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时,太后驾崩,死时面向南方,据中国人的观点,君主临终,必须向南。据当时在场的人称,太后死的时候,口张而不闭,中国人解释为其灵魂不愿离开其体魄,不愿启程归于九泉。
慈禧太后就此驾崩,宫女们为她换上龙袍,连同皇帝遗体一齐由西苑抬移到了紫禁城,沿途臣民皆跪于两旁,到达紫禁城后,遗体分别安放于不同的大殿。
慈禧太后弥留之际的遗诏,言语比任何刀剑都更加强大,完美再现了中国古代的传统,这是一个统治者的绝笔,甚至成为了一种信仰。其内容如下:
诰曰:予以薄德,祇承文宗显皇帝册命,备位宫闱。迨穆宗毅皇帝冲年嗣统,适当寇乱未平,讨伐方殷之际。时则发捻交讧,回苗俶扰。海疆多故,民生雕敝,满目疮痍。
予与孝贞显皇后同心抚训,夙夜忧劳。秉承文宗显皇帝遗谟,策励内外臣工,暨各路统兵大臣,指授机宜,勤求治理,任贤纳谏,救灾恤民,遂得仰承天休,削平大难,转危为安。及穆宗毅皇帝即世,今大行皇帝入嗣大统,时事愈艰,民生愈困,内忧外患,纷至沓来。不得不再行训政。前年宣布预备立宪诏书,本年颁示预备立宪年限。万几待理,心力俱殚。幸予体气素强,尚可支持。不期本年夏秋以来,时有不适,政务殷繁,无从静摄。眠食失宜,迁延日久,精力渐惫,犹未敢一日暇逸。本月二十一日,复遭大行皇帝之丧,悲从中来,不能自克,以致病势增剧,遂至弥留。
回念五十年来,忧患迭经,兢业之心,无时或释。今举行新政,渐有端倪,嗣皇帝方在冲龄,正资启迪,摄政王及内外诸臣,尚其协力翊赞,固我邦基。嗣皇帝以国事为重,尤宜勉节哀思,孜孜典学,他日光大前谟,有厚望焉。
丧服二十七日而除。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宣统十月二十三日(11月15日)
慈禧太后的徽号共二十二字,其中十六字是她生前已有,另外六字则为皇帝宣告太后殡天及赞扬太后之德的诏书追谥。第一个字为“孝”,因先帝而得,为诸后之所同。第二个字为“钦”意指遵循祖制!这与慈禧太后的所作所为恰恰相反。第三个字和第四个字意为“与天等齐”,将她和孔子摆在了同样的高度。然而,第五和第六字“端佑”又把她提高到了比万神殿圣贤更高的位置,意为神圣至极,而孔子只不过是一个“传道者”罢了。在大清国史中,她被称作“孝贞显皇后”。据中国尊称法记载,慈禧太后称号之尊贵、之隆重,没有第二位女性可与之匹敌。
慈禧太后驾崩,她在百姓中的声望却丝毫不减,不逊于生前。她的灵柩,首先放置在宁寿殿,后来移置到了紫禁城北的煤山即今景山大殿,等待下葬吉日。慈禧太后的葬礼上,哀戚尊敬之礼节,较其他帝王而言,异乎寻常。臣民皆认为,慈禧太后宾天,他们就如同失去了强有力的向导,而群龙无首。因为在他们看来,慈禧太后不止是个人,而是整个国家的核心、依靠。自其驾崩那日一直到碑位从帝王陵迁回紫禁城,一年间,对慈禧的隆重祭祀,从未中断过,足见臣民对这位老佛爷的爱戴。
宣统七月恰逢佛教的万灵节,按公元计算,正值慈禧太后宾天后的九月,宫中制成一个纸质驳船,置于紫禁城外,靠近景山的地方。船上堆满了纸质的太监和宫女,日常摆设和食物,据说是人死后在另外一个世界可以享用。船头置有一座龙椅,四周跪着穿朝服的臣子纸人,仿佛慈禧正在执政一般。
万灵节当天早晨,监国摄政王,以皇帝之名,在纸质驳船前拜祭,然后将纸船点火焚烧,以供老佛爷在“黄泉”能够继续享用。慈禧太后下葬前一两天,焚烧的纸质侍从、将士、骆驼等数不胜数,因太后活着时习惯享受华丽的生活,死后准备这些供其享用。
