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凭借各自的力量发生激烈碰撞时,弱者的命运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拖延,指望着侥幸躲过一场冲突。
这就是阿部伊势守仅存的唯一希望。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是日本沿用了260多年的国策。日本向来以“东海君子之国”自居,将君子义气作为立国之本。然而,在强大的武力面前,义气和道德却显得如此滑稽可笑、不堪一击。
如同手无寸铁的平民半夜里遭到歹徒持刀抢劫,任何说教对歹徒而言都无异于对牛弹琴。这时,唯一能做的,就是暂且抛弃清高和道义。
虽说慷慨陈词一番之后舍生取义也并非不是一个办法。只是,这种冒险带来的结果并不仅仅是冒险者自己丢了性命。
或许,一个延续了两千多年的民族会因此而灭亡……所以,当政者面前只剩下了最后一条道路。
面对歹徒时,只能忍辱负重,将身边的衣物和财物悉数拱手献上,满足他们的欲望,以便求得一条生路。
同样,幕府指望着将签订条约的时间拖延三四年,趁此机会整顿军备、奋发图强。这和把财物交给歹徒其实并无两样,目的都是将希望寄托于将来。只是两者受难的程度和时间长短有所不同而已。
所以,除此之外幕府已别无选择。此时,佩里的军舰已经来到了品川海域,大炮的炮口直指江户城。
“万事休矣!阿部正弘感到似乎有人正用明晃晃的刺刀一次一次地刺向自己的心脏。”
这天晚上,正弘有意未让齐昭参与商议。因为,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万般无奈地准备向美国人让步。如果除此之外已无更好的计策。他决定独自承担责任,引咎自决,使后来人能够顺利地推行新的政策。
“这是高岛四郎太夫呈报的奏书……事到如今,不如暂且答应他们的要求,在神奈川附近进行交涉。”
一屋子的人显然全都失去了判断力,他们只会一言不发地暗自点头。
于是,正弘命人朗读了高岛四郎太夫茂敦(又名高岛秋帆)奏书的大致内容。
高岛秋帆是名满天下的西洋炮术家,所以,阿部正弘和老中们一直将奏书压在手中,迟迟没有对外公布,意在将其作为最后一张王牌。
高岛家族是长崎富甲一方的名门望族,世代在町年寄手下教习枪炮,不仅负责过长崎炮台的修建工程,还掌管着与荷兰、中国的通商贸易。
秋帆自少年时期就对炮术颇感兴趣,后因痛感长崎的旧式炮台急需按照西式炮台改建,便专门拜荷兰人为师。5年中,他学习射炮、筑防,钻研步兵、骑后和炮兵等各个兵种的编组、操练及战术等。
高岛秋帆可称作开日本西洋军事学之先河者,所以,许多人从四面八方慕名而来拜师学艺。
秋帆在弟子中选拔三百余人,编成四个步兵小队和一个炮兵中队,模仿洋人进行操练,同时每年春秋两季举行大演习。
秋帆曾多次上书,建议幕府采用西洋火炮。天保11年(1840年)他还专程率弟子带着4门大炮和50挺步枪(而非火绳枪)前往江户,向世人展示这些新式武器的威力。
江户时期的官职名。
当时,秋帆和他的弟子们在德丸之原举行演习,其精湛的炮术令幕府阁僚们大开眼界,前来拜师学艺的人有增无减。
当时,正在为品川海域炮台而呕心沥血的坦庵(江川太郎左卫门)也曾经是秋帆的门生之一。
然而,在水野忠邦出任老中时,高岛秋帆不幸遭到诬陷而含冤入狱。
秋帆获罪的原因是,为研究兵法而私藏大量武器,为防备饥荒而储存大量粮食,这一切都被视作图谋反叛的证据。
当时的老中水野忠邦、江户町奉行鸟居耀藏(林大学头之弟)都极其厌恶西学,或许他们希望通过弹压高岛秋帆泄一己之私愤,所以才听信了小人的谗言,将高岛秋帆从长崎押解到江户。上一年佩里初次来航时,秋帆正被软禁在武州冈部的领主安部虎之助的家中。
国难当前,秋帆得到了特赦。如今,他寄居在江川太郎左卫门的门下,以教授炮术为名,辅佐藩政。
此时,秋帆已经年届六旬,长期的监禁生活将他折磨得心力交瘁。如今,心如止水的他正细细咀嚼着人生的酸甜苦辣。
高岛秋帆深知,如果不是因为国家正面临事关存亡的危机,自己绝不会重获自由。所以他一边辅佐江川治理藩政,一边向幕府呈交了奏书。秋帆在奏书中阐述了这次危机的本质,并大胆地提出:此时只有开国一个选择。
无疑,被佩里的暴行逼进死胡同的阿部伊势守正弘正是想借高岛秋帆的奏书,激励全国上下卧薪尝胆,共同度过眼前这漫长无尽头的“受难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