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父母怎么说孩子才会听
13633800000007

第7章 父母怎样说,孩子才会听(2)

父母这样说孩子才会听

培养最了不起的孩子

聪明的父母应当努力把与孩子的交流变成游戏,应当做到:一切语言刺激最好都带有孩子喜欢的趣味性;而在一切孩子所喜欢的活动中,都不要忘了进行必要而有效的语言交流。

伴随孩子的成长,父母与孩子之间谈话的内容及交流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从中也可以看到父母与孩子之间心理距离的变化。比如:孩子在襁褓之中,家长不时动情地“自说自话”,心中充满无限怜爱,此时,父母的心态是对孩子无条件地接纳。

到了孩子已能满处乱跑时,大多数家长又要重新回到自己的职场,由于工作、家庭的双重压力,家长就期望孩子能少给自己添些麻烦。在这一阶段,有些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的态度、语气,会因自己情绪的不同而变化:心情好时与孩子讲话较温和;情绪差时,会因一些小事责备、训斥孩子;此阶段家长与孩子交流时,对孩子的接纳程度已不再是百分之百。

孩子上幼儿园或者上学后,家长更多的是关心他学习成绩的好坏,对他接纳的程度也常以成绩为标准。家长最爱问孩子:“有没有听老师的话?”“考试多少分?”“老师喜不喜欢你?”孩子的学习成绩常是家长态度的晴雨表。家长与孩子的对话,俨然是两个成年人的对话方式。

从回顾家长与孩子谈话方式的变化过程,不知您是否悟出了什么?很多父母与孩子沟通不良的个案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便是孩子自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在对他说话时,比较多地从“应该对孩子说什么”角度出发,而很少考虑“怎样说孩子才能接受”。常常忽视了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知识容量、心理特点、生活经验以及社会背景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并且是处在一个日益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如果父母对孩子说话的内容、方式,不能与孩子的变化相吻合,结果只能是父母的话孩子越来越不听,或者“听不懂”。

孩子在接受教育时是有选择性的,并非所有正确的、应该实施的教育内容都会为他所接受。孩子只接受乐于接受的内容和方式。因此,父母有必要研究怎样同孩子说话。

不少父母都感觉跟孩子讲道理是非常难的一件事:父母说得天花乱坠,孩子这耳朵进,那耳朵出;一不留神,孩子还逮着个错反驳父母半天。有些父母能与孩子说得眉飞色舞、热火朝天,有些父母却很少与孩子讨论什么。他们与孩子说话,往往说上个三五句,孩子不耐烦,父母也没词了。

有的父母很是困惑: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和孩子深入讨论呢?怎样让我们的亲子沟通更有趣呢?在下列方面好好体悟摸索,相信你能与孩子的心灵越来越近,越说越投机。

1.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与孩子说话

家庭游戏是使家庭成员达成美好沟通的桥梁。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欢游戏,他们需要在游戏中找到快乐,也许要在游戏中成长,父母们也会在游戏中重新觅回已逝的童心。游戏使家庭成员融为一体,使大家有更多有意思的话题,使沟通更轻松、有趣。家庭游戏和家庭趣味活动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如:先由一个人在纸上画出一个图形:一个圆,一个三角形甚至一个墨水点,其他的人在这个形状上加工,画出一幅完整的图画,这个游戏为“怪东西”。“家庭卡拉OK”、“家庭讲谜语故事”、“家庭画展”、“家庭数字扑克牌”、“集体做饭”、“绕口令比赛”、“家庭成语接龙”、“家庭机智问答”等等室内趣味活动,都可以丰富家庭文化,增进家庭成员间的交流。户外游戏的形式,那就更加丰富多彩了。家庭游戏和趣味游戏能自然而然地在家里营造一种轻松欢乐、自由自在的气氛。孩子不再感觉父母是威严不可抗拒的铁面家长,而是有意义的玩伴。父母也暂时收起了严肃的面孔,和孩子一起欢笑玩闹。这样一个欢乐的家庭之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必然也是亲密的、和谐的。

2.在想像世界里与孩子说话

有时候,父母不妨忘记现实的日常生活,在孩子周围创造一种童话般的氛围。孩子眼里的世界,是浪漫的、多姿多彩的。父母应该珍惜孩子的这份童心,努力与孩子的童心进行诗情画意的交流。例如,过节的时候,父母可以就这个节日给孩子讲某位神仙会从烟囱里钻出来给孩子们送礼物的故事,而且还可以说只有听话的孩子才会得到他的礼物,那些老在幼儿园里疯、上课讲话的小孩,神仙老人就不会给他们礼物。然后父母可以将礼物藏在孩子容易发觉的地方,这样既让孩子节日过得很愉快,也让孩子知道应该怎样才能得到这些礼物。这种对于大人看来最容易识破的欺骗,但在孩子心中却格外“真实”。丹麦儿童文学大师安徒生有一次陪着邻居家的小女孩玩耍。他告诉那个小女孩,小精灵常常在草地的蘑菇下藏着宝贝。小女孩好奇地掀开草地上的小蘑菇查看。呀!在这里她发现了一个小玩具,小女孩惊喜万分。当然这些东西,都是安徒生事先藏在那里的。当时和他们在一起的还有一位牧师。小女孩回家后,牧师生气地说:“你这是欺骗!她总有一天会发现这些都是假的,她会感到痛苦的!”“不,你不明白的。”安徒生回答:“她当然会发现这些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生。但我为她做的这一切,将使她拥有一颗生机勃勃、充溢着美和神奇的心灵。”

