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与心灵对话:改变你一生的60个心理实验
13500900000030

第30章 拒绝冷漠,我的责任

图:埃菲尔铁塔 巴黎

——冷漠仿佛这钢铁巨人一般,霸占了我们的天空。

理论加油站:“旁观者”效应

1964年3月,在纽约昆士镇的克尤公园发生了一起谋杀案,很快成为《纽约时报》的头版新闻,并使全国感到震惊。这件谋杀案受注意的原因与凶手、被害者或其谋杀手段都没有什么关系。吉娣·格罗维斯是一位年轻的酒吧经理,她于早上3点回家途中被温斯顿·莫斯雷刺死。莫斯雷是个事务处理机操作员,根本不认识她,他以前还杀死过另外两名妇女。使这场谋杀成为大新闻的原因是,这次谋杀共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莫斯雷刺中了她,离开,几分钟后又折回来再次刺她,又离开,最后又回过头来再刺她),这期间,她反复尖叫,大声呼救,有38个人从公寓窗口听见和看到她被刺的情形。没有人下来保护她,她躺在地上流血也没有人帮她,甚至都没有给警察打电话。

新闻评论人和其他学者都认为这38个证人无动于衷的言行是现代城市人,特别是纽约人异化和不人道的证据。可是,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两位年轻社会心理学家约翰·巴利和比博·拉塔内对这种一概而论的说法甚为不满。他们都觉得,对于证人们的无动于衷,一定有个更好的解释办法。

经过好几个星期的周密筹划和精心准备,他们启动了一个广泛的旁观者针对紧急情形的的反应调查。在研究中,纽约大学心理学入门课的72名学生参与了一项未说明的实验,以满足课程必需的一项要求。巴利、拉塔内或者一位研究助手会告诉每个到达的参与者,该实验涉及都市大学生个人问题讨论。讨论以2人组、3人组或者6人组的形式进行。为了尽量减少暴露个人问题时的尴尬,他们将各自分配在隔开的工作间里,并通过对讲机通话,轮流按安排好的顺序讲话。这些不知情的参与者不管假设是在与其他一个人或者两个人或者五个人谈话,是因为事实上他听到的别人说的任何事情都是录音机上播出来的——第一个说话的声音总是一位男学生,他说出了适应纽约生活和学习的难处,并承认说,在压力的打击下,他经常出现半癫痫的发作状态。到第二轮该他讲话时,他开始变声,而且说话前后不连贯,他结结巴巴,呼吸急促,“老毛病又快要犯了,”开始憋气,并呼救,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我快死了……呃呦……救救我……啊呀……发作……”然后,在大喘一阵后,一点声音也没有了。

在以为只有自己和有癫痫病的那个人在谈话的参与者中,有85%人冲出工作间去报告有人发病,甚至远在病人不出声之前;在那些认为还有4个人也听到这些发作的参与者中,只有31%的人动了。后来,当问及学生,别人的在场是否影响到他们的反应时,他们都说没有;他们真的没有意识到其巨大的影响。

巴利和拉塔内现在对克尤公园现象有了令人信服的社会心理学解释,他们把它叫做“旁观者介入紧急事态的社会抑制”,或者更简单地说:“旁观者效应”正如他们所假设的一样,正是因为一个紧急情形有其他的目击者在场,才使得旁观者无动于衷。对旁观者效应的解释,他们说,“可能更多的是在于旁观者对其他观察者的反应,而不太可能事先存在于一个人‘病态’的性格缺陷中。”

趣味实验:

1.一个异邦人的答案

实验原理:有什么样的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国民;正是当下的文化造就了如此的国民。

实验主持人:Matt夫妇

实验过程及结果:

一个大雪纷飞、异常寒冷的下午,你在下班回家的途中遇到一个失去双腿的残疾乞丐。乞丐穿着单薄,你注意到他浑身发抖。假设你是一位极富有金钱、极富有怜悯、极富有慷慨的“三富好人”。你将——

A. 把他接到你家过冬。

B. 给他足够多的钱,让他到旅店过冬。

C. 视而不见,置之不理。

这个故事发生在我国一个号称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的小区里。据《东方早报》报道,在那个小区住的一对美国夫妻,男的叫Matt,女的叫Ella,在当地的一家广告公司工作。一天下班的途中Matt在地铁里遇到一位失去双腿的中国乞丐。乞丐衣着单薄,Matt注意到他浑身发抖,于是Matt将他接到了自己的家里。

