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BBS论坛在创建时一般都没有很明确的关注公共事务的意识,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是人际联系的另一种渠道,是一个休闲交友的虚拟空间。特别是一些依附于商业网站的论坛。主要是作为凝聚人气,建立人际情谊的手段推出。如从事软件开发的四通利方公司于1996年4月推出的“利方在线”网站,最初目的是为公司客户提供技术咨询,同时开设一些休闲、娱乐的论坛。但是很快论坛的影响力使网站的意义远远超出一个辅助性的技术工具。如“谈天说地”、“体育沙龙”等论坛板块在网民中产生很大的影响。网民们不仅在这个虚拟的空间里交流个人的感想和看法,而且设法提供新的信息,使网络成为传统媒体之外新的信息集散地。一些关注时事、注重思想和评论的板块开设出来。
网络论坛对公共舆论的影响力第一次受到关注大约是在1996年9月,随着九一八纪念日的临近,北京的不少BBS论坛上有关中日关系的讨论也成为热点。根据水木清华站史的记载,有关******的偏激言论引起了政府机构的关注,并且对BBS论坛进行了一次清理。中科院的曙光站和北大的阳光创意站遭暂时关闭。水木清华虽未关站,但是也关闭了历史、军事、沙龙、时空报道四个比较敏感的栏目。
不过,在网络传播的早期阶段,启蒙和知识普及是主题,网上交流留给人们最深刻的印象还是一些感性故事。1995年3月,清华大学的学生中毒事件经媒体报道后,使人们对互联网的神奇力量有了直观的感受。而在瀛海威网站上,最牵引人心的故事是一个年轻的网友在生命弥留之际发出的真情呼唤。
(二)1998—2002年:网上舆论力量初显
让国人第一次深刻感受到网上舆论力量的事件是1998年5月的印尼排华事件。有学者认为,中国网络舆论发端的标志性事件即是国人为此而在网上发起的抗议活动。当时,国内虽然有多家报纸上网,但是鲜有提供论坛功能者,在该事件的讨论中起核心作用的实际上是新加坡《联合早报》电子版论坛。《联合早报》是东南亚地区颇有影响的一家华文报纸,在1998年世界杯期间曾开设读者论坛,获取了运作网上论坛的初步经验。当印尼局势演变为全球华人关注的焦点后,该报当机立断设立“印尼局势读者论坛”。成为有关言论的主要阵地。闵大洪先生对该论坛的电子邮件内容进行梳理,认为可以分为四类:传递信息、谴责暴行、提出建议和探讨问题。从这样的内容构成可以看出,该论坛的讨论已不仅是简单的情感宣泄,而是带有某些公共领域的理性特征。
印尼论坛不仅给社会公众以深刻的印象,也给国内上网媒体以启示:疏通网上舆论渠道可以发挥积极的社会作用。1999年5月9日,在美国及北约袭击我驻南斯拉夫使馆的第二天,人民网开设“强烈抗议北约暴行论坛”,从而成为国内首个时事新闻类论坛。据网友事后回忆,“抗议论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演讲厅。尽管当时还是拨号上网,成本‘高昂’,但是很多人整天坐在计算机旁,敲打着键盘。网上舆论是一边倒的抗议和谴责”。一个多月后,抗议论坛更名为“强国论坛”,并成为中文********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个。
在人民网的带动下,依托主流媒体而建立的网站开始普遍重视社区建设。2000年3月启动的北京千龙网设有“京华论坛”,下分二十多个板块,其中千龙大会堂、市民留言板、军事论坛、千龙说法、中日话题等板块,以时事新闻和公共事务讨论为主旨。2000年5月成立的上海东方网开设“东方论坛”,以娱乐休闲为主,但不落后于形势,也设置了“热点放谈”小板块。在主流网站论坛中,真正形成比较大的影响者,除了人民网的强国论坛,新华网的发展论坛也吸引了不少网民的关注,该论坛创建于2001年,现在已经发展成由7个子论坛构成的社区。
