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求学集
12420900000086

第86章 宗教与宗教问题提纲(1)

宗教与宗教问题提纲讲稿。写于2012年6月,修改于8月。

一、 宗教概说

(一) 宗教的起源和发展

1. 宗教的起源

对自然力量的恐惧和崇拜(万物有灵);对人类自身生理心理现象的惊奇和幻想(灵魂不死)。一般说,人类已有几百万年历史,但宗教的出现只有约10万年左右的历史。这可以在人类早期的遗迹中得到证明。现在最早发现的人类宗教遗迹,是属于12万年前法国尼安德特人的。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宗教遗迹,是属于约2至5万年前的山顶洞人的;而在此前距今约50万年左右的北京人遗址中并没有发现宗教遗迹。这种自然宗教完全是自发产生的,不是任何人有意识地用欺骗或强制手段灌输的,也正是这种宗教支撑着孤立无援的幼弱的人类走过了黑暗而漫长的10万年的历史。仅从这一点来说,宗教对于人类也是功不可没。

2. 宗教的发展

原始宗教(图腾)——部落宗教(氏族、民族)——世界宗教。世界三大宗教:佛教(由释迦牟尼创建于公元前6-5世纪,有三个分支: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基督教(由耶稣创建于公元1世纪,有三个分支: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新教),伊斯兰教(由穆罕默德创建于公元7世纪,有逊尼派、什叶派等派别)。(关于巴比伦、埃及早期宗教发展历史的考察表明原始宗教向部落宗教、民族宗教的演进过程。)

(二) 宗教的要素和功能

1. 宗教的要素

四要素:宗教信仰(神灵、义理)、宗教组织(僧团、教会等)、宗教仪轨(教规、信仰仪式等)、宗教场所(寺庙、道观、教堂等)。

2.宗教的功能(作用)

心理调节功能。调节心理压力,慰藉心灵痛苦。马克思:“宗教的苦难既是现实里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者心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无精神活力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页。

即:宗教是苦难世界的感情慰藉,是苦难制度的精神支撑。其中有马克思对宗教的同情意向。

道德教化功能。道德引领,劝人向善。它以身作则,本身从事慈善事业(抗战时期赵朴初在上海做过佛教组织的难民救济工作,现在台湾花莲佛教慈济会的慈善工作等)。

凝聚信众功能。凝聚人心,聚合群众。在一定背景下,宗教是一面旗帜,可以把信众集合在这面旗帜下,进行某种形式的斗争。

文化传播功能。宗教本身是一种文化,不同的宗教文化之间是可以传播的,而且这种传播也会携带着这一宗教发源地的文化共同传播。如佛教向中国的传播同时也伴随着印度文化的传播。中国佛教向日本、朝鲜、越南的传播也伴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播。

宗教功能作用具有两面性。应该扬其积极面、抑其消极面。

(三) 宗教的本质和规律

1. 宗教的本质

恩格斯说过:“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力量的形式。”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6-667页。

这表明:宗教是人创造的,宗教的根源在人间;宗教是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这种意识具有幻想性、颠倒性。说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石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学说和异化学说。

2.宗教的规律

季羡林说过:“用越来越小的努力(劳动)得到越来越大的宗教满足。用一句形象的话表达,就是天国入门券越卖越便宜。”(出处见本书《关于宗教问题的几段笔记》)宗教的适应性是宗教规律的核心内容。宗教的规律就是效益最大化规律。此一规律的例证:基督教16世纪发生的马丁·路德(德国)和加尔文(法国)的宗教改革;佛教在唐朝时期禅宗和净土宗的兴起与传承。

二、 中国的宗教问题与党的宗教政策

(一) 传统中国社会与宗教

中国社会与宗教关系上的几个特点:

1.实用理性(带有功利主义倾向的理性)关于实用理性。实用理性是我国著名学者李泽厚先生使用的一个概念。他用这个概念概括中国传统哲学的一种基本精神。在李泽厚看来,实用理性的核心是“经验合理性”,即源自于人类长期实践经验在人们思维方式中的积淀而形成的一种理性思维的类型。它是以日用经验为基础的、以对“度”的把握为核心的一种理性思维模式。在李泽厚看来,人类的理性就是在人类实践经验的历史中建立起来的,而不是什么先验的东西;而这也恰恰就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实践观点的一种体现。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把实用理性称之为经验理性或实践理性。

自周朝以来,特别是孔子儒学以来,人文理性占了上风,缺乏肥沃的宗教土壤。中国老百姓信条:信则灵与灵则信的统一。

2.宗教宽容

本土宗教发育不成熟,对外来宗教比较宽容,对信教者比较宽容,信教者本身对自己也比较宽容。不同于基督教的“基督之外无拯救”和绝对的一神教观。中国没有宗教占统治地位的年代,没有极端宗教主义,没有激烈的宗教冲突,“三武一宗”(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五代后周世宗柴荣)灭佛时间极短。

