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秦汉交通史稿(增订版)(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12679800000165

第165章 秦汉通信形式(六)

二烽燧系统

烽燧是秦汉时重要的军事通信形式。

中国古代兵学重视对敌情及时准确的了解,称之为“形人”。参见《孙子·虚实》。传诸葛亮所著《便宜十六策》第三即为《视听》,其中所说“务于多闻”,“察微形,听细声”,包含关注多方面信息的意思,自然也包括军事情报的收集。《孙子·军争》写道:“《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金鼓;视不相见,故为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杜佑注:“听其音声,以为耳候。瞻其指挥,以为目候。”所谓“耳候”、“目候”体现的军中信息及时准确的传递,意义同样重要。《说文·人部》:“候,伺望也。”银雀山汉简《孙膑兵法·陈忌问垒》:“去守五里置候。”《后汉书·光武帝纪下》:“遣骠骑大将军杜茂将众郡施刑屯北边,筑亭候,修烽燧。”李贤注:“亭候,伺候望敌之所。”“《前书音义》曰:‘边方备警急,作高土台,台上作桔皋,桔皋头有兜零,以薪草置其中,常低之,有寇即燃火举之,以相告,曰烽。又多积薪,寇至即燔之,望其烟,曰燧。昼则燔燧,夜乃举烽。’”《杜茂传》:“因发边卒筑亭候,修烽火。”《南匈奴列传》:“增缘边兵郡数千人,大筑亭候,修烽火。”都说“亭候”作为“伺候望敌之所”,使用“烽燧”“烽火”传递信息。

《墨子·号令》曾经说到军事情报信息传递的特殊方式:“出候无过十里,居高便所树表,表三人守之,比至城者三表,与城上烽燧相望,昼则举烽,夜则举火。”又《墨子·杂守》:“寇烽、惊烽、乱烽,传火以次应之,至主国止,其事急者引而上下之。烽火以举,辄五鼓传,又以火属之,言寇所从来者少多,旦弇还,去来属次,烽勿罢。望见寇,举一烽;入境,举二烽;射妻,举三烽一蓝;郭会,举四烽二蓝;城会,举五烽五蓝;夜以火,如此数。守烽者事急。”战国时期使用烽燧备边的史例,有《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习射骑,谨烽火……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和燕赵同样“筑长城”“以拒胡”(《史记·匈奴列传》)的秦人,无疑也在防务制度中设置了“烽火”系统。

秦国调兵所用虎符铭文中,可以看到“燔燧”字样。如杜虎符:

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用兵兴士被甲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虽毋会符,行殹。

又如新郪虎符:

甲兵之符,右在君,左在新郪。凡用兵兴士被甲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虽毋会符,行殹。

都说通常调兵50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然而“燔燧之事,虽毋会符,行殹(也)”。可见“燔燧”的意义。据陈直考证,这两件“秦兵甲之符”“当为始皇八年以前之物”陈直:《秦兵甲之符考》,见《文史考古论丛》,310页。。可见秦以“燔燧”传递军事情报的制度早已成熟。

《史记·周本纪》说:“幽王为大鼓,有寇至则举火。”可见这种通信形式很早就已应用。《墨子·号令》:“士候无过十里。居高便所树表,表,三人守之,比至城者三表,与城上烽燧相望,昼则举烽,夜则举火。”又《墨子·杂守》:“寇烽、惊烽、乱烽、传火,以次应之,至主国止,其事急者引而上下之。烽火以举,辄五鼓传,又以火属之,言寇所从来者少多,旦弇还;去来属次,烽毋罢。”战国时期也有关于使用烽燧备边的记载。《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李牧守赵北边备匈奴,“习射骑,谨烽火”,“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秦国的杜虎符和新郪虎符都有“燔燧”的文字。不过,烽燧形成完备的制度并表现出极高的效能,大致还在秦汉时期。

考古工作者沿秦直道或于秦直道左近地方发现了密集的烽燧遗址。这些遗址构成了体系完备的传送军事情报和战争信息的通信设施。这种通信建设大体也属于秦直道交通系统,可以在北部边疆和最高指挥中心之间迅速传递情报信息。

