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让我们一起恨天才
12438000000015

第15章 肉身(4)

荒木经惟说,写真不是拍事,而是拍情。他又说,母亲的死让他了解到,摄影的角度即是“爱的角度”。这里面的爱是说摄影,可是爱的角度可以推广的范围太广了,依我看,每个行业如果用“爱的角度”都是通行的。爱可以弥补很多事情,甚至是看上去愚蠢的事。在二战苏联红军攻打柏林的时候,就有一批城市志愿者样貌的人们,手无寸铁,前赴后继地堆成人墙去保卫纳粹,这种热爱,愚蠢又让人动容。在当时的指挥官看来,这是这群人所选择的宿命,丝毫不必为之惋惜。我只是想证明,爱的角度可以弥补多大的纰漏,即便是完全错误的。

日常里,人们最常做的事情就是赌气。跟同事赌气,希望自己略胜一筹。跟自己较劲,希望有所超越。这些从客观上都让事情变得似乎更好了一些,可是赌气变成了自己意识不到的常态和生活方式的时候,深深的不知道哪来的疲惫感就有了根源——原来我们根本不是爱一件事才去做一件事。我们是说服自己去做好一件事让别人和自己更爱我们!这才是真的可悲啊。

凡是抱着两颗水汪汪的大眼睛到我面前求未来发展之道的姑娘小伙儿我都会给一条建议:请找一份自己爱的事情做。十赌九输,赢了车,赢了房子,搭进去了半辈子的快活,不值得。

驯化与改变

Coco Chanel喜欢数字5,她在一堆香水试管里直接挑选了代码5号的那一款,其他的连看也没看。这就是5号香水的诞生。后人看惯了媒体的渲染,为5号风靡,这就是标准的驯化范例,即是说,有话语权的人告诉你什么是香,什么是臭,什么是美,什么是丑陋。

同时,权威告诉你右侧通行,到了欧洲一些地方你就瞬间发现不会走路了。告诉你写字用右手,很多左撇子就要挨打。告诉你红灯停绿灯行,甚至把“革命”当成一个褒义词,连高中课本上面“形而上学”都是一种批判的表达法。这些事情非常神奇。

从小我就是个乖小孩,听流行音乐会把发声牢牢记住,比如“夜夜想起妈妈的话,闪闪的泪光鲁冰花”。老师教唱的时候我就满心疑惑,为什么是“爷爷想起妈妈的话”,居然还“闪闪的泪花。”太二了。但是那时候“懂事儿”,坚决不问,就这么死记硬背下来。20年后,才在痛苦的笑声中解惑。

也就是说,生来我们接受的就是驯化教育和主流价值观的洗礼,因为它甚至是从胎教开始的,所以难免有了DNA与血这样的天然属性。它让我们从小相信,我们的民族是最最“勤劳勇敢善良”的。当然,全世界的人民都这样的自我催眠,这是站在各自立场看待自我的结果。有人会把立场解释成正确和错误的出发点。我有一位在报社工作的朋友,帮过发廊妹被骂,给农民工讨薪水失败还要受到指责,安慰死者家属却被冷嘲为“反正你的生活还在继续”。终于被领导逼问死者细节的时候忍不住破口大骂。站在记者的立场上,他没做错,甚至“正义”,但是,从人性的角度又似乎出了一点问题。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部分人的基因里面有着天然的桀骜不驯,就像是在戏剧里的生旦净末丑,必须有正义的人和被正义搞死的坏蛋。坏蛋们未必都坏,甚至土鳖到好莱坞这个程度的编剧都认识到给反角设计点温情的桥段会让人性看起来更立体。很难讲谁是真的“正义”,就像我们无法分清无产者和有产者谁对谁错。

