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人物的境界有高下之分,有些人一直在试图改变政治,有些人却是被政治所改变。很多人步入政坛之前豪情万丈,壮志满怀,滚打多年后,却变得圆滑世故,现实得让人害怕——政治改变了他们;而有些人虽然学习了些机巧诡诈,以便更好地在政坛生存,满脑子想的却还是建万世之功——他们想改变政治。对于想改变政治的人,不管他改变得如何,试验是否成功,我们都必须对他们致以起码的敬意。政治当然很难改变,有人说人民的利益不过是某些政治人物满足其虚幻梦想的试验场,但是,当一个人看透了政治,他是应该因循守旧,唯唯诺诺,还是大刀阔斧,勇往直前呢?有人激进,有人保守,没有标准答案,我们所要做的,只是多一分理解。因为政治本没有正确答案,犯错本就是革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人物通常都是有些政治抱负的,毕竟到了这个份上,位高权重,声名显赫,极尽荣华,不做出点功业,怎么对得起人活一世?袁世凯肯定也有政治抱负,但是遗憾的是,袁世凯毕竟还是不能跳脱出传统观念的影响,他过于执迷于高高在上、万民山呼的虚荣,在他看来,一个人的政治顶点岂不就是如此?而在到达政治顶点之前,干别的又有什么兴味?于此过于指摘袁世凯毫无意义,刘邦在看见秦始皇威风东巡之时,不也说“大丈夫当如此也”吗?袁世凯的政治观念跟刘邦并没有本质区别,他也同样认为“大丈夫当如此也”。我也相信,袁世凯在达到他所认为的政治顶点之后,就会来展开他的政治抱负。但是,袁世凯对个人权益的要求勿乃太过?现如今已经是民国了,大家伙都开眼了,没有皇帝就没有政治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又有多少人能忍受袁世凯一而再、再而三地得寸进尺呢?
蔡锷也是个渴望改变政治的人物,而且他跟袁世凯很不一样,袁世凯对个人权位过于执着,而蔡锷则是单纯的赤子之心。蔡锷以己度人,认为男儿理当如此,有权是为了理乱。但是,袁世凯跟他终究是两路人,当蔡锷最终发现这一点后,他对袁世凯丧失了信心——他无法接受自己心目中要带领国家兴旺强盛的人物居然念念不忘的只是当皇帝。权利能迷心,而被这种东西迷上的人,想来也没心思考虑别的什么了,袁世凯如今便是如此,而这正为蔡锷所忌。
蔡锷当然不喜欢战乱,他研究军事,为的也不是打内战,而是兴国强邦,抵御外侮,所以他排斥二次革命,一度坚定支持袁世凯弹压叛乱。但是,蔡锷不是懦夫,他有血有肉,有尊严有人格,当他认为非战不可后,他也绝不会退缩。当然,要推翻袁世凯,不是浮皮潦草地喊两声讨逆即可。当年孙中山在刺宋案后嗓子都喊破了,还不是输了个稀里哗啦!要讨逆,必须计划周详,组织严密,甭管手里头有多少人,有多少人就得发挥多少人的作用,尤其敌强我弱,要是乱乱哄哄的,谁讨谁就说不定了。当然了,对于蔡锷来讲,眼前的问题还是怎么逃离京师,回到根据地云南——免不得又要演场戏。
自袁世凯手底下那帮人开始忙活登基大典这事以来,蔡锷的表现就是不冷不热,让袁世凯摸不透。劝进折子,别人上,他也上,所任之职,他也尽心尽责,唯一的异常之处就是票戏的时候多了,还跟名角小凤仙传出了些桃色新闻。袁世凯琢磨半天,也摸不透蔡锷在搞什么名堂,但是随着蔡锷与小凤仙的绯闻甚嚣尘上,袁世凯总算也有点明白了——袁世凯精明得很,自然不会认为蔡锷能沉迷女色。而蔡锷那么干,在袁世凯看来,无非就是在暗示他,你称你的帝,我走我的道,大家井水不犯河水。袁世凯不指望蔡锷能支持他,但如果能不闻不问,倒也省事——蔡锷确实是这个意思吗?
事实上,如果袁世凯能对蔡锷严加戒备,严密布控,谅蔡锷也溜不到哪儿去,坏就坏在袁世凯过于大意,认为蔡锷即便不支持他,大概也不会反对他,于是才让蔡锷从容离京。蔡锷先以治病为名跑到天津,再以此为名跑到日本,然后终于辗转来到了云南——这个过程一度被人写得离奇古怪,情节曲折,好像蔡锷是经历了怎样的艰难曲折才逃出京城的,其实仔细想想根本不合逻辑。袁世凯何许人也,他要真想监控蔡锷,凭蔡锷有天大的能耐,他能逃出这五指山?
