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裂国:民国军阀往事之西南军阀
13510700000043

第43章 新桂系篇(7)

在江西之战时,孙传芳钦命的浙江省省长夏超就反戈相向,一度试图率部进攻上海,只是反戈时机过早,未能与北伐军形成呼应,终因寡不敌众遭遇失败,后在隐匿的民房中被捕罹难。夏超事后,孙传芳深觉浙江空气不利于己,便让浙军周凤岐和陈仪师入驻浙江,以期弥合与浙江父老的关系,却不料事到如今,孙传芳已是怎么做怎么都是错,周凤岐和陈仪眼见孙传芳江西战事不利,居然就预留后路,跟北伐军眉来眼去,而到孙传芳江西战事失利,三人直接就宣布附义了。反水也是门学问,保密措施、选择时机都得恰如其分,夏超时机不对,而陈仪则是保密工作没做好,在杭州遭拘,只有周凤岐是二者齐备,顺利反正。不过,陈仪虽然自己倒了霉,但该部还是接受了改编。于是,浙江战事尚未启动,孙传芳便失去了钱塘江以北的阵地,浙江半壁已去。

1927年1月中旬浙江战事打响,白崇禧率驻赣各军东进,兼以反正两部的配合,浙江战事诚所谓是秋风扫落叶,至2月18日,北伐军便占领了杭州。浙江既克,自福建北上的何应钦也率部与白崇禧会合,此后双方继续按照既定路线前进,白崇禧东进进攻淞沪,而何应钦则北上进攻镇江。此时直鲁联军司令张宗昌也觉事态严重,在2月下旬派遣毕庶澄部进驻上海。而张学良更是率部抵达徐州,以为策应。北伐军也果断作出反应,程潜率江右军自江西循彭泽、马当之线东进,李宗仁则率江左军自鄂东的黄梅、广济一线沿安徽的宿松、太湖、潜山一线向安庆压迫。在安庆一带驻防的不是别人,正是在江西尾追李宗仁部但屡遭挫败的陈调元。此公在江西战后就跟北伐军秘密联络,如今北伐军溯江东下,时机成熟,也便在芜湖宣布附义。与之同时,皖军王普、马祥斌部纷纷附义,而革命党老将柏文蔚则收拾北军残部,组织义军,以为呼应,如此一来,安徽几乎是不战而定。安徽局势如此,北军也深觉后路受制,纷纷后退,北伐军趁势跟进,白崇禧于3月21日占领上海。次日,何应钦占领镇江。翌日,程潜也占领了南京。如是,江南一带悉为北伐军所有。

进江浙而取南京,老蒋的第一步算是顺利实现,接下来,自然是第二步——竖旗。挑起迁都之争后的老蒋如今在政治上处于绝对被动,左派对其连续进攻,右派则处观望姿态,老蒋当然知道要挽回颓势,就必须争取到右派的支持,而要取得右派的支持,办法只有一个——打出反共的大旗。因此,老蒋的算盘是,以反共对抗反蒋,以期扭转局势,改被动为主动。

现在的问题是,反共能击败反蒋吗?

联俄联共是孙中山时代便确定的方针,但是这个方针从一开始就在党内存在争议,孙公在世之时,尚能压住这些反对意见,而在孙公离世之后,该方针就成了右派的攻击靶心,直至廖仲恺遇刺,算是达到了第一个高潮。在西方会议派公开分裂之后,左右的对立更是达到了顶峰,因此,反共在国民党内一贯是有市场的。在左右对峙的这个阶段,老蒋还是个小字辈,正想施展手段往上爬,因而,在党内资历深厚、地位颇高的右派就成了老蒋上升的绊脚石。当然,为了取得政治上的主动,老蒋少不得要拿国父的遗志说话。但是,此一时彼一时,拉拢左派打击右派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自中山舰事件以来,老蒋与左派的关系便急速恶化,而至挑起迁都之争,老蒋更是公开与左派为敌,此时的老蒋,就必须再施纵横捭阖的手段,拉拢右派以打击左派,而要达到这个效果,自然要再拿反共说事。