由于我们过分相信了世界是物质的,反而让一些“超自然”的事情变得更难自圆其说。甘于忍受各种奇怪事情的结果,是在目睹伟大的改变者身上的疯狂后纷纷为之着迷称颂为偶像。乔布斯在苹果“非同凡响”广告里面说:“那些疯狂到以为能够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变世界。”当改变这种说法出现的时候,多数人会显示一秒钟的热血澎湃,然后成熟状地思考,随即暗暗害怕。所有人都怕步子大了扯着蛋,一步一蹭,在被驯化中慢慢解套。

一克拉精神

六年前的一个晚上,我跟一个挚友聊到“在山洞里写一首诗,无人读它,而它的意义在哪里”的时候打了起来。后来,我们再没有深入、灵魂涤荡般地聊过任何话题。我不后悔当初的无聊和执拗,事情总是在变速的时候才裸露出它的本质,这种感受我把它当作生活本身。

我们总是被一种速度感所攫取、占据和把握。我们是被拖着走的,一个人没有自己的速度就会失衡,就像有时差和失眠一样。匀速是毁坏一切的罪魁:波澜不惊让赛车手失去驾驶的乐趣,让作家失去书写的乐趣,让乐趣变成缆车上不由自主的眼睛——世界把给予你的交代缓缓展开,造化的雄伟、复杂、精细以匀速的状态,达到永远翻阅不完的虚无。于是,猛冲和突然停顿、在空间的悬浮、失重和超重,收获这种经验其实既宝贵又奢侈。

这种体验不仅仅针对肉体。精神的物理性状是更不易被人察觉的。拿文学来举例子,由文字构成句子,由句子产生意思,最终完成阅读体验,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类似看琼瑶你哭湿了被窝儿。但是,文字集结也能成为一种物理利器,比如一篇文章,第一段5000字,第二段10000字,后面的字越来越密,整整10来页纸完全不分段了。一般读者看到中间就疯了。文字集结的物理形态是疏密,是大小。这种物理性质会被做成武器,它攻击那种“高级的人”,低端读者就在与文本的互相拒绝中滑了过去。以前写过检讨的人都知道。字写得大点,几句废话翻来覆去,一篇婉约的小文就能洋洋洒洒好几页纸,这首先是个态度。老师一般都会选择原谅态度比较好的小孩。

不过同样是5000字的作品,有的人有本事把5000字弄得跟300字似的,有的人的5000字看完需要吸氧——全是干货。这也是精神的物理属性,它不但拥有形状(文字集群),同样拥有密度(水样的和压缩饼干般的)。

依次,还以文学举例,精神也同样拥有颜色和质地。在我的阅读体验里,有些段子是金黄色的;有些细节是锻造出来的;有些东西是飘洒,是悬浮的;有踏实厚重的,泥土一样的,灰黑色永恒不动;有的像水一样柔软持久有韧性;有的像风飘忽而过,你似乎感到不同维度的东西从身体里洞穿而过。别让我举具体例子,有种体验是语言难表其全,介乎生与死之间的。人类有非人类感官,那种超体验,像被异世界照耀了万分之一秒,那种思想力穿透颅骨。

折 腾

我最常思索的问题是:什么是有有意义的事?什么是时空填充物?可以断定的一点是,这么想本身就是时空填充物。时间反正会度过,人们发现时间的速度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出火箭加速的趋势。无论怎样努力挽留时间,都会变得徒劳。

生命是终极问题。不管我们是沿着达尔文的理论在这个星球上存活,还是被某个上帝和全能创造,生命本身有了过活的意味,就是存在于时空这个数轴之下的。世界,世是时间,界是空间,宇宙,宇是时间,宙是空间。思维可以浩瀚到庄子的地步而逍遥无穷,但是存储这个意志的硬盘只能在一处时空坐标交汇处。我目前对生存着的全部理解,就是一个被动来到实践,对自身起源抱有怀疑的物种,通过思考、竞争和改建,生存在时间和空间的坐标内——有一点是他们必须完成的,填充这个坐标点。

