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裂国:民国军阀往事之西南军阀
13510700000074

第74章 新桂系篇(38)

而后便是淮海战役。国军的老毛病,仗还没开始打,便败征已现:首先是白崇禧拿架子,当时中共已解放山东,黄淮平原的战事便成了国共全局的决战,何应钦和顾祝同都提议让白崇禧统一指挥中原战事,结果,白崇禧本来还答应得好好的,没多久就变卦了。其次是蒋介石头脑发昏,竟然让刘峙指挥华东战事,而理由则是刘峙忠诚可靠,老实说,刘峙自己都没信心指挥好这场决战,还让老蒋派个副手帮他的忙,最后老蒋派去了杜聿明。一开始刘峙就碰上了防守战略制定的大问题,当时有两个意见,一是北上阻止共军南下,以佯攻济宁、收复济南为目的,采取所谓以攻为守的作战方案;二是南撒蚌埠,放弃徐州,扼守淮河,以加强南京外围防卫为目的战略撤退。当然了,这两个意见都各有各的道理,两派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而我们的刘峙兄当然是左看也行,右看也好,就是拿不定个主意。最后还是杜聿明拍了板,采取折中方案:放弃郑州,缩短战线,西起商邱,东止连云港,机动地集中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同时调孙元良兵团自蒙城、涡阳地区,星夜向徐州靠拢,还命令黄维兵团自驻马店地区出发,靠拢徐蚌之间。这个方案当然主旨是集中兵力要跟中共在徐蚌一带决战了,要说问题也不算太大,结果大问题马上来了,当时传来消息说辽沈战役中锦州被围,蒋介石一激动,把杜聿明派去了东北,杜聿明这一走,刘峙瞬间失魂落魄,不知所以,一连21天未调动一兵一卒,就刘峙这水准要是还不吃败仗,那才真叫没天理呢。难怪国军悍将邱疯子邱清泉听说刘峙上任后抱怨:“徐州是南京的大门,应派一员虎将(指薛岳)把守。不派一虎,也应派一狗(指顾祝同)看门。今派一只猪,眼看大门守不住。”

结果当然是可以想见的,刘峙这头猪被中共耍得团团转,让他怎么办他就怎么办。中共作战的第一步就是集重兵围歼黄百韬第7兵团,攻占宿县,切断津浦线徐蚌段,对徐州形成战略包围,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军以8个纵队实施牵制阻击任务,并造成三面合围徐州的假象,以为围歼黄百韬兵团争取时间。刘峙看我军南渡运河之后,眼见就要奔徐州而来,惶急之下,立即命令各军向徐州靠拢,哪怕是黄百韬兵团已经被我军包围在了碾庄,蒋介石命其派兵增援,刘峙居然还是如坠梦中,一味认定我军的攻击重心在徐州,对黄百韬不闻不问。蒋介石气得七窍生烟,忙让杜聿明到徐州去擦屁股,而刘峙也乐得清闲,把大权一交,没多久就跑到蚌埠避难去了,但是还来得及吗?

11月12日,我军对黄百韬兵团发动猛攻,经过逐村激战,至22日,黄百韬兵团被全歼,黄百韬自杀,与之同时,我军在15日攻占宿县,切断了徐蚌线。此后,我军将增援徐州的黄维第12兵团包围在双堆集地区,而杜聿明率徐州各部实施突围,意图绕道永城南下,侧击我军,解黄维之围,而后一道南返,结果又出了岔子,我军对其行动掌握得一清二楚,杜聿明所部30余万人被包围在永城东北的陈官庄一带。蒋介石无奈,只得令李延年第6兵团去搭救黄维——李延年可怜,原本他是预备队,战士开始后在蚌埠一小时内收到三道命令——前进、后退、整装待命,脑子都乱了,这次前赴增援当然又被我军堵截。黄维兵团得不到增援,遂在12月15日被围歼,黄维被俘。李延年见势不成,乃率军退回蚌埠。此后由于平津战役的展开,我军遂对杜聿明所部实施围而不攻的战略,除了孙元良第16兵团私自突围被歼之外,邱清泉第2兵团和李弥第13兵团均被围困长达20多天,时值寒冬腊月,国军补给不敷,唯靠空投解燃眉之急,处境困难无以复加。1949年1月6日,我军开始发动进攻,结果仅用4天,全歼邱清泉和李弥兵团,生俘杜聿明,邱清泉自杀,李弥逃脱。至此,淮海战役宣告结束。

