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国产手机一蹶不振?
国产手机 波导 夏新 联想 山寨机
波导、夏新、联想等企业的困境,已经说明中国本土手机企业正在遭遇可以称之为有史以来最为寒冷的冬天。而且,虽然寒冬早已来临,但是没人知道这个冬天还会持续多长时间。
虽然从表面上看,寒冬的来临与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有关,但是,这并不是本土手机行业集体遭遇困境的根本原因所在,因为自从2003年昙花一现获取了本土市场的半壁江山之后,本土手机品牌就开始了持续数年的大溃败,这种颓势直到今天还在继续。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本土手机品牌如此一蹶不振呢?笔者以为,正是曾经让本土手机品牌达到了历史巅峰的家电模式使然。
家电模式的失败
不得不承认,一直以来,本土手机都是在用家电行业的那套思路在运作手机行业,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过于高看渠道和品牌的力量,而忽视了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的力量。长期以来,本土手机品牌一直在两件事上乐此不疲:一是大做品牌广告,另一个就是所谓的终端拦截,在销售终端实施“人海战术”。这样做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综观本土手机品牌,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做家电出身,如TCL、康佳、海尔、海信、奥克斯等等。不可否认,这种做法让本土手机品牌在短期内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当年的TCL、科健、波导等就是因此而一度扬威市场。不过,很快,波导、TCL和科健们就开始败下阵来。
应该说,在家电市场,海尔、TCL、格力、美的等本土品牌也采取了同样的策略,并且一直占据着中国家电市场的主导地位。那为什么同样的套路在家电领域可行,放到手机行业就不可行了呢?原因就在于家电和手机这两类产品貌似区别不大,实则大不同。
传统家电产品使用周期比较长,通常在5~10年,而且在全球范围内通用性较强,技术创新速度并不快,原创性的研发并不常见,因此,家电企业的所谓研发主要是一些“改良”性质的研发,每年能推出3~5个新品已属不易。相比之下,手机领域就不大一样。由于手机领域技术更新比较快,针对市场的开发周期也比较短,使用周期也不长,通常为一年左右,且移动通信市场是个本土化非常强的市场,需要一些针对本地化的原创性软件和硬件方面的研发。要想在中国移动市场上取得优势,手机企业必须具有非常强的、不间断的、高水平的本土化研发力量。
从结局来看,很显然,适应了产品开发慢节奏的家电企业对于变幻莫测的手机市场的掌控力严重不足。一方面,企业无法及时、有效地推出更多符合当下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以充分满足市场需求。举例来说,同一款家电产品,可能今年推出和明年推出并不会有太大的区别,但是对于手机而言,前半年流行的产品到了后半年可能就已经下柜了;另一方面,由于手机的产品推出周期短且在技术上更新过快,使得手机产品的质量变得越来越不可控,这就是长期以来海尔、TCL、康佳等本土手机品牌产品维修率过高的原因。无法满足消费者更加个性化的需求,质量也不稳定,即便是品牌知名度再高、终端拦截再卖力,消费者对这种手机品牌是不可能买账的。事实上,本土手机品牌从2004年开始盛极而衰显然与此密切相关。
可怕的山寨机
有意思的是,在这些品牌手机叫苦不迭的时候,另一个群体却异军突起了,这就是人们所熟知的“山寨机”。
山寨机的崛起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有不合理、不合法之处,但是有一点却值得本土手机品牌借鉴,这就是“无名”。山寨机从来不在乎自己叫什么名,它们是流行什么就模仿什么,消费者需要什么就模仿什么。它们不想挣品牌增值费,而是老老实实挣着那点“设计”(不得不承认,有些山寨机的“设计”很有新意,虽然模仿居多)加工费。
山寨机能够兴盛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去掉所谓的品牌增值费,依靠总成本领先的方式以更低的价格进入市场;二是以新品数量,而不是依靠某一机型取胜,足够多的机型和功能显然满足了更多人的潜在或者现实的需求。如此,毫无品牌基础、粗制滥造的山寨机都能够拿下手机市场的半壁江山,作为手机行业的正规军,本土手机品牌为什么就不能试一试呢?
作为本土品牌,山寨机式的生存并非难事,无非就是面向中低收入人群,以更高的配置、更低的价格进入市场。如果在配置、性能以及价格上与山寨机相差无几,那么,本土手机品牌的竞争力是显而易见的,毕竟相比山寨机,本土手机品牌在保修和售后服务方面更有保障。
或许,有人会有疑问:本土品牌的手机价格是否有如此大的降价空间?笔者认为,有。根据海关统计的数据,2008年中国手机出口的平均价格为70.2美元/台,折合人民币不到500元,出口的主力是波导、TCL等本土手机品牌。能以山寨机的价格出口,为什么不能以山寨机的价格内销呢?当然,这需要本土手机品牌对渠道体系进行大幅度瘦身,以更有效率的方式让专业人士做专业的事。
山寨式创新还有另一条道路,就是委身于移动运营商,走定制之路。本土手机品牌的规划产能规模都很大,有足够的空间让它们成为移动运营商的的合作伙伴。事实上,在这一方面,已经有了一个典型,这就是中兴。正是依靠与全球各地的移动运营商结盟,中兴在短短两年内成为全球第六大手机制造商。在中兴取得的市场业绩中,80%是与其合作的移动运营商共享品牌和定制的,其中有沃达丰、澳大利亚电信、印度运营商re-liance等国外移动运营商,也有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国内巨擘。2008年,中兴手机有望突破5000万台的出货量。
定制之路要想取得成功,也并非易事,关键在于手机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目前,中兴定制手机的平均出口价格约为30美元。
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怎么突围,本土手机品牌都将面临阵痛。因为,已经失去了成为诺基亚的机会,本土手机品牌只能在处于边缘的第三条道路上进行摸索。
国产手机,路在何方?