这个专栏不是哲学,我说的也不怎么深奥。简单讲,填充一顿饭的是白菜还是土豆,必须有个内容。这一分钟,我们可以去交一个一分钟的朋友,也可以在电脑前敲下这些字来打发,这种对时间无言的填充,自觉的和不自觉的填充,就是生活生的全部。而活,好像细菌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容易滋生,活跃、活力、活着,之间有着内在的关联。有句俗话叫“活得精彩”,生是这句话的前提,活是生的状态。所以又绕回到最开始的疑惑:到底什么是有意义的事。

我生活至今,一切目前掌握的逻辑、伦理都是被他者驯化的结果。在国民教育体制下的价值观灌输,可能用更多的时间来消化,为己用、矫正,辨明其中真伪。可是谁又勒令说红灯不能前行,军队令行禁止,热爱自己的祖国,男女之爱,尊老爱幼,婚姻,这些都是正确的呢?由少数人作出规定和划分,被全人类遵循的最好的一条规矩,是时间。而其他,都在被人这种物种不断建立和推翻着。

在没有寻找到什么是有意义的事情的答案之前,我习惯顶着能力上限做事,做着做着,自己做出了点得意的感觉,就觉得活得值了。即便无人赞赏,这是性格使然。这就是折腾,投入全部心力去把事情做得复杂,把简单的事情也做得复杂,做得复杂是本事,再回到简单就容易得多。

有人喜欢在普世原则下寻找心意,别出心裁。做官也好,做虻也好,剑客、樵渔也好。每天吃三百颗荔枝的蠢货,也有滋有味还敢写诗糊弄人,我们多想想,折腾折腾,哪有什么错?

螺生纹

回乡打台球,旧友坐在我旁边冒出一句:“你说,我怎么被生活夹住了?”说完,他看到我故作不屑、拧在一起的表情,才意识到这话里的差池,立刻补充:“我就等着被射出去……”然后解嘲地抿嘴笑起来。我们之间尚能理解这话中间的微妙,这就是生活的病变。

痨病和麻木是两种生活病变的常态。重复性的劳动,好像每天在琴键上用中指按“都”、“都”、“都”,无趣是肯定的,但是哪天突然闹出个其他声音,能把自己都吓一跳,恨不能赶紧捂住,期盼着赶紧回到“都”。有一次去看秀,走在台前的女模特转了个圈儿,结果失去重心,一脚踩空,翻滚到了台下,观众低声惊呼。但见后面走来的模特,仍旧款款向前,完全无视掉下去的那位同行。我也先把这看作专业精神,后来转念一想不对。如果两个人扶持着,怀着歉意的笑容挥手离场,众人被人性化的舞台精神感动鼓鼓掌,非但这个面子没丢,反而让来宾觉得这个品牌也非常有人情味;另一种可能是她去扶她,算是节外生枝,本来“一个人的错误”会不会连累成“两个人的错误”,甚至二人同时账也结不到的状况都可能发生。所以,按惯了“都”的模特,在一瞬间还是选择了最安全、也自认为最正确的解决方案。

麻痹的病变,就是我常说的“活着活着就没细节了。”知道午后就是黄昏,知道秋天后边是冬天,活着这件事少了很多新意,是件令人疑惑和恐惧的事情。一次偶遇中学时代的语文老师,她挺满足地对我讲,如今退休,想买件衣服,就去街上逛个大半天,想吃饺子,就一个个细细地包了。“这就是生活的乐趣儿啊!”

弗兰茨·卡夫卡写道:“你为什么醒着?必须要有一个人醒着,这就是回答。必须要有一个人。”清晰并且有感觉地活着,是中肯的生活。每个人都试图把自己经营成一个明白人,可是在网上你可以看到“社会精英”和“公共知识分子”之间的殴斗,“傻逼”成为一个互相治疗的高频词汇。

上厕所看到一则小贴士,讲一个人参加宴会,席间有人提出喜欢莎士比亚,他闷头回答我就爱喝格兰菲迪,众人无语。回家路上,朋友提醒他,莎士比亚不是威士忌,而是一种牧羊犬!贴士的点评是:一种愚蠢教育另外一种愚蠢结果还是愚蠢。我相信看到这个贴士的人也会觉得贴士本身的愚蠢。但是撒尿的时候应该让人想些什么呢?