从1998年开始,民间的商业性网站也有了长足发展。在此之前,上网的主要是一些传统媒体,往往是将网上内容当成纸质媒体的简单翻版,甚少设计让公众可以参与的互动板块,网页更新速度慢,对网民的吸引力有限。1998年2月,张朝阳创立搜狐网,是当时国内第一家搜索引擎,同年9月全面改版后,搜狐网日访问量突破7万人次。5月,雅虎(YAHOO)推出中文版,因特网中文领域商业竞争趋向激烈化。年底,四通利方公司并购北美的华渊资讯网。新浪网正式开通,并把新闻作为主要内容来经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报告显示,1998年7月。有45.5%的网民认为网上中文信息太少,到2000年7月,只有6.11%的网民认为网上中文信息不够丰富。
在商业网站中,网易是较早建立虚拟社区的,并且下设广州、北京、上海三个分社区,在网民中有很高的号召力。搜狐在2000年建立论坛,其中“星空论坛”板块在时事评论上有相当大的影响力。新浪论坛以文学、游戏而见长,但是在新闻上的出色表现和巨大的访问量,使之在时事评论方面也有不可忽视的地位。除了商业网站建设的论坛,也有些商业网站本身就是以论坛的形式出现。在这类论坛网站中,最为有名的是西祠胡同和天涯社区。西祠胡同1998年4月创建于南京,一开始是以非赢利的公益网站形象出现。2000年2月被e龙公司收购,但是论坛发展仍然保持相对独立性。天涯社区建立于1999年3月,同年7月被《计算机世界》列为国内第二大社区,天涯以原创文学而知名,但是其“关天茶舍”栏目在时政论坛中享有盛誉。
除此而外,非商业性的民间论坛、网站也有很大发展,成为个人信息、意见表达的窗口。不过,与商业论坛和主流媒体论坛相比。民间非商业性论坛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小,往往是在一个特定群体里有较大影响。论坛建立的目的差异也很大,大体上是为了在具有共同利益或共同旨趣的人群中间建立联系而设立,也有少数是为了某项公共事务而建立。共同利益者如同性恋论坛、乙肝论坛等,其中最著名的是“肝胆相照”论坛,由乙肝病毒携带者群体建立和维护,其源头可以追溯到2000年。共同旨趣者如大富翁论坛(www.delphibbs.com)、中国软件网专家论坛(expert.csdn.net),以切磋技艺、交流心得为主。在非商业民间论坛中最有典型性、影响力最大的是北大一塌糊涂论坛。该论坛始建于1999年9月,最初是面向北大学生的小型BBS,因其开放的言论传统和思想深度,曾经一度在高校学生和知识分子群体中拥有极高的声望,但是也因此而承受巨大的政治压力。2004年9月13该论坛被封闭。
上网用户迅速上升,使网上言论有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除了如9·11事件、中美对撞机事件这类重大新闻会在网上掀起讨论高潮外,一些在传统媒体环境中容易被忽略的事件也可能在网上引发强烈反响,并形成舆论压力,如赵薇军旗装事件。
(三)2003—2004年:走向高点和新的格局
经过前面几年的积累,网上公众表达的影响力终于在2003年有了集中的展示。从年初的深圳网文事件,到孙志刚案件、非典的反思,及后来的刘涌案和宝马案。网络传播不仅是网民们的话题,不仅是传播学者研究的对象,而是引起社会各个层面的关注,网络传播的影响走出网络。有人将这一年的网络传播现象命名为“互联网式的民主”,也有人因此而将2003年称为“新民权行动年”。就网上公众表达本身而言,2003年的显著特点在于,作为体制外的一种表达方式,网络表达与体制内的各种力量(如行政权力机构、传统媒体等)产生了积极的对话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再看见一个一个的论坛,互联网被整合,作为一个整体的力量展现在公众面前。
我们不妨对其中两个案例稍作解析。
