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长了,连街上的流浪汉都认识他。伊万·罗迪克(YvanRodic)脖子上挂了台相机,整天在他喜爱的伦敦SOHO区溜达,他是个街头猎人,像印第安那·琼斯一样搜寻他的宝藏:一个戴着灯泡改造的项链的小伙子,或者一个身披手绘涂鸦披肩的姑娘。不是每个怪人都会让他激动,他讨厌戴太多配饰的家伙,弄得自己好像一篮水果,也不想要拍摄马戏团员,更厌烦浑身大牌装在套子里的人,他的拍摄原则真有点高深莫测,不屑解释按下快门的那个瞬间,那需要人、背景、天气和光都刚刚好,就像一种化学反应。他说他拍的不是时尚,而是风格:“时尚有关衣服,风格却是身份认同。我从不会因为一件衣服好看而去拍摄,我是被人的魅力与独特吸引,照片呈现的是人、背景与风格的综合体。光拍衣服太不好玩儿了,在大牌袭卷全球到处都是'克隆人'的街上,找出那些卓尔不群的才叫有趣。”
伊万·罗迪克并不是个时尚摄影师,应该说,他的职业是全职街拍博客。这个生于瑞士的法国人原来是个广告公司文员,2006年开了个叫FaceHunter的博客,专贴他拍到的街头型人。好像是向摄影界的采样学大师致敬——专拍水塔的贝歇夫妇,或者法国建筑影像收集者尤金·阿杰,伊万·罗迪克采集的是城市里的人,有这样或那样的穿衣法则。他没有被摄影圈接纳,却意外受到时尚小圈子的青睐:FaceHunter成为众多街拍博客中的最有名的一个,有了数目惊人的固定读者群,他加入自己的观点与筛选,开始接到《Elle》,《GQ》,《Vogue》,《People》的照片约请,还参与录制时尚电视节目,干脆辞了工作旅居伦敦。他的博客正悬挂着绝对伏特加的广告,一张典型街拍风格的姑娘,广告语是:“在绝对的世界里,街头就是T台。”
可以想象,伊万·罗迪克在街上巡索时一定带着机警又甘美的表情,在邮件采访中他说现在已经练就了超凡的眼力和腿脚功夫,不会漏掉任何一个眼皮底下的型人,而其他一切,也都跟最初很不一样。那个作为圣诞节礼物的索尼卡片机已经被换掉,现在的武器是佳能PowershotG9,配备莱卡镜头,人们总是更信任大块头的相机。原来仅仅每个人拍个两、三张,现在要拍十五到二十张。他会征询拍摄对象同意,摄影风格参照了荷兰摄影师里涅克·戴克斯塔,介于抓拍与摆拍之间,”我的意思是说,我会让他们摆出某种姿势,又抓住一瞬间自然的状态。
”他只在街上待大约3小时,其余时间用来筛选和上传照片,不是每张照片都会出现在他的博客上,也经常收到失望的抱怨信,但原来他是个搞采样的,现在就像个真正的苛刻的时尚杂志编辑,不能姑息不完美。他绝对绝对不使用PS(PhotoShop)。为了防止错失那些锦衣夜行者,他在伦敦的公寓门口还悬挂了一台自动照相机,睡着的时候也能拍下过路人。他说自己已经成了一个职业时尚工作者,却不同于传统:“时尚业以前是直线条的,设计师设计服装,一小部分快乐的精英时尚编辑被邀请去看秀,然后在杂志上像写圣经似的发布趋势。这是大众获取时尚信息的唯一方式。现在有了博客,每个人都能成为媒体,传统媒体正在失去力量。在网络上时尚灵感随处可见触手可得。我努力使我的博客成为一个圆滑的杂志,也许我那些普通人模特比平面媒体上穿着价值1万5000美元成衣的瘦骨头架子更有力量,他们让更多人感到时尚与美丽和自己息息相关。”
