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奥秘世界4
12560500000011

第11章 神秘的海洋(10)

地球上第二大冰冠在格陵兰,占地七十万八千平方英里。巨大的冰山从险峻的格陵兰高原崩裂下来,滑入汪洋,漂流数百英里之外。一九一二年四月十四日晚上,这样的一座冰山漂在大西洋上,竟然把号称“不沉之船”的英国豪华客轮“泰坦尼克”号撞沉。

地球上其余的冰川在北美洲、南美洲、欧洲、亚洲、非洲和新西兰。这冰川虽也可观。但比起格陵兰和南极洲的却小得多。总括起来,地球的地面目前约有百分之十为冰川所掩盖。

现代的冰川研究起源于瑞士科学家亚加齐的好奇心。一百年前,他着手测量阿尔卑斯山高处冰川移动的实况。今天,大批冰川学家在探测各地的冰川,研究冰川进退的原因、冰川流动的构因、新冰期发生的可能性和时机,以及其他有关的问题。

南极洲是进行冰川研究的主要地方。来自十余国的科学家利用大批新仪器和新技术,集中在那里从事广泛的测量调查。一九六九年,一队科学家和工程师在南极西部拜尔德站钻探冰原,钻到七千多英尺深处。他们用特别设计的旋转式钻机,取出一条连续不断的冰岩石,直径四英寸,可以清楚看到极地简史,从而窥见地球的过去,实在令人兴奋。

举例来说,把二万五千至十万年前结在冰里的氧加以分析,可研究当时地球大气的成分。在一万至一万四千年前的坚冰里,发现几层火山,大概是古代一场大灾变后沉落的。约八百五十英尺深处,发现耶稣在世时期所降的雪结成的冰;在最上面的冰层里,又认出染有我们原子时代放射尘的冰。钻探人员在七千一百英尺深的冰孔下面发现水,表示压力作用加上地球本身的热力使冰融解。

科学家为什么对南极洲的冰川发生如此浓厚的兴趣呢?主持钻探工作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说:“南极洲冰冠对世界气候有极大的影响。这个大淡水库若有任何重大变化,就会引起海面、雨量、河流和湖面的变动,因而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

美国地理学会的著名冰川学家费尔特说:“南极洲占有世界冰量约百分之九十,事实上是一个超级的冷冻系统。假如南极冰川全部融解,目前各海洋的水面就可能升高二百英尺,足以淹浸沿海地区和世界各大港口城市。”

上次冰期是怎样形成的?科学家的意见并不一致。他们确实知道,几百万年前,地球开始转冷。四个巨大的冰原相继侵袭北半球。在欧洲,斯堪底纳维亚半岛积冰高逾八千英尺。冰原向南推进,掩盖了英格兰北部和德国,还向东推进,几乎到达莫斯科。在北美洲,积冰到处伸展,一直到把过半大陆掩盖了才停止。冰原厚一英尺,南边远达俄亥俄和密苏里河谷。上次冰期的冰约在一万三千年前开始迅速消退。融解后的水使各海洋的水面上升四百英尺上下,达到目前的水平。

科学家对这次气候极端变化的成因,有几个假设,大家争论得很激烈。根据“太阳辐射”说,太阳辐射放出的能量有所改变,地球上的气候也随之改变。因此,在太阳辐射强度减弱的时期,地球就可能变冷,冷得足以引起一次冰期。

第二个学说也跟辐射有密切关系。这个学说认为地球大气成分中许多原因不明的变化,例如雪层增厚,可能挡住一部分太阳辐射,地球的气温因而降低。空气污染和火山尘也会产生相似的效果。此外在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太空凝聚的陨星碎石或其他物质,都可能产生同样影响。不管是什么原因,整个问题极为复杂,可变的因素太多,连电脑也无法处理。人类还需要一段极长的时间才能查明真相。

我们目前的处境怎样?地球上的冰川是否会大量融解,以致海面上升,把沿海各大城市淹没?地球是不是逐渐变冷,正在进入另一次冰期呢?

