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和厦门特区成立30周年庆典分别获得了国家领导人的道贺,并揭开了中国新一个发展阶段在这些特区及海西经济区进行更多先行先试改革试点的序幕。
2005年10月“支援海峡西岸经济发展”写入“十一五”规划纲要;2009年5月,以福建为主体的海西经济区战略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2011年即将启动的“十二五”规划,包括汕头、厦门、福州及温州四市,以福建为核心,扩延到浙江南部、江西东部及广东东部,涵盖范围255平方公里的海西经济区,势将成为中国宏观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
30年前,邓小平圈定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地方,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实验的特区,30年来,表现不一,深圳最为出色,其次珠海、厦门,再次汕头。其中原因,地缘因素或为关键。深圳、珠海面对的是香港、澳门;厦门、汕头则隔海峡与台湾对望,台湾海峡则成了两岸当局政治对立下的分隔带。福建跟台湾,不但难言经济整合,厦门与金门,更是典型的咫尺天涯。
必须看到,海峡两岸如此的对立与隔阂,其实,并非始于1949年之后的两岸分治。几乎可以说,从台湾进入到中国历史舞台一开始,基本上就没有摆脱过这样的宿命:(1)明末郑成功以台湾为根据地反清复明,海峡两岸对峙;(2)康熙派施琅平台湾,目的在平乱,而非在主权的考虑与经济的动机,那时天朝尚无主权意识,故平台之后,治理并不积极;(3)19世纪中叶,西方势力频叩中国大门,台湾成了美、日觊觎的标的,仍未引起清廷警觉,直到1873年台湾发生牡丹社事件,引发中日外交纠纷,清廷派钦差大臣沈葆桢赴台处理,才对台湾民情及台湾战略地位有了初步的了解;(4)在这样的了解下,终于决定台湾建省(1886年,比海南建省早了102年),派富有战略眼光,决心建设台湾使台湾能成为中国东南屏障的刘铭传为首任巡抚。刘铭传及其后数任巡抚积极建设台湾,发展实业,并铺设两岸之间第一条通讯电缆。惟时不与我,如此密切的两岸整合为时仅不过10年,便因1895中日甲午战争,清廷战败,割让台湾而告一段落;(5)从1895到1945年,日本殖民统治台湾51年,两岸关系当然是疏离隔阂的,尤其在中日战争爆发之后;(6)1945年日本战败,台湾回归中国,两岸关系恢复正常交流,惟为时不过4年,1949年开始两岸又进入分治时代,一直到目前,又是一甲子。
从明郑(17世纪中叶)开始,迄目前为止,约四百年,两岸之间,正常互动交流者,不过(1)10年、(2)4年及(3)再勉强加上最近的几年。因此,长期以来,两岸之间从来缺乏“一体化”之下所有资源的优化配置,反而出现了不少资源的内耗。幸运的是,这样的阶段即将告一段落。
邓小平的改革开放使大陆走上市场经济,为两岸的融合作了第一个而且是最重要的铺垫;中国综合国力增长,使中、美在西太平洋的博弈形势有可能出现本质性的变化,是第二个铺垫;第三,就是“海西经济区”的战略布局了。
作为台湾海峡两岸世纪性的融合工程,理论上包括硬件与软件两个部分。(一)硬件指的是交通、通讯等基建网络,涉及到三个部分,(1)海西(闽与浙、赣、粤之间)内部;(2)海西与大陆其他省市之间;(3)海西与海东(台湾)之间。后者,必将出现“峡底隧道”(海底隧道的战略目的已不只是两岸整合了,更进一步的是中国在战略上的出太平洋)。
软件是关涉到最终争取台湾民心的政治体制改革,援用邓小平留下来的政治智慧与政治遗产,以四个特区或海西经济区作为试点,或将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战略思维。
50年后看台湾海峡,一边是“海西省”,一边是“海东省”,谁说没有这种可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