深圳网文事件:民间精英参与公共事务。事件的起源在于2002年11月16日两大主流网站论坛(人民网“强国论坛”和新华网“发展论坛”)分别刊登的一篇长文《深圳,你被谁抛弃》。这篇两万字的文章以其鞭辟入里的分析引起网友广泛的注意,被转载张贴到各大知名:BBS上,并且引起新闻网站的关注,新浪网为之制作专题。深圳官员在获知这一信息后,专门组织各级官员细细研读。2003年1月19日,在传统媒体记者的旁听下,深圳市市长于幼军与《深圳,你被谁抛弃》的作者“我为伊狂”进行了所谓“平等的对话”,将这一事件推向高潮。不管深圳市官员对网文的关注及其后的对话带有多少公关色彩,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就社会、城市的宏观决策而言,通常只有体制内的精英(如专家学者,企业管理者、代表委员、政府官员等)才有机会参与和建议。普通民众的意见上达的几率微乎其微。而据媒体报道,“我为伊狂”只是深圳一个极其普通的打工者。网络以及网上公众的支持使得被排除在体制之外的民间精英获得参与公共事务的机会。
孙志刚案件:助推现实进程。在2003年4月25日,《南方都市报》侥幸得以发表《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一文后,就接到有关部门的通知,禁止媒体继续报道。如果没有网络传播,这个被很多人认为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就会夹杂在媒体每日传播的大量信息中而被人们遗忘。但是,互联网上排山倒海的抗议使该事件成为不可回避的公众关注的焦点。5月16日,3位法学博士以中国公民的名义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孙志刚案提出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进行“违宪审查”的建议。5月23日,5位国内知名法学家再次联合上书,要求对收容遣送制度的“违宪审查”进入实质性法律操作层面。6月20日,******发布第381号令,自8月1日起施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同时废止1982年的收容遣送办法。孙志刚案件结束了一部实施长达21年的法律,由此也将网络表达的意义推向一个高峰,借助理性的公众讨论,来推动社会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非典期间,新上任的两位国家领导人在公开场合曾先后表示对互联网言论的关注,给社会公众以极大鼓舞。有学者据此乐观评论说,这“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高层对网络舆情予以承认和关注,也标志着中文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在舆情反映、舆论监督方面开始发挥实质性的作用”。正是在这样一个相对比较活跃的网络表达环境中,公民李新德甚至尝试以个人之力建立“中国舆论监督网”,以接受和调查投诉作为网站主旨,但是不久即遭有关方面查封。实际上,在互联网言论超乎寻常地牵引举国关注时,其中也就暗藏着危机。这个危机在刘涌案中种下苗头,在宝马案中结果。刘涌案再审而三审,从死缓到死刑的改判,在不少人的眼里,是与网上公众理性探讨紧密相关的。但是也引发了质疑的声音:过于强大的舆论压力干扰了司法独立,网络表达胁裹了太多非理性的冲动和盲目。这种担忧在宝马案中被转化为切实的行动。2004年1月14日,当网络和传统媒体紧密互动,有关讨论在网上进入高潮阶段时,却突然遭遇中断。一夜之间,网上有关宝马案的新闻和评论消失殆尽,“宝马”成了各大网络论坛的过滤词。这表明网上公众表达的凯歌高进的局面结束。在公众激情、网络理性以及现实环境之间需要协调和磨合,网上表达转入新的格局。
2004年3月,在********召开前夕,国内最主要的两大新闻网站新浪和搜狐接到通知,关闭了********。而过去一年中,在这两个网站以及其他网站中被频繁使用的新闻专题和新闻跟帖形式也变得难得一见。由于新浪、搜狐拥有极高的页面浏览量,它们实际上成了网上言论的扩音器,所以在网络表达中有难以替代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当新浪、搜狐的言论功能弱化之后,网上表达一呼百应的局面也就难以继续。网上表达有了新的格局,需要通过新的方式来展现自己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