美国极地研究所创办人高斯威说:“我们可能正处于一个间冰期的中间或进入其末期,这个间冰期要持续成千上万年。一两百万年来,地球上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出现,我们可以预料这种情形会继续下去。可是大家不必担心,冰期不会很快就来。”

地球上最大的冰架之谜

这座世界最大的冰架,面积约五十二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法国,四周冰壁陡峭,险峻非凡。一八四一年一月五日,一支英国海军探险队乘坐两艘特别加固的三桅木船,穿过通往南极洲的太平洋浮冰区,企图确定地球南磁极的位置。四天后,他们驶出浮冰区,一心希望前面的航道畅通无阻,不料一月十一日,迎面遇见一堵硕大无朋的冰壁挡住去路。

探险队长罗斯爵士惊呼道:“要穿越这道冰壁犹如穿越多佛悬崖,绝无可能!”一八三一年,罗斯曾找到北磁极位置。之后两年,他一直寻找通往南磁极的航道,却徒劳无功。现在,这座挡住他去路的南极巨大冰架,就以他的姓氏命名。

罗斯冰架填满南极一个巨大海湾,其面积与法国相近,位于爱德华七世半岛与罗斯岛之间,东西长约八百公里,南北最宽约九百七十公里,冰架靠海边缘高六十公尺,接近陆地的边缘,最厚达七百五十公尺。冰架宛如一个巨大的浮筏,在港湾漂浮,以每天一点五至三公尺的速度向海洋伸展,几条大冰川从遥远山脉流来,在冰架后部施压,增加其体积;冰架下极冷的海水,则不断冻结,增加其厚度。冰架靠近陆地处形成的裂隙,宽达几公里,待裂隙伸展割裂巨大冰块时,就形成巨大的冰山。已发现的最大冰山面积为三万一千平方公里。

古希腊人曾断言南半球一定有一块大陆,以平衡北半球的欧亚大陆,但长期以来,南极地区一直未被控索。

古希腊人的这种观点反映在早期的地图上,荷兰著名地图绘制家麦卡托(一五一二至一五九五年)绘制地图上,在南极附近画了一块大陆。不过,一五七八年德雷克爵士航海时被风暴吹到遥远的南方,并未发现任何陆地迹象。

二百年后,库克船长花了三年时间(一七七二至一七七五年)寻找这块大陆,越过南纬七十度,还未找到踪影。但他仍确信南极附近有块大陆,它是流入南极海洋的冰川之源。

十九世纪初,这一地区日益受到海豹捕猎者重视。一八二○年,一艘英国皇家测量船发现了南极半岛,次年就有猎人来此。十九世纪末,捕鲸业取代了捕海豹业。这一地区的科学探察和捕鲸活动迅速开展起来,但布满浮冰的海洋仍是通往南极的一大障碍。

南极洲覆盖的冰原,厚度达三千五百公尺,它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大陆,一半地区高达二千公尺,有许多活火山,最大的是罗斯岛上的埃伯斯火山。南极还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大陆,比撒哈拉沙漠还要干燥。内陆年降雪量只有五十厘米,沿海为五百厘米。

南极是世界最冷的地方,可冷到使泼出去的沸水立刻结冰。

尽管冰架是南极的屏障,但探险家还是登上了南极大陆,并在那里设立了科学考察站。科学家在那里发现了许多动植物化石,证明南极洲一度是冈瓦纳古陆的一部分,他们还证实地球臭氧层的确出现了空洞。

大自然侵蚀的威力有多骇人

罗马诗人留克利希阿斯说:“滴水不停,无石不损。”他的见解直到今天仍然正确,科学家进一步发现,水的侵蚀力只是几种经常侵蚀大地的力量之一。江河溪涧虽有冲走松土的力量,可是,如果带尖锐棱角的岩石粒不是因风化及分解作用先行松脱,流水的磨蚀作用便不能那样迅速。

