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反中战略”的深层次解读
这一两年来,美国针对中国的“反中战略”部署越来越明朗了:外交上,强化与日本、韩国、东盟(包括缅甸)、印度的关系,从东北亚、东亚南到南亚,形成一个对中国的“U”形包围;经贸上,积极建构一个旨在排除中国的TPP(泛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军事上,除持续强化第一岛链原有的部署,加强与越、菲的军事合作,并在新加坡常驻两艘特殊的濒海攻击舰外,还在澳洲北部达尔文港驻军,并强化关岛基地,巩固第二岛链……所有这一切,都剑指中国,为什么?
奥巴马上台之初,恰逢世纪金融海啸爆发,当时,我以逻辑推测形势演变的顺序是: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社会危机→政治危机→军事危机。如果没法挡住某一阶段危机的恶化,危机就会往下一阶段发展下去。今年以来,从中东、北非的阿拉伯之春,到欧债危机,再到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莫不如此。美国现在至少已发展到社会危机了,甚至也可能对奥巴马明年争取连任构成威胁了,这是不是当前美国采取“反中战略”最主要的形势背景?有一定关系,但非主要,这是浅层次的观察。
奥巴马上台未久,即任命希拉里·克林顿为国务卿,穿梭各国,加上奥巴马的一些重要发言,我即研判奥巴马正在进行美国全球大战略的调整,并勾勒出这个大战略的三个组成部分,包括:(1)战略退缩(自伊、阿撤军);(2)战略统战(化解矛盾,试图修好与美国关系不好的那些国家的关系,包括穆斯林国家、越南甚至缅甸);所有这一切,似乎又是为剑指中国服务的,即(3)战略进攻(对象中国)。
很明显,这或许与G2心结有关。这几十年,美国已习惯做老大,但中国这么快就变成老二了,后面的势头呢?奥巴马曾清清楚楚地说过,“我绝不接受美国成为老二!”,又强调说,“我要做一个太平洋总统”。美国目前对中国在战略上的严密部署,难道就真的只是G2的心结或情绪性的反应吗?日本不是在之前也做过好长一段时间的老二吗?所以,这还不是深层次的解读。
要透视美国当前“反中战略”的核心动机,先检视一下所谓“中国威胁论”的源起及演变,或许会有点帮助。
1949到1978年那个阶段,中美关系很不好,在美国心中,中国肯定是个大威胁,必须防之堵之。但必须看到,就算是个威胁吧,那个时候的威胁,恐怕也是“虚过于实”,主要是意识形态的对立。
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也走上了市场经济,中国劳动优势的核心竞争力在全球化形势下获得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包括中、美在内的全球各国无不受益,但另一方面,长期下来,也越来越出现了一些效应:
——全球化下出现了产业大挪移,美国制造业的就业机会大量移往中国(服务业则移往印度),美国的失业问题从周期性变成了长期性;
——与此同时,美国与中国之间因此就在(1)贸易失衡;(2)投资与储蓄失衡;及(3)债务债权失衡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结构反差;
——美国为了改善经济,采取弱美元政策,但却因此使中国蒙受巨大外汇损失,逼使中国别无选择、义无反顾地走上人民币国际化之路,从而与美国美元霸权的核心利益发生碰撞;
——在这些“软”威胁之外,美国当然也感受到中国军事实力快速增长下的“硬”压力。
必须看到,从产业挪移、就业机会、债权债务、货币矛盾到军事斗争,甚至于再进一步外延到能源资源竞逐,方方面面的中美博弈,无不明显地存在“零和”性质,这即是新世纪美国“反中战略”的深层次解读。至于中国该如何面对,容后再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