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仁能妥善处理与黄绍竑、白崇禧这二者的关系,这是新桂系能保持团结的最重要因素。以白崇禧来说,此公颇有些傲气,处事独断,敢想敢为,而李宗仁所做的,就是不设障碍,听其所为,如果说白崇禧初时还不识李宗仁的好处,那么在任北伐军参谋长的过程中,就开始深得其味。蒋介石跟李宗仁不一样,李宗仁控制部下的手段是以诚相待,以义相交,然而蒋介石则是惯使权术,喜欢将部将训得毫无棱角,服服帖帖。李宗仁在回忆录里说蒋介石喜欢的只是唯命是从的奴才,不喜欢白崇禧这样有棱有角的干才,所言虽显偏激,但却也非全属妄言。不管怎么说,蒋介石对部下既用又防,打一棒子给一甜枣,恩威并施,这点确属事实,即便是头号亲信何应钦,也不免活在老蒋如许手段之下。
何应钦之所以在老蒋下野前后与桂系勾勾搭搭,甚至在其逼宫之时都不愿力挺老蒋,乃至老蒋复出,都没有高唱赞歌,这一切都说明,何应钦虽是蒋系的台柱子,作用类属新桂系的白崇禧,然而,与李白之间亲密无间不同,何应钦跟蒋介石的关系微妙而复杂,基于利而非基于义。而老蒋是怎么对付有些脱缰的何应钦的呢?在1928年2月9日,突然将其第一路军总指挥的权位掳夺,而后经人调解,将其调为总司令部参谋长,相当于变相剥夺了兵权,何应钦当然不爽,跑到莫干山,称病不出,老蒋则亲自前往莫干山,对何应钦说“我离了你,没有问题,照样干下去;你若离开我,就无办法”。何应钦当然听出了这句话的分量,自此不敢再闹脾气,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蒋介石制住了何应钦不假,但是他得到的也不过是个唯唯诺诺的何应钦罢了。而白崇禧便是在老蒋手下做事屡遭掣肘,才明白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李宗仁一般任其挥洒。
李宗仁如此的用人哲学,当然致使他的一众部下都是些敢作敢为的悍将,如胡宗铎、夏威以及陶钧之流,都是能独当一面的将才,李宗仁从不对他们的悍气稍加打磨,而是听之任之。当然,有利也有弊,放任自流的用人方法固然可以让部下的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同样也会使部将有脱轨之嫌。当然,所谓脱轨,倒不是说这些人能叛变李宗仁,李宗仁对他们恩义相加,忠诚是毋庸置疑的,而是说,他们有时会难以约束,自作主张。而这最典型的例子,自然便是老蒋途经武汉之时,他们不去赴宴以及阅兵之时大放厥词二事,此二事当然不是李宗仁的本意,之所以至此,也无非是李宗仁平日对他们过于放纵,乃至骄横成性罢了。李宗仁事后也觉过火,曾对三人痛加申斥,然而正如李宗仁回忆录里所说的那样——然究有何补?事已至此,也确实无可补救了。
驭人有术、用人乏道的蒋介石看人着实准得可以,当日攻取湖南后的路线之争中对唐生智的防备,已经可以看出其高人一等的政治敏感性,如今三藩在前,各具特色,蒋介石再次展示出了他的识人慧眼,他的判断非常正确,李宗仁便是他最大的对手。一山不容二虎,国民党这座庙里容不下两尊大神,蒋李之间终将较个高下!