随着东北战事和黄淮战事的节节推进,平津战事也渐次展开,当然没有什么悬念,傅作义自己早先就对作战不抱信心,大局又糜烂至此,局面自是无可挽回,最终,从11月29日开始,经过64天作战,傅作义为免北平古都遭炮火创伤,投诚附义,平津战役乃告结束。

战局至此,黄劭竑的预测彻底成为了现实,蒋介石政权摇摇欲坠,而桂系则可以趁此大好良机,出来收拾残局了,只是,这个残局真的这么好收拾吗?

隐退逼宫

如今蒋介石的状态,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焦头烂额。前线战场一溃千里,几乎到了逢战必败而败则大败的境地,一败再败之下,广大北方已无国民党立锥之地;更麻烦的还是国统区的经济,由于连年征战,法币发行无度,而终于造成了恶性通货膨胀,大量百姓徘徊在破产边缘,民怨沸腾已达极致;如今蒋介石要挽回颓势,唯一可以指望的救命仙丹也就是美援了。

不幸的说,美国政府已经对蒋介石政府彻底失去了信心。其实早在豫湘桂战役之后,美国政府就把他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对蒋介石政府的好感丢了个干净,为此,史迪威将军还跟蒋介石闹得水火不容,后来虽然是美国政府作出让步,调离史迪威,但此时国府给美国的印象大概也就是腐败无能了。当然,在内战之初,美国政府还是颇帮了些忙的,当然主要还是考虑不能让苏联占了先——对于美国而言,中国这个具有巨大政治和军事潜力的国家究竟姓社还是姓资,对于整个冷战的局势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然而,局势发展到现在,美国无奈地发现或许他们拿出去的大把美钞要打水漂了,而且,美国也相信之所以局面会一糟如此,不是因为他们给得不够多,而是因为蒋介石政府压根就是无底洞,扔多少就得赔多少——指着蒋介石来挽回局面?还是趁早不要做梦的好。美国驻华代表司徒雷登给美国政府的例行汇报就很说明问题,他认为蒋介石政府已经根本不可能阻止共产主义的蔓延,唯一的机会或许就是换马了。

蒋介石消息还是很灵通的,他当然马上就听到了这样的风声,为了挽回友邦的感情,他迅速抛出了手中的王牌——宋美龄,试图让美国给他最后一次机会。宋美龄在12月3日和10日先后拜访了马歇尔和杜鲁门,并提出了三个要求:一、美国发表支持蒋介石政府反共目标的正式宣言;二、派一高级军官来中国主持反共战争之战略与供应的计划;三、核准一个军援与经援蒋介石政府的三年计划,每年约需美金十亿元。蒋介石欲求不满,还不知羞耻地要这要那,看这意思好像他现在搞成这样还是美国支援不力的错了,美国当然不吃这套,这些要求被美国政府全盘打回。

内政外交到了如今这个阶段,蒋介石大概也知道大势已去,就算他死乞白赖地霸着总统的位子不撒手,大概也翻不过民国这片天了,还不如该放手时且放手,让本就跃跃欲试的李宗仁出来试试水。当然,以蒋介石在党内的能量,就算他下野,谅李宗仁也翻不出他的五指山,既然如此,与其杵在那边惹人嫌,还不如退居幕后遥控一切,将李宗仁抬出来接受烟熏火炙。于是,在12月中旬蒋介石得知了美国的态度后,便两次召见李宗仁,表示希望李宗仁出面顶起这个局面,而李宗仁倒也乖滑,为免贻人口实,拒绝了蒋介石的提议。