当然,中共党员的革命热忱是包括反对派李宗仁在内都有口皆碑的,在北伐中的表现也实是可圈可点,按说反共在政治上应该很难站住脚,但是硬币总有两面,革命热情高涨固然可嘉,问题是,过犹不及。国共虽然合作,但这种合作更多基于苏联的撮合,双方在政见上的分歧之大,实是难以弥合。总体而言,国民党在社会改革上趋向保守,而共产党更为激进。因此,同样都喊革命,但革命之间却又迥然相异,国民党所谓的革命更多是军事革命,中共的革命则是社会革命。双方在革命上的分歧是合作之始便存在的固有矛盾,只是初时军事革命是双方的共同目标,尚能压制这种分歧,而等到军事革命取得阶段性成功,这股暗流就会喷涌而出。如今的局势便是如此,北伐已经取得阶段性的辉煌成果,与之同时,中共的社会革命便遭到了相对保守的国民党人士的敌视。于是,过于热烈的社会革命就成了国民党攻击中共的口实,也把中共推向了漩涡中心。

因此,本来还在政治上处于绝对下风的老蒋,仅仅四两拨千斤般地打出反共的大旗,却瞬间扭转了局势,右派当然纷纷投效,而左派与中共的联盟也正遭遇着极大的考验。左派与中共的政见相对接近,却也非完全一致,最要命的是,左派虽然在政治上处于优势,在军事上却又处于下风,所能依赖的唐生智则是个蛇鼠两端的人物,想要依靠他来对抗老蒋的反共同盟,实在是难如登天。政治上只有永远的利益,而没有永远的感情,缺乏实力的支撑,左派与中共的同盟终究是脆弱的,反蒋的大旗终究会被淹没在反共的浪潮之中。当然,事在人为,武汉方面虽隐然处于不利态势,但也未到不可挽回的地步,问题是,左派领袖汪精卫此时尚在国外,即便归国,他能扭转局势吗?

演戏

蒋介石与武汉方面对立至此,决裂已是箭在弦上,而态度略显暧昧的李宗仁自然还是双方争相延揽的重量级人物。李宗仁抵达安庆之后,毫无悬念的,自然迎来了双方的代表,先来的是武汉方面的代表郭沫若。郭沫若到安庆的目的,自然是争取李宗仁对武汉政府的支持,所出的筹码则是安徽省主席的大位。李宗仁对郭沫若的态度是不咸不淡,基本上以礼相待,但对就任安徽省主席一事,则是坚辞不就。郭沫若我们是知道的,有文才,也有口才,但是好话说了一车,李宗仁还是那句话,鄙人是军人,不懂治政,还请另择高明。当然,最后还是落实到中国传统上来——酒桌上解决,郭沫若善饮,大概想趁着李宗仁喝得差不多再解决问题,没想到李宗仁喝是喝得差不多了,但问题还是没解决,最后郭沫若只有垂头丧气带着委任状和大印自行离去。

郭沫若离开的第二天,蒋介石方面也来人了,代表是蒋介石本人。老蒋也听说了郭沫若一事,同样不含糊,说德邻兄既然不愿意接受武汉方面的委任,那我来委任你,然后就把早准备好的手令拿了出来。李宗仁当然是要端端架子,又把对郭沫若说的那套重复了一遍,但是老蒋跟郭沫若的区别这就体现出来了,老蒋是出了名的能磨。老蒋说你现在没时间干,那你随便找个代理,李宗仁表示一个是没人可担此重任,另一个是代理总归是代理,我早晚要履职的,然后就是我不懂政治什么的。郭沫若也是到这里就僵住了,接下来就看出老蒋的厉害了。老蒋说,既然你不愿意,手下也没人合适,这样,你推荐个人吧,到了这个份上,李宗仁当然只能勉为其难地推荐一下,他推荐了新近附义的陈调元。当然了,老蒋的目的还是达到了,送礼要送彻底,礼物你不要,我就让你送个人情,在人情练达这点上,老蒋着实做到了极致。当然了,送礼不是老蒋此行的主要目的,老蒋的目的在临行前图穷匕见,他让李宗仁把部队交给夏胡二人暂时指挥,让李本人去趟上海,看似漫不经心,但两人心照不宣,李宗仁自然知道上海之行的目的。

