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史玉柱的人生江湖
13620300000038

第38章 关于人才:能力捍卫话语权(2)

程晨性格本身就是非常活泼的,加上工作热情非常高涨,所以她常常会在公司加班。其他的员工可能在工作时间会非常努力,但是程晨会在工作之外的时间也努力联系自己的客户。她这样的工作劲头,让她非常引人注目。之后史玉柱也发现,只要程晨在哪一个区,哪一个区的业绩就会大幅提高。所以,在1996年3月,程晨就被提拔为南京分公司的经理。

上任之后,程晨才发现,原来南京分公司的业绩一直都排在全国的后10位,从来没有进过前10位。当时的程晨心里也没有太大的把握,毕竟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学生。一天,史玉柱专门跑到南京,晚上11点钟召开紧急会议,会上,史玉柱问程晨:“怎么样?你准备用多长的时间来改变南京的现状呢?”程晨一听史玉柱这样问,就非常自信地回答:“一个星期!”听了程晨这样的回答,包括史玉柱在内的所有人都笑了起来,因为程晨年轻,大家都没有把这句话当成真的。事实上一个星期之后,程晨确实也没有改变什么,但是两个月之后的南京分公司,业绩就进了全国前10位,又一个月过去了,南京分公司的销售业绩位列全国第一。

这一次程晨的表现就让史玉柱刮目相看了,史玉柱觉得既然这个小姑娘这么厉害,不如把她调回总部帮忙。1996年7月,程晨来到珠海总部,成为了史玉柱的行政助理。

到了珠海之后,程晨不做销售,也不再做她熟悉的其他业务,每天的工作就是跟着史玉柱参加公司的各种行政事务,不断为史玉柱联系客户。在珠海,程晨的工作时间更久,几乎每天都是上午9点开始工作,一直到深夜12点才结束。当史玉柱不高兴的时候,还会因为她不会用电脑打字而把她骂得一无是处。

正是在史玉柱这种方式的“鞭策”下,程晨很快就学会了使用电脑打字,后来在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上,程晨的会议记录让史玉柱非常满意,当时史玉柱就说:“程晨,你从今天开始就叫我史叔叔吧!”

能力超强的程晨在巨人集团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当然,巨人的低谷程晨也同样经历了,在公司面临巨额债务问题的时候,程晨向自己的父亲寻求帮助,最后得到了父亲10万美元的资助,这让史玉柱在最困难的时候喘了一口气。当然,这个时期,程晨自己也得到了更多的锻炼。多年之后,她回忆:“在公司最艰难的时候,我学会了把事情分类,知道了什么样的事情是最紧急的,什么样的事情是相对紧急的,什么样的事情是不紧急但是非常重要的。”

1998年6月,史玉柱借到了50万元,他开始着手进行江阴地区的市场调查,准备投资脑白金。这个时候,程晨一直跟随着他,和他一起去农村,深入乡下,和当地的老百姓进行面对面地沟通和了解。经过1个月的努力,原来的50万元变成了75万元。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非常兴奋,大家顿时觉得前途一片光明了。

1998年8月,程晨依旧是史玉柱的助理,但是她却主动向史玉柱请缨,只身带着25万元回南京开拓脑白金市场。在南京,程晨又发挥她在销售上的天分,迅速地打开了南京市场,仅仅第一个月她就凭借25万元赚到了23万元,第二个月赚到了50万元,第三个月已经达到了100万元……就这样,江苏的市场被彻底打开了。

南京市场已经彻底打开了,史玉柱就不让程晨做自己的助理了,他任命程晨去上海开拓市场,结果,短短1年时间,程晨就创造了1个亿的销量。2002年,史玉柱任命程晨为巨人集团的常务副总裁,主要负责公司今后的战略规划和企业品牌的管理。

如今的程晨已经从当年20岁的女孩成长为30多岁的睿智女人了,她自己也承认,从史玉柱身上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当然现在的她,也不会像当初那样盲目了,不会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了,但是她表示,今后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上,自己会比以前更加平和、踏实。

刘伟也是一位女“枪手”,毕业于南开大学,毕业之后因为家人的反对她并没有马上去南方,而是在家“蛰伏”了一年。在1992年的时候,抱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趁母亲出差的机会,溜出家门来到深圳,加入了巨人。

那个时候,史玉柱还在做汉卡,而刘伟当时的职位是公司的文秘。最初,因为没有经验,刘伟在工作上并不顺心,经常被史玉柱骂,刘伟经常在史玉柱的骂声中落泪,但是不服输、不怕苦的精神和意志让她始终坚持着,在逐渐熟悉工作环境和流程之后,刘伟把秘书这个岗位做得非常优秀。