1909年11月27日《泰晤士报》刊登了慈禧太后安葬情形的评述:
十一月五号早晨五钟时,乃钦天监选定大行皇太后金棺由宫中奉安于东陵之日。吉时稍后改为早上七点。
一切情形与前西历五月大行皇帝奉安时礼节略同;惟军队更多,装饰更美,警吏亦更整齐,故其景象尤为壮观。然而有一欠缺,即大行皇帝奉安之日,天气晴朗,阳光明媚,与冰冷灰暗的宫墙形成巨大的反差。此次则是浓云密布,甚为寒冷。再加上时间一再推迟,令观者颇为不耐。
金棺刚开始是由八十四人抬之,这是能够过城门时最多之数,出城后则将人数增至一百二十人。前行者为监国摄政王及诸王公贝勒及其贴身侍卫、军机大臣等,后为骑兵一队,再后为骆驼等。骆驼载着帐棚和行宫用具,由京城出发前往东陵,须行四日,晚间搭帐篷,作为金棺暂时安放之地。再后为伞队,皆为庚子年由西安回銮时,百姓恭送,安葬后全部烧掉。蒙古勇士后又为喇嘛,最后为銮仪卫一队,执祭器佛幡旗帜等。全队中有三乘极其华丽的轿舆,罩以黄丝之帘。一切装饰,均为龙凤花样。有两乘与太后平时所乘相同,也是准备在陵上焚烧的。队伍中很显眼的还有六位侍奉太监,包括臭名昭著的李莲英和一个长相俊俏常侍奉在太后左右的矮太监。统观全队,炫耀威严,使人印于心而不忘。中国人言,唯唐之武后或能与此比耳。据历史记载,武后下葬时,百名侍从殉葬于陵墓之中。
警察之布置,颇见当今太后才能,观者均为赞叹,谓:此为今太后为防不测而置办。梓宫经由之路,家家闭户,军队布列皆满,以防意外。军队纪律严整,机敏警觉,无喧哗紊乱之象,沙路平坦,全队向东陵进发。
东陵者,离京约九十英里,四面松柏葱郁,后为坐山。路皆为黄土,送葬队伍走了四日。陵墓先由荣禄经理陵工,共花费银八百万两,与定陵相近,定陵即慈禧夫咸丰帝的陵寝。西面为慈安太后之陵,东为咸丰帝中宫皇后之陵,中宫于咸丰帝登位之前便已去世,之后被追谥为皇后。慈禧的一生,经常关心自己的万年吉地,经常来这里视察,询问详细情形。1897年,修建完毕,太后却嫌其柱不大,命令换掉。荣禄死后,庆王接着修建,经办陵上雕刻装饰等工,在其中增加了许多器皿玉雕以及巨大的花瓶及金银香炉做衬,工程之伟大,可想见也。金棺所放之地还配有一个华丽躺椅,周围放置纸太监和侍女服饰左右。奉安既毕,各亲王、高官行辞别礼,新太后及其随从、咸丰帝遗孀皆行礼,石门遂闭,而慈禧一生之事,就此画上完整的句号。
中国风俗,丧礼之隆俭,费用之丰啬,关乎逝者的威严与其后人的体面。今以皇帝丧费与太后丧费比较:皇帝丧费,不过四十五万九千九百四十两二钱三分六厘;而太后之丧费,则在一百二十五万至一百五十万之间。当时传言,监国摄政王欲剔除浮费,因见叶赫那拉族不悦,乃罢。太后之大丧,为国人所重视,毫无疑义,因为在他们看来太后乃是中国五十年来群众爱戴的君主。
太后的牌位,由东陵转移回紫禁城,移入太庙时,礼制亦极为隆重。西人观之,皆印于心。由此可见中国崇祀祖先的传统。神主之式,为木制,上加以漆,以满汉文字书之,先置于陵上,石门既闭,则神灵遂附于木主,故此木牌与生者地位相同。由东陵返回紫禁城时,敬奉于华丽的黄缎轿内,送行总共耗费了三日之久。后面送者非常多,到了夜里,木牌安歇于特备的帐幕,由专人下跪请其出轿,然后休息。所行之路,名曰神路,有军队清扫保持洁净,常人不得行之。既近京城,监国摄政王率领各王公大臣下跪迎接。市中歇业,肃静无声,臣民皆下跪默哀。过禁城正门,以入太庙,敬安于九祖三十五后之列。未入庙前,先将同治帝及其皇后神主暂撤。