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读者文摘精选全集——冬
13193900000027

第27章 尘世走笔(2)

这里的学生必须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到这里来学习的,各个专业都有。

这些并不是政府的有意提倡,而完全是一种自发的社会现象。

韩国人在现代化过程中表现出的对本国文化的信任,令人尊重。

可以说,在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中,韩国是与中国最相似的国度。然而,两国人在许多方面的表现,却又是相当不同。

韩国20世纪60年代还遍地秃山,现在全部都已绿化。在韩国不论城市还是乡村,到处都是干干净净,极少见到乱扔垃圾的现象。

韩国人高度重视环保,饭店里用的是淀粉制造的绿色牙签,无论多豪华的宾馆都没有一次性牙刷、牙膏和拖鞋。在韩国购物,没有人会提供你塑料袋,你得自己购买纸袋。韩国人像爱护自己的客厅一样爱护国土。

在中国旅游,沿铁路公路你会看到一条白色垃圾带,塑料袋快餐盒迤逦不绝。中国北方道路两边,秃山多于青山。南方的西双版纳的森林覆盖率已经由60%下降到了30%。

中国曾喜欢看美国大片,近年来韩国电影电视风靡中国。《泰坦尼克号》上演之际,在中国创了电影票价的历史纪录,这部电影比任何一部影片赚的钱都多。然而当时在韩国居然有成千上万的人抵制观看《泰坦尼克号》,理由很简单,如果有300万韩国人看这部电影,那么韩国大量的外汇储备都会流到美国去。电影学家还分析说:“韩国人在一定程度上,相对于好莱坞和欧洲片,他们对本国影片更为偏好。”

中国人从小教育孩子不要吃亏。在中国的大学食堂,打饭时学生们总是挤作一团。然而留学韩国的中国人却发现,韩国学生自动排队,饭票都是自己扔在盒子里,无人监视。到韩国生活的中国人发现,韩国公园里陌生的小朋友之间也会互相分给对方一些正在吃的零食,“初来时我有点不习惯,不敢让孩子接受。时间长了,我也慢慢教育自己的孩子分一些零食给其他小朋友吃。”

韩日世界杯期间,韩国球迷的表现给全世界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们在场上服装统一,用具统一,口号统一,数万人掀起红色巨浪,高呼“大韩民国”,让人感觉到强烈的震撼。而中国球迷人数也不少,可是都是四五十人各自为战,从服装到口号,五花八门,形不成合力,只感到杂乱。比赛完,韩国球迷都要收拾好身边的杂物带走。可是中国球迷所到之处,垃圾遍地,其中竟有许许多多的小五星红旗!

韩国电影里面,总会有一点人与人之间的同情,对弱者的关爱,或者对社会的奉献思想。韩国电影对自己民族文化,民族内涵的表现上,一直都给予比较多的注意。

而“韩流”最主要的载体——韩剧吸引我们的主要原因是它直指人心人性,用爱情、亲情、友情三大主题演绎人生悲欢离合,用健康向上的基调谱写人生真情。韩国电视剧注重刻画人物,笔触细腻,故事里面透着一股向上的执着,那里的主人公总是满怀信心地期待明天,让许多年轻人看了韩剧以后,觉得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困难都可以战胜。

“韩流”从表面上看新潮热闹,骨子里却是保守朴实的。它有着深厚的东方文化的根,浸润着东方文化文以载道、有功于社会的人文传统。同时,它又健康自然,不夸张,不矫情,不声嘶力竭。这是它受到一致欢迎的原因。

“韩流”的成功,很大程度是以他们民族的文化底蕴自信地与西方现代思维相撞击的结果。十年来韩国电影当中的风格、样式的多样性,探索的多样性,给中国电影人以深刻的印象。韩国电影不会像老美那样公式化,情节上大胆而且屡有惊艳的构思。以《我的野蛮女友》为代表的一些风格感非常强烈,非常富有刺激性的东西,在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成功。在这个过程当中可以看到韩国电影比较适应后现代文化许多艺术上的观念,同时,又在影片中把对于传统文化的看法,传统文化的表现方式,包括对于韩国人的生活习惯、交往方式的表现和反思,都作为一种商业性的因素,来有效地应用。

韩国人通过健康向上的大众文化,有力地整合着民族精神,在好莱坞横行全球的今天,维护了自己的民族尊严。

看不见的含量

星竹/文

埃及有一种草编画,是把宽草叶子裁薄,编成画布,然后在上面画上图案。不少外国的艺术家都去学习过。然而无论如何也无法达到那个标准,大家都不知道是差在哪里,只好放弃。草编画至今还是属埃及一家的。