伊万·罗迪克的同道不计其数,齐名的有美国人斯科特·楚门和他的博客TheSartorialist,这二位已经被平面时尚媒体接纳。芬兰赫尔辛基的两个年轻女孩也以HelLooks蹿红网络。日本更官方化一点,除了有被奉为街拍圣经的专业街拍杂志外,日本时装协会和中国时装协会、韩国国时装协会联合成成立的亚洲时尚联合会,主要的交流方式是在名为东京街头时尚的网站上发布三地街拍。民间与官方正通过交换链接形成庞大的时尚资讯网络,从伦敦、米兰到纽约、巴黎,莫斯科、圣保罗、布宜诺斯艾利斯、新加坡、马尼拉,直至今年新加入的北京和上海,正是他们,构成了随处可见触手可得的时尚灵感。蜂拥的街头型人特写涌上网络,无数个业余时尚编辑剖析他们的成分,这些好像朝单一化时尚体系摇摇欲坠的根基上又踹了一脚,潮流仿佛不再从某个源头扩撒开,或者从精英阶层滴入大众阶层,而是反过来,他们正在模糊高级时尚与日常时尚的界限,向好不容易混进时尚圈的快乐的杂志编辑发出挑战。
北京饭店莱福士厅的一个小时尚派对上,就聚集了一群正统圈中人。他们谈论的主要话题,一个是有没被邀请参加刚结束的四城时装周,坐第几排,另一个就是街拍或被街拍。其中一个被街拍过,这一点不稀奇,街头猎人的目标总有意无意锁定杂志编辑或设计师,毕竟干这一行,有范儿是职业素养。”FaceHunter伊万·罗迪克最钟爱的一张正是一位俄罗斯时装编辑,他在巴黎时装周场外碰上她好几回,每一次都光彩照人,拍照的那次她正在遛狗。从感情上来说他那具有民主精神的镜头应该回避时尚上流人,但出于对美和创造性的正义感,他还是拍下了她。另一位时装编辑曾接到过街拍网站的工作邀请,点名要拍北京的西单,她干了一回就作罢:“网站的名字既长又不够响当当,我的相机又不专业,我还不是外国人,拦人比拍照更难,当我递上一张非常Shabby的名片,我比拍摄对象还难堪。时尚还是个势利的行当,我的工作就是打扮齐整去看秀、参加发布会,怎么可以流落街头?”
时尚派对的主角是美国时装评论家妮娜·加西亚(NinaGarcia),她还是美版《ELLE》的时装总监。如果仅有这些名头,也不至让京城潮人倾巢而出,时尚真人秀节目决战T台(ProjectRunway)的评委,才是她行走江湖铿锵有力的名号。”'决战T台'正是为了满足普通人参与时尚的愿望。”妮娜说。从真人秀节目播出初始她就担任评委,直至正在播出的第四季,目的是筛选时装设计师,五花八门的普通人,经受时装设计考验环节,赢取自有品线和开时装发布会的机会。作为对《穿PRADA的恶魔》引发的娱乐化时尚的回应,”决战T台和电视剧《丑女贝蒂》是两朵电视节目奇葩。”决战T台有一集将街拍引入比赛环节,赛场移到纽约街头,给参赛者每人发一相机街拍一小时,以其中一张照片作为服装设计灵感来源。《丑女贝蒂》则干脆探讨起时装发布会是不是该让普通人来当模特。
共同的,这俩节目又都以常人视角揭秘时尚,给芸芸众生以希望。妮娜·加西亚邀约过美国街拍客TheSartorialist的照片,承认街拍风潮确实影响了今年的T台走向,有更多不那么瘦不那么高的模特得以露脸。但更狡猾的变通是,被街拍的普通人与模特愈发形神兼似。马克·雅格布斯,GUCCI,Dolce&Gabbana也受到街头风影响,举手投足间有纽约下城女孩的模样。但时尚的大权就此下放街头了吗?妮娜·加西亚说:“时尚还是时尚,变化仅仅是更加普及了。你可以在电视、网上看到巴黎的时装秀,也可以去H&M,TARGET,ZARA买衣服,就是在哥伦比亚的热带雨林也能买到马克·雅格布斯。这些都使时尚更容易得到,更多被谈论,使人们更有兴趣,这是件大好事。”她随身带着新作《时尚小黑书》分发给在座诸位,说这书的灵感来源大多来自街头型人,他们简直让她上了瘾,但紧接着,她换以权威口气:“我依然有必要写本书告诉人们怎么找到自己的风格,这是我的工作。”