先下手为强
被蒋介石喻为当代卧龙的政学系巨擘杨永泰曾给老蒋献上他的削藩策,略谓“用军事解决桂系,用经济解决冯系,用政治解决晋系”,此语精当地勾勒出了三藩各自的缺陷:桂系虽顽固,然根基不固,实力不足,宜力取之;冯玉祥资历深,实力强,然经济窘迫,部将寒酸,以利诱之,可收全效;晋系经营日久,根深蒂固,但阎锡山为人精细有余而果敢不足,缺乏冒险精神,宜用政治牵制之术。从这个角度来讲,阎锡山必定是老蒋最后下手的对象,在此之前只要稍加牵制,彼必不敢轻举妄动——毕竟只要不把阎锡山逼到那个份上,他还是喜欢做稳赚不赔的买卖。既然如此,老蒋便有两个选择,一是联弱敌强,也就是联合李宗仁对冯玉祥开刀;二是远交近攻,在保证冯玉祥不做他袒的情况下,对付李宗仁。当然,具体如何选择,还得先做试探。
蒋介石首先试探的是李宗仁,据李宗仁回忆,蒋介石曾在编遣会议不欢而散后表现出要对付冯玉祥的想法,还派人去做说客,试探李宗仁的反应,结果当然不用讲,唇亡齿寒的道理,李宗仁还是明白的,于是说了堆党内不可轻启战端的大道理,给挡了回去。李宗仁的这个反应应该早在蒋介石的预料之中,作为蒋介石假想敌排名榜首位的对手,这点政治能力还是不用讲的,老蒋浅尝辄止,迅速启动第二套方案——远交近攻。当然,要动手,总得有个由头,煽风点火,炒热气氛,这也是免不了的,而暖场当然是蒋介石的看家本领,不要说新桂系爆点多多,就是没有爆点,老蒋也能给造一个出来。
新桂系最大的爆点,当然还是在湖南。湖南战略地位显要,向来就是各派纷争的引爆点,当日陆荣廷举兵入湘打响了护法战争的第一枪,而吴佩孚兵出衡阳更是一战成名天下知,及至赵恒锡驱逐张敬尧得手,奉行省宪,联省自治,也使孙中山的北伐计划屡遭搁浅,当北伐真正兴起,同样还是因为湖南的内部纷争。而对于新桂系而言,湖南的地位更是至关重要,这是联结两广与湖北的咽喉,控制在手,便可虎视东南,坐观天下,而一旦失落,则如咽喉被呃,呼吸难畅。为了取得湖南的统治权,李宗仁甚至不惜撕下自己老实人的假面,用诡诈之术诱捕程潜,然而,纵使煞费心机,李宗仁似乎也不能完全将湖南捏在自己手里,而这对于渴望事端的蒋介石而言,自然是天赐良机。
湖南自民国以来便是三分天下,最初是程潜、谭延闿和赵恒锡三足鼎立,后来唐生智驱逐赵恒锡得手,程谭唐新三角形成,如今唐生智下野,所部被新桂系收编,程潜则被诱捕,其部星散,纵是如此,湖南还是有一派没被新桂系搞定的势力——没错,便是隶属谭延闿系统的鲁涤平第二军。大家想必感到奇怪,谭延闿不是跟李宗仁关系不错吗?当日特委会的时候李宗仁还送了他一个国府主席的天大人情。然而,此一时彼一时,当日李宗仁还对程潜赌咒发誓说要永不相负呢,到最后还不是食言?在政治上,只要涉及利益冲突,那就再谈不上所谓交情了。谭延闿其人极端圆滑,政治倾向让人捉摸不透——换句话说,谭延闿压根没有政治倾向,基本是风往哪边吹,人往哪边倒,自从老蒋强势复出之后,谭延闿一看形势不太对劲,当然不免就开始变脸成为拥蒋派,而原先的盟友新桂系,则反成了他想在湖南老巢分杯羹的劲敌。
