行了对外开放,强劲地推动中国的经济增长。

一、允许境外资本流入的增长效应

发展经济学家经过研究证明,资本投入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发展中国家要大于发达国家;资源配置效率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发达国家要大于发展中国家。因此,对于较为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以技术进步为核心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相对较小,而资本投入的增加则成为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源泉。

贫困恶性循环论认为资本稀缺是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1953年,美国经济学家R.纳克斯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一书中提出,发展中国家在宏观经济中存在着供给和需求两个循环。从供给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能力,低储蓄能力引起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形成一个循环。从需求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购买力,低购买力使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又形成了一个循环。两个循环互相影响,使经济情况无法好转,经济增长难以出现。贫困恶性循环有两方面含义:(1)资本缺乏造成了低水平的供给,又造成了低水平的需求,突出了资本在消除经济停滞、促进经济增长中的特殊地位。(2)第一个循环侧重资本存量、收入和储蓄之间的关系,第二个循环侧重市场容量、收入和投资之间的关系。把两个循环联系起来可看出:即使有了投资引诱,也缺少储蓄可以用来投资;同时,即使有了储蓄,也缺少投资引诱足以消化储蓄。因此这两个循环很难打破,更难由向下的循环转变为向上的循环,发展中国家的长期贫困、长期经济停滞的局面难以改变。“贫困恶性循环论”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前景抱相当悲观的态度。中国在1978年时,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和和引进外资,也存在着贫困的恶性循环。

1978年时,中国资本积累与当时96259万人口的规模相比,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规模全部超不过5000亿元人民币,人均资本积累只有520元。在改革开放后,我们摆脱了贫困的恶性循环,除了得益于中国居民高储蓄习惯和政府动员和集中资源的能力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大规模引进外资,用国外直接投资来推动经济增长。

利用和引进外国资本,对中国的直接经济作用有二:一方面是提供外来的储蓄来源,从而促进国内投资。由于国际资本的净流入是用于进口中间投入品、机器设备和先进技术的,因此引进外资可以达到一举两得之效果。1979年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的诞生,开辟了中国利用外资的新纪元。但是最初5年,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十分有限。每年批准的项目仅有300多个,年均实际投资金额不到6亿美元。改革开放的历程大大改写了这一纪录。30年来,为了弥补国内资金、技术、设备、管理以及人才方面的不足,利用外资迅速进入扩张时期,而且外资进入领域不断拓展,贡献也不断提高。1979-2007年,中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7602亿美元,平均每年262亿美元,2002年以来利用外资一直居于世界前三位。2007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748亿美元,1983年为9.2亿美元,年均增长20.1%。另一方面是提供外资支付手段(即外汇),从而保证进口。1978年末,我国外汇储备只有1.67亿美元,到2008年12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1.95万亿美元。

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2007年全国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管理基本情况为,截至2007年底,中国实有外商投资企业28.62万户,比2006年增长4.14%;实有投资总额达2.11万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23.5%。外商投资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实有户均注册资本高达403.67万美元。

利用和引进外资的长期结果,是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建立国内生产部门,提高收入水平、出口水平和国内储蓄水平。从中国成功的外资引进看,产生了多方面的经济效应:(1)由于引进外资建设技术先进的工业部门,使国内经济结构逐渐得到成功改造,为替代传统出口产品,增加出口打下了基础。(2)随着先进技术和设备不断增加,规模经济效应逐渐明显,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间接地刺激出口。(3)外资的引进,促进经济发展,使国民收入提高,引起国内人均储蓄能力提高,而国库财政收入的提高也将提高公共储蓄能力,从而整个国家的总储蓄水平趋于上升。上述第一、二两方面的效应增加储蓄,缩小了中国改革初国民经济储蓄的缺口。

对于中国外商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马宇(1998)以1997 年为例,在不考虑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提高影响的条件下, 中国1997 年8.8 %的经济增长率中,外商直接投资所起的推动作用至少在2个百分点以上。赵晋平(2001)利用计量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983 - 1999 年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 %,GDP 增长0. 286 %。

二、技术引进与经济增长

技术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因素之一。现代经济发展证明,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随着工业社会的深化,技术进步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一个长时间的中跨度中看,世界经济的竞争不再是资源、资本、市场和国土的竞争,而是技术的竞争。因此,虽然在发展之初,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技术因素,但是,对于中国来说,一是建国30年中由于轻视科学技术,忽视甚至敌意知识和知识分子,将技术人员和专家当作走“白专”道路的对象批判,中国科学技术落不仅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也落后一些发展中国家,到文化大革命后期,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4%左右。迅速加快技术进步,对于保证和促进经济增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二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发展的进程,资本的贡献率将逐步下降,而技术对增长的贡献率将日益上升,特别是在节能减排、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等方面,以及在东部发达地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率将越来越大。

改革开放后,国家提出“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技术发展路线,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跨越战略。1979年到2005年,我国共对外签订技术引进合同近8万项,合同总金额2000多亿美元。其中,“十五”期间,签订技术引进合同3.5万项,合同金额近730亿美元,占改革开放以来引进技术总额的36%。 2006 年, 合同数量增长为10538 项, 合同金额从2001 年的90.9 亿美元增加到2006 年的220.2 亿美元。

从最近的许多文献研究看,对中国技术引进多有责难,一是认为引进外资和技术,特别是市场换技术,没有将国外技术换来,许多关键的技术仍然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特别是跨国公司手中;二是认为30年的技术引进,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中国技术的自主创新,使中国自己的科研院所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三是30年的技术引进中,特别是前15年的引进中,硬件引进较多,关键的软件技术引进较少;四是一些学者研究认为,国外投资中,资本引进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较高,而其技术外溢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不高。

改革开放以来技术引进方面我们确有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应当全面、历史和客观地看待中国技术引进的30年,技术引进的成就是主要和巨大的,并且技术进步对国民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技术引进使我们的许多技术从无到有。在20世纪的百年中,世界科学领域主要成就有相对论、量子力学、夸克基本粒子、脱氧核糖核酸的双螺旋结构、宇宙膨胀理论及刚出现的复杂系科学等;技术领域有各种交通工具、航天技术、大量生产技术、化学合成技术、原子能技术、半导体技术、激光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电子计算机及数字化技术、新材料技术等;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有病原体的发现、抵御病原体的药物、器官移植、动植物的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以及电子计算机层析装置、核磁共振仪、超声波诊断仪等医疗仪器等等。其中的相当多的学科和技术,中国到20世纪70年代末时处于空白和落后地步。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我们通过派留学生,引进专家,引进、吸收和消化技术,并且在此基础上创新,基本上全方位改变了科学技术领域的空白局面,也提高了我国许多科学技术领域研究和开发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