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普外科速查手册
13573400000057

第57章 普外科特殊检查及操作(2)

(3)急性胰腺炎超声可确诊,估计严重程度、液体渗出多少、有无并发症,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慢性胰腺炎超声检查受一些因素的影响,但可用于观察是否有假性囊肿形成及预后情况。胰腺肿瘤尤其是胰头癌,因伴有胆管或主胰管扩张,超声易于检出。但对于小于2cm的肿瘤超声检出及确诊有一定困难。

(4)二维超声显像即可诊断脾大,并根据临床表现及其他伴发疾病的声像图,提示脾大的原因。脾脏常见肿瘤其超声声像图有一定特点,再结合病史和相关检查不难诊断。

7.对于腹壁疝,超声可以清晰地显示腹壁缺陷处变薄、层次不清,并可见肠管样结构经薄弱处突入皮下间隙,疝内容物可随体位改变或加压还纳入腹腔。

8.腹膜、腹膜后及腹部大血管病变,超声检查具有重要的价值。

(1)二维超声比较直观、准确的发现腹部肿瘤及血管疾病的部位、大小、范围及性质,以及对周围器官的影响。

(2)腹部大血管及腹腔脏器有助于鉴别腹部肿块的来源。如根据与肝脏的关系、与胰腺或肾脏的关系,判断肿块来源于腹腔内或腹膜后。

(3)彩色及频谱多普勒成像可分析腹部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及血流路径异常的部位,以便指导治疗。

9.胃肠道疾病因受气体干扰,超声检查受到一定的限制,但胃、空肠、回肠及结肠均具有各自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如胃肠壁的厚度、形态,肠腔的宽度均有正常值范围,因此较易判断异常表现。

(1)对于胃肿瘤超声可检查其部位、范围,病变浸润深度、与周围脏器关系,淋巴结及远隔脏器转移情况,有利于术前分期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另外,胃下垂、胃扩张、胃石症等胃部疾患超声均有诊断价值。

(2)肠道肿瘤超声有助于其部位的确定、浸润深度、与周围脏器的关系,以及淋巴结、远隔脏器转移情况的观察。肠套叠、肠梗阻均具有较特异性的超声表现。

(3)阑尾炎时超声可于腰大肌前方探及“腊肠暠样肿大的阑尾,或团状包块或穿孔时阑尾周围的不规则液性暗区。

10.对于周围血管病变,超声可以显示血管内膜是否增厚,区别病变的性质(斑块、血栓、狭窄或闭塞)。通过测量直径狭窄率及面积狭窄率,判断血管狭窄的程度。了解血栓形成的部位、堵塞管腔的程度。对于动脉瘤,超声可以提供部位、形态、范围及类型,多普勒及彩色成像有助于了解病变部位的血流动力学信息。

(第四节)腹部实质脏器组织螺旋CT检查

腹部实质脏器组织包括肝脏、脾脏、胆道系统、胰腺、腹膜及腹膜后组织。肝脏、脾脏、胰腺等为腹腔内实质器官,CT检查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因其断面成像,密度分辨率高,层次清楚,增强扫描还可显示实质脏器及病灶的血供情况,对病变的定位、定性具有重要价值。CT检查可以清晰显示胆道的形态、结构,可以确定梗阻性黄疸的部位和病因,对诊断胆道疾病具有很大的帮助。CT检查不受含气胃肠道的影响,因此对诊断胆管系统尤其是胆总管下端的疾病优于B超。

适应证

1.怀疑先天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炎性疾病、良恶性肿瘤、外伤性疾病(如肝癌、肝硬化、胰腺炎及先天性胆管囊肿)等。

2.恶性肿瘤术前TNM分期,如肝癌、胰腺癌等。

3.良恶性病变术后复查。

禁忌证

1.碘造影剂过敏患者。

2.精神错乱或意识障碍不能合作者。

3.严重心、肺、肝、肾功能衰竭者。

检查前准备

1.检查前空腹4~6小时,除去腹部检查范围内的高密度或金属物品。

曾做过胃肠道造影者应在硫酸钡排尽后再行检查。

2.扫描前口服500~1000ml纯净水充盈胃肠道,也可采用1%~2%泛影葡胺充盈胃肠道,浓度不宜过高。

3.检查前交待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恐惧感,训练患者的呼吸动作,扫描时要求患者每次屏气的幅度一致。

4.胆道系统检查前一日中午多吃油脂食物,以排出胆囊内浓稠的胆汁,前一晚吃少渣少产气食物。

5.对于如急性胰腺炎等需要禁食的患者,可不必口服对比剂。

诊断价值

1.平扫应列为常规检查,其对实质脏器内的高密度病变,如出血、钙化等具有重要的检出价值。

2.增强扫描可提高实质脏器的病变检出率;根据病灶的强化特点鉴别病灶性质,如肝囊肿、肝血管瘤等;明确病变的血供及与周围主要血管的关系,如胰腺癌等。

3.螺旋CT检查速度较快,且一次扫描覆盖范围较大,对于外伤、急腹症及重症患者具有显着的优势。

4.CT血管造影是经外周静脉快速注入造影剂,在靶血管对比剂充盈达到峰值时用螺旋CT快速采集容积数据,经过后处理获得二维或三维血管影像。能清楚显示腹腔内动静脉主干及分支,明确血管正常解剖及病变与血管的关系。

