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政务工作全书(上)
12435500000102

第102章 服务型政府建设 (9)

(3)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社会纠纷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预防和化解矛盾。

(4)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5)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完善安全生产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大投入,落实责任,严格管理,强化监管,维护安全生产秩序,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6)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总之,要通过健全有效覆盖全社会的管理体系,更好地履行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

(第三节 创新服务方式

创新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方式,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这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个关键环节。

(1)方便、快捷是社会和公众对公共服务的基本要求,也是衡量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准,因此,我们要以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为中心,整合各类相关资源,努力做到以最低廉的行政成本提供更多、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2)让人民群众更广泛地参与社会管理,是创新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制度的重要方面,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决策机制,健全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建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

(3)推行政务公开,是提高政府效能和防止腐败的根本性措施,因此,我们要把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工作和权力运作的透明度,作为政府管理创新的一项基本制度。各类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外,都应向社会公开。坚持以人民群众关心的事项和容易滋生腐败的领域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①建立健全政务信息发布制度,加大政务信息发布力度,提高政务信息质量,及时发布政务信息,畅通人民群众了解公共信息的渠道,保障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对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为群众生活和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活动创造便利条件。②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推进公共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现代化,同时还要深化电子政务应用,推动应用系统互联互通,搞好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③通过创新服务和管理方式,拓宽服务领域,提高行政效能,改进服务质量,增强政府权力运作的透明度,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

(第五章 服务型政府与新政绩观的树立

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和贯彻,使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更加清晰。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党的十七大在理论层面全面深化和丰富了科学发展观,又通过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等制度化安排,使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成为执政党的不二选择,这无疑为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证。建设服务型政府,迫切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完善政绩考核体系。

(第一节 要“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

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

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建设,对各地区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有些干部政绩观被扭曲,以GDP论英雄在一些地方还很有市场;有的干部以西部是后开发地区为由,单纯追求发展速度,而忽视了环境生态和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的地方为了招商引资,不管项目是否高能耗,招来就行。.为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观的突出问题”。要纠正这些错误观念,一个重要举措是不断健全和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通过这个体系使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全社会发展的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在我国,各级干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领导作用,决定了他们才是科学发展观的直接实践者,他们坚持科学发展观、践行科学发展观,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偏离科学发展观的轨道,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此,党的十七大报告特别强调,要“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只有将科学发展观的这些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贯彻在干部政绩考核评价及其指标体系中,才能够称得上是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政绩考核评价;只有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才是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实践并能够引领我国科学发展之路的干部政绩考核评价唯一正确的做法。

(第二节 要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走共同发展道路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共产党人的政绩,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绩。追求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政绩,还是为个人谋私利政绩,这是衡量领导干部政绩观正确与否的分界线。我们党所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创政绩,应该是每个人民公仆的终身追求。违背人民群众的愿望,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不是政绩,而是败绩。领导干部在创造政绩的实践中,必须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第三节 要把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创造政绩的重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不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不可能落实正确的政绩观。在发展观上出现盲区,往往会在政绩观上陷入误区;缺乏正确的政绩观,往往会在实践中偏离科学的发展观。从根本上说,发展观是否科学是政绩观是否正确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在新形势下,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政绩,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政绩。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树立起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正确的政绩观,这样创造的政绩,才是党和人民需要的政绩,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的政绩。

(第四节 要把重实干、求实效作为实现政绩的重要途径

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看待政绩,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指导政绩,用兢兢业业、真抓实干的良好作风创造政绩。坚持求真务实,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难;就是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在创造政绩的过程中把握规律性、提高科学性、减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就是要把工作的立足点放在真抓实干上,付诸实践、见诸行动、狠抓落实,扎扎实实地推进发展,创造实实在在的政绩。

(第五节 要把党和人民的需求作为评价政绩的重要尺度

怎样衡量政绩,如何判别政绩观正确与否,这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的关键问题。

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一切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是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这段论述,鲜明提出了实践、群众和历史是衡量政绩的根本尺度和准绳。坚持以实践、群众和历史衡量政绩,就可以避免在创造政绩上的主观性、片面性,就能端正党风,改进作风,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就能团结带领人民群众积极进取、勇于实践,正确处理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创造出人民群众满意的政绩。

总之,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为我们明确提出的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即“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加以论述,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定位为建设服务型政府。这必将对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