云南都督是唐继尧,自打民国成立后,此公就走了大运,本来是一小小的管带,但是去了趟贵州之后,就活脱脱小鸡变凤凰了。在贵州也就一年不到,再回到云南,就当上了都督。唐继尧跟蔡锷是两类人,他就是所谓的枭雄,理想主义者比如蔡锷会将权当成手段,而枭雄唐继尧则将权当作目的。比如,这次袁世凯称帝,唐继尧考虑的中心问题不是袁世凯道不道义,而是自己怎么搞才保得住位子。当然,这问题可得让唐继尧转腰子了,要是反对袁世凯称帝吧,自己手里头就两个师,兵微将寡,实力微弱,实在没有机会。况且,各省态度不明,唐继尧也不愿当出头鸟;要是不反对吧,革命党气势汹汹,滇军军心不稳,搞不好闹个激变,自己性命都可能不保。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唐继尧想破了头,也想不出个万全之策,怎么干都有风险,而且都不小。
既然怎么干风险都不小,唐继尧索性也懒得想了,让别人拿主意吧——他决定跟着蔡锷走。蔡锷在西南军界有资历、有威望,各方面都服他,愿意给他面子,他说怎么干,估计就得怎么干了——蔡锷当然说要反,于是唐继尧也就反了。蔡锷入滇未几,唐继尧就在其寓所开了个会,议题自然是如何讨袁。作了决定就不能再扭扭捏捏了,唐继尧很聪明,能拿印象分的机会,坚决不放过。讨论半天,蔡锷和唐继尧相互礼让之后,计较已定,唐继尧任中华民国云南都督府都督兼护国军第三军总司令,留守云南,蔡锷任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官,率部出征,并推李烈钧任护国军第二军总司令官兼筹饷局总办。其出兵总方略是,第一军北出四川,第二军东进广西,第三军居中策应,以四川为战略进攻的重点。1915年12月25日,各方联合通电,宣布云南独立,护国之役就此发端。
蔡锷壮士一怒,云南以一隅之力,竟敢于跟袁世凯相峙,豪情是有了,但能不能成功,可就天知道了。袁世凯再不济,也是个纸老虎,纸老虎也是老虎,至少有张能唬人的皮。当日二次革命,孙中山以国民党一党之力,数省之兵,照样被袁世凯干得找不着北,现如今蔡锷名声未必比孙中山大,实力未必比孙中山强,护国战争又能有几分胜算呢?不过,护国战争是护国战争,二次革命是二次革命,虽然都是针对袁世凯,但毕竟相差甚远。
人心隔肚皮
搞政治,光有一腔热血、满腹豪情自然是远远不够的,政治始终是个现实的舞台,喊过闹过之后,就得静下来想想,这么喊这么闹,有用吗?如今蔡锷满腔激愤终成一纸宣言,讨袁的号令业已呼出,但是,以云南一隅之力扛袁世凯举国之兵,又能胜算几何?虽说对于蔡锷来讲,兴师讨袁、反对帝制,是件不论成败都需勉力而为之事,但是,单纯为了发泄愤懑,那也不是蔡锷这样成名已久的豪杰之士所为,蔡锷既然打出了旗号,就必定有竖起大旗的成算。那么,讨袁的大旗凭什么就能顶得住可能出现的狂风暴雨呢?
民国成立以来,跟袁世凯唱对台戏的,蔡锷并不是第一人,而这个第一人,声名显赫,形象好,气质佳,经过史书涂脂抹粉一番,那真是超凡入圣,无可言表,此人便是孙中山。孙中山如此人物,又能说会道,到头来却被袁世凯逼得搞独裁——二次革命之后,孙中山深感手里无权,底下不从,于是成立了个要别人摁指印表忠心的中华革命党。大家想,孙中山这点名声是靠什么攒下来的?还不是靠他平日里自我标榜自己如何为了民主奋斗?能让孙中山把清名令誉抛一边,不顾元老反对,耆宿寒心,毅然决然撕下假面,高喊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袁世凯送给孙中山的这场败仗有多牛?既然孙中山这样心理承受能力堪称中国历史TOP3的人都因与袁世凯一战而搞得精神错乱,那么,蔡锷凭什么跟袁世凯玩?
二次革命和护国战争一样,都是以弱敌强,对手都是袁世凯,但是两者有个本质区别,前者称为反袁,而后者则为讨袁。反袁是意气之争,而讨袁则是道义之争——二次革命不过是孙中山借着刺宋案的由头主动挑起的纷争,实际国民党内部意见并不统一,全国舆论也是司法解决的呼声占据上风。但是护国战争不一样,袁世凯称帝,虽不少人或迫于其威势,或有求于人,不愿公开反对,但称帝本身就把袁世凯推向了漩涡中心。二次革命是孙中山在制造混乱,而护国战争中制造混乱的,却是袁世凯。
中国历史上称帝的何止百千,虽有胜有败,但从道义上衡量此事的,却只有袁世凯一家。有人说,这是因为民国了,老百姓活明白了,有尊严了,不愿意磕头朝拜当奴才了,其实老百姓懂啥,向谁背谁还不是人云亦云?中国老百姓要有这思想觉悟,革命党的革命也不至于搞个半生不熟了,孙中山反清那阵也不用被清廷奚落为孙大炮了。其实,老百姓愿不愿意袁世凯当皇帝,这本无关紧要——就算不愿意,他们能怎么着?老百姓嘛,谁当权执政还不是一样过日子?好也好不到哪儿去,坏也坏不到哪儿去。其实,所谓的道义不过是个幌子,当然有人为了道义,但大部分人恐怕还是挂着道义的羊头,卖着私意的狗肉罢了。
反对袁世凯的,比如说革命党,即便袁世凯不称帝,他们还不照样反对?只不过是袁世凯称帝了,他们像是捏着把柄了,师出有名了,实际称不称帝跟他们反不反袁又有什么关系呢?有人说袁世凯解散国会了,破坏约法了,他逆历史潮流而动了。袁世凯固然不是东西,但国民党议员就都是好货了?国民党这个组织大家也明白,是由同盟会脱胎而来,其中还加入了不少小组织,同盟会怎么回事大家想必都有点概念,那叫一个龙蛇混杂、良莠不齐,现如今国民党比同盟会还驳杂,那国民党的这些议员就能保证是爱国志士?再者说,什么叫历史潮流?当年小日本历经倒幕运动,回归帝制,一样迅速做大做强,那人家搞帝制也逆历史潮流而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