3.在孩子喜欢的活动中与孩子说话

一切语言刺激最好都带有孩子喜欢的趣味性;而在一切孩子所喜欢的活动中,都不要忘了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爱玩、爱做游戏,这是孩子们的天性。游戏的娱乐性和趣味性,能使孩子愉快,兴高采烈。而这种作用对于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是大有好处的,而且是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最好方式。聪明的父母应当努力把与孩子的交流变成游戏,应当做到:一切语言刺激最好都带有孩子喜欢的趣味性;而在一切孩子所喜欢的活动中,都不要忘了进行必要而有效的语言交流。

如:孩子拿着一根棍当马骑,并用小树枝或小布条当作马鞭抽打着,孩子玩得很高兴,可是当他玩够了的时候,就会扔下木棍跑去玩别的了。这样的游戏反映了什么呢?只是表现了孩子把木棍当马骑这一天真的天性。父母对孩子这样游戏往往是听之任之、不加理会,有时说话也只是说:“把棍子放到原来的地方,别到处乱扔!”如此而已。其实,这种情况正是父母与孩子进行语言交流的大好时机。比如,妈妈可以提来小桶对孩子说:“看,马跑了半天,一定累坏了,让它喝点水吃些草吧。”那么,孩子就会很高兴地接过小桶给马“喝水”,还会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马儿,你喝饱了吗?现在我牵你到马棚里吃草吧……”孩子玩完“骑马”的游戏,再也不会把木棍一扔了事,而是对“马”关怀备至。这样,既发展了孩子语言和想像的能力,又培养了他良好的品格和习惯,而这一切都是在轻松愉快的玩耍中进行的。父母与孩子在游戏中沟通,既可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又能拉近亲子间的距离,创造美好的沟通氛围。

多么美好的亲子沟通!父母只要有心,就一定能在孩子各式各样的游戏中找到交流的最佳契机。

4.让自己的话更能让孩子听懂和理解

父母的语言,可能是具体生动、敏锐有力的;也可能是空洞、愚钝、干巴、软弱的。父母只有使用具体形象的话语,进行生动类比,才便于孩子接受和理解,才能打开通往孩子心灵的道路,也才能富有趣味,让孩子感受真正的快乐。

例如,一位父亲带着孩子出去玩的时候,突然,儿子问父亲:“爸爸,为什么前面那辆汽车会冒烟?”父亲很有兴趣地告诉儿子,说:“你会吃饭、喝水,而运动以后,不要的东西就变成‘尿’和‘便’,排泄出来。车子也一样,吃进去汽油就像你吃了饭一样,才有力气跑;发动了车子,汽油使用后会变成黑烟,从车后排出来,就仿佛车子在‘尿尿’一样。所以要把窗子关上,才不会闻到臭味。”这是将车比喻成“人”的答法,问题回答得很形象,也使小孩很容易了解。

如果父母是从汽车的原理等理论去阐述,那么,会使孩子感到枯燥乏味,并且难以理解。生活中,孩子会经常冒出许许多多的“为什么”,父母可以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理解力运用不同的类比方式去解释。父母多用形象的比喻会使自己的语言更具有吸引力和艺术性,孩子在快乐交流的同时,也会吸收父母的语言艺术和精华。

和孩子沟通的九大秘诀

培养最了不起的孩子

与孩子平等地沟通交流是赏识教育法得以实施的渠道。

通过交流,父母能够真正理解孩子;通过交流,孩子也能够懂得父母的希望和爱;通过交流,孩子可以告诉父母他们的感受,能够感到自己并不孤独;通过交流,父母可以给予孩子鼓励和赞扬,并将对孩子的赏识用言辞和行动表达出来。以下是很多优秀家长根据自己的成功经验总结出来的9个沟通秘诀:

1.拥有一颗赤子之心

父母要把自己也变成孩子,走进他的世界,和他融成一片。因此,家长是否拥有一颗赤子之心,非常重要。

2.了解自己的孩子

父母要和孩子密切相处,从他的语言及行为中了解他的想法、喜好和内在需要。

3.注意孩子的反应

父母要注意孩子的反应与态度。在和孩子说话时,仔细地把他的话听完,了解他的想法及立场。

4.体会孩子的感受

当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与好朋友或心爱的宠物分离时,家长只是一味地告诉他“没关系,坚强一点”,“这没什么好难过的”,会让孩子觉得家长一点都不能体会他的感受。若家长能以同情和理解的态度对待孩子,适时地给予亲情慰藉,就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5.不要给孩子压力