中国的京剧,外国人来学习的不少,三年五载,学得认认真真,能把老师累死,可顶多也就学个半瓶子醋,上台迈脚,总也不对路数,真是天下一大无奈。

日本人生产的汽车,与各国的程序没有任何不同,也是先出散件,然后再组装。各国为了省钱,向日本人提出自己组装。可由各国组装的日本车,却怎么也比不上日本人自己组装的精良。

各国就去日本学习组装技术,却看不出有什么可学的名堂。组装机是一样的,都是日本产的。程序也是一样的。然而大家回国后,组装的汽车还是不如日本人。20世纪70年代,大家都说日本人滑头,藏着技术不露。日本人听了喊冤,甚至发表声明:日本人什么都教了,绝无一点隐藏。

很多年过去,英国科学家提出了一项见解,那就是看不见的“含量”。看不见的含量,影响着同一事物的不同结果。比如,无论是草编画,还是组装汽车,甚至包括外国人学习中国的京剧,是不同的文化背景、人文素质甚至世界观与潜意识起着决定作用。而在事物的表层,这些因素却是无法洞见的。同样的表像,内含的差距却有着天壤之别,甚至是致命的。

在草编画的制作中,埃及人的大脑里,始终装满了古埃及的文化与传统艺术,血液里流淌着尼罗河两岸的原始风情与古寺院的神雕巨石。指挥他们双手的,是一种博大的民族韵味,而没有这种根基的另一双手,模仿得再像,也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日本人造汽车,同样只有日本人自己知道是怎么回事。有人说,日本人的机器,外国人过手就完。这话虽然有点夸大,但也说对了一半。看似只是换了一下手,内含就被换了,看似一样的动作,却成了两码事。

一个雕刻艺人,带着两个徒弟。教的刀法都是一样的,两个徒弟所做的木雕,大小、方正、外观的尺寸与花纹分毫都不差。但两件作品被摆在那里时,许多人还是一眼看出不一样来,一个清秀,一个笨劣;一个活脱,一个呆板。差别到底在哪里,同样是在于看不见的含量在起作用。是内心的诸多尺寸把两件作品分开了,使它们在同样的尺寸上有了远近高低,有了值钱与不值钱,从而又派生出艺术家和一般工匠的区别。一个被举为大师,一个可能连饭都吃不上。

科学发展到今天,世上许多领域都已经无保密可言。然而同样的产品,同样的技术,仍然存在着很大的盖别。正像有人提出,东和西到底有多远一样,其实这是一个心智的问题。心智差多远,东和西就差了多远。

日常生活中,人们能看见的因素永远都是有限的。众多看不见的含量,才是决定某类事物或某项艺术的最终因素。

美国人做过一项实验,集中二十位不同国家的工人,发给同样的模具,打造同样尺寸的铜砖,这项工作不需要任何技术。然而二十个人打造出的结果,还是不一样,还是有高低之分,还是有不同的审美趋向。看不见的含量。永远决定着我们生活的质量和做事的差异,而不在那些分毫不差的尺码和死道理上。

爱情博弈论

赵新月/文

一场火灾之后,两个嫌疑人A和B被囚禁,分别关在两个独立的不能互通信息的房间里。如果两人都承认,则各被扣留8年;如果一人承认另一人不承认,承认的放走,并且得到奖赏,不承认的被扣留10年,并且被罚款;如果两人都不承认则因证据不足各被扣留1年。

我们看到,假定A选择承认的活,B最好是选择承认,否则就要被严重处罚;假定A选择否认的话,B最好还是选择承认,因为这样不仅可以被放走,而且还可以得到奖金。就是说,不管A什么态度,B的最佳选择都是承认。反过来,同样地,不管B什么态度,A的最佳选择也是承认。结果,两个人都会选择承认。

这就是有名的“囚徒困境”。

恋爱中的人,也类似于走入了“囚徒困境”。如果双方都不变心,那是最好的结局,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嘛;如果都变了心,效果也不坏,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嘛;如果一方变了心,另外找到了更好的情侣,一方却还傻乎乎地忠贞不二,那么,另觅新欢的一方是最幸福的,比两人都不变心的结果还幸福,因为他找到了更好的情人,而被抛弃的一方是最不幸的,比两人都变心的结果更不幸,因为他承担的压力既来自于对方的太幸福,也来自于自己的太不幸福。

按照“囚徒困境”的分析结论,恋人最得意的选择是另觅新欢,最天真的选择是天荒地老,最理性的选择是分道扬镳,最糟糕的选择是被另有新欢的对方无情抛弃。问题是,最得意的结局过于缺德,最天真的结局过于虚幻,最理性的结局过于残酷,最糟糕的结局又(让一方)过于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