蒋介石当然早盯上了湖南,从李宗仁西征开始,老蒋便是小动作频频,先是劝说唐生智退守湖南,后是在收编问题上插一脚,后来李宗仁倒程,当然同样也是在蒋介石默许之下完成的。道理很简单,当时蒋介石想要李宗仁为他的二期北伐撑场子,好歹得意思意思,任命其为武汉政治分会主席之后,当然不能再去阻止李宗仁倒程以夺湘政——当然了,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程潜此人是个死硬的反蒋派。但是李宗仁毕竟还是李宗仁,给颗甜枣,就得再来口黄连,李宗仁倒程之后,老蒋便将鲁涤平扶上了湖南省政府主席的大位。李宗仁当然也明白老蒋这是没安好心,但是,李宗仁用非正当手段倒程,一心想赶快息事宁人,别把事情闹大,鲁涤平虽然不好,但好在也不是老蒋嫡系,也就只能认了。
李宗仁吃了这么大一暗亏,当然也不甘示弱,你有鲁涤平,我就有何键。何键是唐生智嫡系,一辈子最出名的事,就是杀了毛泽东结发妻子杨开慧,如今唐生智下野,何键算是无依无傍,少不得要跟顶头上司李宗仁处好关系——而李宗仁也少不得要利用一下何键。李宗仁将何键任命为湖南清乡会办——督办是鲁涤平,一副一正,意在牵制。何键是唐生智的人,鲁涤平是谭延闿的人,而唐生智跟谭延闿之间关系差到什么份上,无须废话,主子打架,奴才也得帮腔。鲁涤平和何键原本关系就冷淡,如今一口锅里吃饭,磕磕碰碰自是无可避免,于是,开始各显神通。
鲁涤平一心挤走何键,他的办法是,趁着毛泽东在井冈山落脚的当口,将何键派出去搞所谓清乡,然后离窝毁巢,趁着何键外走,把湖南督办公署这个何键掌权的衙门给撤了,而在他亲自挂帅的省府下头设置军务科,如此这般,等何键清乡回来,就会发现湖南已无他立锥之地了。鲁涤平想挑事,这自然让渴望出事的蒋介石兴奋异常,于是就再添把火,将一批枪械取道江西,送到了鲁涤平手里。当然,何键也不是傻缺,自然明白鲁涤平此次调虎离山想必没安什么好心,只得跑武汉问计于李宗仁,而李宗仁也觉事态严重,决心要先下手为强。
政治斗争所谓虚虚实实,李宗仁越是要下手,当然越是要装得没事人一样。李宗仁将计就计,同意何键去清乡,但是,也留了后手,将叶琪第九师调往蒲圻、岳阳一带,准备下手。1929年2月13日,何键秘密前往岳阳,跟胡宗铎、叶琪一道商量具体计划,计较已定,桂系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了奇袭。2月19日,胡宗铎坐镇武汉,操纵武汉政治分会免除鲁涤平本兼各职;21日,胡宗铎等人上书中央,极言鲁涤平私征重税、剿匪不利等事,并同时宣布任命何键为湖南省政府主席;与之同时,叶琪和夏威兵分两路,分道向长沙进逼。原本还想算计别人的鲁涤平这下被新桂系结结实实给算计了一把,完全被打了措手不及,手忙脚乱之下光顾着逃命了,总算搭乘轮船捡了条命,而该部自然是一溃千里,新桂系乃兵不血刃地控制了湖南。
湖南这事这么一出,这下算是热闹了,蒋介石总算是抓到了新桂系的把柄,要杀要剐,就听凭他高兴了。当然,问题也来了,为什么李宗仁明知这么搞会给老蒋用兵制造口实,却还要那么干了呢?当然,李宗仁在回忆录里极力辩解此事跟他毫无关联,证据是当时他参加完编遣会议后滞留南京未归,对武汉之事毫不知情,但是,这么大的动静,如果说李宗仁不知情,大概三岁娃娃都不能信。李宗仁的考虑无非是如下几点:一、自他拒绝蒋介石联合攻打冯玉祥之后,他大概便已经意识到了与蒋介石一战势在必然,如此,自然应先下手为强,先把战略要地湖南完全掌控,打通与两广的交通线,为大战赢得先机;二、最好的情况是,生米煮成熟饭,造成既成事实,逼迫蒋介石默许,而他滞留南京正是为了争取这种最好情况。那么李宗仁还能像上次倒程事件一样再次得到默认吗?抑或是真的要战,他能如愿占得先机吗?
