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与心灵对话:改变你一生的60个心理实验
13500900000022

第22章 合作与竞争的博弈

图:永远的握手 雕塑 澳门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

理论加油站: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数学家图克在1950年提出的一个著名的博弈模型。他在担任斯坦福大学客座教授期间,在一次例行讨论会上,为了解释一名学生提出的理论,随手在黑板上举了一个例子,这个例子,就是著名的“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的基本情况如下:警察抓住了两个合伙犯罪的罪犯,但却缺乏足够的证据指证他们所犯的罪行。如果其中至少有一人供认犯罪,就能确认罪名成立。为了得到所需的口供,警察将这两名罪犯分别关押以防止他们串供或结成攻守同盟,并给他们同样的选择机会;如果他们两人都拒不认罪,则他们会被以较轻的妨碍公务罪各判1年徒刑;如果两人中有一人坦白认罪,则坦白者从轻认罪,立即释放,而另一人则将重判8年徒刑;如果两人同时坦白认罪,则他们将被各判5年监禁。这两个囚犯都知道,如果他俩都能保持沉默的话,就都会被释放,因为只要他们拒不承认,警方无法给他们定罪。但警方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们就给了这两个囚犯一点儿刺激:如果他们中的一个人背叛,即告发他的同伙,那么他就可以被无罪释放,同时还可以得到一笔奖金。而他的同伙就会被按照最重的罪来判决,并且为了加重惩罚,还要对他施以罚款,作为对告发者的奖赏。当然,如果这两个囚犯互相背叛的话,两个人都会被按照最重的罪来判决,谁也不会得到奖赏。

那么,这两个囚犯该怎么办呢?是选择互相合作还是互相背叛?结果是:由于这两个囚徒之间不能串通,并且各人都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而不会顾及同伙的利益,双方又都不敢相信或者说指望对方有合作精神,因此只能实现对他们都不理想的结果(各判5年),并且这个结果具有必然性,很难摆脱,因此这个博弈被称为“囚徒困境”。

从博弈论的一般性来看(不涉及具体人),两个决策者的立场是不明智的(“聪明反被聪明误”),因为既没有实现他们两个人组成的小团体的最大利益,也没有真正实现自身的个体最大利益。

古典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有句名言: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显而易见,博弈中单个囚徒仅仅考虑自己,最后的结果反而违背了囚徒自身的利益(仍然是个体利益)。所以囚徒困境揭示的是“事与愿违”,原因就在于个体追求自身利益要考虑其他人的策略,单纯从自身考虑最后的结果可能正好相反。这对于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是一种重创。

“囚徒困境”主要是双方不信任的结果。但如果我们允许博弈中存在“有约束力的协议”,使得博弈双方采取符合集体利益最大化而不符合个体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时,能够得到有效的补偿,那么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就可以被克服,从而使博弈方的合作行为成为可能。

趣味实验:

1.合作生存

实验原理:合则两利,分则两败。

实验主持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某学者

实验对象:猴子

实验过程及结果: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学者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6只猴子分别关在3间空房子里,每间两只,房子里分别放着一定数量的食物,但放的位置高度不一样。第一间房子的食物就放在地上,第二间房子的食物分别从易到难悬挂在不同高度的适当位置上,第三间房子的食物悬挂在房顶。数日后,他们发现第一间房子的猴子一死一伤,伤的缺了耳朵断了腿,奄奄一息。第三间房子的两只猴子都死了。只有第二间房子的猴子活得好好的。

究其原因,第一间房子的两只猴子一进房间就看到了地上的食物,于是,为了争夺唾手可得的食物而大动干戈,结果两败俱伤。第三间房子的猴子虽作了努力,但因食物太高,难度过大,够不着,被活活饿死了。只有第二间房子的两只猴子先是各自凭着自己的本能蹦跳着取食,然后在房间跑对角线增加助跑距离跳跃取食,最后,随着悬挂食物高度的增加,难度增大,两只猴子只有协作才能取得食物,于是,一只猴子托起另一只猴子跳起取食,这样,每天都能取得够吃的食物,很好地活了下来。

实验联想:

合作精神并非人类所独有,这一现象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学者们做的虽是猴子取食的实验,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合作的重要。如果人与人之间不能合作,而是互相争斗甚至残杀,其结果无异于第一间房子里的两只猴子。而如果人与人之间互相漠视,只顾自己,遇到一些难度太大,凭个人努力不能及的事情时,同样也会遭到可悲的下场,有如第三间房子里的两只猴子的命运。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只有相互协作,才能共渡难关,取得成功,如同第二间房子里的猴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人类的能力与水平,发挥人的能动性和智慧。

2.运输公司的竞争

实验原理:我们往往因为私欲,而看不到更大的利益。

实验主持人:美国纽约大学家心理学莫顿·多伊奇等

实验对象:一组普通女性和一组普通男性

实验过程及结果:

1960年,心理学家多伊奇等人曾做过一个经典的实验。这个实验要求找来两个志愿者,让这两人分别充当两家运输公司的经理,他们的任务都是使自己的车辆以最快的速度从起点到达终点,如果速度越快,则赚钱越多,实验的要求是尽可能多赚钱。每人都有两条路线可选,一条是个人专用线,另一条是两人可共同使用的近道线路。但近道线路很窄,一次只能通行一辆车,因此使用这条近而窄的道路只有一种办法:双方合作,交替使用。研究的设计明确告诉这两个人,即使交替使用近道线路,也必须要有一点等待时间,但走这条线路远比启用个人专线经济、有效。实验最后以这两个人从起点至终点的运营速度记分,分数越高越好。实验的结果表明,双方都不愿意合作,狭路相逢,僵持不下的情况时有发生,虽然在实验中也会偶有合作,但大多数都是竞争的结果。