风化作用主要须看气候条件而定,特别是气温和雨量。气温反复升降,例如沙漠中的夜间较白天凉爽,使岩石反复膨胀及收缩——这种胀缩力可使岩石崩裂。除此之外,渗入岩石缝孔里的水,结冰时便膨胀起来,好像楔子一样,把岩石劈开,把锯齿状的岩石边缘弄成圆钝,还把大块岩石分裂成碎块。植物的根也伸进岩石缝里,在生长时产生另一种逼迫力。悬崖或山腹的岩石,在磨蚀、冷热变化及植物生长等因素侵袭下,变得脆弱了。无可抗拒的地心引力使岩屑碎石掉下来,落在山麓,形成一个个岩屑堆。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岩屑碎石,在积雪融解及下雨时,被冲入江河溪涧。这些侵蚀后产生的物质,发挥另一种作用,成为流动的研磨剂。摩擦作用能使峡谷扩大,也能使坚硬岩石上的河床加深。

水除冲蚀陆地外,也是岩石起化学分解作用的主要因素。雨水离开云层时甚为纯净,降落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着地时还把泥土中的盐粒和其他固体物质冲出来。雨水在地面上流动时,又溶解一些其他化学物质,腐蚀能力因而更强。水中含酸性或碱性的强度,随土壤的化学成分而不同。但即使略带酸性的水,也能溶解大理石和由石灰石、氧化铁或其他溶于酸的矿物结成的任何岩石。酸性的水侵袭岩石时,先腐蚀岩石面,然后穿过岩石微孔及岩层间的缝隙——或穿过断层造成的裂缝,渗入岩石,时间久了就会蚀成大洞。

壮观的古怪岩石是“化学风化”及侵蚀作用的杰作。例如,北美洲西南部沙漠中发现的拱门,就是砂岩的残余。砂岩的胶结物已受化学作用风化了,岩石里的沙粒脱落,被风和水带走。在干燥地区,风是强大的侵蚀力量。尘暴来临时,风带走松散的泥土,挟着有磨蚀力的沙粒,当然无不披靡,这叫作“吹沙磨蚀”作用。但是风吹起的沙粒,通常仅离地面数米,因而风蚀的岩石,与被其他力量侵蚀的岩石,大致不难辨别。受吹沙侵蚀袭击的岩石,上部通常比底部大,而且磨损较大。

风、水、冰这三种侵蚀作用,只说出地球不断改变情况的一半。从山巅或者峡谷磨损出来的物质,必定在别的地方沉积起来,或成为大河河口的泥沙,或成为大陆架上的沉积物,也有的成为探谷里的砂砾、沿海平原上的淤泥、沙漠中的大沙丘等等。亘古以来,地球深处的隆起力量造成新的高地区,侵蚀力量立即开始活动,又把它削平——一种自生自灭的作用就这样循环不息。

破译地震之谜

十八世纪期间整个欧洲都对地震深具戒心。所以,一阵轻微地震就使人们惴惴不安,预言家正好利用过去发生的大地震妄做预测。一七五○年四月,伦敦有人提出可怕的警告,说将会发生像世界末日来临似的大地震,因此引起一次大恐慌,成千上万的市民离城避难。可是,预言的大灾难并未出现。

后来那个世纪的大天灾发生了。日期是一七五五年十一月一日星期六,地点在葡萄牙里斯本。那天是万圣节,大半居民都挤在大小教堂里。上午九时三十分,传来隆隆响声,建筑物也动摇起来。

第二次震动袭来,整整两分钟不停。在那种毁屋夺命的隆隆巨响中,屋顶、墙壁、教堂、住宅和商店都震坍了。第三次震动接踵而至。随后灰尘笼罩全城有如浓雾一般,使人透不过气来。