3.温和主义

中国有儒家温和主义传统(温良恭俭让、和实生物、和为贵、和而不同、中庸之道);温和主义的典型代表:孔子。其对宗教的思想态度:一是存而不论(“子不语怪力乱神”);二是尊礼从众(“祭神如神在”);三是敬而远之(“未知生焉知死?”“未知人焉知鬼?”出处均见《论语》)。

总的说,中国几千年多教并存的“多元通和”(牟钟鉴)模式,没有大的宗教冲突和战争;政府对宗教是宽容的,也没有宗教独大政府萎缩的局面;社会人群对宗教也是温和的容忍的,没有强烈的宗教信仰或宗教反对的意识。

(二) 中国现阶段的宗教状况及其原因

1.宗教状况

解放初期的宗教状况:基督教100万,天主教300万。“文革”时期对宗教的破坏。“文革”后宗教的状况:从信众数量说:基督教超过1000万,为50年为前150年的10倍;天主教400万,比1949年增加100万。前者不正常。从信众构成说:呈现出城市化、年轻化、知识化的趋势。我们不叫“宗教热”,称“宗教升温现象”。

2. 宗教升温现象的原因

一是从被压抑状态转变为正常的恢复;二是对“文革”迫害宗教的一种反弹;三是社会转型,进入市场经济,工作节奏加快,心理压力加大,有更大的宗教需求;四是洋教学会适合中国的传教方式,效果提高;五是中国本土宗教生态失衡(牟钟鉴)。这方面可以与台湾比较:台湾民间信仰发达,佛教道教兴旺,洋教增长比较正常。

3. 宗教存在的四大根源

宗教的产生和存在有四大根源,这在中国学界、政界均已成为共识,胡锦涛总书记2007年有过论述,认为应该全面认识宗教产生和存在的深刻的自然根源、社会根源、认识论根源和心理根源。

自然根源。人们在现阶段仍然不可能达到对自然力的完全掌控和对自然灾害的彻底预防,自然对人而言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种异己的力量。就是说,未解之谜、不预之灾大量存在;靠天吃饭依然存在;对自然力量的恐惧和崇拜依然存在。

社会根源。在现阶段,社会在解决贫富悬殊、天灾人祸、福利救济、社会公正、社会资源等方面,不近人意之处多有,宗教仍然是人们解释社会现象、理解社会矛盾、达到社会适应的一种必要方式。就是说,在阶级剥削和压迫之外,社会不公、事实上的不平等、人为祸害远未消除。

认识根源。诚然,世界是可知的;但学而后知不足,“生有崖而知无崖”,不论是对自然领域、社会领域还是人本身的认识,都是已知远远小于未知,神秘感远未消失。在现阶段,人们对宇宙、社会和人生的认识仍然是有限的、相对的,对于未知世界、社会突变、个人命运,宗教提供了一种虽然玄虚但却有效的解释,从而可以以幻想的方式把自己从某种局限中解脱出来。

心理根源。在现阶段,仍然有各种各样的与个人的心理现象紧密相连的问题,如升学问题、就业问题、升迁问题、婚姻问题、家庭问题、贫富问题、生老病死问题等等,这些有关人的命运的问题会长期存在,有些可能会永远存在,而且难以解决。面对人们对命运的担忧、对死亡的恐惧,人们需要释放压力和缓解情绪,需要心理诊疗和心灵安慰,而宗教在这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 宗教的特点

1.长期性

根源存在,宗教就存在。恩格斯说:“当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的时候”《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668页。

,宗教就会消亡(而这就是心想事成的时代)。周恩来说:“信仰宗教的人,不仅现在社会主义的国家里有,就是将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是不是就完全没有了?现在还不能说得那么死。”“宗教是长期存在的,到将来发展如何?看将来的情况。但只要人们还有一些不能从思想上解释的问题,就难以避免会有宗教信仰现象。”转引自龚学增主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党的宗教工作方针》,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74页。

江泽民说:“宗教走向最终消亡可能比阶级、国家的消亡还要久远。”《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80页。

从这些论述来看,宗教到底会存在多久几乎是可以存而不论的问题。

2.群众性

据《国际宣教研究公报》2007年第一期统计,现在世界66亿人口中有858%的人口信仰各种宗教。其中基督教220亿,伊斯兰教136亿,印度教89亿,佛教39亿,新兴宗教11(一说:13)亿,锡克教026亿,犹太教015亿,另有部落宗教信徒26亿,华人民间信仰崇拜者39亿。非宗教信仰者79亿,无神论者15亿,这两项合计占世界总人口的1423%。就是说,信教者占人类的绝大多数,这是宗教在世界的群众性。中国的信教者解放初估计为1亿多,现在社科院出版的宗教蓝皮书说有3亿多,这是宗教在中国的群众性(共产党是群众的党,是为群众的党,对此应有足够的认识)。

