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与心灵对话:改变你一生的60个心理实验
13500900000020

第20章 耐人寻味的情感

图:《维吉·勒·布兰夫人和她的女儿》 维吉·勒·布兰

——还有什么比母爱更无私,还有什么比情感更耐人寻味。

理论加油站:斯德哥尔摩症候群

1973年8月23日,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一家银行里,两名犯有前科的歹徒——欧陆森与欧佛森绑架了这里一男三女四名银行职员,并且挟持人质长达六天(约131小时)之久。当时,警方很快就到达了现场,迅速在银行外荷枪实弹实施了包围,并派出谈判专家与劫匪交涉。可是事件还是僵持了许久,劫匪叫警方先撤走,警方不肯,于是这两人时不时的向外放空枪,为此,全市的人都很紧张。第六天时,双方谈判才有了一点进展,绑匪把四个人质推出来,沿着警方指定的一条路逃走。这时警察追了上来,想救人质,也想抓绑匪。这时怪事发生了,四个人质却掩护绑匪逃亡,大声叫匪徒逃命,其中一个女人质还挺身替匪徒挡枪。

更让人吃惊的是,这起事件发生几个月之后,这四名遭受挟持的银行职员,仍然对绑架他们的人显露出怜悯的情感。他们拒绝在法院指控这两个绑匪,甚至还为他们筹措法律辩护的资金。据说,当中一名遭挟持的女职员克丽斯汀娜,后来与绑架她的绑匪欧陆森,在其服刑期间订婚。

这整件事激发了社会科学家们的研究热情,他们想要了解在绑架者与遭挟持者之间的这份感情结合是怎么回事。后来的研究显示,这起事件并不是特殊个案,而代表了一种普遍的心理反应,这就是著名的“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的由来。

斯德哥尔摩症候群又叫人质情结,是指犯罪的受害者对罪犯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他们的一种情结。在被劫持的这段时间里,被挟持者最先受到来自劫匪的生命威胁,在潜意识里逐渐放弃对劫匪的抵抗,当劫匪对被劫持者表现出关怀的情绪和行为时,如允许被劫持者小范围内活动,吃东西等,受害者会逐渐对劫犯产同情与认同,甚至有崇拜的心理,直至最后站在劫匪的角度看待整个事情,衍生出共同依赖的现象,认为彼此的命运是不可分的。

无独有偶,2006年,奥地利维也那少女纳塔什察的八年被绑架案的侦破,再次向世人印证(纳塔什察曾有多次机会逃离绑匪的魔爪,但事后她却向外界声称自己不逃跑是因为怕绑匪受到情感上的伤害),斯德哥尔摩情结的强大力量。

据心理学者的研究,情感上依赖性强的人和容易受感动的人,若遇到类似的状况,很容易产生斯德哥尔摩症候群。这种对伤害自己的人不怨恨,反而抱有认同、崇拜甚至喜爱的正向情绪不免给人一种稍嫌扭曲的感觉,但也说明人是一种感性的动物,我们时时刻刻都需要情感,而这种必需品在危难的情形下越发显得弥足珍贵。

趣味实验:

1.宣言的秘密

实验原理:更多的时候,人是一种感情动物。

实验主持人:美国心理学家哈特曼

实验对象:某个城市里的居民

实验过程及结果: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哈特曼曾做过一个有名的调查实验,至今仍广为流传。在一次选举之前,为了发现选举时情绪和理性这两种效应对人们行为的不同影响人们作对比,他把一个城市里的居民划分为三部分,总的目的都是劝说居民投某一政党的票,但所给的宣传品内容不同。哈特曼准备了两个内文相同的宣言,其中一个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生动的描写了这个党如果在选举中失败将会产生的悲惨后果;另一宣言则用理性思辩的方式来说明该党失败后所造成的不可收拾的局面。然后,他把这两个宣言同时印发出去。

结果,在散发具有感情色彩宣言的地区,选民投票赞成的人数明显地多于散发理性宣言的地区,而在什么宣言也没散发的地区投票赞成的人数最少,据此,哈特曼做出的结论,带有感情色彩的宣传比理智宣传更能影响人们的行为,情感号召比理性号召作用更大。

实验联想:

人们常说:爱之愈切,知之愈深;知之愈深,爱之愈切。知和爱互为因果。一个人的自觉行动、一个群体协调一致的行动,总是感情和理性相一致的产物。当人们的感情和理智处于矛盾状态时,他们的行动总是摇摆不定的。有些时候,理性要求人们去行动,但感情上却接受不了。大量的事实表明:动感情的呼吁比诉诸于理性的阐述更能让听众、观众的态度发生改变。这也应了一句俗话:吃软不吃硬。

2.需要拥抱不只是猴子的天性

实验原理:相比于物质,拥抱更能感动我们。

实验主持人: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心理学家哈洛

实验对象:刚出生的小猴子

实验过程及结果:

哈洛将刚出生的小猴子和猴妈妈及同类隔离开,结果他发现小猴子对盖在笼子地板上的绒布产生了极大的依恋。它们躺在上面,用自己的小爪子紧紧地抓着绒布,如果把绒布拿走的话,它们就会发脾气,这就像人类的婴儿喜欢破毯子和填充熊玩具。

接下来,哈洛用铁丝做了一个“人工猴妈妈”,它胸前有一个可以提供奶水的装置;然后,他又用绒布做了另一个“人工妈妈”。哈洛在他的研究报告中写道:“一个是柔软、温暖的母亲,一个是有着无限耐心、可以24小时提供奶水的母亲……”一开始,哈洛把一群猴宝宝和两个“人工妈妈”关在笼子里。很快,令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在几天之内,猴宝宝把对猴妈妈的依恋全部转向了用绒布做成的那个“妈妈”。由于绒布“妈妈”不能提供奶水,所以猴宝宝们只在饥饿的时候,才到铁丝“妈妈”那里喝几口奶水,然后又跑回来紧紧抱住绒布“妈妈”。如果有人向笼子里放入危险动物或其他动物进,猴宝宝们则纷纷跑到绒布“妈妈”那里去寻求保护,而不到铁丝“妈妈”那里。显然,这是由接触产生的效果,而不是因为喂不喂东西.