郭沫若和蒋介石先后来到安庆,虽然表面上都是为了安徽省主席的位子,但是,他们此前的真正目的,实际上是为即将到来的对立打好外交战,当然,毫无悬念的,老蒋取得了胜利。在挑起迁都之争后,老蒋便初步探明了李宗仁的政治态度,而在李宗仁拒绝武汉方面的委任后,老蒋更是坚定了自己的看法,此行安庆,实际就是蒋李同盟形成的先声。李宗仁城府很深,对双方的来意当然是门清,老蒋离开安庆三天后,李宗仁也离开了安庆,他的目的地当然是上海,而第一站则是南京。

李宗仁抵达南京后,就听说南京发生了兵乱,出现了大规模排外事件,然后导致各国军舰炮轰南京城,这就是所谓的南京事件。南京事件的来龙去脉直到现在仍是个谜团,各方说法不一,然而却又拿不出可资佐证的依据。但是,此事却进一步激化了国民党右派与中共的对立。原因是,国民党右派认为此事是中共的阴谋,其目的则是引发洋人与国民党的矛盾。在北伐军内部裂痕渐深的时刻,当然,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发双方的猜忌,事实本身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各方如何看待该事件,不幸的是,在国民党右派眼里,此事成了中共阴谋暴乱的佐证。刚去南京的李宗仁,同样也认为此事是中共的阴谋,或者说,即便他内心惊疑不定,但为了接下来在上海的行动,他必须说这是中共的阴谋。

在南京稍事逗留,李宗仁便去了目的地——上海。此时的上海一派热烈的革命气氛,工人运动风起云涌,而对于保守的李宗仁而言,中共领导的工人运动显然不是革命,而是暴乱。在跟白崇禧叙完旧谊之后,李宗仁见到了蒋介石。蒋介石此时的表现,活像个受了委屈的小媳妇,声音沙哑,神色沮丧,见李宗仁到来,便开宗明义,嚷嚷说上海情形已不可收拾,我干不下去了云云。当然,醉翁之意不在酒,这出戏演给李宗仁看,无非是让李宗仁做好准备罢了。上海当然是右派集中营,李宗仁也见到了这批老资格政客,这帮人的表现也无非是长吁短叹,踌躇无计,总之,演得越惨越好。演得差不多了,蒋介石就问计于李宗仁,说你看怎么办——老蒋当然知道应该怎么办,李宗仁倒也将自己当成了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豪气干云,说还能怎么办,快刀斩乱麻,清党。然后老蒋说怎么个清党法,我的第一军都靠不住了。李宗仁说好办,我把第七军开赴南京,监视沪杭线各部,然后你在第一军第二师内部清党,搞完后调到沪杭线,监视其余部队,实在不行,就把薛岳(第一师师长)和严重(第二十一师师长)这两人撤了。老蒋要的就是李宗仁这样的答复,很好,老蒋很满意。

老蒋的演技着实不凡,事情发展到如今态势,实际一切都在他的计划之中,从挑起迁都之争,再到联合右派,如今又让李宗仁赴沪,通盘都是严丝合缝。但是,老蒋愣是能演得好像他彷徨无计,万事都得依赖李宗仁和白崇禧,不服行吗?李宗仁这等豪杰,也让老蒋绕晕了,甚至在回忆录里还搞不清老蒋是手足无措还是故布疑阵。当然了,李宗仁可能也很喜欢当英雄的感觉,沉浸于此,不愿自拔。老蒋大概也知道李宗仁是这种人,一顶接一顶的高帽扔过去。当然,事实上老蒋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明摆着的,在跟李宗仁诉衷肠的同时,他还电召广东的李济深和广西的黄绍竑赴沪。黄绍竑是新桂系三巨头之一,而李济深则跟新桂系关系非凡,甚至可以说是半个桂系,老蒋不找别人,把这两人找过来,难道能说明他手足无措?老蒋可明白着呢。一切都在计划之中,李宗仁也让夏威和胡宗铎将第七军开到了南京,老蒋方面也连日开会,陈果夫、陈立夫兄弟,何应钦等人均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就准备听得一声号令,大刀相向了。