(第五节)胃肠道螺旋CT检查

目前,多层螺旋CT在各级医疗机构得到了广泛地应用,扫描速度较单层螺旋CT明显提高,进一步缩短了患者的检查时间,使胃癌的多期扫描时间更准确;同时在相同的扫描时间内获得范围更长和层面更薄的容积数据,有利于重建出高质量的横断图像和三维图像。高质量的薄层横断图像和三维图像,可以减少容积效应,立体显示胃肠道病变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对胃肠道恶性肿瘤的侵犯范围、胃周血管和淋巴结转移的情况显示更清晰,明显提高了CT分期的准确性。常规行仰卧位扫描,如病变位于胃窦或幽门部,患者应采用俯卧位或右侧卧位,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显示病变与周围毗邻关系。扫描参数可以采用管电压120~140kV,管电流250~300mA,螺距1~1.5。用高压注射器经肘前静脉注射80~100ml非离子型对比剂(总量约为1.5ml/kg),注射速率每秒2.5~3ml。在注射对比剂后30秒、60~70秒分别进行螺旋CT扫描,必要时2~3分钟后行延时扫描;平扫及增强扫描常规层厚为5~10mm,再以矩阵512暳512进行薄层重建,以便进行3D后处理。扫描范围均从右膈顶开始,向下可一直到耻骨联合水平,以利于发现淋巴结转移,腹膜及盆腔内的播散病变。

适应证

1.怀疑食管、胃、十二指肠、小肠、结直肠的病变均可用本方法检查,如怀疑胃癌、胃十二指肠溃疡、胃憩室等。

2.普查胃癌,如高发地区或高危人群普查。

3.治疗后复查,胃癌、结肠癌等术后复查有无复发。

4.明确有无淋巴结转移,血行转移和腹膜转移,对于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前TNM分期具有重要价值。

禁忌证

1.碘造影剂过敏患者。

2.精神错乱或意识障碍不能合作者。

3.严重心、肺、肝、肾功能衰竭者。

检查前准备

1.患者扫描前均至少禁食6~8小时,以保证胃内干净和分泌减少。

2.扫描前10~15分钟肌内注射山莨菪碱15~20mg,使胃壁充分伸展扩张。

3.扫描前口服对比剂,分为阳性和阴性对比剂两大类;阳性对比剂(1%~3%泛影葡胺)500~1000ml;阴性对比剂(水或脂肪乳剂)500~1000ml,扫描前口服温开水,具有简便、安全、经济及显示满意的优点,在大多数医疗机构中得到广泛应用;空气对比剂:用一小口水吞服产气粉,使胃内充气。采用不同的对比剂各有不同的优缺点,主要目的是为胃部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准备。腔内的对比剂与胃壁的密度差别可以产生良好的组织对比。

4.检查时携带有关病历和以前影像资料供医生参考。

诊断价值螺旋CT检查的优势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次检查能够进行胸腹联合扫描,可以发现胸腹部很多有价值的征象;如明确有无胸腹腔其他脏器病变,有无肺转移病灶,而胃镜检查不能提供有价值资料。

2.在确定病变的范围、大小,病变与消化管道的关系,以及邻近组织器官肿物对胃肠壁的压迫等方面较传统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具有显着优势。

3.对于身体虚弱、有较严重的心脑血管病,以及不能耐受胃镜检查的儿童、老人或者上消化道已有创伤的患者,螺旋CT扫描能满足需要。

4.螺旋CT检查时间较其他检查方法显着缩短,且痛苦少,性价比较高。

(1)螺旋CT对于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分期具有显着的价值:胃肠道肿瘤性恶性肿瘤的T分期是影响手术切除率的主要原因。CT对T分期的诊断正确率,取决于能否清楚地显示胃肠壁各层次、浆膜外浸润及邻近器官受侵。

由于受胃肠壁扩张程度、CT分辨率及扫描方式的影响,目前CT尚无法准确显示胃肠壁各层次,因此,不能准确诊断早期胃癌和肿瘤在胃肠壁内浸润深度,主要有利于诊断T4期。螺旋CT采用容积扫描技术,能够实现对肿瘤的多时相扫描,多项图像重组和重建功能,有利于提高肿瘤T分期的准确率。