实验联想:

经由这个实验,哈洛认为,与其和宝宝握手,不如毫不犹豫地拥抱他。哈洛和他的同事证明了:接触所带来的安全感与安慰感是“爱”最重要的元素。同样,对许多妈妈而言,如果能拥有刚生产完就立刻拥抱初生婴儿的体验,那总是一份很美好的回忆。而且许多研究也显示,妈妈将初生婴儿拥入怀里,能降低他初来这个陌生世界的不安感与恐惧感,同时也能够让他感觉熟悉的心跳与气味,这也正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第一步。拥抱本身就是人类以及其他动物的天性。

测测你自己:你对他人够关怀吗?

动物园里的猴笼里有一只猴子。走近了看,它的表情相当烦闷、痛苦、无奈。如果你是猴子的饲养员,你会怎么做让这只猴子的心情转好呢?请选择一项做答。

1.拿香蕉给它吃。

3.拍拍它的头部,安抚它一下。

测试结果:

选1.以香蕉来舒缓其焦躁不安的心情,只是权宜之计,也表现不出你充分的爱心。

选2.这应该是最好的办法。你明白猴子终究有它自己的世界,人的安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其烦恼。

选3.你的做法看起来很和善,但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选4.以你的职责论,你理应注意动物的情绪和动作,但你却什么都不做,这只能说明你是一个冷血的人。

真情百叶窗:“皮肤饥渴”

心理学家认为,当婴儿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有一种天生的皮肤饥渴,只有通过充分地抚摸和拥抱才能健康成长。这种“皮肤饥渴”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日益增强,“皮肤饥渴”有什么表现呢?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孩子对毛绒玩具异常喜爱,常常把它们当宝贝一样抱在怀里不肯撒手,那是因为毛绒玩具手感顺滑,可以给人们带来温暖、舒适的接触感,可以消除孩子的皮肤饥渴。

当孩子张大成人之后还会有“皮肤饥渴”吗?实际上,这在成年人的身上也同样存在。由于各种压力的迫使,成年人更需要为皮肤“解渴”。这让人不由的想起有段时间在我们身边兴起的“抱抱团”活动。

最早向世界推行这个活动的是美国人贾森·亨特,活动的灵感来自于他去世的母亲。在母亲的葬礼上,亨特听到许多关于母亲的事迹,得到过亨特母亲帮助和关心的人回忆从她那里得到的温暖。一方面受到母亲故事的感召,另一方面感觉自己需要借助他人提供的温暖来克服丧母的悲痛,亨特做了个写着“真情拥抱”的纸牌走上家乡的大街。第一个与他“真情拥抱”的人是一个路过的姑娘,她停了下来,看了看纸板,毫不犹豫的向亨特张开了双臂。从这一天起,“真情拥抱”这个关于爱和分享的运动开始在全美国蔓延。

2006年,一位名叫Juan

Mann的澳洲男子在悉尼闹市街头手举“真情拥抱”的牌子,将这项运动推向了全球化的网络世界。他在大街上举上牌子,上面写着“真情拥抱”,让大家体验拥抱带来的快乐和温暖的感觉。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直接和在美国的陌生人进行网络聊天,但是很多人却忽略了自己身边的人。你可以和远方的陌生人促膝长谈,却很少和自己的邻居说一句话。“真情拥抱”告诉我们的是:今天你抱了没有?Mann说:“这是让大家笑容绽开的一种方式,因为只要有一个人跟我拥抱,就会带动从旁经过的五个路人脸上的微笑。”想想每天都有机会遇见许多陌生的脸孔,大家目光接触时大多都带着警觉、排斥,甚至敌意,大多时候我们是为了免于伤害,所以选择保持距离。

难道你不认为更大力、更诚挚的拥抱,得到的温暖和理解应该远多于疏远带来的误解和伤害吗??

情感是什么?就像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不一样的哈姆雷特一样,每个人心中对情感的定义也各不相同。这是因为人是种有主观情感的动物,我们会爱、会恨、会乐、会愁……只有在情感满足的过程中才会发展。

人本心理学的创始者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的“需求五层次”理论正在逐渐成为一个热点。他的需求层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我们的需求按生理的需要(通常所谓的衣食住行)、安全的需要(稳定,依赖,免受恐惧、焦躁与混乱的折磨)、归属的需要(在团体中爱与被爱的感觉)、尊重的需要(外界对自我的尊重和自己对自我的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使自己的潜力发挥的倾向)排成由低到高的需求梯队,是一个需要满足后再追求下一个需要,其中情感归属的需求是联接由低到高的关键层次。

如果一个人归属的感觉得到满足的话,他能更好的发展出对自我的尊重甚至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反之,如果一个人渴望在团体和家庭中得到的爱与被爱的感觉落空的话,他就无法找到自己的位置,更不用说发展出自我的尊重甚至发挥出自己的潜能,情感的缺失有时更会生发出畸形的苦果。

善待每一分情感,情感才会善待我们每一个人,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