白昼变成黑夜,大火四起。余震一再袭击这座灾城。大理石筑成的教堂摇摇摆摆,像海上的船。太加斯河巨浪滔天,河水涌入城市三次。

除葡萄牙整个西南角和西班牙部分地区外,北非也发生剧烈震动,生命损失很严重。地震波的反射,激起欧洲各地海岸浪潮澎湃,影响所及远达西印度群岛。

里斯本有些宏伟建筑在地震时未致倒塌,可惜在随后的大火中化为焦土。大火烧了七天,城内较低地区全遭烧毁。里斯本的珍藏大半毁于大火中,包括缀锦画、藏画、织物、油画、家具等。一项报道列举洛里卡尔侯爵府的损失:二百幅名画,包括谛善、葛雷基欧、鲁本斯等人的作品;一万八千册书籍;一千卷珍贵手抄本。此外还有无价的档案、地图、图表等,其中一些与葡萄牙在新大陆开拓殖民地有关。

在皇家医院内,数百名病人葬身火海。一座教堂内有六百人丧生,另两座教堂内分别有四百人和三百人死亡。全部遇难人数可能超过六万。轻微的地震延续几个月。西班牙一位外交官问来自里斯本的使节:“难道贵国的土地永远不会静下来吗?”

里斯本大地震是最早存有精确记载的大地震之一。长久以来,博学之士一直想解释为什么有这种骇人大祸。奠立科学思想方法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地震是困在地球内部的风所造成的。他说:“我们必须假定,风在地球内部的作用,与风力在我们体内所造成的颤动与悸动类似。因此有的地震属于颤动,有的属于悸动。”这是一种论说的起源,此后流传了许多世纪,还有一段长时期公认是科学真理。

文艺复兴期间,一般看法认为是困在地球下面的空气“还有疫症”。地球破裂的时候,就会释出带疫症的空气,引起霍乱和在灾区猖獗的其他可怕瘟疫。莎士比亚把这项观念写进,《亨利四世》(上篇)里说:

大自然有病就常发出

奇异的灾象:

大地肚皮膨胀,

是围在肚子里的风

使它苦恼和腹痛……

多亏像马利特等人的学说,科学思想才进入启蒙时代。马利特是英国一位土木工程师及科学研究者,在一八四六年发表第一篇地震概论。他认为悬崖断裂及大地面貌变更,只有遇到“一种弹性压缩波,或一连串此种波,以平行或交叉方式,通过受扰地区的地面和固体物质”时才会发生。

地震波通过地壳是一种新观念。马利特相信,地震主要源自火山活动,还认为例如过热蒸汽或熔岩冒出裂缝所造成的某些地下爆炸,会使地球剧烈震动。他指出地震时常发生于火山区,以支持这个论点。

马利特曾估计,在整个地球上,过去四千年内至少有一千三百万人死于地震。这个数目不能说是过高的,因为地壳一直在移动中。

震动的发生可能非常简单:地壳某一断层上岩石堆的张力突然松弛。断层上的岩石急速移入新位置时,便引起地震冲击波,在地球的坚固外层传送极远。地震似乎多半源于四十英里深处,但有些震源则深达四百五十英里。不管震源多深,地震学家常称由震源垂直投影到地面的点为震央。震央地点是根据几个地震报告站的记录,用三角测量法推定。

震央周围不一定是受灾严重的地区。地震波袭击的远处地壳断层,如果比震央周围的断层易受影响,那么损害可能会更为严重。

想充分了解地震及其破坏力,必须知道震源和岩石在震央滑动时所发生的威力。多年之前,美国地震学家李克特制订一种强度表,就能用仪器测出的最轻微地震强度列为最接近零级的一级;人类能感觉到的轻微地震,强度至少在约为三级。理论上来说,最强烈的地震没有最高极限。地震在李克特强度表上的级数,是把各报告站录得的资料综合起来求出的平均数。

到目前为止,依据李克特地震强度表定出的最大地震,强度为八点九级,这可能是地震的最高强度。如果发生十级地震,全世界马上都会知道。地震强度分级法虽然在五十年前才开始采用,但是本世纪初已有各种可靠的测量仪,使我们在定出地震强度表之前也能估计地震强度。只有过两次地震达到最高的八点九级。一次是一九○六年一月三十一日的哥伦比亚一厄瓜多尔地震,一次是一九三三年三月二日的日本三陆冲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