(2)淋巴结转移是胃肠道恶性肿瘤扩散的主要方式:CT检出淋巴结除与仪器的性能和检出方法有关外,还取决于淋巴结的大小和部位。螺旋CT增强扫描提高了血管和淋巴结的密度对比,有利于腹腔淋巴结(如胃左动脉旁淋巴结)的检出。目前,CT扫描仍以淋巴结大小作为判断淋巴结有无转移的标准。CT扫描对检出淋巴结的准确性低的主要原因,是CT扫描无法鉴别增大的淋巴结是炎症或反应性淋巴结增生还是由转移所致,也无法检出小而有淋巴结转移的淋巴结,而大多数胃癌的转移淋巴结很小,故假阴性率高。当增大的淋巴结表现为虫蚀状、囊状,或不均匀性高密度、串珠状排列、肿块状增大和对邻近血管产生压迫或增强扫描肿大的淋巴结呈明显强化、边缘环形强化等,常提示增大的淋巴结有肿瘤转移。

(3)肝脏是胃肠道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为了提高对肝脏转移瘤的检出率、诊断正确率,必须强调采用规范的动脉期、门脉期及延时扫描时相来完成整个肝脏扫描。胃肠道癌也可以种植的方式转移到网膜、肠系膜和盆腔,表现为网膜、肠系膜的增厚、腹水或盆腔结节、肿块。

(第六节)MRI检查

MRI具有很高的软组织分辨率,能做多角度多序列成像,是腹腔组织脏器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手段。过去制约MRI广泛应用于腹部检查的最大缺点是其成像时间太长,因而易受各种生理运动伪影的影响。近年来,随着MRI扫描设备硬件、软件的升级更新,梯度磁场、射频线圈、信号放大技术以及新脉冲序列的设计开发取得重大突破,腹部组织脏器检查的速度越来越快,图像质量越来越好,可供选择的MRI序列越来越多,因而MRI诊断的可靠性越来越高。应当强调的是,尽管MRI新技术日新月异,扫描序列种类繁多,但是根据自身设备条件及被检查病变的具体情况,从中选择合理的扫描序列、成像参数及伪影抑制技术,仍然是完成高质量MRI检查的基础。

适应证

1.怀疑先天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炎性疾病、良恶性肿瘤、外伤性疾病(如肝癌、肝硬化、胰腺炎及先天性胆管囊肿)等。

2.恶性肿瘤术前TNM分期,如肝癌、胰腺癌等。

3.良恶性病变术后复查。

4.胃肠道恶性肿瘤的术前分期及术后复查。

禁忌证

1.中枢系统的止血夹或动脉夹由于磁场作用可造成移位而有发生出血的危险,此类患者应禁止MRI检查。

2.装有心脏起搏器患者。

3.人工关节及假肢无危险性,但可产生较大伪影,应在MRI检查前去除。

4.体内有铁磁性异物患者。

5.生理监测仪、机械呼吸装置及电子输液泵不适宜在核磁检查室内使用。

6.幽闭恐惧症患者。

7.妊娠3个月以内患者。

检查前准备

1.检查前空腹4~6小时。

2.扫描前口服500~1000ml纯净水充盈胃肠道,也可采用1%~2%泛影葡胺充盈胃肠道,浓度不宜过高。对于没有禁忌证的患者,检查胃肠道病变为主时扫描前15~20分钟肌内注射山莨菪碱20mg,减少胃肠道运动伪影,降低胃肠壁张力。

3.检查前交待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恐惧感,训练好患者的呼吸动作,扫描时要求患者每次屏气的幅度一致。

4.胆道系统检查前一日中午多吃油脂食物以排出胆囊内浓稠的胆汁,前一晚吃少渣少产气食物。

5.对于如急性胰腺炎等需要禁食的患者,可不必口服对比剂。

诊断价值1.使用GRE序列,肝脏T1成像时间可缩短至十余秒,可产生具有较高信噪比的T1加权图像;HASTE序列对肝内长T2病灶(如囊肿和血管瘤)的诊断正确性高;肝脏动态增强扫描对肝内病灶尤其是小病灶的检出和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2.FSE压脂序列具有扫描速度快,运动伪影少,组织对比强等优点,有利于脾内病灶的显示和定性。

3.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技术具有不使用造影剂、操作简便的优点,在胰胆管多种疾病的诊断准确性方面与传统常规技术接近。

4.高场强MRI设备采用的快速扫描序列对胰腺癌的诊断及分期,胰岛细胞瘤的检出和定位具有重要价值。

5.MRI在胃肠道的应用相对滞后,近年来,随着MRI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MRI在胃肠道肿瘤的诊断及分期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七节)PET/CT检查

PET/CT是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和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两种先进的检查技术融合在一起的现代最先进的医学影像设备。

PET/CT将先进的PET分子成像技术与能提供精细解剖结构的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融合,实现了PET与CT的优势互补,极大提高了影像技术对疾病的诊断能力。PET/CT一次全身扫描不仅能获得病变的分子代谢信息,而且能获得病变CT影像资料,具有高灵敏、高特异性、高准确性的特点。PET/CT在肿瘤的早期诊断、分期及再分期、疗效评价和放疗靶区勾画精确定位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