在公司工作了3个月之后,史玉柱的公司就在珠海注册了,这个过程也被刘伟见证了。1993年,巨人成为了国内第二大的民营高科技企业,而这个时候的刘伟也因为出色的工作表现被史玉柱提拔;在1993年的时候,就成了公司的人事部长,开始着手处理公司的大小事务;在1994年的时候,年仅26岁的刘伟就成了公司的副总裁,这让她一下子有了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好像自己是被史玉柱推到这个职位上去的,她的心里一点底都没有。但是,刘伟也下定了决心:既然做了,就一定要做好。

在这期间,刘伟领导了巨人非常著名的“三大战役”,后来刘伟也表示,没有史玉柱让自己的大胆尝试,今天自己也不会进步这么快。在“三大战役”期间,史玉柱的思路已经开始转换,决定向保健品行业进军,而这个时候刘伟自然就要开始接触医药和保健品行业,毕竟她是这些领域的副总指挥。

刘伟认为史玉柱是一个非常有商业头脑的人:“他看准目标之后,就会竭尽全力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当然在用人方面,也是非常独特的,他可以把一个人的潜能充分挖掘!”

在1996年的时候,刘伟结婚生子,并退出巨人和自己的丈夫做起了服装生意。在2000年春节过后,史玉柱找到刘伟,几次的交谈之后,刘伟决定放弃自己在珠海的服装公司,去上海帮助史玉柱。到上海之后,刘伟原以为会继续做擅长的公司常务管理,但是史玉柱却让她负责市场管理和产品销售。这让她一度感到不解,当自己全部掌握管理和销售的技巧时,她才恍然大悟,对史玉柱充满感谢。

2001年的时候,陈国出了车祸,史玉柱没有接替陈国,而让刘伟接替了陈国的职位,成为了上海健特的总经理。史玉柱认为自己的性格有一些偏执,但是刘伟在某些时候是非常理性的,让刘伟当这个总经理是非常合适的。

2007年9月,刘伟的职位再一次被调换,她离开了上海健特,回到巨人网络集团担任公司的总裁,这是史玉柱的决定:“因为公司要准备上市了,上市之后,公司的业绩能不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增长是一个很值得考虑的问题,在管理上没有人是不行的。”深思熟虑之后,他选择了刘伟。经过多年的培养和不断锻炼,史玉柱已经完全认同了刘伟的能力:“刘伟是非常稳重的,不管办什么事情都特别踏实,现在我们公司主事的就是刘伟,公司的具体业务我已经完全不插手了,都让刘伟负责,她现在做得比我好多了,她跟我十几年了,我非常相信她!”

对于这一次的职位调动,刘伟已经“麻木”了,因为这已经是她在巨人的第八次人事变动了。这次变动之后,公司上市了,史玉柱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产品的研发上,而刘伟就成了公司名副其实的“大管家”,公司日常的大小事务都由她全权负责。

如今,对于自己取得的成就,刘伟总是非常谦虚:“还是团队的实力比较强,另外,是老史(史玉柱)让我不断地尝试,从而让我可以持之以恒地学习,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巨人就是一艘大船,而史玉柱就是这艘船的舵手,把握着整艘船的方向,而像刘伟、程晨……他们扮演的角色就是配合史玉柱把船驶向更远的地方。多年来,只要是史玉柱认定的人才,他全部都会悉心栽培,让这些人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进行磨炼,从而发展成为更加全面的优秀人才。

你离开,我不会挽留

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总是非常微妙的。一个企业当然希望自己辛苦培养的员工能够一直留在公司创造财富;对于一个员工而言,总会有权衡利益的时候,当有更大的利益诱惑摆在眼前的时候,他可能就会离开现在的公司。

人才是企业进步和发展的原动力,而人才的流动对于一个公司而言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人都是比较理性的,特别是现在的时代,每个企业都想争取到更加优秀的人才,而网络公司对人才更是渴求。但是,史玉柱却表示:“团队中如果有成员要提出辞职的话,我是不会挽留的,因为他既然已经提出来了,就表示他迟早会离开的。”

史玉柱为什么说“不要挽留”这样的话,原来在史玉柱的创业过程中,他曾经非常诚恳地挽留自己团队中的成员,但是结果却让他受到更加无情的打击。

在巨人早期的时候,企业内部曾经发生过两次非常大的人才流失现象。第一次是在1993年3月,公司有一大批人才离开了公司,之后这些人就自立门户,创建了另外一个新的公司,但是这个公司也是好景不长。第二次的人才出走还是发生在1993年,这次人才出走的原因非常复杂,有些是因为个人的利益,有些是因为有更好的发展前途……总之是对巨人没有任何留恋的一批人。两次大规模的集体出走,不管是什么样的原因,都可以证明一点,就是巨人在企业管理上确实存在很大的问题。