3.复杂性

一是宗教本身的复杂性,包括宗教内部和宗教之间的复杂性;二是宗教与非宗教(与非信众、与政府、与政党、与民族、与国际)之间的复杂性;三是宗教引发的矛盾的复杂性。

4.民族性

宗教起源于民族,宗教超越了民族(世界宗教),宗教涵化了民族(淹没,多族一教),宗教突破了民族(一族多教)。不是所有宗教都有民族性,但不少宗教有民族性,特别是整个民族信仰同一个宗教的民族。比如,中国有10个穆斯林民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信仰伊斯兰教,有7个民族(藏族、蒙古族、土族、羌族、普米族、怒族、裕固族)信仰藏传佛教,有5个民族(傣族、阿昌族、德昂族、佤族、布朗族)信仰南传佛教。

5.国际性

也不是所有宗教都有国际性(如道教、印度教等),但不少宗教有国际性。如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新教等)。

宗教五性说始于50年代李维汉任统战部长时,90年代有人说后两性不是所有宗教都具有的,可以归入复杂性当中,也有一定道理。当然,五性说也有便于把民族性、国际性问题展开,可以详细讨论的优点,只要把事情的范围说准就行。

(四) 党的宗教政策

1.宗教信仰自由

1931年中华苏维埃时期《宪法大纲》就讲信教自由。40年代,《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也讲尊重信教自由。社会主义时期宪法明确规定:宗教信仰自由。四层意思:一是公民有信教的自由,也有不信教的自由;二是有信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那种宗教的自由;三是在同一宗教里,有信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那个教派的自由;四是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现在不信教的自由。这个解释是1958年李维汉作出的。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文革”后探讨并取得共识,1991年中央6号文件明确此事并提出指导性意见。依法管理,不是加强限制,不是干预宗教内务,而是更好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是把保护和管理都纳入法制轨道。1994年颁布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宗教活动场所管理规定,2001年颁布国务院《宗教事务管理条例》。现在关键是提高依法管理水平。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解放后,基督新教开展三自(自治、自养、自传)爱国运动,天主教也走上了自立革新之路。这既是改变过去洋人独揽教会大权、与帝国主义势力分不清楚的需要,也是中国信众进行宗教改革、适应新环境的自觉行动。但也有不少困难也挑战。

4.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这是中国在宗教领域取得的最大理论突破。1991年中央6号文件提出此意,1993年、2001年江泽民两次作了阐述。这个理论是对“鸦片论”、“斗争论”的超越,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重大发展。宗教本身有适应性(客观规律),我们党有积极引导的意识(主观自觉),这是主观和客观基础。而且其成功也需要这两个方面的配合、协同。

另,还有一个方针或政策,那就是巩固发展党同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组织上大力培养年轻的爱国爱教人士(宗教领袖)等。

三、 当代世界宗教的突出问题及其对我国的影响和挑战

(一) 当代世界宗教的几个突出问题

1.传统宗教重现生机

现在是社会在进步,科学在发展,宗教也在跟进。过去说的科学进步会使宗教弱化的期待没有出现。同时,宗教也在走向世俗化,关心世俗,关心人间(如人间佛教、人生佛教等)。当然,这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宗教重新振兴的需要。总的说,各类宗教平稳发展,信教人口持续增长。

2.原教旨主义活跃

这是一条与宗教走向世俗化相反的道路,即回到原教旨主义。此事起源于基督教,最初是一种保守的基督教思想,也称为基督教基要主义。在当代,伊斯兰教的原教旨主义影响最大,其中的极端派别企图以武力建立神权统治和宗教国家,国际恐怖主义与此有关。

3.新生宗教大量涌现

老的宗教在跟进,新兴宗教也如雨后春笋,方兴未艾。据统计,现在世界新兴宗教团体约有20000多个,1亿多信众。宗教信仰格局日益多元和复杂。

4.宗教信众结构出现变化

总的说,年轻化、知识化倾向在加大。在我们的传统经验中,宗教信众一般是老年人多、没有文化的人多、贫困人口多、农村人口多。但是,现在的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那就是宗教信众走向年轻化、知识化,而且在城市中、在富裕人口中也在迅速发展。一个典型事例就是大学生中信教人数的增加,在美国、日本、东南亚都有这种现象。

5.宗教冲突明显增加

冷战结束之后,宗教(民族)冲突明显增加了,这在巴尔干(东正教和伊斯兰教)、西亚北非(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印度(印度教和锡克教)、印巴(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等国家和地区十分明显。

(二) 我国面临的影响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