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审判日
1332800000014

第14章 .身在其中

林爵,应用化学二年级学生,父母常年居住国外,相貌出众,家境殷实,出手阔绰大方,号称“林公子”。

谁也不会想到,所谓的“诅咒”,竟落到了他的头上。

“鬼神之说,大概都是些无稽之谈,你们是警察,不是茅山道士。”林爵嘴角微微上扬,面对询问,冷冷说道。

“我们只是在了解情况。”年轻的干警按捺住愤怒的情绪,说,“原本我们也不想公开,但如今案情紧急,我们不得不这么做。”

“所谓‘诅咒字条’,很可能是凶手掩盖犯罪事实的手法。”林爵耸了耸肩,“这不用我教你们吧,你们才是专家。”

“正因为我们知道,才觉得,你作为凶手杀人名单上的一员,需要更多的保护……”干警继续耐心地说。

“保护不应该是暗中进行的么?你们是有多不怕打草惊蛇呢?”林爵背对着干警,摆手道,“如果你们真的有本事,就该去做些更有用的事情,而不是浪费我的宝贵时间,少陪了!”说完跨步而行,完全不理会一脸愠怒的干警与记录员。

而另一面的人群中,秦逸风拿着手机的手,却在不住颤抖。

电话那头,沉默与偶尔传来的鼻息声,要比嚎啕大哭更让人心酸。

“真的……走了,她?”凌笑似乎还不敢确定,又问了一遍,“雨韵,真的就这样走了?”

“别难过了……”秦逸风找不到更多的词去安慰对方,实际上,任何的安慰亦是枉然。

“还会有下一个么?”凌笑转而又问道。

“有,警察已经派人对他进行保护了。”秦逸风回答。

“还有……真的,是诅咒吗?又出现了字条?”凌笑继续问。

“是……诅咒……应该是无稽之谈吧。”秦逸风的心也悬在半空之中。

“可是,你觉得雨韵是那种人吗?!她会随便写字条诅咒别人吗?!会吗?!”电话那头,凌笑的声音越发的激动起来。

“别这样,”秦逸风叹了口气,“我明白你的心情……真的,我能感同身受,只是现在一切都还不明朗,所以……”

“你根本不明白!你不会知道自己承诺过要好好保护的人,在自己面前消失,死亡,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你不会明白,你没有经历过,你根本不懂!”凌笑带着哭腔大声道。

“我懂!我比谁都懂!”秦逸风的神情忽然变了,整个人如触电一般。

电话那头,忽然陷入沉默。

或许秦逸风以为凌笑了解自己,毕竟他们已认识太久了。但此刻他却觉得有些怅然若失。虽然他明白对方所说的话也许只是口不择言,但依旧无法接受。

“难道我没有感情么?”秦逸风努力平息自己的心绪,但语气依然尖锐,“你不是我,你能断言我的经历么?”

对面依旧没有回音。

“我明白你的痛苦,也能体谅你的心情……或许现在说什么都没有用。”秦逸风的思绪也已有些混乱,“但我更愿意去为了死去的人而努力战斗,去寻找出一切的真相!你以为,我是个冷眼旁观者?你以为,我能够置身事外?你以为每一个案件调查者都是作壁上观的上帝么?!我不是!”

细碎的响动,似是几声啜泣,接着,是断续的几个字。

“对……对不起……”

秦逸风的心忽然一阵疼痛,他不明白自己的话是否太过激烈,刺伤了那边那颗本已在滴血的心。

“我……我并没有那个意思,对不起……”凌笑长长吁了口气,似乎努力平复着自己,想用最平和的姿态去回答,但效果并不太好,“她走了,我一时太难接受,所以……”

“你好好休息一会儿吧。”秦逸风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当下,他必须以最大的努力理清思绪,试图阻止悲剧的再次发生。

片刻沉默之后,凌笑似乎最终妥协,轻轻回答了一声:“嗯……”

秦逸风挂断电话,静静望着来往的人群,看客已经越来越少了,从当天沈玲菲坠楼至今,那种“学校死人”的新鲜感已经变成了“人人自危”的恐惧,下一个是林爵,那再下一个呢?又会是谁?没有人知道,正因为不知道,所以任何人都可能联想到自己——毕竟,在所有人的世界里,自己都是主角,而身旁的人都只是陪衬。即便最不自信的那个人,也必然曾幻想过登高一呼,一呼百应。

“林爵不配合调查,拒绝警方保护。”徐天铮走上前来,低声说。

“怎么会这样。”秦逸风沉思道,“这不太正常。”

“的确,已经死了三个人,即便他不相信诅咒,也不会如此镇定。”徐天铮皱了皱眉,“他不是犯罪嫌疑人,警方没办法限制他的自由,而且我们现在也很难抽调更多的人手来暗中监视他……”

秦逸风叹了口气,说:“是我失误了,只知道凶手第三次作案的手法与水房有关,却狭隘地只着眼到公共水房上……或许,真的是欧阳乐的案子对我影响太大。”

“现在自责无益。”徐天铮说。

“嗯,看来现在思路要放宽一些才行,”秦逸风说,“我觉得,或许你们该分派人将七个禁忌的所有‘发生点’都监控起来,以防止凶手继续作案。

“我会考虑。”徐天铮说,“不过人员有限,这所学校的管理设施却不佳,很难面面俱到。”

“的确很让人苦恼。”秦逸风撇了撇嘴,他知道徐天铮对这件案子已经渐渐产生了厌烦心理,毕竟案情如此拖延,对他的名声有着极坏的影响,而且上级也会不断对他施压。若非出于对生命、也对秦逸风这位“故人之子”的责任感,他或许早已以“共同自杀”结案了。

而另一方面,或许也正是这种厌烦心理,让侦破过程中出现不少疏忽,导致了凶手有机可乘。

无论怎样,这件案子的侦破,阻碍因素绝不仅仅是客观的,更多的,是因为侦破者也身处案件其中,处在凶手与死者的周围,甚至与他们是朋友、同学等等,这才无法以完全理性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去耐心的抽丝剥茧。

半年前的欧阳乐一案,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