在上海方面紧密筹备的同时,国民党内的重量级人物来到了上海,此人便是在中山舰事件之后赴法避祸的左派领袖汪精卫。汪精卫自从高喊“引刀成一块,不负少年头”刺杀晚清摄政王载沣之后,就已名扬天下,在党内素有清誉。但是,不得不说,汪精卫其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徒有虚表而已,局势发展到如今这个阶段他才回国,能济何事?上海方面的人当然也去会见汪精卫了,但基本上都是先声夺人,大概就是说局势至此,请汪公恢复领导,弹压叛乱之类,老蒋也口口声声说拥护汪精卫恢复领导,当然,前提是谋求问题的解决。汪精卫在面对这帮人的所谓请愿之下,颇有些神色不定,大概也是缺乏自信,最后好歹稳住心神,说自己站在农工一边,谁要残害农工,便是与我为敌。

当然,会还是要开的,开了两次。第一次会议,双方你来我往,激烈辩论,然后出现了极为滑稽的一幕,国民党元老吴稚晖竟然要对着汪精卫下跪,说非得让汪精卫留沪领导不行,汪精卫当然极为尴尬,左右躲避不开,被搞得颇是狼狈。第二次会议,当时汪精卫已跟驻留上海的中共领袖陈独秀发表了个联合宣言,大概就是说国共合作乃总理遗策,坚决不允许他人离间破坏之类,当然,为此会上是一片哗然,表现最突出的,还是稚老。吴稚晖一改前日下跪的惨然,愤然攻击汪精卫,说陈独秀是中共党魁,有人和他联合宣言,大概此人也以党魁自居了——恐怕不见得吧?话中带刺,又把汪精卫弄得极为难堪。

会议自然不欢而散,在第二次会议(4月5日)当晚,汪精卫就秘密乘船去了武汉。此次蒋汪交锋,还未等到老蒋亲自出马,仅是一个吴稚晖便让汪精卫难以招架,当然,左右角力的胜负,也就可见一斑了。

拆伙

汪精卫此次回国赴沪,上海方面的反共气氛几已达到了高潮,因此,右派们对其表面恭迎,而实则示威,汪氏此行自然是有些灰头土脸。但是呢,局势至此,左派和中共却出现了严重的判断失误,联合宣言出台之后,武汉方面误以为汪精卫已和上海方面的右派达成一致,局势已见缓和,于是,军事行动彻底停摆,准备东征讨蒋的第四军和第十一军停驻不前,而原先留驻南京的程潜第六军则被第七军缴了械,而鲁涤平第二军也离开南京北上。一切就绪,4月11日,老蒋发布清共的密令,于是,挥舞的屠刀终于落下。次日,两广及东南各省的中共党员、左派分子遭到全面整肃,国共决裂终于由幕后走向台前,此次事件在国民党方面称为“清党”,而在中共的教科书里,则称为“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嗣后,南京、上海方面的国民党右派一不做二不休,在4月18日成立南京国民政府,推选国民党元老、右派领袖胡汉民为主席,至此,宁汉分立正式形成。

老蒋在南京自立,自然谋划已久,从试探到树旗再到行动,有条不紊,果决异常,相较而言,武汉方面的反蒋运动则是雷声大而雨点小,吵了半天却无任何实际行动,反为蒋介石所制,以政治权谋而论,实有天壤之别。当然,最可悲的还不是武汉的左派,而是上海的中共领袖陈独秀,此公原系知名知识分子,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也是中共早期当仁不让的精神领袖,可惜的是,陈独秀缺乏一个政治人物应有的手段和谋划,更缺乏应有的警觉性,以至老蒋在上海举刀之后,中共各级组织居然一触即溃,一泻千里。此次政变对于年轻的中共而言,既是一次沉痛的打击,同时又是一次极佳的教训——光有单纯幼稚的革命激情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年轻的中共党员必须明白,政治终归是残酷而又血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