在珠海巨人时期,史玉柱就是公司最高的权威,他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可是他的管理经验确实让人不敢恭维,经验上的不足让史玉柱认为只要自己足够真诚就一定能够让整个团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当时史玉柱的想法非常简单,他在管理上依靠的仅仅是“情义”而已。当时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巨人企业的员工餐厅,当时珠海那么多家企业之中,没有一个能够像巨人这样可以免费提供三餐的,即使是在巨人最困难的时期,史玉柱也没有压缩过餐厅的一分钱,他总是觉得让员工吃到可口的饭菜,员工就会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但是,史玉柱的想法确实有些简单了,当时史玉柱在珠海是非常有名气的,当地政府对他做出的贡献也给予了很大的嘉奖,他本人也因此获得了非常丰厚的物质奖励,其中包括一辆奥迪、一套100多平方米的住房,另外还有一笔大约63万元人民币的奖金。这些物质上的东西史玉柱其实并不是看得非常重,他只在乎自己企业的发展,可是他身边的很多人却不是这么想的,他们认为史玉柱的成功是离不开他们的。该来的躲都躲不掉,在史玉柱领奖之后不久,就有几个高管提出了辞职,之后,又有一大批技术骨干也提出了辞职。辞职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史玉柱处理问题的时候不公平,他不应该把所有的功劳都据为己有。

这些人提出辞职之后,史玉柱就从大局考虑:如果自己委曲求全地去满足这些人的要求,那以后公司就会出现更多这样的人,到时候公司反而会变得混乱,不容易管理。想到这些之后,史玉柱就没有妥协,让他们走了。但是不久之后,史玉柱就发现,有一个辞职的员工把巨人开发的软件卖给了另外一家公司,并且把这个软件命名为“××超级多窗口办公系统”,听起来和公司的软件名字不一样,但是这个系统和自己公司的软件系统不管是在技术上还是在程序上都是一模一样的。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史玉柱不得不降低自己的产品价格,从而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经历了这次事件,史玉柱也在思考,这次公司大量技术员工的流失,带来的损失不仅是经济上的,还有其他方面的,到底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会让企业的各项损失降到最低呢?

或许是因祸得福吧,经历这件事情之后,史玉柱也开始注意自己的管理方式,并且他在1993年先后两次邀请了非常著名的经济学家来到巨人,针对管理上遇到的棘手问题进行咨询和请教。

之后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和不断的摸爬滚打,史玉柱就坚定了自己的一个原则,就是当团队的核心成员要离开的时候,不管自己心里有多么不舍,都不要挽留。因为他们既然去意已决,自己勉强挽留的话最多只能起到留住一时的效果。史玉柱说:“以前,有干部找到我说辞职的时候,我都会耐心找他们谈话,请他们留下来,他们当时确实会留下来,但是最后他们还是会离开的。”

史玉柱觉得公司的核心成员离开肯定是企业莫大的损失,但是既然他们已经走了,自己作为管理者就应该进行深刻的反思,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才让他们辞职,是待遇的问题,还是企业的前景问题,或者根本就是企业管理者自身的问题……

企业技术人员的离开,让史玉柱明白:要走肯定是留不住的,但是这些技术人员都有了企业大量的机密,他们带走这些机密之后,也有可能带走企业原来的大量客户。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首先作为领导的自己就应该自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史玉柱感慨:“我是公司的领导者,我不管做了什么,下面的人都会说的,而他们对企业的忠诚,首先就来自于老板的行为。”

除此之外,企业在制度上还要进行很多完善,史玉柱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例如在员工进入企业之后,公司会和他们签订文件来规范他们的行为,另外员工在公司期间参与开发的技术和产品,所有权是归企业所有的,另外,员工辞职之后的一年之内是不能从事相关的工作的。

但是,史玉柱这里所说的不会挽留也并不是绝对的。如果对方已经非常肯定自己要辞职了,那肯定不会挽留。但是一个企业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就需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如果企业员工的流动过于频繁的话,对企业长远发展并没有太多的益处。

现在,巨人已经进军网游市场,和其他企业之间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人才的竞争是企业竞争的核心。游戏公司是公认的比较“富有”的公司,因为这个行业的利润是非常丰厚的,平均能够达到80%以上,优秀的人才,特别是非常顶级的技术型人才更是各个企业争相追逐的宠儿,史玉柱曾经说过:“一个非常棒的游戏策划人才,价值千万元年薪!”国内的网游市场人才很少,优秀的研发人员更是凤毛麟角,他们的薪酬更是水涨船高、与日俱增,因为诱惑,跳槽的现象屡见不鲜。但是史玉柱的征途,确实让人不得不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