李宗仁跟这唱白脸,当然就得有人唱黑脸——说实在的,李宗仁听说蒋介石要下野,估计鼻涕泡都乐出来了,他之所以还扭扭捏捏,无非就是怕惹来物议,招来逼宫的骂名。唱黑脸的自然是桂系一贯以来的开路先锋白崇禧,李宗仁不好当面说的话,就得让白崇禧代着说了。12月24日,白崇禧电请何应钦、张治中、张群转蒋介石,称“人心、士气、物力已不能再战”,要求与中共打开和局,这就是所谓的“亥敬电”。结果中共还真就应景,次日,新华社便发布了43人的战犯名单,其中蒋介石当之无愧列名首席,而李宗仁居次,白崇禧列名第四。中共这么一催,自然让喊出了和平之声的白崇禧心头一紧,于是趁着29日湖北参议会通电表示要政治解决国事之后,在30日将该电转呈张群代呈中央,表示“无论和战,必须速谋决定,时不我与,恳请趁早英断”,此为“亥全电”。

白崇禧又是亥敬电又是亥全电的,和平是假,逼宫才是真。明摆着的,你能让中共跟蒋介石和谈去吗?说实话,蒋介石原本是准备隐退了,但是看到桂系这么不依不饶唱双簧,心里头也有些火大,据军统分子沈醉回忆,对李宗仁恨之入骨的蒋介石居然还制订了一个暗杀方案。当然了,面对桂系掀起的一轮又一轮逼宫浪潮,蒋介石火冒之余,也不得不有所表示,于是,在31日晚上,蒋介石邀请包括李宗仁在内的一众国府要员到他的黄埔路官邸吃饭,饭毕,蒋介石让张群宣读了他的《下野求和》文告,并在元旦通报全国。一帮蒋系的猴子猴孙一听老大要下野,那叫一个委屈,有劝告老蒋撑下去的,也有号啕大哭的,总之,戏份演足了,而蒋介石更是跟着一块儿演,说不是我要下野,而是本党的某一派系让我不得不如此啊,说完之后,愤然退席。某一派系指的是哪一派系,想必心照不宣,蒋介石这么一演,自然让蒋系要员们对李宗仁恨得牙痒痒——就算李宗仁能上台,估计也得被这帮人整死。

蒋介石在这份文告里说了一堆漂亮话,大概意思就是我个人的地位是无所谓的,一切唯民意是从,我所求的无非是要维护国统法统。说实在,蒋介石演的这出戏让美国方面都有些火大,司徒雷登就直言这份文告压根就没表现出败者向胜者求和的诚意,而只是“含有一个强大的统治者以仁慈口吻对待其厌烦叛徒之意味”,甚至蒋介石只是因为“压力过于强大”,才“不能不提及引退之意”。得,连美国都看出端倪了,中共能看不出来吗?

当然了,就算蒋介石一肚子委屈,演完之后,恐怕该引退还是得引退了,当然接下来还是得演,只是演员成了李宗仁。1月4日,蒋介石纡尊降贵,亲往李宗仁府邸面谈,表示要李宗仁顶起局面谈和,好说歹说,李宗仁就一句话,干不动,蒋介石无奈,只好暂且打道回府。次日,蒋介石派秘书吴忠信和张群去劝说李宗仁,李宗仁还是不同意,还表示如今这个局面不比民国十六年,恐怕蒋先生下台也没多大用,两人没拿到要领,只得再回去复命。不久后,蒋介石又把李宗仁叫出来,结果李宗仁还是不同意——蒋介石说共产党不会跟我谈和,你出面至少能缓一缓,而李宗仁则坚决表示这局面你都干不了我更干不了。然后反复多次,情形大抵如此,反正就是李宗仁装出一副无意进取的样子,而蒋介石则苦口婆心拼命劝。

就在蒋李二人跟这演戏周旋之际,中共发话了。1月14日,毛泽东提出了八项和谈条件——中共怎么就同意谈判呢?这还不明白,中共显然是要渡江的,但组织这样的大战役不得需要时间吗?这时候谈一谈,无非是为组织渡江战役赢得时间罢了,其实谁都知道要照这条件,根本谈不拢嘛。蒋介石看中共方面态度强硬,而桂系则步步紧逼,美国还不闻不问,这下彻底决定下野了,1月20日晚,蒋介石召见李宗仁,表示明日下野。次日,蒋介石召开茶话会,正式宣布下野,由李宗仁代行其职。