病变的解除也是一个变速过程。量变到一定程度形成飞跃,然后迎来新一阶段的病变期。这种状态是“阶梯式上升”。还有一种良好的状态是多年以来都能保持螺旋上升。一旦上升的力量消失,人的变化进入了平台期,也就是人们老念叨的“瓶颈”。每个短暂平静的人生,都在暗生螺纹。

蜜枣儿和巴掌

小时候,要是干了坏事或者自己摔了个大跟头,家里人一般先给一巴掌,再给揉揉,然后拉过来讲道理:你知道自己错了么?你知道自己不小心了么?以后还犯不犯了?这可是你说的啊,喏,给你块糖给你俩蜜枣儿,好好玩儿去吧。

后来身边的哥们儿全都上班了,纷纷表示,发现领导用起这“给一巴掌再给俩蜜枣儿”的招数也炉火纯青。先背黑锅再涨工资,面斥不雅之后再扶正个职位,反正冰火交济、软硬兼施,最后把你搞得服服帖帖自觉主动的深明大义。也别抱怨,天下之事大多数也就如此,世道讲的就是买一送一,给你一份爽肯定也给你一份不爽,想明白的就当是至尊汉堡夹着馅儿就给吃下去了。想不明白的非要有一说一,到了一把年纪还在喊天地不平、世道不公,全世界都对不起他。

后来我见过很多把日子过得乱七八糟的家伙,好像就是没明白这个理儿。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有那本事把自己弄得那么糊涂,必须有自己的一套生存逻辑和理论基础才能如此坚挺。并且,强悍不可推翻。他们要么表现得像个看什么都不顺眼的愤青,要么就弄成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诗人,要么看起来就像个没心没肺的富二代……其实以上皆不是,说白了谁还不是大学毕业然后找个机构做份牛工,就等着背上房贷然后寻觅可跟他厮混一生的女人呢。但就这样,他们偏偏把自己弄到一个尴尬的境地,上不去下不来。这个时候千万不能让他们喝酒,否则那种充满抱怨的人生感悟就扑面而来滔滔不绝简直让你也开始怀疑人生。我都开始怀疑了:我怀疑他们这些人里,有的从来没挨过大嘴巴,当然,有人从来没有吃到过生活发给自己的蜜枣儿。

人生无非就需要这样的节奏感,痛一下再爽一下。只知道爽和只知道痛的人,是没想明白这种痛并快乐着的逻辑,或者说,他们对某方面执念太深,往往忘了打通精神世界和现实社会连接的入口处。比如我那个永远想着发财的兄弟,异想天开的幻想和没心没肺的逮住谁就讲发财计划的;还有那个永远说话口无遮拦得罪了人还不自知的哥们儿。他们为什么能一直这么不靠谱下去,说白了就是从来没吃过苦头,没有人当街给过大嘴巴,朋友们的当头棒喝他们也觉得是在闹着玩。总之,没疼过的人,想让他们改了那沾沾自喜和不切实际的毛病实在是太难了。当然他们也吃不得苦受不得累,所以再宏大的计划最后总是变成了都市传说中经久不息的笑话。

还有一种悲催的命运,就是这辈子从来没有尝到过生活给予的甜头,他们不知道蜜枣是何物。他们已经习惯用对抗的心态去解决一切,甚至其实他们是以苦为乐的。我那永远在指责领导昏庸、同事谄媚的朋友,从来都没想到过为什么自己总是变成炮灰;我那每天早起必然第一时间看国内国际新闻的兄弟,怀揣忧国忧民之心但连个公司中层职位竞争都会失败;我那个宁死不肯上班的“艺术家”朋友,坚定地认为能吃好穿暖的都是匠人和商人……他们没有尝过蜜枣的滋味是因为他们选择了对抗型的人生。所以,我总是想,愤青是不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更多蜜枣的。

如果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