迪比特 国产手机 中科健 TCL 夏新
迪比特,将专业化进行到底
迪比特的前身是上海大霸实业有限公司,为中国台湾大霸集团的成员企业。自2001年迪比特推出自有手机品牌之后,短短3年间,业绩一路飙升,销售额由最初的每月3万台直到鼎盛时期的上百万台。业内称之为“迪比特现象”,并誉之为手机黑马。
迪比特从出生之日起,就决定着它将有不凡的命运。其母公司台湾大霸集团有着20多年与摩托罗拉、阿尔卡特、西门子等国际通讯大公司合作的经验,加上台湾芯片工业的配套发展等这些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迪比特一出生就有着先天遗传而来的技术优势。
在技术研发上,迪比特已经成为国产手机的佼佼者,其研发能力与诺基亚、摩托罗拉等相比并不逊色。
但很遗憾,技术上的优势并未能让迪比特实现梦寐以求的“国产第一”的梦想。迪比特不仅没有成就“国产第一”,相反,业绩还略有下滑。痛定思痛,迪比特于2004年对自己做了一次大手术,以谋求“二次腾飞”:变包销模式为直供模式,由“机”海战术变而为精品战略,售后服务投入增加了一倍,重做ODM业务以降低成本。
迪比特进入市场之初采取了与国内最大的手机分销商中邮普泰进行合作的销售模式。刚开始,中邮普泰显示了其强大的分销能力,为迪比特的迅速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出现了渠道反控病灶,迪比特不仅销量难有新的突破,而且代理商(中间环节)对毛利分配起到了控制作用,迪比特无法获得一线市场的销售数据。思前想后,迪比特决定调整渠道。
迪比特启用的是FD直供营销模式。为了保护代理商的权益,迪比特采取了回购手机的做法,之后又建立了一个物流资金平台。这样,代理商的利润就可以由迪比特控制在一定幅度之内;同时,迪比特又可以把相当一部分利润分配给销售终端。
与此同时,迪比特重操旧业,又走上了贴牌生产之路。独特的渠道和成本控制模式,让迪比特相信,自己的未来将不再飘摇。
中科健,殊死一战
中科健成立于1984年,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是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第一家高科技上市公司。从单纯做数字技术研发,到转型致力于手机的生产和销售,中科健颇有诺基亚的风范。
在1998年至2000年国产手机的“混沌年代”,中科健借助三星的资源优势,迅速成为国产手机第一品牌。但当时的中科健没有资金,没有销售渠道,没有自己的品牌,也不可能为消费者提供售后服务。
随后两年,手机竞争走向渠道制胜。继TCL移动通信首先推倒渠道变革的第一枚多米诺骨牌之后,其他厂商纷纷跟进,终端销售的战火越烧越烈。但自视甚高的中科健,此时却鬼迷心窍,对关联交易的资本运作情有独钟,这一选择最终将中科健引入歧途。
2002年,是中科健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年,三星在取得了GSM内销牌照后,毅然抛弃了朝夕相处的“糟糠之妻”,再加之终端之争愈演愈烈,中科健不可遏止地开始走下坡路。短短两年,中科健不但丧失了其老大地位,而且还被对手们赶出了一线阵营。然而,更令人震惊的是中科健资金链风波,让人感觉中科健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关于资金链风波,中科健的解释是“宏观调控的原因”。回首中科健6年来的发展历程,就会发现,其资金链爆发危机其实是迟早的事。中科健的劫难实际上是其高负债、高担保造成的。
在中科健万念俱灰的默然中,昔日的老相好三星又假惺惺地为中科健递来了一根救命稻草──三星复合品牌手机。然而,中科健要想抓住这根救命稻草东山再起,难度却很大。新产品不会自发地促成销售,要推广,仍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加之中科健还要支付给三星一笔费用,在资金泥潭中挣扎的中科健,整个财务状况将更加捉襟见肘。
几多风雨几多愁。中科健能否重现昔日的研发优势,能否解决内部的管理混乱问题,能否解决采购和销售难题,能否化解资金链危机,这些对中科健来说,都将是重大的考验。
TCL移动通信王者归来
在国产手机的第一次突围中,TCL移动通信勇敢地吹响了与国外品牌对阵的第一声号角,它所引领的渠道变革,造就了国产手机2003年“半壁江山”的神话。
作为全国最早的12家合资企业之一,TCL集团从生产录音带起家,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一家集家电、信息、通讯、电工产品研发、生产及销售,集技、工、贸为一体的特大型国有控股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