有人说这出戏总算演完了。还没,因为名不正言不顺,如白崇禧所言,要做就做真皇帝,李宗仁可不愿当个不明不白的所谓“代行总统”,而要彻底当个“继任总统”,换句话说,李宗仁要个合适的名分,要不蒋介石想退就退,想复出就复出,他李宗仁受其摆布,这算怎么回事呢?少不了又扯皮半天——过程实在无聊,在此就不多废话了,最后发布的文告里总算有了李宗仁所希望的蒋介石“决心身先引退”字句,但对李宗仁的称呼依然还是“代行”。而李宗仁看到纠缠下去也再无多大意义,蒋介石业已离京,纠缠下去也没多大意思了,于是才在24日,在一片喧嚣之中,宣布就职。

戏是演完了,但是对于刚刚到达政治生涯顶峰的李宗仁而言,考验才刚刚开始,这么个烂摊子,李宗仁摆得平吗?

民国的天是谁的天?

总统这个位子,真是有说不清的魔力:在北洋时代就有一堆人为此争得头破血流,最具代表性的无疑便是直系二代掌门人曹锟,此公拿着大把钞票大做买卖,将国会弄得乌烟瘴气,最后终于光宗耀祖了,但与之同时,直系也声名狼藉了;如今的总统位置更是个火山口,但讽刺的是,蒋介石明知不可为却还要一步三回头,而桂系更是不顾一切,勇往直前。当然,有些东西的价值只在于争夺的乐趣,如今李宗仁使劲浑身解数终于争到手之后,他会发现总统这个位置其实压根就是个烫手山芋,道理非常简单,前总统蒋介石下台的理由便是如今代总统上台所要面临的局面——说简单点,无非是个烂摊子罢了。

李宗仁当然一心想有所作为,撑起国府仅有的半边天,但是又谈何容易?且不论外敌汹汹——在三大战役结束后,毛泽东又喊出了“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口号,豪情壮志,溢于言表,就说国民党内部这摊子烂事,就着实够李宗仁受的了。桂系在蒋介石倒霉的时候落井下石,而如今李宗仁上了台,蒋系那帮听说老头子要下野之后如丧考妣的亲信爱将们又该怎么对付李宗仁呢?还用说吗?当然是拼了命拆台呗。所谓在其位而谋其政,李宗仁如今所要谋的政一是争取跟中共和平谈判的机会,二是整军经武,随时应对中共的渡江威胁,然而,在一帮蒋系成员的努力之下,李宗仁又能做好哪件呢?很快李宗仁就会发现蒋系分子将会怎么厚待他。

就说释放西安事变后被囚禁的张学良和杨虎城一事,这事早在蒋介石离开南京前元老于右任就提出了,结果蒋介石爱理不理,冷冷地抛出了句,“你找德邻去”。李德邻当然也想放人啊,好歹也得向中共表现出谈判的诚意,但是李德邻做得了主吗?不还得去征求太上皇蒋介石的意见吗?蒋介石倒是高姿态,说“下野之人,不干预军国大事”,这话言下之意就是你李宗仁台上的人自己解决就好,那就自己解决,于是李宗仁命令顾祝同放人。顾祝同当然也不敢擅自做主,推托说要去问台湾省主席陈诚和重庆张群主任的意见——这不明摆着拿李宗仁开涮吗?李宗仁不免强压住怒气,打电话找陈诚,陈诚没说好,也没说不好,说你派人到台湾面谈。陈诚都说面谈了,李宗仁认为大概差不多了,于是派秘书程思远去了台湾。结果面谈成了免谈——陈诚说:“蒋先生的事你是了解的,像囚禁张学良这类事件,他从来不使别人过问,所以我也不闻不问。”兜了这么大一圈子,到最后得到了这么句话,还用说什么呢?这不是蒋系成员合着伙的要李宗仁难堪吗?连这么点屁事李宗仁都管不了,他又能管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