盖木主入庙,须先向祖宗叩首,而父母之木主,不能向子媳叩首也,此礼由人代行。慈禧太后神主入庙,是由监国摄政王代替宣统帝行之。每个木主皆需要三跪九叩首,共约四百拜。已安位,又敬迎同治帝后木主还庙,向慈禧木主叩首。慈禧之木主与慈安相近。于是大丧之礼,就此告终。然而,慈禧太后之圣灵依然俯视整个紫禁城及大清黎民百姓,而他们皆深信太后神灵定将能够助自己摆脱苦难,安居乐业。日转星移,慈禧太后之过失及缺点,被人们忘却,惟记得其丰功业绩,令人敬仰之处。尽管统治时期,心胸狭窄,且致使国家深陷屈辱,然太后视死如归,死前求变,其遗诏令我们对这位君主另眼相待,引用《观察家报》?的记者所言:“希腊人心中认为,最理想的政治统治状态,即国王为哲学家,而哲学家为国王。”
注释:①1909年1月2日。
§§§第28章结语
柯勒律治曾说过:“但凡笼统的评价,都有失偏颇。”法国哲学家也说过:“只有真正的智者才不会苛责他人。”要了解慈禧太后的生平和个性,必须摈弃种族偏见,了解她生来的环境以及其遵循的传统。
《观察》杂志上曾经发表过令人深省的见解,“太后的生活方式,治国之道,统治之法,皆与西方迥异。所以观太后之历史,需以太后之标准而非完全以吾等之标准视之。”若以中国公众舆论和积累的证据来看,慈禧定会以一个天生君主、政治天才的身份永载于中国史册中。这个女人,有着男子般的勇气,其聪慧睿智远非寻常男子所能比拟?。
当时中国依然没能完成新闻改革,实现舆论自由,这依然是“少壮派”虚无飘渺的梦想而已。因此中国的作家对慈禧太后生平及时代几乎没有过什么有价值的记载。尽管京师高官的日记和档案、还有些熟识太后的官员通过回忆,记载太后生平的资料很多,然而中国出版的记载中具有人文气息、有价值的却凤毛麟角。官方士大夫认为,为慈禧太后作真实传记,记述其生
注释:①《景善日记》中提到过这点。平,有亵渎太后之嫌,是大不敬之举。
通商口岸区,受到欧洲保护的报纸,以及香港、新加坡的报纸,确实有很多广东作家对慈禧太后的个性和生平做过简要传记,但这些文章大多存在强烈的偏见和对满族人的仇恨。因此,它们和那些枯燥无味的朝廷编年史一样对历史研究完全没有价值。其中有一本书《中国内部的危机》?非常有名,曾经刊登在新加坡的报纸上,后来多次被转载,作者的署名为文庆,是一个假名,其实这个人乃是康有为的忠实信徒。这部作品中对慈禧太后恶言谩骂且错误百出,很显然是想要在国人中间制造强烈排满的气氛(为了广东汉人的利益),想要劝说列强,不要允许慈禧太后返回京城。此人的西学学问,类似于印度的书贾,他将慈禧太后比作其他残酷的女性统治者,例如瑟思、赛米拉米斯、凯瑟琳·德·梅第奇、麦萨里娜、富尔维亚和朱莉娅·阿格莉皮娜,又引用但丁和罗塞蒂的话支撑自己的论点。他的文章中,谩骂之言掺杂定量的真实,读者读完后,会认为其是正确的。但实际上,他的论述有失偏颇,毫无价值,完全忽略了慈禧太后的优秀特质,也没有设身处地考虑慈禧太后所处的局势和地位,没有考虑到慈禧太后学问不足及其面临的艰难时局。因此,总的来说,他的作品完全没有价值。
那些欧洲人对太后的描述,特别是大使夫人及其友人的描述和印象,在历史真实性上,也并不可信,一样没有价值。他们见到的太后只是朝廷接待外宾,举行朝廷庆典时的一种假象,他们眼中的太后仪表动人,魅力无穷。但这只是太后擅长伪装的一种手段,将洋人笼罩蒙蔽在内。若朝廷和民众允许男性欧洲大使和有名人士觐见太后,太后必然会凭借自己不同寻常的活力与意志中散发出的个人影响力,如同征服那些大使夫人一样,彻底令他们折服。西方世界将她的这种影响力与德国的威廉皇帝和罗斯福先生联想在一起。慈禧太后受到限制,只能够和洋人女性建立社会关系,竭尽全力,展现给她们一个高雅温和女性的形象。自从朝廷回京,慈禧太后便凭借这些特