了解孩子的发展,不要尽说些他无法理解的话,或提出他达不到的要求,让他觉得辛苦,压力大。

6.认真回答孩子的问话

孩子提出问题时,应先了解其真正含义,并针对孩子的需要做答。例如孩子问:“妈妈,你要不要去买菜?”这个问题的真正意思可能是:“妈妈,我想跟您一起去买菜。”假如您知道孩子的真正目的,就可以说:“要啊!你要不要一起去?”孩子听了必定会很高兴。

7.要用积极性语言

避免用“我命令你……”“我警告你……”“你最好赶快……”“你真傻”,“你太让我失望了”等带有指挥、命令、警告、责备、拒绝等负面意义的语气说话。

8.经常变换新鲜的话题,引起孩子的兴趣

例如:“我猜猜看你今天发生了什么事?”“如果有一天,太空人真的来到地球……”等话题,相信会比“今天过得好不好?”“快乐不快乐?”更吸引孩子。

9.充实孩子的生活经验

亲子对话的题材,往往来自生活,家长可以带领孩子观察身边的各种事物,如一花一草一木,路上汽车的颜色、造型、品牌,街上行人的穿着打扮、说话内容,百货橱窗……都可以成为谈话的素材。

做一个会讲故事的家长

培养最了不起的孩子

父母不妨将孩子编到故事中去,如此体验式的故事可以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并在聆听过程中积极开动脑筋。

每一个孩子都喜欢听故事,而身为父母要明白一定要学会给孩子讲故事。对此,很多父母会不以为然,讲故事谁不会讲,其实要想真正地通过故事达到亲子沟通的目的,首先要做一个会讲故事的家长。

我们都知道,一般故事都有5个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每一个故事都应该包括这5项内容,才算表达清楚。何时的表述要注意开门见山,警示性地引起孩子的注意;何地的表述要尽快地进入场景,这样才会突出你想表达的主题;何人的表述要有名有姓,有名有姓才显得真实,也方便孩子理清思路;何事的表述应注意具体化,描述细节化;何故的表述相对不太主要。

讲故事,最重要的是对事的讲解,换句话说也就是重现场景。重现场景的一个技巧就是表达具体化,描述细节化,这才能使孩子以一个感性的画面进入情节,引发思考。当然,不同的孩子反应是不一致的,不一致在社会心理学中,就意味着心理互动的失败,心理互动失败,你就不能在讲话中达到最佳效果。讲解故事时,父母应该注意:

1.不要用模糊的概念

“可能是甲,可能是乙”,“好像是1978年”等句子,模糊的概念会转移一部分的注意力,再一个显得你的故事的真实性有点下降,你的准确性可能会导致说服力的下降。相比之下,直接确定为甲,或是直接说是1978年,故事则显得更有说服力。

2.尽量使用描述性的语言

如在描述天气时,你要说“那天因为天气很热,所以我穿得很少”,就不如“那天天气太热,我只穿了个裤衩。”“因为台子有8米高,所以我站在上面发抖,”也不如“我站在8米高的台子上,双腿发抖”这样不会使人的思维走岔路。

3.讲故事要注重开场白

讲故事时,不要有谦虚的开场白,这样无疑会打击孩子的信心,认为从你的讲话中学不到什么东西,而且你自己连这个自信也没有如何让孩子有这个自信。合理的做法是,直击时间,勾起孩子的注意力,孩子的心理往往会被后期的期待所吸引。

4.说好第一句话

在讲故事之前,第一句话的语音、语调、语速是非常关键的,如果第一句话较有力,那么首先会吸引孩子的吸引力,再者下面的故事陈述就会流畅得多,所以在讲话之前,要吸一口气稳一下自己的心神,然后再开始,不要慌慌张张地开始。

5.善于运用语言技巧

在讲一个事情或心理的效果时,尽量使用事实来侧面反衬,这样给孩子的印象是生动的、形象的、记忆深刻的。如说害怕时,说事后发现衣服湿透了,则更加逼真。

6.快速地进入主题

能快速地进入场地,就能够抓住主题,迅速地将自己的观点传达给孩子。一个话语罗嗦的人往往是讲半天话还在兜圈子,这时孩子已经听烦了,大量的圈外活动使孩子的心理期待数次落空。这时你的讲话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7.不要使用抽象化的语言

如果你想评论孩子的学习成绩,你说孩子总是很优秀,是一个笼统概念,你要对孩子说,你考试成绩不是第一,就是第二,这种效果对孩子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8.使用原因倒置的技巧

如果你想表达一种戏剧性的效果,你就应该使用原因倒置技巧,原因倒置往往使孩子恍然大悟,或者是心理期待的骤然落空。这时笑声自然也就出来了。

此外,父母给孩子讲故事时要遵守以下4个原则:

原则一:发掘教育性