实验联想:

这个故事没有结束,恰恰相反,才刚刚开始。Matt把家里的钥匙交给了乞丐,以便他随时可以过来。这个小区绝大多数住户是中国人。不久,中国的邻居就发现楼道里经常有一位衣着褴缕、手拄拐棍的人出没。他的出现引起了中国居民的极大恐慌——他是一个坏人怎么办?他要到我家来偷东西怎么办?他要把我的孩子拐走了怎么办?中国居民惊讶地发现这乞丐竟然与那对美国人有关,也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美国人会让这样的人进家门。中国居民将这件事反映到居委会,请他们出面要求美国人不要再让这个乞丐进来。对这样的要求,美国夫妇大吃一惊,他们据理力争,第一,凭什么说穷人就一定是坏人?第二,我的家我让谁进来那是我的自由。

中国居民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们把这件事又告到了派出所,让警察出面对美国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场中美之争最后以中国人全面获胜而告终。Matt和Ella迫于邻居的强大压力,为那个乞丐装上假肢,给他另租了一套小房子让他搬出了他们自己的住处。Matt解释说,我们居住在中国就应该尊重这里的文化。可惜我们无从知晓Matt所理解的“这里的文化”到底是什么样的文化?

2.公交车让座成怪现象

实验原理:当冷漠吞噬了我们的心灵时,我们忘记了什么是善良和廉耻。

实验主持人:网友“ykh”

实验对象:乘客

实验过程及结果:

2004年,网友“ykh”的人士在某论坛上发了一则主题为“看一看公共汽车上发生的事”,他的帖子由五张图配文字说明组成。第一则为“车厢比较挤,一个抱小孩的妇人,站在一个男青年的座位边上,孩子大概还不满周岁。”第二则为“男青年漠然无视。”第三则为“别人上前要求其让座,周围也有人指出车座边上印着照顾专座,他显得很愤怒,说‘我不识字’。”第四则为“坐在他前面的好像是他的女友,听了后决定起来让座,结果被那男青年摁回座位,她有点尴尬。”第五则为“他觉得我很可笑,最终他也没有让座。”照片在网上发布后,竟有人提出:公交车上让座是一种怪现象!

实验联想:

2004年5月13日,公交车上连续广播三次让乘客为一名孕妇让座,竟无人响应。这是发生在南昌市28路公交车的一幕。2004年5月24日,身怀六甲的张小姐乘公交车前往医院作产前检查,车上遇到一件让她很生气的事。一名打扮得十分时髦的少妇,自己坐了一个座位又强占一个座位,面对售票员和乘客的劝说,却始终不肯将空位让给张小姐。

这种事情每天都在发生,以致于让座竟成了一种“怪现象”,其实那位网民只是说出了一个事实,只是这个事实让人觉得心凉而不能接受罢了。

测测你自己:测测你的冷漠心理指数

根据自己的行为表现,可以有目的的检查一下冷漠心理程度,以便心中有数。仔细回忆一下,最近1个月以来,你经常有下列情况发生吗?

1.单位开会时,找理由不参加吗?(是)(否)

3.集体活动时,悄悄溜号吗?(是)(否)

5.被邀请聚会时,以各种借口拒绝吗?(是)(否)

7.亲朋有事情相求时,推辞没有能力帮忙吗?(是)(否)

8.根本与同事与领导不主动交流吗?(是)(否)

测试结果:

如果你的问答出现2个以上“是”的话,说明你已经有了冷漠心理,应该及时调节,让自己原离冷漠。

真情百叶窗:可悲的集体冷漠

身患肺癌的七旬老人朱祥林在上海市820路乘车遭遇无人让座。“面对着整车人,再一次深深感受到了什么叫冷漠。”朱祥林用颤抖的嘴唇回忆了心碎的一幕。

一个身患绝症的老人,面对整车人而无一让座,这真是冷漠到了极点!而这些年,关于冷漠的报道更是充斥了报刊的版面。难道真是人心不古?难道真是整体道德下滑?恐怕不能这么简单的下结论。有论者指出由于经济的发展,我们由原来的熟人社会进入到了一个陌生社会。而人处在陌生社会里更不易受道德约束。不是人们的理性发生了变化,而是约束人们的条件发生了变化。如人置身于陌生的人群里,更容易放纵一样。有人要跳楼,竟有很多人高喊快点往下跳,人的本性得以充分暴露。如果有熟人在场,是不会那样的。