注释:①格兰特·理查德于1901年作。点,令那些与她有过交集、打过交道的洋人皆对其大为赞叹,即使是那些经历过被围困之恐惧的洋人也不例外。
慈禧太后魅力十足,拥有上天赐予的罕见美貌,举止风度翩翩,举手投足间,温文尔雅,毫无修饰,极近自然。洋夫人看到这些,总是难以忘怀,顿时对太后大加赞叹,称对其印象极好,与平日人们根据常识和亲身经历对太后的描述迥然不同。
从《景善日记》中,我们可以大略窥见太后性情,景善本人曾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太后,再加上京城中茶楼酒肆、大街小巷的闲谈巷议印证,可以确定他的描述是真实的。
尽管慈禧太后情绪多变,暴躁,难以预测,缺乏是非道德观念,犹如孩童,毫不掩饰其对权力的追逐和热爱,性格颇为残暴,报复心强烈,但她也绝不像文庆笔下所写,是一头野蛮凶残的怪物。相反,她仁慈温和,装扮时尚如那些美国杂志中经常出现的时尚女郎。她是一个有着非凡勇气和活力的女子,意志坚定,好大喜功,野心勃勃,生长于东方大国,她的所作所为,生活方式完全符合其宗族及其社会地位的传统。
《景善日记》中记载道:“太后本性热爱和平,春秋已高。我深知太后性情,平日温文尔雅,喜爱书画,诗歌,喜爱戏剧。脾气好时,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但是她发起脾气来,甚是可怖。”这里对太后的描写,有血有肉,仿佛是一张太后的生活素描,没有偏见,没有保留,而是以一个公正、极具同情心的观察者之身份所写。在他的笔下,太后一生,能够赢得能人志士的忠心效劳,能够获得国人的衷心爱戴,更不用说她的侍从和宫女了。
太后对周围一切都颇富人情味和同情心,且这些都不会随着年岁的增长和境遇习俗的变化而退化消亡。简而言之,那些最凶残、勇猛的义和团首领在太后面前也只能唯唯诺诺,心存敬畏。慈禧太后变化莫测,自二十四岁起便成为大清帝国的真正掌权者,对自己的情绪和激情并不加以控制,肆意妄为。
大清宫廷之中充满诡计和专制,在这里人命无足轻重,权力需要残酷无情的争夺才能保留,统治者面临危境,背叛和阴谋就会随之而来,自从慈禧太后进入了大清宫廷,受到这些传统的熏陶,怎么可能做到独善其身,丝毫不受影响呢?
我们谈论慈禧太后,就必须考虑到她所处的时代和地位,考虑她所处的环境和受过的教育。她嫁给了荒淫昏庸的傀儡皇帝,一直生活在京城中金碧辉煌却孤冷深幽的紫禁城深处,仿佛活在牢笼之中一般不得自由,面对永无休止的繁文缛节,经历着宫廷中频频的勾心斗角和阴谋罪恶。
早在与欧洲国家建交之前,北京的朝廷及其行事之风与中世纪的欧洲宫廷极为相似。即使后来,北京接连受到蛮夷侵扰,清军溃败连连,其传统和行事之风依旧。某位研究中世纪历史的作家认为,中国的宫廷生活和十四世纪欧洲宫廷生活极为相似,他在文中写道:“十三、十四世纪欧洲宫廷情形,多曲折,多幽深,幼稚愚笨,一时快乐却又猛生伤悲,命运变化莫测,不可测度。虽然罪恶累累,亦存在清白纯洁之处。宫廷之中掺杂着天真幼稚的赤子之心与成人的阴险谋略,这便是许多问题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