如果让我来拍街拍,就是杀鸡用牛刀。”时尚摄影师娟子是这么说的。她作为时尚链条上的另一类权威代表,用她那恢弘的,耗费时间的,助手簇拥的,集合了模特、造型、服装、道具、光线和后期制作的作品,为传统时尚媒体披上最后一层高尚的外衣。娟子已和国内大多数主流时尚媒体合作过,习惯于繁复、变数横生的拍摄工作,但她更青睐举重若轻,倡导流畅与快速,这与街拍似乎不谋而合。可娟子一点儿不把街头猎人当竞争者:“拍那种片子不需要太高水准。拍摄的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动的作品本身的力量。”时尚大片素有三分拍,七分修的传闻,被批评成假、大、空。
修图高手、《数字摄影》的作者刘灿国不以为然,专业摄影课程中就有专门教这个的,是商业摄影的组成部分,画面精细、对比突出,所谓大气感正是时尚摄影的魅力。调整色调对比度,修正畸变,替换道具等等,粗通PS的人皆可掌握,另一些高端修图工具,诸如NikColorEfex掌握在小部分人手中,可以形成前期布光所不能达到的光泽,甚至模拟胶片摄影效果。街拍以真实、清新、生动的面目冲击了传统时尚摄影,数码技术的发展已经让剧照这种职业消失了,时尚摄影不会全部网络化,却也对职业技能提出更高要求,将更走极端,华丽、刻意、依赖后期。不过刘灿国说现在的街拍水平参差,仅仅是时装野史的整理与记录者,或者作为一种候补时尚。
今年米兰时装周刚结束,《纽约时报》一服装评论员就在报纸上大发牢骚,评论文章题为:“我没有收到阿玛尼的邀请函。因为几次批评阿玛尼,这位评论员收到了大师亲笔签名的拒绝信:“考虑到你并不欣赏我的设计,也就没有必要邀请你来看秀了。”这位仗义执言的时装评论员此前已经被CarolinaHerrera和Dolce&Gabbana封杀过。大牌时装秀就像个生人勿近的高尚私人派对,不欢迎一切不和谐者。去看秀的,看的就只是衣服吗?时装编辑最关心的是坐第几排,看看自己的位置,再瞧瞧别人。中国的时装编辑这两年才被邀请进场,站那儿一看,安娜·温特坐第一排,也没什么好眼红的,从就坐到挤进头排,还有太长的路要走。
以前也有时尚编辑收到香奈儿的公关道歉信:“因为头排增加了VIP客户坐席,给您安排的座位与您的地位不符。”愤怒的《纽约时报》评论员说:“座次分配是时尚上层阶级唯一残存的权力,它滑稽荒唐却又被煞有介事地执行着,因为一旦打破,时尚的等级制度就分崩离析。”大牌们矫揉造作的姿态也仿佛流露着这样的潜台词:“很久以来,没有人对我们可以隐藏的东西感兴趣了,我们之所以还要继续保密,只不过是为了自命不凡罢了。”秀场内是否很快只剩下空荡荡的椅子,这位评论员没敢下结论,可他说现在是2008,时装秀跟电影、书一样可以轻易看到,被每个人品头论足。他在阿玛尼发布会结束两小时后就在网上看到了秀场照片,他依旧可以在博客上骂个痛快。可好不容易混成了职业的,真甘心沦落成个博客?
时尚的民主化是否真的已经到来,没有人敢妄下断言,那位远道而来的妮娜·加西亚也环顾左右而言他。她又一次提到了她的挚友马克·雅格布斯:“除了街头,今年的时尚主题还有更重要的一个,艺术。就像马克在今年1月的春夏时装发布那样。”那场LV发布会是向当代
艺术家里查得·普里斯的俏护士板刷画系列致敬,开场模特全部着护士服戴护士帽,每人顶一字母,一起拼成了路易·威登,是在展示服装?那些护士服全都一样嘛。时尚一旦被等同于艺术,这事儿就变得简单多了,”艺术是最卓越的天才之作,对愚钝的芸芸众生来说应该永远是高深莫测的,是不可企及的。他们被一道深深的鸿沟隔离着,就如同常人永远无法进入王子的世界(叔本华)。马克·雅格布斯鱼贯而出的俏护士照片被贴在一时尚博客上,上方堆满了街拍图,一个留言很有趣:“时尚的高级之处就在于不切实际,我们是不会去博物馆看那些我们也能画出来的画儿的。那就把博物馆拆掉?问题是给我笔、画布和颜料,我也画不出《最后的晚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