所以,不能简单把冷漠看作是道德下滑。如在特定的场合,如在熟人社会,或在社交场所,那些不让座的年轻人,他们或许表现得彬彬有礼,非常有风度。

但为什么这些人一旦置身于陌生的人群之中,就都表现出冷漠心理?这是因为责任的不明确或责任的分散心理使然。美国心理学家拉塔奈和达利认为,人们看到别人处于紧急状态情境中,而不去救援,不是由于人性的丧失,而是由于其他人在场,使其责任意识降低,从而抑制了人们的援助动机。这种责任分散心理,又称作“旁观者效应”。具体表现为几种心理:

其一是以为这么多人不必采取行动。其他人在场会增加情境的复杂性,影响个人对情境的知觉和理解,使很多当事人不能及时地判断事情的真相,从而以为不必采取行动,或由此而不能及时地采取有效的行动;

其二是以为他人会采取行动。这些人的常见想法是:这么多人在,总会有人站出来吧。而事实却是,正是由于不少人在场,每个人所承担的责任变得不明确,从而责任感淡化,事情最终以谁都以为不会发生的方式发生了。

其三是以为即使产生不好结果,也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责任,因为还有其他人在场,他们对事情的结局也应当负有道义上的责任。这便表现为典型的责任分散。

这并不是为这些不让坐的人开脱,而是要说明正是因为“责任扩散”,因而见老人不让座或见义不为等所产生的不义感、内疚感也同样会扩散到其他人身上,从而某一个人所要承担的道德评价的风险会大大减小,他所感受到的道德谴责的力度也大大降低,从而在下一次类似情境下完全可能采取同样的态度与行为,进而不断地影响到周边环境,最终导致道德冷漠犹如瘟疫一样在社会上广为流行。而这种情况的出现当然是非常可悲的,它不但是生存于这个社会中的每一个人的可悲,也将是整个社会的可悲!

所以,冷漠的出现及其蔓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有人说它是现代人患的一种“精神慢性病”,这种病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道德的败坏和堕落,并且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这种“精神慢性病”或旁观者效应必须加以矫正。

台湾的高振东先生曾大声呼喊:“天下兴亡,我的责任。”他说,只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其实是人人无责,而“我的责任”就可以从我作起,从小事作起,身边有老人我首先让坐。这就是我的责任。只有明确每个人的责任意识,不管他处在熟人社会还是陌生人社会。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成为道德完善的人。不然,这个世界还讲继续冷漠并堕落下去。

深邃的宇宙,空灵的自然,广袤的天地,起落的人生,赠送给每一个人太多的韵味。我们不可逃避地面对,无奈地咀嚼,也用颤抖的心体验着。这便是我们芸芸众生蕴藉悠长的岁月。

当儿时手中的风筝断线消失在苍茫的天际;当青春的棱角在生活的激流中渐渐磨损;当理想与道德被调侃成乏味的白开水;当人事与精神被肆无忌惮的物化。我们诚实朴素的心只能向隅而泣,世界的冷漠已多么强悍地横亘在我们的理想与现实之间。

作家卢跃刚在《大国寡民》中说过的“贫穷与愚昧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冷漠和麻木”,这句话很有点味道,有种禅机。

有位朋友驱车到某地游玩,由于人生地不熟,一路上只有问路,怎知堆满笑容的打听换来的都是统一、单调、冷漠的回答:“不知道”。后来在一老太婆的指引下才总算接近目的地。在接近目的地时,由于有岔路,不知该走哪一条。于是他便下车客气的向路边一位阿叔打听。一连问了好几句都没有得到答复。后见这位阿叔旁边有个十一、二岁光景的小孩,便又问:“弟弟,××路怎走?“给多少问路费呀!”小孩老气横秋地回答,那副老成的样子让人感到惊讶与心痛。

“冷漠的尽头是麻木,麻木的尽头是死亡”。作家叶文东的这句警世之言但愿能催醒每一颗冷漠的心灵。

拒绝冷漠,人生才能富有色彩,世界才会充满活力。太多的冷漠让人恐惧:是否狼又来了?

是啊!苍茫的宇宙,邈远的时空,沉重的历史,需要我们勇敢的前行,需要我们去抒写生命机缘在历史长河中的光彩与意义。只要我们拒绝了冷漠,相信明天会是一片艳阳天。

从现在起,省视自己,去紧握火热的青春!

从我做起,省视自己,去煅造辉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