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大财经
12604300000097

第97章 全球大货币区刍议的价值

有“欧元之父”之称的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孟岱尔(Robert Mundell)提出由美元、欧元和人民币共组大货币区的构想,主张三币之间固定汇率,使世界经济保持稳定,引发国际间热议。他并指出,今年稍早他在中国大陆举行的国际金融制度研讨会上,也和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Timothy Geithner)讨论过这个问题,引起盖特纳的兴趣。

孟岱尔的基本思路是,大型金融危机都是由浮动汇率造成,包括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和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以后者为例,美元兑欧元的汇率一周内上升三成,同时金价跌三成、油价跌七成,极短时间内造成的市场震荡,对经济产生巨大的冲击与破坏力。所以,他建议美元与欧元的兑换应采固定汇率,美国联准会与欧洲央行应相互支持。孟岱尔又说,这套体系尤其应该让人民币加入。若美元、欧元、人民币三种货币间维持固定汇率,不但三方得益,全球经济也得以稳住半壁江山,建立新的全球货币体系。

孟岱尔的构想很有价值,值得主要国家做更深入的探讨。世纪金融危机自2008年9月发生迄今正好三年。过去三年,各国政府及20国集团(G20)等国际机制主要都在应付危机,虽然很幸运地让全球经济未重演1930年代的大萧条,但严格说来并未明显复元,倒是资本主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逐渐浮现,国际货币体系即为其中之一。

不妨回顾一下国际货币体制100年来发展演进的历程。1944年,在二战尚未结束但和平曙光已现之际,40多国的专家学者齐聚美国的布列敦森林市(Bretton Woods),不但确立了建立世贸组织(WTO)、国际货币基金(IMF)及世界银行等国际经济组织的共识,也打造了一个以美元为锚,全球各国货币钉住美元,而美元发行100%以黄金作为准备的全球固定汇率体制。这个后来被称为“布列敦森林体制”的架构,为战后的全球贸易与投资,乃至于全球化的形成与推动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这个历史进程到了1971年戛然而止。

1971年8月15日,美国鉴于境外美元激增,担心国库黄金兑现能力不足,乃向全世界单方面宣布即日起美元与黄金脱钩。由此开始,金本位制终止,持续了近30年的固定汇率体制也开始走上浮动汇率体制,因为那个被大家信任的锚已不存在。由于美元的发行已不再受黄金数量的约束,因此理论上美国即拥有了一个全球史无前例的独占性的“印钞权”。当年美国财长康纳利(John Connally)还讲了一句名言:“美元,我们的货币,你们的问题。”如今看来,不幸而被言中。

浮动汇率体制相较于固定汇率体制,就理论而言,有其优点,因其更能灵敏、迅速地反映实体经济的变化。但万万没有想到,就在全球汇率体制由固定转向浮动之后,金融发展也进入到了所谓金融创新的时代,各种以金融商品(包括汇率)为交易标的的新金融行为快速兴起。汇率的波动于是不只是各国实体经济竞争力变化的结果,也是,甚至往往更多的是金融投机炒作的结果。这些年来,几次重大金融危机的发生,固然有其经济基本面的因素,但越来越多也与金融外汇市场的投机炒作有关,这就不能不让人想起固定汇率体制的优点了。

不少专家对孟岱尔的构想有所质疑,甚至嗤之以鼻,以欧元区的经验也看到单一货币的种种缺点,这并不令人意外,所有重大改革也都需要时间论证。孟岱尔1961年发表“最适货币区”论文,为欧元区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但直到40年后,欧元才面世。因此,时间不是问题,思想的革命性才是最重要的。同样重要的是,孟岱尔此一构想在见证中国崛起上,亦具有标志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