实验联想:

当实验者询问这两个参与实验的人为什么宁可投入竞争也不愿选择合作的理由时,他们表示自己希望战胜其他竞争者,他们并不重视自己在实验中的得分多少,即使得分少也要去竞争,胜过他人,实现自我价值。这一实验证实了人们心理上倾向竞争的论断。显然,个体之间的竞争与群体之间的竞争有很大区别。在群体竞争的条件下,群体内成员的工作是相互支持的,共同活动的目的指向性很强,彼此交流及时,相互理解和友好,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效率。在个人竞争的条件下,多数人只关心自己的工作,相互不够支持。

测测你自己:人际合作能力测试

1.你如果在急匆匆地驾车赶去赴约,途中看见你秘书的车出了故障,停在路边,你是:

A.毫不犹豫地下去帮忙修车

B.告诉他/她你有急事,不能停下来帮他/她修车,但一定帮他/她找修理工

C.装作没看见,径直驶过去

2.如果某位同事在你准备下班时,请求你留下来听他“倾吐苦水”,你是

A.立即同意

B.劝他等第二日再说

C.以夫人生病为理由拒绝他的请求

3.如果某位同事要去医院探望夫人,要求你替他去接一位乘夜班飞机来的大人物,你是:

A.立即同意

B.找借口劝他另找别人帮忙

C.以汽车坏了为由拒绝

4.如果某位同事的儿子想选择于你同样的专业,请你为他作些求职指导,你是:

A.马上同意

B.答应他的请求,但同时声明你的意见可能已经过时,他最好再找一些最新资料作参考

C.只答应谈几分钟

5.你在某次会议上发表的演讲很精彩,会后几位同事都向你索取讲话纲要,你是:

A.同意,并立即复印

B.同意,但并不十分重视

C.同意,但转眼间就忘记了

测试结果:

大部分回答“A”:你很善于合作,但并非失去个性;你认为礼尚往来是一种美德,在商业生活中亦不可缺少;你慷慨助人,同样也希望别人同样回报你。

大部分回答“B”:你是一位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不愿意为自己找麻烦,不想让自己的生活规律、工作秩序受到干扰。无疑,你有困难时也很难得到别人的帮助。

大部分回答“C”:你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孤家寡人。

真情百叶窗:鲶鱼效应

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市场上活沙丁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所以渔民总是千方百计地想法让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可是虽然经过种种努力,绝大部分沙丁鱼还是在中途因窒息而死亡。但却有一条渔船总能让大部分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船长严格保守着秘密。直到船长去世,谜底才揭开。原来是船长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以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鲶鱼进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便四处游动。沙丁鱼见了鲶鱼十分紧张,左冲右突,四处躲避,加速游动。这样一来,一条条沙丁鱼欢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原来鲶鱼进入鱼槽,使沙丁鱼感到威胁而紧张起来,加速游动,于是沙丁鱼便活着到了港口。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这是唐代诗人卢纶写的《塞下曲》,说的是飞将军李广一次夜里外出,猛见前方草丛里卧着一只“老虎”。李广大惊失色,吓出一身冷汗,随即引弓射虎。第二天早晨,当他们去寻找“死虎”时,发现卧在地上的不过是一块巨石。敢情是晚上看走眼了。再看那枝箭,箭镞竟然深深地埋进石头里。李广暗暗称奇,随即再引弓射石,无论使多大的劲,箭都再也射不进石头了。人在受到惊吓或精神高度紧张、亢奋时,会迸发出超常的能量。

医学界认为人们受到惊吓或刺激时,肾上腺会分泌出大量的激素,使人产生前所未有的能量和生存力。

当一个组织的工作达到较稳定的状态时,常常意味着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降低,“一团和气”的集体不一定是一个高效率的集体,这时候“鲶鱼效应”将起到很好的“医疗”作用。一个组织中,如果始终有一位“鲶鱼式”的人物,无疑会激活员工队伍,提高工作业绩。

“鲶鱼效应”是企业领导层激发员工活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它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企业要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把那些富有朝气、思维敏捷的年轻生力军引入职工队伍中甚至管理层,给那些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懒惰员工和官僚带来竞争压力,才能唤起“沙丁鱼”们的生存意识和竞争求胜之心。二是要不断地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管理观念,这样才能使企业在市场大潮中搏击风浪,增强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

有人和上帝讨论天堂和地狱的问题。上帝对他说:“来吧!我让你看看什么是地狱。”

上帝领着这个人走进一个房间。一群人围着一大锅肉汤,但每个人看上去都是一脸饿相,瘦骨伶仃。他们每个人都有一只可以够到锅里的汤勺,但汤勺的柄比他们的手臂还长,自己没法把汤送进嘴里。有肉汤喝不到肚子,只能望“汤”兴叹。

“来吧!我再让你看看天堂。”上帝把这个人领到另一个房间。这里的一切和刚才那个房间没什么不同,一锅汤、一群人、一样的长柄汤勺,但大家都身宽体胖,正在快乐的歌唱着幸福。

“为什么?”这个人不解地问,“为什么地狱的人喝不到肉汤,而天堂的人却能喝到?”

上帝微笑着说:“很简单,在这儿,他们都会帮对方盛汤。”

合作与竞争都是一场博弈。古语有云,世事如棋。生活中每个人如同棋手,其每一个行为如同在一张看不见的棋盘上布一个子,精明慎重的棋手们相互揣摩、相互牵制,人人争赢,下出诸多精彩纷呈、变化多端的棋局。博弈也是个人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从各自选择的行为或是策略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并从各自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

同样的条件,为什么一些人把它变成了天堂而另一些人却经营成了地狱?关键就在于,你是选择共同幸福还是独霸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