破外势
手下人办好了事,接下来要善后,自然得老大李宗仁亲自出面了。李宗仁彼时正在南京,得悉事成之后,于当晚乔装打扮,离宁赴沪,逃到了法租界,先保证人身安全,然后开始表演。李宗仁的态度:一、我有罪,但我的罪是督下不严,以至手下的兔崽子们恣意妄为,目无法纪,中央要处分,我绝对屁都不放一个;二、事已至此,那帮兔崽子做事虽然过了点,但念在鲁涤平之罪实非妄言,湖南黎民饱受战乱,望中央以团结为主,通过武汉政治分会的决议。李宗仁这就叫得了便宜卖乖,把自己的责任撇得干干净净,还装出一副认罪伏法的顺从样——他要真能认罪,干嘛还三令五申地要求中央承认既成事实呢?李宗仁这态表得,无非是说都到了这份上了,鲁涤平人被赶了,湖南也到手了,事情就这样了,纠结于此没啥意思,中央就好歹差不多意思意思也就得了。
那么,蒋介石是怎么应对的呢?蒋介石没有暴跳如雷,也没有欣喜若狂,而是非常冷静,冷静得让人摸不着头脑。23日,蒋介石去了趟上海,次日会见李宗仁,他的态度是“用政治手段解决湘案”,然后,回南京开会讨论湘案问题,蒋介石的态度是这事搞得确实不合规矩,办是肯定要办的——怎么办呢?李宗仁身为武汉政治分会主席,出了这等事,当然要负责任,但是经查李宗仁当时在南京,确实不知道这档子事,自请的处分也就免了吧,但是,李宗仁之罪可免,武汉政治分会各委员之罪难容,即日停职,交由监察委员会议处,而何键湖南省主席之职,予以认可。这就叫葫芦僧错判糊涂案,老蒋这高喊要办的杀威棒举到了半空,却还是轻轻放下,整个是和稀泥——这下李宗仁得计了?
蒋介石的态度不合常理,既不符合他动辄骂句娘希匹的暴脾气,也不符合他抓到把柄就要大做文章的预定规划,而蒋介石这样的枭雄,你能相信他真的会息事宁人吗?蒋介石当然不会息事宁人,但他之所以目前表现出一副要息事宁人的模样,可能性只有一个,他在为接下来将要到来的狂风暴雨蓄势,当然顺便给李宗仁吃颗定心丸,好歹麻痹一番。永远不要去威胁你的对手,除非你并不想对他动手,李宗仁对鲁涤平是如此,如今蒋介石对李宗仁亦是如此,玩政治,不在乎阵仗有多大,而在乎拿捏尺度,一击致命。那么,在湖南的钉子被李宗仁拔掉的情况下,蒋介石还有一击致命的法宝吗?
当然有!桂系虽然顽固,战力也足够凶悍,甚至真要硬桥硬马地干一架,蒋介石的胜算也不太大,但是桂系毕竟是新贵,三五年间突然蹿升的一股势力,是新贵就有新贵难以避免的死症——根基不固。蒋介石针对的就是这点,他的第一个目标是白崇禧。白崇禧是新桂系的开路先锋,独立率部参与了二期北伐,如今屯兵华北,手下有10万余众,几乎是新桂系的一半家当——蒋介石要先跟白崇禧硬拼?老蒋当然没那么傻。白崇禧手里头的军队虽然为数不少,但可惜的是,这些军队都不是新桂系赖以发迹的嫡系力量,而只是从唐生智手里收编过来的部队,这当然就给了蒋介石充分发挥的空间,他找到了另一枚棋子。
不用说,蒋介石找到的这枚棋子便是白崇禧所率部众的老上司——唐生智。唐生智跟老蒋的关系很微妙,在小唐风光的时候,蒋介石被其视为最大的竞争对手,甚至,在小唐被桂系所迫,临近下野之时,都不愿与其合作让老蒋得到丝毫便宜,然而此一时彼一时,唐生智下野日久,部队也被收编得七七八八,国民党内部军事四巨头已然形成,唐生智要是继续这么干耗着,更没他什么事儿了。小唐如今想的,不是怎么跟蒋介石角力,而是赶紧复出,趁着黄花菜还没凉,争取赶上四国大战的序幕,好歹从中取便,不能恢复旧观,至少也重新打出名头。因此,当蒋介石派刘文岛去跟唐生智交涉,说要给你点钱,策反旧部,顺便将白崇禧斩草除根时,唐生智爽快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