考察者在子午岭上的刘家店林场看到有一座主要用以监测林区火情的瞭望台,修建在秦汉烽燧遗址上,四坡及附近的地面有明显的秦汉建筑材料残件分布。从刘家店到雕岭关的路段,道路两侧依地势每隔相当距离就有一烽燧遗址存在。史念海当年考察时虽然没有专门就烽燧遗址发表调查记录,但是他在论文中写道:“登上子午岭主脉路旁的制高点,极目远望,但见群峰起伏,如条条游龙分趋各方,苍翠松柏与云霞相映。”史念海:《秦始皇直道遗迹的探索》,载《陕西师大学报》,1975(3),又载《文物》,1975(10),收入《河山集》四集。实际上已经明确说到了登临烽燧遗址时的感受。站在古烽燧当时所据制高点上,可以看到子午岭纵贯南北,形势雄壮,左右两侧,百山纵会,深谷之间,川流如线。依据这样的地形优势,烽火传递可以取得良好的视觉效应,从而增益军情上达和军令下传的效率。

在子午岭上,沿直道利用自然高地修筑的烽燧遗址形成了相次传递军事消息的通信系统。据文物工作者记录,黑马湾林业站附近的烽燧遗址,“位于秦直道东侧的子午岭山梁上,夯筑圆台,底径8米,残高4米,夯层厚7~9厘米。附近散布绳纹砖、瓦及陶器残片”张在明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下册,415页。。考察者在烽燧遗址之外,还发现了当时的居住遗址。

这样的烽燧遗址相隔一定距离就有一处,形制大致相同,有同样规模的夯土台,以及散落在附近的秦砖汉瓦。据陕西文物工作者总结,直道在陕西境内遗迹总长498公里,沿途发现秦汉时期的行宫、城址、兵站、关隘、烽燧等遗址及墓葬一共有近60处。参见上书,上册,116页。《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著录的旬邑石门关遗址、两女寨遗址、黑麻湾烽燧遗址、雕灵关遗址、转角烽燧遗址、土窑烽燧遗址,黄陵艾蒿店烽燧遗址、五里墩烽燧遗址、五里墩东烽燧遗址、五里墩西烽燧遗址、老芦堡烽燧遗址、桂花烽燧遗址、兴隆关烽燧遗址,富县寨子山烽燧遗址、五里铺烽燧遗址,志丹白杨树湾烽燧遗址、白草湾烽燧遗址、柠条湾烽燧遗址、杨崖根烽燧遗址,安塞堡山烽燧遗址、东里畔烽燧遗址、贺庄烽燧遗址、阳山梁烽燧遗址、高山峁烽燧遗址、新庄烽燧遗址、宋家坬烽燧遗址等参见上书,下册,415、894、906、934、789页。,都保留有显著的痕迹。

据甘肃省文物工作者考察,“在甘肃庆阳地区境内长达290公里的秦直道沿线上,保存着大量的烽燧,经徒步认真调查,至今尚留有126座。这些烽燧多数建在直道沿线两侧的群山之巅,视野开阔;也有的建在直道大转弯的山峁上和垭口两端,互相对应,遥相瞭望。由此可知,古人修建烽燧时,对其所在地理位置是经过周密勘察的,每烽选址都是严谨审慎的”。秦直道烽燧与汉代和明代长城烽燧有明显的区别:1均以黄土夯筑而成,不用土坯垒筑,也不夹植物骨胎;2造型全部为圆形;3烽顶未发现女墙或掩体设置,守护士兵住宿处另建他处;4未见积薪。烽燧遗址现存高度为11米者1处,即黄蒿地畔烽燧,9米者有3处,即涧水坡岭障城、林沟障城、南湾四号烽燧。又白马崾崄烽燧记录高度25 米,底周30米参见甘肃省文物局:《秦直道考察》,64~75页,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2月。,疑数据有误。这里说到的126座直道烽燧,由于对直道线路走向的认识存在分歧,有些可能不能为多数学者认可。

有的研究者总结直道附近所见烽燧遗址,称之为“五里一墩”。据说从黄毛塔下到沈家园子一段,每隔25公里左右就有一处烽燧遗址。其中尤以李家塔北5公里处的烽燧遗址最为完整,其高9米,底周长24米。参见孙相武:《秦直道调查记》,载《文博》,1988(4)。这些烽燧遗址,应当经过认真的调查和发掘确定其年代。参见王子今:《试说秦烽燧——以直道军事通信系统为中心》,载《文博》,2004(2)。

《说文·火部》:“,候表也,边有警则举火。”段玉裁注引《文选》李善注,补作“,候表也”。贺昌群《烽熢考》指出:“段氏所补实误。”(原载中央大学《文史哲》季刊第2期,1940年,收入《贺昌群史学论著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2月)又《部》:“,塞上亭,守火者也。”烽是报警用的一种信号。燧是以候望敌情并以烽报警为主要职责的边塞上的一种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